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汕頭文脈·花地·海灣」(第4期)

簡介石炮臺公園 盧勖吾 攝西堤公園,穿越時光的記憶□杜祝珩幾位同事喝茶聊天,說汕頭市區幾個地方必須去:到東海岸吹海風看夕陽,走進兒童公園看“恩”的母親雕塑,來西堤公園感受“僑批”文化

海灣地區指的哪裡

「汕頭文脈·花地·海灣」(第4期)

羊城晚報《汕頭文脈》9月8日版面圖

猶聞酥餃香

□邱寶瑜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這是宋代詩人蘇東坡寫月餅的詩句,我念著念著,卻不由自主想起那枚小小的酥餃。

在我的家鄉潮汕,中秋佳節將至時,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置辦節貨,其中有一種名喚“酥餃”、又叫“油香仔”的果品,因形似月亮,被作為中秋供品,深受大眾喜愛。

記憶中,做酥餃是件熱鬧又快樂的事情,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儘管它的製作工序繁雜,費時較長,賢惠的母親也會趕在中秋前就把它做好。

炒花生是第一步,以小火翻炒,這需要絕對的耐心,直到花生爆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傳來濃郁香味,才將它們倒進盤中,趁熱脫去花生衣。看母親捧起一把花生在手心快速一搓,露出白色的果仁,那動作一氣呵成。我學著她的樣子,卻時常被燙得呼呼直叫。

脫皮後的花生用石磨碾成泥狀,靠石杵一下又一下地碾壓、捶碎。這是我和妹妹的活兒,別看小小的石杵一手可握,幾番動作下來,手已漸麻。只是花生調皮,一顆接一顆地往外跳。妹妹是隻小饞貓,總偷偷撿來吃,還不忘迅速擦一下嘴角。

搗好的花生泥,配以一定分量的白糖均勻攪拌,再往裡新增“瓜冊”(冬瓜製成的瓜脯)和芝麻,如此調好的餡料滿院飄香。鄰居已經聞香而來了,高捲袖口作勢就要幫忙,那般盛意拳拳,母親笑著連聲道謝後,趕緊著手揉麵皮。這肯定是力氣活,看母親額頭上滲出的細密汗珠就知道。但這又馬虎不得,更沒法湊合,因為麵皮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酥餃的口感。這就有賴於母親的一雙巧手了。

果然,揉好的麵糰雪白香軟,泛著油光,煞是好看。準備工作就緒,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擀麵皮,有的包餡,還有的負責炸酥餃……每一步驟井然有序,充滿濃濃的儀式感。父親也沒閒著,泡一壺工夫茶,為忙碌的大夥遞上茶水,小小的院子一下子熱鬧起來,好不歡騰。

大家一邊話家常,一邊不忘手裡的活兒。對待節貨,潮汕婦女向來是專注且虔誠的,一塊麵皮包多少餡料,順幾個褶子,全部瞭然於胸。那嫻熟的手藝,看得我目瞪口呆。這種褶皺極具特色,不同於餃子的包法,而是一層疊著一層,看起來精緻小巧。

一片歡聲笑語中,原本白花花的酥餃已炸好出鍋了,個個色澤金黃,泛著濃郁的香氣。好不容易等它不那麼燙嘴了,我們終於可以吃幾個解饞,一口咬下去,皮薄餡厚,那酥脆的口感不同於月餅的甜膩,香甜適宜,分外好吃。

母親早就配好幾份,一定要鄰居帶回家嚐嚐鮮,享受辛勤勞動的成果,並且約定好什麼時候輪到哪家做酥餃,大夥再去幫忙。小小的酥餃,就這樣承載著濃厚的鄉情。

待到中秋之夜,天上玉盤高掛,清暉遍灑。鄰里相互串門,這家品香茗,那家吃酥餃。中秋節的歡樂祥和,在熱熱鬧鬧的氛圍中蔓延開來。大人說:“天上有大月,人間有小月,這小月指的便是酷似月亮的酥餃了。”抬頭是皎潔月華,低頭是金黃酥餃,我拿著它,彷彿就能離月球近一些,對美輪美奐的天宮充滿無限遐思。

