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簽觀測

追夢的路,和“天眼”同步

短短一年多時間,孫京海做到了,“系統只是基礎性的,還要最佳化對饋源艙的控制與測量,只有‘擦’得更亮,FAST才能測得更遠更準...

神話正在變成現實!揭秘“夸父一號”如何“逐日”

LST載荷由三臺儀器組成,其將對太陽全日面和近日冕進行萊曼阿爾法和白光波段的成像觀測,其主要科學任務是觀測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等劇烈的太陽爆發活動,併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內日冕的觀測資料支援...

太陽黑子是怎麼形成的?太陽黑子對地球有什麼影響?簡單易懂

歐洲的古代科學家裡第一個觀測,並記載太陽黑子現象的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400多年前用他自己發明製作的天文望遠鏡觀測了太陽,發現了太陽表面上的黑子...

2.9億光年外!中國天眼FAST發現宇宙巨型結構,比銀河系大20倍

2.9億光年外!中國天眼FAST發現宇宙巨型結構,比銀河系大20倍

透過對這些氣體結構的觀測和分析,天文學家可以更好地瞭解斯蒂芬五重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用來推測其他星系或者天體的形成機制...

超級月亮、流星雨……2023年這些精彩天象不容錯過→

水星和金星多數時間都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最佳觀賞期是東西大距(大距即從地球看起來,內行星距離太陽角距離最大的時刻,此時內行星離太陽最遠,最容易觀測)...

4名氣象科考人員加入!中國第39次南極科考隊出征!

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首批隊員,10月26日上午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征,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楊元喜院士:整合型與智慧型測繪衛星工程發展及其關鍵技術

在全球基礎地理資訊資料支撐基礎上,如果將衛星小型化、星上載荷模組化、衛星組網彈性化,即可構建低成本密集組網型微小衛星觀測體系,實現航天測繪的便捷化和高時效性...

“夸父一號”如何“逐日”

“夸父一號”如何“逐日”

LST載荷由三臺儀器組成,其將對太陽全日面和近日冕進行萊曼阿爾法和白光波段的成像觀測,其主要科學任務是觀測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等劇烈的太陽爆發活動,併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內日冕的觀測資料支援...

“血月”觀測指南出爐!2022年月全食正上演,下次出現要等三年後

“血月”觀測指南出爐!2022年月全食正上演,下次出現要等三年後

由於顏色呈現暗紅色,在傍晚時分觀看,很像是一輪血月掛在高空,所以古時候人們看到這種現象時,由於沒有辦法科學解釋,所以誤認為是一種不好的“兇相”...

8日白天月掩金星,晚上金星合月

而月掩金星發生時,金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完全消失,過一陣子再迅速出現...

韋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形成於大爆炸後約3.25億年

韋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形成於大爆炸後約3.25億年

在JWST對星系的早期觀測中,天文學家只能對每個星系的紅移進行近似估計,因為他們沒有來自這些星系的光譜的詳細資料...

冥王星“出局”後我們還能找到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嗎

”除了直接用望遠鏡觀測第九行星,周禮勇提出,或許還可以像發現海王星那樣,透過觀測它對其他行星軌道的影響來尋找其存在的有力證據...

絢爛極光,木星磁場,背後竟有如此的聯絡?

絢爛極光,木星磁場,背後竟有如此的聯絡?

木星的極光加熱理論部分來自於NASA朱諾號的最新觀測資料...

打破多項記錄,中國天地聯合觀測到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據中科院高能所訊息,2022年10月9日21點17分(北京時間),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拉索)、高能爆發探索者(HEBS)和慧眼衛星(Insight-HXMT)同時探測到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編號GRB 221009A)...

量子糾纏應屬理解錯誤的,不存在糾纏也沒有超光速超距離鬼魅作用

到後來因為受到前輩們的影響,後人有無數擁是去【牽強附會】最終把一個思想實驗假設的無法證實的想象情況,越描越像是那麼回事,把本不稀奇的事情神話成鬼魅詭異讓人難以理解又似是而非,又說同時有兩種狀態疊加,又說改變其用一個狀態另一個無論多遙遠也瞬間...

搶收糧食騰棲息地!密雲潮河畔農田裡迎來稀客大鴇

搶收糧食騰棲息地!密雲潮河畔農田裡迎來稀客大鴇

”密雲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隊長張德懷告訴記者,去年11月初,就曾有志願者在密雲觀測到大鴇的身影,今年3月初,大鴇北遷時又來到了密雲歇腳,並且在這裡待了一週多的時間...

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探測器目擊了黑洞撕碎恆星

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探測器目擊了黑洞撕碎恆星

在潮汐瓦解事件中,黑洞會先將恆星撕裂成一股氣流,然後再將其吸入,形成2019年初觀測到的增亮現象...

為什麼量子力學的波函式坍縮和“意識”有關?

於是,馮·諾依曼就提出:只有當電子的波函式被“意識到”,才會發生坍縮,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

夏至前後國際空間站迎觀測良機,中國北方地區公眾可肉眼欣賞

天文科普專家表示,ISS過境我國的情況幾乎每月都有,但受天氣狀況、空間站過境軌道、地理位置、城市光汙染等因素影響,大多數時候觀測條件都很一般,而在夏至前後綜合觀測條件都比較好的時段在全年非常少見,有興趣的公眾可嘗試一睹ISS風采...

洞察號“初戰告捷”!首次觀測到火星地震,火星或許還未“死亡”

洞察號“初戰告捷”!首次觀測到火星地震,火星或許還未“死亡”

這次地震是由洞察號身上的“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發現的,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火星地震,也是首次在別的行星上真正發現地震的存在,這些成就都將留給洞察號,而它必將被歷史給銘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