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簡介我們舉個例子,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些資源能夠支撐動物的生存量也是有限的,當物種的體型傾向於越來越大時,短時間內不會有變化,但是長此以往,地球上的資源就會被過度的消耗

海獅和海豹是哺乳動物嗎

體型越大的動物往往是對生存越有利的,我們舉幾個例子,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雖然它是一種食草動物,但是成年的大象沒有天敵,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雖然它們只能靠須板來過濾浮游生物,但是一大群虎鯨也無法撼動一頭成年的藍鯨,這就是體型大的好處。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在動物的進化中,體型逐漸增大是一個自然趨勢,早在2018年,科學家們就透過分析海洋中1萬7208個屬的海洋動物發現了一個現象:從寒武紀到如今,海洋生物的體型已經增大了150倍。這個結論為一個進化生物學的假說-柯普定律提供了科學支援。

由此可見,動物的體型是傾向於越吃越大,越大越有利的。畢竟更大的體型能夠讓食草動物遠離食肉動物的捕殺,而更大的食肉動物就更捕獵更大的獵物,這是有利於生存的。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但是,如果我們再來看一下地球上的幾次大的滅絕事件,我們就能發現一個問題:

動物體型越大,越容易滅絕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石炭紀被稱為巨蟲時代,在這個時期,節肢動物的體型達到了迄今為止平均最大,不但有翼展可達1米的蜻蜓,還有體長可達3米的巨型馬陸,但是它們甚至沒有活到第三次大滅絕事件就滅絕了。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到了三疊紀末期開始,地球正式進入了恐龍時代,這個時期是地球上爬行動物整體體型最大的一個時期,出現了體長几十米的巨型恐龍。但是,恐龍也僅僅統治了地球約1。6億年,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就被帶走了,僅剩下的部分小型獸腳亞目恐龍演化成了鳥類才得以延續。

而在恐龍大滅絕事件中,反而是小型的動物存活了下來,比如原始的哺乳動物,這才給了哺乳動物粉墨登場的機會。那麼,

既然體型大是有利的,為何卻容易滅絕呢?我們一起來找一下真相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體型太大的動物對食物的需求量更大

體型太大雖然會讓自己處於“無敵”的狀態下,但是它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對食物的依賴性太強了。我們以恐龍為例,來看一下植食性的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關於恐龍的滅絕,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行星撞擊說,不過並不是一顆行星,因為目前至少發現了3個與恐龍滅絕事件吻合的大隕石坑:

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以及英國的銀坑隕石坑。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巨大的隕石撞擊導致了大量灰塵和撞擊物進入了大氣層,遮天蔽日,劇烈的撞擊也使得地震、海嘯以及火山爆發越來越頻繁,大量的、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使得大量的硫化物進入大氣,形成了長時間的酸雨,在沒有陽光和酸雨的雙重加持下,大量的植被死亡。

而在白堊紀末期,草食性恐龍的體型普遍都非常大,它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食物,但植被的大幅度減少,使得它們沒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隨後就是植食性恐龍大面積的死亡。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顯然,當時的植物並不是全部死亡,只留下了少部分,但不足以支撐體型龐大的恐龍生存,所以只有那些小型動物存活了下來,這就是大型動物對食物需求量太大導致的結果。

說完了植食性動物,我們再來看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體型太大也是不利的,因為肉食動物靠的是速度和靈活性捕獵的,一旦體型太大,非但

靈活性受限

,所能

選擇的獵物也只能是一些體型龐大、移動緩慢的食草動物

,我們同樣以恐龍時代的肉食者為例,大型肉食性恐龍只能捕殺大型的植食性恐龍,當植食性恐龍大面積滅絕,肉食性恐龍滅絕的更快,因為肉食性恐龍需要一大群植食性恐龍來支撐。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體型太大的動物對環境的變化應對能力太差

動物的體型太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就會變差,這一點我們從已滅絕的動物和現存的動物身上就能找到答案。曾經象科下出現過猛獁象這種龐然大物,它是冰河時期的產物,有著厚長的毛髮以及厚厚的脂肪層,這種形態對於冰河時期來說是必須的。

但是,一旦全球開始變暖,它們就很難適應了,散熱能力極差會導致猛獁象身體過熱,此時它們只能像寒冷的地方遷徙,但寒冷的地方植被又少,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草動物,極地沒有足夠的食物支撐它們生存,最終就只能滅絕了。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而如今的大型動物,通常都集中在熱帶,比如世界最大的蛇森蚺、緬甸蟒、網紋蟒,它們都生活在熱帶,陸地最大的哺乳動物生活在熱帶,這些超大型的動物,如果不是在海洋中,它們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就很差。

因為,在海洋中,它們能夠沒有阻礙的進行遷徙,總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比如藍鯨就幾乎全球遷徙。但陸地上的這些大型動物,一旦環境變化,比如進入了冰期,熱帶的環境不再,它們就極難生存。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地球的平衡作用

其實,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都依賴於地球並受到地球的“約束”,不過,通常這個約束是不可見的。我們舉個例子,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些資源能夠支撐動物的生存量也是有限的,當物種的體型傾向於越來越大時,短時間內不會有變化,但是長此以往,地球上的資源就會被過度的消耗。

此時,地球的平衡作用就出現了,資源的過度被索取,會變成極端的氣候、環境變化,從而使得大部分的動物被淘汰掉,然後剩下的動物再次緩慢的進化。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而在淘汰的動物中,體型大的動物往往是首當其衝的,這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差導致的,但是,動物的進化又不能擺脫越來越大的“魔咒”,因為在動物的競爭中,總是那些體型更大的個體能夠取得勝利,從而留下後代,也就是說自然選擇可能會淘汰大多數的基因突變,但絕對會保留體型更大的基因突變。

因此,地球的生命演化史其實就是一部滅絕又新生的演化史。

動物體型越大在競爭中越有利,但為何卻越容易滅絕?

寫在最後

在任何一個地質時期,體型大的動物總是比相近的體型更小的物種更容易滅絕,其本質就是體型大雖然在物種的競爭中是有利的,但是在環境變化時是不利的。

其實,地球的平衡作用也可以用在當下,如今的人類正在對大自然不斷的索取和破壞,這使得資源的枯竭在加劇,所以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在未來必然會被地球的平衡帶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