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簡介但波茲曼教授提醒我們警惕的是我們對於電視這種媒介的熱愛,讓我們生活中的政治、宗教、商業、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會事務的執行方式卻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

什麼是科普讀物有哪些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這句看似危言聳聽的一句話,在我看完《娛樂至死》整本書後依然迴盪在我的腦海裡。尼爾·波茲曼,這位媒介研究領域的巨人,在他的這本書的開篇就將這段讓人憂心的文字甩到了我們的面前。而這本書也正是圍繞著我們所“熱愛”的東西——娛樂,將它對我們的影響娓娓道來,環環相扣,發人深省。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波茲曼教授於2003年去世,所以在《娛樂至死》書中他主要是圍繞讓人上癮的電視媒介帶來的影響所做的闡述。但是他的一系列論證,放到我們現在的短影片時代也依然深刻。甚至拿在我們手上的這塊5英寸的小螢幕比那掛在牆上的50寸的螢幕,更讓我們熱愛、沉迷、無法自拔。

當然整本書並不是在批判娛樂,娛樂本身能帶給我一些慰藉,但是波茲曼憂心的是當我們的政治、新聞、教育、科學一切都開始娛樂化的時候,這就是很嚴重的問題了,而我們當前的世界也確實有向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這並不是一本答案之書,在書中波茲曼教授也沒有給出“所謂的”解決方案。

就像教授寫到的,“首先,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需要什麼解決方法;其次,也許根本不存在什麼解決方法。”

波茲曼教授在《娛樂至死》中都是很嚴密嚴謹地論證著媒介所帶來的影響,要用短短几千字來總結可能會有失偏頗,甚至傳遞“錯誤”的資訊。所以在這篇的分享形式我只是試著去解釋書中的幾個關鍵概念,希望能幫助到你更輕鬆地閱讀這本書!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01

隱喻 & 媒介(媒介即隱喻)

“我們的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

這句話是貫穿全書的核心思想,而後面的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也就是為了證明這句話。所以必須更嚴謹地來看待這句話,我會從三處著手來理解這短短30個字。

什麼是媒介?

在維基百科上對“媒介”有這樣的一段解釋:

媒介是傳播渠道、手段或工具,也是將傳播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連線起來的紐帶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獲取資訊的那個中介,發散一點說的話,我們的手錶是獲得時間資訊的媒介、電視是媒介、手機是媒介、書籍文字等都是媒介。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什麼是隱喻?

同樣是先上定義:

隱喻,或稱暗喻,是用在比較兩個無關事物,製造的一個修辭的轉義。

隱喻代表著我們潛意識裡面看到一個事物就會想到另外一個,由於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是無形的。比如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時間就是金錢”,我們把時間隱喻成了有限的資源,所以我們會說“你在浪費我時間”“謝謝你的寶貴時間”等等。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媒介為什麼是隱喻?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選擇了一個媒介的時候,就是選擇了這個媒介背後所隱含的意義。

用兩個書中的例子來說明,比如我們選擇創造了鐘錶,就選擇了漠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這種大自然的權威;我們選擇創造了眼鏡,就選擇了暗示我們人類可以不必迷信天命,身體和大腦都是可以完善的。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所以波茲曼教授就說,當我們選擇了“電視”這種媒介的時候(當然現代是手機),我們就選擇了形象(看)去替代語言(讀)。

不要說什麼技術是中立的!媒介的形式本身就會偏好某些內容,從而最終控制文化。電視螢幕就是偏好影象視覺,是娛樂化的東西,當我們想要給電視手機強加上很高的使命,讓它們成為一切文化的載體,那就很危險了,會導致最終的一切都逃不出“娛樂”的宿命。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02

印刷術 vs 電報

在電報發明之前,我們的世界是被印刷術所控制著的,那個時候資訊傳播的速度是馬車的速度,是船舶的速度,是火車的速度,更準確一點兒說,只能達到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正是因為慢我們有時間閱讀,因為慢我們有時間思考,因為慢我們有時間甄別資訊,因為慢我們有時間依據資訊採取行動。

