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簡介歐洲AI企業國家分佈英國一些享有盛名的人工智慧公司,在單獨成立之前,最初都是作為這些學院的研究專案而存在

反向傳播演算法是由誰提出的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在2018年剛開始不久,英國政府就釋出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英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報告》,在這份報告裡開宗明義地闡釋了英國這個AI的故鄉對技術抱有的期望。

報告說:“我們的願景是讓英國成為世界上最適合發展和部署人工智慧的國家,從起步、發展到繁榮,實現技術所能帶來的最大便利。”

英國是AI的故鄉?

是的,這源於偉大的艾倫·圖靈。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1950年圖靈發表了論文《計算機器與智慧》(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為後來的人工智慧科學提供了開創性的構思,其中提出著名的“圖靈測試”,指出如果第三者無法辨別人類與人工智慧機器反應的差別, 則可以論斷該機器具備人工智慧。

1956年圖靈的這篇文章以“機器能夠思維嗎?”為題重新發表。此時,人工智慧也進入了實踐研製階段。

圖靈的機器智慧思想無疑是人工智慧的直接起源之一,而且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入研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圖靈思想的深刻性。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圖靈測試

為了紀念艾倫·圖靈對計算機科學發展的巨大貢獻,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圖靈獎,以表彰在計算機領域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

圖靈獎被喻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不過42歲就英年早逝的艾倫·圖靈無緣看到此次會議的召開了。1954年6月7日,圖靈因為同性戀被迫害最終自殺。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英國的AI之路

此後,英國同樣也沒有缺席AI的發展。

1952年,克里斯托弗·斯特拉奇在曼徹斯特大學編寫出了能下跳棋的程式,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能進行棋類比賽的機器。這在當時是一件石破天驚的事,直接開啟了第一次國際化的AI產業熱潮。

不過有趣的是,1973年,英國詹姆斯·萊特希爾爵士在調查研究了美國的AI熱之後,在議會發表了著名的批評報告。他在報告中羅列了詳盡的證據,認為當時流行的基於邏輯學的符號程式設計,根本無法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

正是這份報告,撲滅了由英國人自己開啟的AI熱潮。

進入80年代,傑弗裡·辛頓提出了反向傳播演算法,力證了神經網路的價值,可謂間接開啟了我們今天這次人工智慧的“二次復興”。

而最近幾年AI的火熱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谷歌的“阿爾法狗”打敗了李世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創造“阿爾法狗”的研發公司Deepmind就是英國公司(2014年被谷歌收購)。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其他在AI領域的英國明星企業還有Evi(語音識別)、Vocal IQ(語音識別,2015年被蘋果收購)、Cytora(保險資料分析)、SwiftKey(智慧輸入法)、Darktrace(網路安全)、Ravn(資料分析)、MagicPony(視覺處理)、Graphcore(AI晶片)等,幾乎涵蓋AI現有發展領域。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大部分涉及亞馬遜Alexa語音助手的人工智慧研究是在英國完成的

英國政府野心

正在瑞士召開的2018年達沃斯論壇上,人工智慧也成為熱門議題,貫穿了四天的論壇議程。機器學習、大資料、自動駕駛、機器人被設為多個分論壇的主題。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則直接提出:“在AI領域,她希望英國能夠領導世界,決定如何以安全和道德的方式部署人工智慧。”

梅首相的野心除了源於上述所列的諸多英國明星AI企業,還與英國活躍的創業經濟有關。在過去三年裡,英國每週都會出現一個新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除此之外,她還希望英國成為“第一個將人工智慧帶入政府管理”的國家。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但這真的能實現嗎?

受英國脫歐的影響,本週早些時候,Google選擇將法國作為新研究中心的基地,致力於探索人工智慧如何應用於健康和環境。

Facebook則宣佈,其在巴黎現有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規模將擴大一倍;

而軟體公司SAP則承諾將在法國投資20億歐元,其中包括機器學習方面的研發。

與此同時,歐亞集團諮詢公司上個月釋出的一份報告則表示,美國和中國正在實現對“人工智慧領域的雙向主導”。

中美兩國對人工智慧的投入可稱得上是另一場“軍備競賽”,而英國現在“窮”到堂堂的日不落帝國海軍現在只有6艘驅逐艦可用。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報告中還預測北京將取得領先,因為中國公司有更多的靈活性,公民資料的規模無與倫比,其使用許可權也沒有那麼多限制。

但英國也有自身優勢。

對於一個只有60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其在科研領域的成果非常出色。

英國一直是人工智慧研究的學術重鎮,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以及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等都在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學習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

英國希望在這個領域打敗中美

歐洲AI企業國家分佈

英國一些享有盛名的人工智慧公司,在單獨成立之前,最初都是作為這些學院的研究專案而存在。

例如,True Knowledge和VolalIQ最初一直是劍橋大學的研究專案,Dark Blue Lab、Vision Factory由牛津大學資助,Magic Pony由幾個帝國理工的研究生創辦,而DeepMind則與這些高校聯絡緊密。

英國還存在大量的機構,幫助孵化大量早期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或者提供退出途徑,形成了產業鏈。在牛津的Isis Innovations 和劍橋的 Cambridge Enterprise就是有名的「技術轉讓公司」:他們幫助大學裡的創新技術商業化,確保學校或者個人獲得回報。

位於倫敦的Entrepreneur First機構則是幫助有技術能力的人來尋找聯合創始人,進而成立一個科技初創企業。

以學術為先、高校為源的AI產業文化,悠久的歷史積累,高度的政府支援,完善的產學轉化機制,等等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眾多英國AI明星初創企業。

這是中國不應忽略的“智力資源”,而且中國許多投資家可能還會詫異地發現,英國人對於這些AI資產還沒什麼保護。

所以,在美國科技土豪們搶購了多年之後,中國企業也要趕緊下手了。

更多有趣的科技文章,歡迎關注我們:http://www。wttech。or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