月光靜美,果香撲鼻,茶香醉人,一陣陣歡笑,在屋裡屋外響起,一首首歡歌,在月光下流淌。家鄉人的唯美和真誠,盪漾著溫馨和快樂。

這樣的中秋夜晚,我總是捨不得太早入睡,待到月亮爬到最高時,遙望蒼穹,夜空一片清澈。溶溶月夜下,我們沐浴在琉璃般的光澤中,只覺幸福無比。

「汕頭文脈·花地·海灣」(第4期)

石炮臺公園 盧勖吾 攝

西堤公園,穿越時光的記憶

□杜祝珩

幾位同事喝茶聊天,說汕頭市區幾個地方必須去:到東海岸吹海風看夕陽,走進兒童公園看“恩”的母親雕塑,來西堤公園感受“僑批”文化。如果這三個地方沒去,就不能說是一個地道的汕頭人。

我聽後暗暗自喜,我家住市區東邊,兒童公園就在家隔壁,是我週末跑步鍛鍊的好去處。兒童公園母親雕塑“恩”的內涵是“媽媽把青春留給我,把歲月留給自己”。東海岸離家也近,是傍晚時分看夕陽發呆的理想之地,體現現代人的浪漫情懷。唯有西堤公園,在老市區,經常堵車,人多路窄,所以我遲遲沒有動心。為了同事這句話,週末我趕快奔赴西堤公園溜達。

海風溫柔,花香沉醉。走進西堤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海邦剩馥,僑史敦煌”,這是著名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對僑批的評價。腳下雕刻的“地圖廣場”,從“汕潮揭碼頭”到“四永一昇平”的識別符號號,見證了當年汕頭從漁村碼頭到港口商埠的時代變遷,聽到時光流淌的聲音,曾經繁華再現。

在西堤公園的僑批記憶廣場,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呈半環形的“記憶之流”,緩緩流淌的清水,水的下面是一張張固化的真實僑批,就如流淌著歲月痕跡。設計師的智慧,為觀者開啟一扇情感之門、一條通向世界之路。一封封僑批凝聚著潮籍僑胞的血汗,承載著他們對故土親人的思念,展示了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和創業史。人間悲歡,忠孝情義,家國情懷。很多外地遊客聚集在記憶廣場觀看僑批。有個小青年大聲朗讀僑批上的文字,旁邊一位老奶奶慈愛地看著小夥子,眉宇間舒展著笑意。另一處,一位老爺爺拄著柺杖,久久凝視這些僑批,手在顫抖,聲音哽咽,想必內心波瀾起伏,想必僑批裡有他的故事、他的辛酸淚。我被這個場面深深感動了,思緒也幻化成記憶的小船,駛向遠方。

記得我四歲時,鄰居老姨海外的兒子寄來僑批,到我家請老祖母寫回批。老祖母是我們村裡唯一的女秀才,她每次幫人家寫回批都用毛筆寫。我踮起腳尖仰望,鄰居老姨邊說邊抹眼淚,聲音哽咽口述。老祖母把她的表述凝聚成七字的詩行,神情專注,一筆一劃,每個字都滿懷深情。親人遠隔千里生死未卜,維持聯絡的就是一張薄薄的僑批。千里路遙寄相思,家書一封抵萬金。

