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簡介唐代時,雖然冬至的地位很高,但尚沒有形成特有的節日食品來

中元節適合吃什麼

飲食活動是中國節日習俗的重要內容幾乎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其特色食品或飲品。

早在漢魏時期中國節日飲食的習俗傳統已大致確定了 。因此唐宋時期的節日飲食習俗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但由於時代環境的不同這些飲食習俗在傳承過程中也發生了不少變異使唐宋兩代的節日飲食習俗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來。

現依春夏秋冬四季順序對唐宋中原地區的節 日飲食習俗進行比較研究以深化對唐宋飲食風俗變遷的理解,從而從節日食俗的視角來看唐宋社會的變遷 。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一、春季節日飲食習俗

1.元日

春季的節 日很多,

最為隆重的當屬正月初一的元日亦稱旦日

。元日飲屠蘇酒原是南朝舊俗這一風俗直到宋代仍很盛行。宋人王安石 《元 日》一詩對此描述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飲屠蘇酒時全家人要輪流就飲,先從年齡最小的晚輩喝起年紀大的長輩排在最後。除

屠蘇酒外

,唐宋時期的人們在元日還飲用椒柏酒 ,元日飲椒柏酒的方式和屠蘇酒一樣是 自幼及長人們把這種飲酒方式稱為 “藍尾酒 ” 。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2.

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

,唐代中期以後,立春日食春盤的習俗逐漸流行開來。杜甫 《立春 》詩云 “春 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指的就是唐代兩京食春盤的習俗。 唐代還 出現了比春盤更為精細的春餅,《關中記 》雲 “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篙、黃韭、要芽包之 ” 。一些學者認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春盤、春餅、春捲的名稱相繼更新,其製作也越來越精美了。”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3.

人 日

正月初七為人日

。唐代以前北方民眾在人日有食煎餅的習俗,南方荊楚一帶則食菜羹。人日的這種食俗一直傳到唐宋以後,李隆基 《大唐六典 》卷 《膳部郎中 》李林甫 “節日食料 ”注中提到正月七 日煎餅。南方荊楚一帶人日食菜羹的習俗在五代之前亦傳入北方中原地區陶毅 《清異錄 、撰羞門》載“張手美家 ”食肆,人日專賣 “

六一菜 ”

。 這種 “六一菜 ” 即是 “採七種菜和米粉食之 ” 的七菜羹 。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4.

上元

上元為正月十五。又稱元夕、元夜、燈夕、燈宵、燈節、燈市,今稱元宵節

。 《金門歲節 》載 唐代洛陽人家在上元節要 “造火蛾兒,食玉梁糕。” 不過,唐代上元節大多數地方的食俗是食蕉褪。焦伐又稱油伐,它是一種油炸的帶餡圓麵點。陶毅 《清異錄 撰羞門》載 食肆 “張手美家 ”上元節專賣一種稱為 “油畫明珠 ” 的上元油飯 。一些學者認這種油畫明珠即是油也 。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5.

中和

中和節由正月晦日改變而來

。唐德宗貞元五年始將中和節改為二月初一,在唐代中後期人們頗重視此節,它與上巳、重陽合稱三令節。唐代的中和節保留了晦日尋勝遊宴的習俗,這天皇帝給在京的大臣賜宴,在曲江園林舉行,山珍海味、飲酒賦詩、熱鬧非凡,民間村社則要祭祀勾芒,飲 ‘宜春酒 ’

祈祝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6.

上巳

秦漢以前,人們以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為上 巳

。“魏晉以後到宋代,改為專用三月三日為上巳日 ” 。唐代時上巳為三令節之一。遊賞宴樂是唐代上巳節的重要內容,唐代帝王並沒有忘記大小臣子們,在上已日皇帝往往賜宴群臣或賜錢讓其舉辦宴會。唐穆宗長慶三年三月規定 “每年上巳、重陽日,如百官宴會,每節賜錢五百十貫文,令度支支給。” 在帝王的大力支援下,各級官府在上巳日往往舉行盛大的宴會。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7.

社日

社日在當今民間社會己難覓蹤跡,而社日在古代中國社會卻是一盛大節日。它起源於三代:

初興於秦漢、傳承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宋、衰微於元明及清。

社日以祭祀社神、土地神 為中心。漢代以前只有春社。漢代以後又有了秋社。春社在每年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時間約在二月中旬秋社在每年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時間約在新谷登場的八月。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8.

寒食

與清明寒食在冬至後的第105日,故此節又稱“百五節 ”。

寒食禁火,只吃冷食,所以又稱 “冷食

節“。

清明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寒食之後的一、二日。“唐代以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主題不同的節日,禁火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這就是後來清明兼併寒食的內在文化依據。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二、夏季節日飲食習俗

1.

