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簡介那麼李廣到底有何亮點,能夠讓司馬遷如此推崇,真實歷史上的李廣又是怎麼樣一個人

呆飛是哪裡人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史記》是我國曆史上最為傑出的史書之一,他的作者司馬遷更是被稱為史聖,然而西漢卻有一人,能夠讓遍覽群雄的史聖為其撰寫了諸多讚美之詞,更是為維護其的聲譽甘受宮刑。此人就是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他的一生歷經三代帝王,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驍勇善戰之餘卻缺少政治智慧,最終一輩子都沒能獲得封侯。那麼李廣到底有何亮點,能夠讓司馬遷如此推崇,真實歷史上的李廣又是怎麼樣一個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司馬遷眼中的李廣

司馬遷對李廣的崇拜有多深?在史記當中對李廣的記載全部都是讚美的詞語,後來李廣的孫子李陵投降了匈奴,朝上所有人都在指責李陵,朝堂之上只有司馬遷願意為李陵求情,為此還受到了宮刑的懲罰。

無論是在自己編寫的史書,還是在對李廣後人的照顧,司馬遷都表現出了十足的認可。按理說司馬遷應該很瞭解歷史上的英雄,為何眾多英雄當中唯獨尊崇李廣?主要是因為李廣特殊的人生際遇和性格特點吸引了司馬遷。

首先是兩人相同的人生際遇,李廣和司馬遷一樣,同樣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人,這點讓司馬遷對李廣產生了共情。李廣曾經在軍中立下赫赫戰功,對戰匈奴的時候作戰十分勇猛,在平定七國之亂中更是一騎當先,李廣的驍勇不言而喻。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然而在文景之治時期,皇帝選擇對匈奴採取懷柔政策,如此一來李廣就等於寶劍被藏到了鞘裡,空有一顆愛國之心卻無法舒展自己的才華。等到了漢武帝時期,皇帝終於開始對匈奴發起進攻,然而此時的李廣早已經是垂暮之年,再難上陣殺敵。

而且當時新人衛青和霍去病的異軍突起,更加讓李廣失去了上陣的機會,漢武帝認為如此一位兩朝元老,此時更應該留在家中好好修養,不應該再以身犯險。正因如此,在作戰的過程中,一直都是衛青掌握大權,而李廣則只能給隨軍而行。

當李廣希望上陣殺敵的時候,衛青卻一直都不讓他參與,只是讓他從側面協助。結果這次就讓李廣迷失了方向,還差點延誤了戰機,李廣覺得自己羞愧難當,無顏面對聖上,最終選擇拔劍自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一生致力於消滅匈奴,最終卻死在征討匈奴的路上,李廣的一生不可謂不憋屈。而司馬遷同樣如此,他自幼就立下了寫史書的志向,遍觀名山大川,正當他要大展宏圖的時候,卻因為為李陵說話而遭受宮刑。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在他人的恥笑中堅持了下來,最終完成了史記。相比於李廣更多了一份隱忍,但是同樣是壯志難酬與忍辱負重,如此經歷讓司馬遷得以身同感受。也正因如此,司馬遷才會在記錄當中更多了一份感情。

除了相同的人生際遇以外,李廣的人格魅力同樣深深吸引了司馬遷,李廣在作戰的時候總是衝在最前線,他的英勇讓所有計程車兵無不為之折服。驍勇之餘他對自己的不下也很好,經常體恤士兵,每當食物水源緊缺的時候,他總是會先讓給士兵們先喝。

領兵打仗的時候,李廣對士兵十分寬容,從來不會責罰和用嚴格的條例去限制士兵,平時給到戰士們足夠的自由和休息。正因如此,李廣的仁義也獲得了許多部下的支援,這一點自然也得到了司馬遷的讚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司馬遷從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仁義道德在他的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李廣的個人品德無疑很好地詮釋了這些美好品質,正因如此李廣的個人魅力同樣深深吸引了司馬遷。

此外李廣的奮鬥歷程也讓司馬遷很是敬佩,因為李廣對比於衛青、霍去病等抗擊匈奴的名將,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從底層一步步打拼上來的。相比之下衛青和霍去病則是憑藉衛子夫的關係才得以上位,雖然兩人同樣有本事,但是卻少了一份孤獨奮鬥的經歷。