帶著僑批迴鄉的“水客”都很講信用,驚濤駭浪也阻擋不了他們的回鄉路,重重險阻也要保護好鄉親託付的僑批。每一封僑批都是一個家庭無盡的等待與思念,是生與死的紐帶,更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這些“水客”從國外回來,就有很多人圍著其問親人訊息。收到僑批的人家滿心歡喜,等不來訊息的人憂心忡忡。有的帶來海外親人死去的訊息,一家人就會哭天喊地、悲痛欲絕,在巷口燒起紙錢,紅紅的火焰伴隨著悲切的哭喊聲傳遍村頭巷尾,鄰居也跟著抹眼淚。最可憐的是剛結婚就過番邦謀生,把新婚小媳婦留在老家,從此音信渺茫,小媳婦從分離的那一天就開始等待,等呀等,等到小媳婦熬成了老太婆,青絲變白髮,也沒能見上老公一面,一輩子就在等待中老去……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親人的情思穿越千山萬水,故土的情懷在異國時空流轉。不忘根,不忘本,潮汕人不管走到哪裡,時刻記住自己根在潮汕。很多漂洋過海謀生的潮汕人,在異域成家立業,繁衍子孫後代,也要教會子孫後代會講潮汕話,喝潮汕工夫茶。我的一位遠房親戚,旅居泰國多年,我叫他老表舅,三代人都會說一口流利的潮汕話,從孩子學說話起就教其說潮汕話,還做潮汕菜,過潮汕習俗,拜海神媽祖。鄉土情懷,影響了一代代潮汕人。

一封僑批一段故事,一聲鄉音一段情。這些浸滿情感的僑批,凝結著潮籍僑胞的血汗,飽含著海外僑胞的創業辛酸淚。潮汕歌謠唱出他們的辛酸,唱出家人的牽掛:

一溪目汁一船人

一條水布去過番

錢銀知寄人知返

勿忘父母共妻房

過番的生涯承載著他們對故土親人的思戀,凝聚著華僑華人創業的辛酸淚。

沿著臨海長廊漫步,我的思緒不斷飄散。眼前跨海灣的礐石大橋雄偉壯觀,橋上車流穿梭,時代的腳步向前飛馳;夕陽西下,海面微波盪漾,回港的漁船奏出幸福的音符,自由飛翔的海鷗構成了一幅生動畫卷。

臨海邊的舊碼頭,佇立著一根高高的石柱子,標註著各個國家地域的距離,這就是曾經有名的“過番紀念碼頭”。想象以前的祖輩,從這裡出發,離鄉背井異地謀生,大海茫茫生死難料。潮人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家國情懷不忘根本,好家風代代相傳。祖輩的創業歷程,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生命啟示,感悟生命,迴歸家園。

呷茶去

□黃曉聰

在潮汕地區,“呷茶”是每個人的口頭禪和生存方式。只要到對方家裡,哪怕是去吵架,進門都會煮水泡茶,先說“呷茶,呷茶,再辦正事!”不管何時何地、何種情景,都很難阻止一個潮汕人泡茶。只要有潮汕人在,就可以把茶喝到天涯海角,喝到天荒地老……

在潮汕,目之所及都是喝茶的人和茶店。把茶喝到極致的也是潮汕人,在這裡人們把茶葉稱為茶米,可想而知,茶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日三餐。茶迷們能夠把那一堆堆黑不溜秋的茶葉整成一場場嗅覺和味覺的饕餮盛宴。

對於無茶不歡的喝茶人來說,一桌美味佳餚遠不如一泡好茶有吸引力。我身邊就不乏有這樣的茶客,她們把喝茶當成人生一種莫大的享受,時刻都離不開茶,走到哪裡,其他可以不帶,茶具、茶葉可是一件都不能少。無論在高鐵上還是在酒店裡,站穩腳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像同學牛姐,她的茶從山溪小澗喝到飛機高鐵,從棉城後湖喝到內蒙古大草原。對於嗜茶如命的她而言,茶像空氣,沒有就活不了!

我有群老同學,一個個都是資深茶客。很多時候一泡好茶就像一個集結號,一吹大家馬上從四面八方匯合。不久前,汕頭一位同學在群裡說有一泡極品茶葉——武夷星的百穀貓耳石肉桂,潮陽的茶迷聽後二話不說就出發來汕頭“呷茶”。

為了不辜負這泡醇香甘甜的茶葉,她們喝得極具儀式感。首先是將茶碗用開水燙熱,把茶倒進茶碗,蓋上蓋子,用力搖一搖,然後把鼻子湊近茶碗再慢慢開啟蓋子,叫醒嗅覺深深吸、慢慢嚥。牛姐眯著眼睛,深吸一口,看得出非常享受;娜姐直呼:“香,無法形容!”芳兒乾脆尖叫起來:“我迫不及待想喝一杯。”最陶醉和最有表現力的是“老姨”,只見她閉著眼睛,靠近茶碗深吸氣,嫋嫋茶香從鼻子進入喉嚨,進入胸腔……她循序漸進般陶醉的樣子,我們似乎能感覺到那股茶香穿過她的喉嚨,慢慢進入她的體內,五臟六腑都茶香縈繞,看她聞茶真的是一出精彩的大戲!

