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簽格非

人面桃花笑春風,格非告訴我們,放下執念即是放過自己

(格非也是“模仿”大師啊:)在看關於格非的一個訪談時,他曾說:“生活、命運帶給一個人的饋贈有時候是相當痛苦的,一個人經受痛苦的時候也沒想將來把它寫成小說,可當他經歷了這些東西,一旦想寫作的時候,他寫作的內容、材料的質地是完全不同的...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就憑這兩首詩,她就讓張耒、黃庭堅、潘大臨等一堆高手沒面子,因為它讓大家見識了什麼是真正的詠史高手,我們來看看李清照的詩:當時李清照共唱和了兩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格非的“存在與變奏”:一種傳統與日常經驗、自我與外部的雙向審視

”評論家謝有順對格非的小說創作進行了時間段的劃分,第一個階段即是以《迷舟》《褐色鳥群》為代表的對於敘事方式的探索階段,格非本人對於此時的寫作觀念有過一種闡述:形式感、想象力、對人類精神境遇的警覺...

毛尖讀《月落荒寺》:花了15年,格非終於“從樓上下來”

從八十年代寫到今天,格非一直以“結構現代,文辭雅緻”贏得讀者,即使是在以鄉村為背景的小說中,男男女女也基本沒有豐乳肥臀的言辭,但是,《月落荒寺》中,格非的語言突然粗糙起來,偶爾甚至動用了器官,風格的放棄是任何作家都不敢隨便實施的,但格非似乎...

專訪格非:寫完《慾望的旗幟》以後,我停筆多年,原因是社會變化

專訪格非:寫完《慾望的旗幟》以後,我停筆多年,原因是社會變化

格非從華東師範大學文學調入清華大學中文系這個系列裡,《人面桃花》記錄了民國初年知識分子對社會理想的探索,《山河入夢》寫的是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和實踐,《春盡江南》則探討了當下中國的精神現實...

格非:寫《雪隱鷺鷥》,源於《金瓶梅》比《紅樓夢》好的一句斷語

格非:寫《雪隱鷺鷥》,源於《金瓶梅》比《紅樓夢》好的一句斷語

在反覆閱讀《金瓶梅》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如果不把《金瓶梅》放置於16世紀前後全球社會轉型和文化變革的背景中去考察,如果不聯絡明代的社會史和思想史脈絡,《金瓶梅》中涉及的許多重大問題,都得不到很好的解釋...

《山河入夢》之讀書筆記

《山河入夢》之讀書筆記

僅僅是因為那個女孩人生地不熟的,譚功達就派人把縣委辦公室主任錢大鈞叫了進來,將女孩的事粗略說了一下...

李清照這樣的閨女是怎樣教出來的?

一、好的家庭教育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進士及第,禮部員外郎,蘇門學士,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女兒,典型的書香門第...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幸與不幸之間,活出的真我傳奇

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隸屬新黨王安石集團,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卻是蘇軾門下,蘇、王兩人政見相左,針鋒相對,蘇軾曾多次上表彈劾王安石,而王安石則乾脆將蘇軾趕出朝堂...

鄉愁的哀歌與剪影

《望春風》設定的鄉村代表性存在半塘,與儒裡趙村的相互依存,互為補充,一脈相承,作為整個文字的支撐,不僅是鄉村生活歷史與現實的一個符號,也是鄉村命運從存在到消失的一個見證,更是鄉愁堆積,情何以堪,一抹憂傷的剪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婉約詞宗的千古絕唱,丈夫羞愧而死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婉約詞宗的千古絕唱,丈夫羞愧而死

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整理回憶了夫妻兩人的畢生經歷,寫成《金石錄後序》,記述與趙明誠婚姻的喜怒哀樂、生死離別,夫妻深情洋溢於字裡行間,應該說易安居士對丈夫的愛是大於怨恨的...

16歲少女,盪舟遊玩,即興作一詞,竟成千古佳作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學著作,俊邁出眾,善長行文作賦...

《山河入夢》:透過這部作品,探討其對《紅樓夢》的借鑑和繼承

二、人物形象:“寶黛型”痴男怨女《山河入夢》的男女主人公譚功達和姚佩佩無疑是《紅樓夢》中多情軟弱“公子哥”寶玉和刁鑽天真“病西施”林黛玉...

 《山河入夢》:烏托邦的理想的幻滅及現實意義

 《山河入夢》:烏托邦的理想的幻滅及現實意義

三、烏托邦敘事的反思那麼如何看待格非筆下烏托邦的失敗及烏托邦在當今中國現實中的文化位置和命運烏托邦的失敗與烏托邦的精神追求作者對烏托邦實踐充滿了反叛精神,一方面他反思烏托邦實踐給人帶來的毀滅性及災難性,如陸侃的發瘋出走,陸秀米的家破人亡,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