兩人雖然能力出色,但是卻不像李廣一般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相反李廣則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戰功,沒有任何的裙帶關係。李廣最初從一個小兵,最終走到了大將軍的位置,多年來的努力才讓他獲得了崇高的地位。

正因如此,司馬遷才會對李廣更加敬佩,因為李廣的奮鬥經歷更接地氣,更符合一個普通人的奮鬥經歷。綜上所述司馬遷才會在史記當中特別著墨李廣,對李廣用了許多讚美之詞,那麼歷史上的李廣又是怎麼樣一個人呢?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李廣的優點

司馬遷對李廣的認可更多是在性格和人生際遇,不過李廣能夠成為西漢的“飛將軍”,自身自然有著過硬的能力,首先就是他的武藝十分高強。李廣出身名門,他的祖上是秦朝大將李信,因此李廣秉承著家族的榮耀,自幼開始練習射術。

李廣的射術十分精湛,尤其特別擅長騎射,能夠百發百中箭無虛發。不僅如此,李廣的身形十分高大,即便是近身肉搏也幾乎沒有認識他的對手。憑藉著這一身的武藝,李廣自然成為了軍中那顆十分耀眼的明星。

在公元前166年,當時匈奴大舉南下入侵,此時的李廣參加了抗擊匈奴的大軍。初出茅廬的他就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憑藉精湛的射術擊殺眾多匈奴,成為此戰中單兵消滅敵人數量最多計程車兵,此戰過後李廣就憑藉戰功獲得了朝廷的封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初出茅廬便一鳴驚人,不過這還只是李廣的開始,到了公元前158年的時候,匈奴再次入侵。當時李廣跟著一個宦官出戰匈奴,期間宦官帶著幾十個騎兵遇到了三個匈奴士兵,結果除了宦官以外其他人全部都被匈奴射殺。

李廣見狀徑直追擊三人,最終憑藉一己之力射殺兩人,俘虜一人,面對三個能夠擊殺一支部隊的匈奴吧,李廣不僅絲毫不懼反而還成功擊殺,武藝之高強讓人不得不佩服。當然,李廣的才能並不只是勇武,在智謀方面同樣出色。

就在擊敗了三名匈奴騎兵之後,敵人派出了幾千騎兵前來複仇,當時李廣身邊僅有幾百人,瞬間就被這陣勢嚇壞了。而李廣卻十分鎮定,他表示如果此時選擇逃跑,那麼必然會被匈奴擊殺,相反如果選擇繼續周旋,對方就會以為我軍有埋伏,反而還有一線生機。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於是李廣讓士兵原地卸甲,裝出一副十分悠閒的狀態,期間李廣還射殺了一個匈奴將領。匈奴看到這樣的景象感到十分疑惑,他以為李廣的背後還有伏兵,於是就遲遲不敢進攻,最後還選擇不戰而退。

事實上當時李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援兵,就是一支幾百人的小部隊,但是他卻憑藉自身的冷靜和機智,讓幾千匈奴大軍不戰自退。不僅如此,有一次李廣被敵人俘獲,但是李廣絲毫沒有慌張,瞅準時機直接搶過敵人的戰馬,然後邊打邊退,最終成功脫險。

這幾次的經歷都足見李廣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即便是深陷困境也能夠臨危不亂扭轉局勢,也正因如此李廣獲得了“飛將軍”的稱號,從一個小兵成功憑藉戰功做到了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形容的正是李廣。

不過李廣當上將軍之後,並沒有因為地位的提升而變得驕橫,反而一直都十分清廉,對部下也是仁德有加。當時李廣只要拿到了封賞就會和部下分享,行軍打仗的時候都和士兵們住在一起,生活上沒有絲毫的架子。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李廣在朝廷的俸祿並不低,能夠拿到兩千石的俸祿,但是李廣去世的時候家長沒有太多的財富。李廣自己平時也很少會提及金錢,他的家財也基本上被他全部分給了部下。正是因為李廣體恤部下,他在軍中獲得了許多士兵的尊崇,大家都十分認可這位上級。