而電報的出現,它消除了界限,消滅了地區的概念,把我們納入到了同一個資訊網路。這當然是偉大的,我們能知道幾千公里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們能向遠方家人報告平安和思念。

但電報也使得報紙的財富不再取決於新聞的質量或用途,而是取決於這些新聞來源地的遙遠端度和獲取的速度。

就像《瓦爾登湖》中寫到的:“我們匆匆地建起了從緬因州通往得克薩斯州的磁性電報,但是緬因州和得克薩斯州可能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需要交流…我們滿腔熱情地在大西洋下開通隧道,把新舊兩個世界拉近幾個星期,但是到達美國人耳朵裡的第一條新聞可能卻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電報再加上後來其他技術的發展,帶給了我們海量的資訊,我們從中去找到有用的資訊的能力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提升,大量無關的資訊只會讓我們無法作出有效的行動,也就只能“躺平”。

就像波茲曼教授說的,我們就陷入了一個無能為力的怪圈:你心裡有很多想法,但除了把這些想法提供給記者製造更多的新聞之外,你無能為力;然後,面對你製造的新聞,你還是無能為力。

03

電視媒介

在說這個事情之前想問個問題,說到愛因斯坦、霍金、甘地、甚至羅翔老師,你馬上會想到什麼呢?雖然不是所有人,但我敢保證大部分人馬上想到的是不是愛因斯坦吐舌頭的照片、霍金在輪椅上的樣子、甘地瘦瘦的形象、羅翔老師在藍色背景下講狂徒張三,但至於他們說了些什麼可能還需要在腦海裡面挖掘一下。這其實就是思維方法在以文字為中心的文化和以影象為中心的文化中的不同體現。

電視的誕生可謂是革命性的,波茲曼教授認為這種

電子影象的革命不是文字媒介的衍生,它的顛覆性地將“看”取代了“讀”,成為我們進行判斷的基礎。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為何思考無法在電視上取得好的效果?因為電視上每個鏡頭的平均時間是3。5秒,所以我們的眼睛根本沒有時間休息,螢幕一直有新的東西可看。而“好電視”最重要的是影象要吸引人,我們看

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動感的畫面,所以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思考不是表演藝術。

所以電視的本質更迎合了我們對於視覺快感的需求,也更適應娛樂業的發展。其實我們的生活確確實實是需要娛樂的,看看電視、刷刷手機,放鬆一下也沒有問題。但波茲曼教授提醒我們警惕的是我們

對於電視這種媒介的熱愛,讓我們生活中的政治、宗教、商業、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會事務的執行方式卻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我們環顧四周,無論是電視還是我們現代的手機都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 —— 娛樂的聲音。(可以去看看黑鏡子第一季第2集,也能更加深刻感受一下)

04

對教育的影響

新的這種視覺媒介的影響可真的太大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幾十年前都有了巨大的不同,但這裡選擇分享對教育的影響,也是因為我自己需要在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更好地瞭解適應現在社會的這種情況,儘量能意識到媒介的底層邏輯,減少負面的影響。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我們現在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希望孩子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我們買了遊戲化識字的應用、買了教你畫畫的影片、買了給孩子聽書的音訊。我們漸漸接受了一個認知,“閱讀能培養人們對於學習的某種傾向,而電視(手機應用)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但其實

電視偏好的是娛樂畫面,對電視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者的滿意度,而不是學習者的成長。

我們還是要承認學習的過程中確實需要有一定的輕鬆,但絕對不是處處都是愉快的。就像波茲曼所認為的,想要獲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對年輕人來說絕非易事,而是一場艱苦卓越的鬥爭。

就像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所說的,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在書中波茲曼教授並沒有給出什麼具體的擺脫教育娛樂化的解決方案,但我想簡單的方式還是培養和孩子一起閱讀書本的習慣。書本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地把這個世界展示出來。

在書本里,這個世界是嚴肅的,我們透過富有邏輯的思考和其他方式不斷地完善自己。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分享到這裡,最後用一段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試圖告訴我們的話收尾: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娛樂至死》- 漸漸只剩下了一種聲音,“娛樂”的聲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