浴佛節

四月八日為浴佛節,又稱佛誕日 。

浴佛節時各大寺院都要舉行盛大的浴佛會。浴佛時將銅佛像放入盛有香藥糖水的盆中,用小勺澆灌佛頂。唐宋兩代浴佛節的節食並不相同,五代至兩宋,指天餃餡開始成為浴佛節新的節日食品 。指天竣餡是一種素餡麵食,眾人的意思是與佛同慶,所以要吃素食。各家寺院常常安排齋筵,邀請有關人士參與。北宋時,浴佛節也是酒店初賣煮酒的日子,初賣煮酒。市井一新,唯州南清風樓最宜夏飲。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2.端午

五月五日為端午節

。唐宋時期的端午節已發展得相當成熟是當時比較重要的大節。和前代一樣,唐宋時期端午的重要節食是粽子,王仁湘先生在 《飲食與中國文化 》一書中談到 “百索粽子 ” 時稱 “何謂百索,不甚明瞭。” 其實“百索 ” 即是五色彩絲。它又名朱索、長命縷、續命縷、闢兵增等,

端午節有將五色彩絲系在臂上或懸在門上,以闢兵止惡的習俗

。百索粽子就是用五色彩絲扎縛的粽子,雖然唐代始有 “百索粽子 ” 之名,但它早在南朝時期就已經非常普遍了。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3.夏至

夏至是個重要節候,卻並不曾是個普遍的節日。南方人比較重視夏至,但北方中原地區的居民一般並不看重此節。據 呂原明 《歲時雜記 》記載,北宋京師開封一帶夏至日有吃百家飯的食俗“

京輔舊俗,皆謂夏至,日食百家飯則耐夏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4.伏 日

據王仁湘先生考證,

伏日作為節日始於秦德公二年

漢代時已有固定的伏日飲食活動,漢代楊揮 《報孫會宗書 》雲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 ”。歷代伏日的食物多以防暑降溫為目的但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伏日飲食不盡相同。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5.七夕

七月七日為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婦女向織女乞巧是此節的主題

。因傳說織女星主瓜果,所以七夕乞巧時還要在庭院中設瓜果酒脯。唐代婦女多沿襲前代利用蛛網乞巧,在唐詩中,也有不少反映民間蛛絲乞巧的佳句 。宋代時,人們發明了用“巧芽 ”乞巧。巧芽亦可以為殖 ,作菜食用。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6.中元

七月十五日是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

道教稱 “中元節 ”

佛教稱 “盂蘭盆節 ”

它又是中國民間的 “鬼節

”。“傳說這天地府洞開鬼魂四出,民間有 ‘七月半、鬼亂竄 ’的謠諺 ”。因此“祀先、禮佛、敬道成為唐宋之後中元節俗三大主幹內容 ”。受佛道的影響中元節食都是遠離葷腥的素食,就連民間供養祖先的祭品亦是素食 。就具體節食而言,唐代中元節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節食。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三、秋季節 日飲食習俗

1.

中秋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

。中秋節形成的時間較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 。一般認為中秋節成為節日大約始於唐代 。但唐代中秋節的地位甚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它仍然算不上一個正式的節日。宋代時中秋節始正式定名。與唐代相比,宋代中秋節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與明清以來人們視中秋節為民俗大節尚不可同日而語。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2.重陽

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唐宋時期的重陽節日習俗已發展的十分成熟了,同前代一樣,唐宋時期的重陽節日食品為各種糕。據楊琳先生考證“糕 ” 之名起於六朝之末。唐代以前人們多把糕稱為 “餌 ”。“到了唐代重陽糕的名目就多了起來,重陽節有麻葛糕、米錦糕以及菊花糕 ”。到了宋代重陽糕的種類和名目更多。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四、冬季節日飲食習俗

1.冬至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在今天一般人看來,似乎並不算是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但在古代冬至在中國節日體系中的地位卻很高。以冬至為節的歷史非常悠遠,唐代時冬至的地位較高,它與年節、寒食並稱為三大節。

唐人又把冬至稱為 “小歲 ” 或 “亞歲 ”

每逢冬至政府各部門都要放假天,為歡度冬至唐人往往還要舉行酒宴。唐代時,雖然冬至的地位很高,但尚沒有形成特有的節日食品來。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2.

臘日與臘八

臘月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為臘日或稱 ‘臘八’

臘日的歷史非常悠久

漢代崔塞

《四民月令

》雲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

漢改為臘。魏晉以前臘日並不一定在十二月八日

漢代許慎

《說文解字

》卷下載

“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 ”可見漢代以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為臘日

時間大致在農曆的十二月十七日。魏晉以丑日為臘

臘日的時間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日。南北朝時

臘日方定在十二月八日

臘日的食品即為臘八粥。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3.

祭灶

祭灶即祭祀灶神

臘月二十四日為祭灶之日

又稱小年夜

。南北祭灶也有早一日或遲一日的不求一律

” 祭灶是一種很古老的祀典是原始 自然崇拜的產物“祭灶的風俗在中國周代就已經有了 ” 。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4.除夕

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的節俗很多與飲食有關的是

“守歲 ”。“守歲 ”

4.

守歲時往往伴有家人團圓的夜宴。唐宋時期除夕守歲之風很盛。唐代的不少詩人寫有歌詠守歲的詩句如丁仙芝

《京中守歲

》雲

“守歲多然燭通宵莫掩扉。內司局進呈

時果、蜜煎、澄沙團、韻果、蜜姜豉、蜜酥、市糕、炒褪慄、銀杏等品

論唐宋時期節日飲食習俗,與現在有什麼不同?

除夕

顧名思義是守候新歲之意

綜上所述

由於宗教影響產生結果的滯後性造成的

五、總結

到了宋代雖然佛、道二教的發展均漸趨衰落但它們對普通民眾節日生活的影響己經深入骨裡節日食俗所受到的宗教影響因素也更多地表現出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