以至於李廣在最後一戰之後自刎而死,軍中的所有將士無不痛哭流涕,即便是民間不認識李廣的百姓,也被李廣的事蹟所感動。正因如此李廣的部下個個驍勇善戰,大家都願意為他賣命,所以李廣的部隊才能夠戰無不勝。

無論是打仗勇武還是謀略品行,李廣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典範,李廣身上的眾多優點至今都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也難怪司馬遷會對他讚譽有加。然而李廣也有著自身的缺點,這些缺點也導致了李廣最終悲慘的結局。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李廣的缺點

李廣的缺點體現在他的胸襟不足以及政治智慧上的缺失,這兩點直接導致了李廣至死都未能封侯。有一次李廣被貶為了庶人之後,帶著自己的一個隨從出外飲酒,結果途中遇到了一個亭尉的為難。

當時亭尉也喝得大醉,於是就大聲呵斥李廣,禁止他透過此地,隨從見狀則說此人是當年的飛將軍李廣。但是亭尉絲毫不給面子,直言道即便是現在的大將軍也不能過,更何況是一個過氣的將軍,之後還強行扣留了李廣。

要說其實亭尉也是恪盡職守,只是語氣上略有不當,畢竟當時那個地方確實是不能讓人透過。但是當時被貶的李廣卻因為心中的怨氣,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了這個亭尉的身上,之後李廣官復原職之後,就找了個藉口把這個亭尉殺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李廣的這個做法自然是十分不妥的,也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一個汙點,在這點上司馬遷也沒有對其進行過多的維護。司馬遷在史記中如實記錄了這個事情,但出於對李廣的愛護,最終的評價也只是歸咎於李廣的複雜性。

當然,心胸狹隘也只是個人的性格,相比之下缺少政治智慧才更加致命。漢景帝時期,皇帝對地方的諸侯勢力實行削藩,由此引發了七國之亂,當時的李廣跟隨周亞夫四處平叛,期間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當時的梁孝王眼看李廣如此突入,就私下將將印交給了李廣,然而當時七國之亂還未平定,梁孝王此舉是無視皇帝的存在。而梁孝王和景帝之間也有矛盾,當時太后希望景帝百年之後將自己的位置交給梁孝王,因此梁孝王一直都在自己的封地大肆發展實力。

漢景帝本來就對梁孝王十分忌憚,現在李廣又接受了梁孝王的將印,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幫助梁孝王奪權呢?於是漢景帝開始對李廣有了看法,所以後來李廣平叛歸來之後,朝廷也沒有對他進行封賞,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給駐守邊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此外李廣還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平時領兵打仗的時候也沒有過多嚴格的規章制度,處理政務的時候也是十分雜亂。在部下看來李廣確實是一個好的上級,但是在朝廷看來李廣卻不適合當一名統帥,只能夠作為在前線打仗的將軍,可以說在做官方面李廣是不合適的。

李廣雖然在個人勇武和人格魅力方面有著其突出的亮點,但是他的這兩個缺點卻極大地限制了它的發展。因此雖然李廣一生都渴望建功立業,在戰場上施展身手,但是最終卻未能憑藉戰功封侯,更是落得自刎而死的悲慘結局。

當然李廣很大程度上是生不逢時,他的缺點其實完全可以被他的能力所掩蓋,但是當時國家的主體方向是和平與發展,如此一來李廣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在李廣最為壯年的時期卻只能成為一個駐守邊關的將領,未能夠進一步發展。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是個怎樣的人?

真正到了可以打仗的時候,李廣也已經是一個老人了,而漢武帝又不像前兩任皇帝一樣信任他。最終李廣雖然能夠隨軍出征,但也只能夠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不過臨終之際的最後一戰也算是瞭解了他的心願。

李廣作為一個將軍,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算是一個成功的歷史人物。雖說由於個人的缺陷以及當時大環境的影響,李廣未能夠再進一步,最終只能給是一個失敗將軍。

但是李廣的名聲遍佈,不僅僅是軍中的將士和民間的百姓,甚至連史聖司馬遷都成為了他的忠實支持者。從這點上看李廣是成功的,無論是怎麼樣的官職,能夠被歷史和人民所銘記的功績才是永恆的,李廣也確實無愧於“飛將軍”的名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