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武大教授談南極科考35年:遠赴極地是為更好把脈地球

簡介2010年1月,王澤民在南極格羅夫山區考察,測繪梅森峰高度2)曾是唯一的度夏科考隊員記者:聽說您去過4次南極、4次北極,應該見證了我國極地科考事業的發展過程吧

極地是什麼

楚天都市報記者 柯稱 通訊員 徐永芳 吳江龍

從1984年第一次派出南極科考隊,已經過去35年,我國的極地科考取得了哪些成績?湖北的科研人員做了哪些貢獻?人們又為何要不遠萬里奔赴這個冰封世界?日前,記者專訪了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南北極科學考察學會理事長王澤民。王澤民教授曾4次探訪南極、4次探訪北極,對我國極地科考有著較全面的認識。

武大教授談南極科考35年:遠赴極地是為更好把脈地球

2009年10月,王澤民隨第26次南極考察隊出發前

1)極地是地球問題“放大器”

記者:我國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搞極地科考?

王澤民:首先是要維護國家利益,作為一個大國,我們不能缺位。然後是科學本身,兩極地區環境具有原始性,極少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具有“指示器”的功能,比如武漢氣溫升高不能說明全球變暖,但南極升高就很成問題;兩極環境非常敏感和脆弱,因此具有“放大器”的功能,如果全球氣溫升高1℃,南極可能升高2℃-3℃,北極會更明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兩極還具有“總開關”的功能,它透過洋流左右著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災難片《後天》裡面就有體現。總的來說,去兩極科考更能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全球環境變化和背後的機理。

記者:那麼極地研究主要是氣候和環境研究?

王澤民:前期研究中最迫切的應該是這個方面。但在極地開展的研究越來越廣泛,現在的趨勢是學科交叉研究,比如遙感和海洋學交叉,冰川學、地球物理、空間物理都會和別的學科交叉研究。還有一些是藉助那裡的特殊地理位置開展的其他研究,比如在南極最高點開展天文觀測是成像最穩定的。

記者:具體到湖北、武大做了哪些貢獻?

王澤民:我們中心的長項是遙感測繪,一方面是為極地科考提供保障,比如極地測繪基準、南極地形測繪、極地數字製圖、極地地理資訊系統方面;另一方面也直接研究環境問題,比如極地冰雪遙感、極地冰雪變化動態過程、極地海冰特徵引數與變化監測等方面。有分析表明,全球80%以上的極地研究成果是基於遙感資料產生的,所以我們的工作很重要。

武大方面除了我們測繪中心,還不間斷派出過物理學、生物學、政策研究、醫療、後勤保障方面的人員。中科院測地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也都派出過隊員。另外,從2008年起,武漢商學院連續11年服務南極科考,20餘人次接力往返南極擔當“大廚”。下個月,該校又會有一名2019屆畢業生抵達南極。

武大教授談南極科考35年:遠赴極地是為更好把脈地球

2010年1月,王澤民在南極格羅夫山區考察,測繪梅森峰高度

2)曾是唯一的度夏科考隊員

記者:聽說您去過4次南極、4次北極,應該見證了我國極地科考事業的發展過程吧?

王澤民:鄂棟臣老師等一批老前輩是開拓者,為這項事業奠基。而我參加極地科考時,恰恰是極地科考陷入瓶頸期之時,可以說我見證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低谷以及觸底反彈後的蓬勃發展。

那是1996年,我第一次參加南極科考,是第13次科考隊13名隊員之一。結果,度夏後我發現只有我一個人返程。原來,其他人都是要留在長城站度冬的維護人員,隊伍裡只有我一個人是度夏科研人員。這在我國極地科考中,應該是唯一的一次。好在,2000年後國家對極地科考再度重視起來。2006年,我又去了一次到長城站,雖然站區裝備還是變化不大,但感覺到研究已經向前推進很多。此後,我國陸續開始了多個極地科研專項,投入大幅提升,極地科考真正進入到飛速發展期,科考隊員隊伍不斷擴大,裝備也越來越現代化。

記者:現在我國極地科考在國際上是怎樣的水平?

王澤民:我們的極地科考起步較晚,但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已經邁入極地科考大國行列,但還不能稱為“強國”。比如我們的考察裝備,原來的“向陽紅10號”不是一條專業科考船,現在我們有兩艘“雪龍”號,還有南極固定翼飛機,新建的南極羅斯海新站將是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橫向比較的話,我們的科研投入和產出,都不能排在最前列,要走的路還很長。

武大教授談南極科考35年:遠赴極地是為更好把脈地球

武大人在南極中山站

3)讓學生連線科考隊員

記者:科普活動也是極地研究人員的任務之一吧?

王澤民:的確是這樣。湖北省南北極科學考察學會是全國唯一的省級極地考察學會,科普是我們的重要使命,我們採用影片連線的方式,讓在極地的科考隊員和武漢的學生直接對話。學生們從極地科普中,首先收穫的是環保理念的提升。我們的科考隊員,在南極不僅見證了環境變化帶來的冰川退縮消融,也見過隨海洋漂來的人類垃圾,在動物屍體中也發現過塑膠物,這些應該講給孩子們聽。

記者:未來有什麼新的打算?

王澤民:根據李德仁院士的構想,我們希望爭取推進“三極協同研究”,也就是南北極和青藏高原協同研究。如果透過立項,將是一項國際合作的“超級大科學工程”,會對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