大家都太會玩了,茶還沒喝上,前奏已經是一出大戲了,這也許就是一起品茶的妙趣吧。當開水倒進茶碗,一股濃郁的茶香瀰漫在整個房間,我不太善喝茶,聞這茶香已經很滿足,真的是“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衝出來的茶湯橙黃明亮,氣韻悠長。大家爭先恐後地端起杯,看喝茶的架勢就知道回味悠長,我也舉起茶杯,輕啜一下,入口慢品,茶湯在口中迴旋,滋味醇厚,巖韻明顯,順滑回甘。嗯,真的像巧克力的廣告詞一樣,縱享絲滑!

其實,喝茶除了品鑑茶葉好壞之外,儀式感更能影響人的心情。所謂禪茶一味,不過是關注當下,活在當下,和相處不討厭的人找個地方,讓身心同時一歇。喝茶也講究茶緣,一泡好茶遇到有緣的人,不,就算一泡普通的茶,遇到同頻共振的人,湊一起也能烹煮出一場味覺和嗅覺的盛宴,讓彼此都心滿意足、神清氣爽。大家都珍惜和享受每一次一起喝茶的機緣。“有時候一泡好茶,一個人獨品,既浪費也覺得無趣,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真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好茶的主人如是說。

喝茶是享受,喝好茶更是愛茶人的一大樂事。當然,不可能每天都能喝上這樣的好茶,也不可能每次喝茶都有喜歡的人一起品茗,但不強求,不刻意。好朋友就像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與水傾心相見,再握手相許,無論是茶香還是水澈,雖然早已不分彼此,但彼此包容和成全,這也是“呷茶”的情懷和精髓,每個潮汕人都懂。

詩意東溪

□林黛敏

閒時喜歡到外砂東溪逛逛書齋,看似無意的閒逛,其實可能就是嵌在靈魂深處的一種喜歡吧。在我的潛意識裡,我會把“清風明月”“雨燕銜泥”這些詩意的字眼和書齋掛上鉤。穿行於此,感受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塵封的歷史文化故事,引發我們對潮汕書齋文化“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三年前也是到東溪走街串巷尋覓書齋,從長壽庵裡的小香山別館,走到十里榕堤,在古寨門的轉角處,有一座叫“榕蔭小築”的書齋引起我的好奇。徵得主人的同意後,拍了幾張書齋相片,投稿到電視臺被採用,並獲得了100元的移動話費。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短短一年間,所拍的汕頭地方特色小片竟被電視臺採用90次,這是我的小驕傲,也讓更多人知曉外砂的書齋文化。

外砂東溪村文化氛圍濃厚。從清朝中期開始,由於農業和手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商品經濟日益繁榮, 東溪人依靠船運業或外出經商相繼發家致富,這些都為人文環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耕讀世家”“書香門第”在社會各界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學而優則仕”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文化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追求,使一些文人產生了要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的需求,書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致富的東溪人營造宅屋時都不忘構置書齋,“延賓教子,以冀成名”。小小的東溪出現幾十間書齋,成為潮汕地區罕見的“書齋村”。

因為村中書齋眾多,一位能人就把書齋串名成詩:

倚南寄傲四時樂,友竹友蘭養花天;

鳴樂兩琴挹友月,耕漁釣月繼輞川;

榕蔭綠槐梧百尺,亦云聽鶯小香山;

蓬東明新可讀處,蟲二風月去無邊。

這首普通的七言詩鑲嵌了東溪村的24個書齋名,依次是:倚南、寄傲、四時樂、友竹、友蘭、養花天、鳴琴、樂琴、挹月、友月、耕漁、釣月、輞川、榕蔭、綠槐、梧園、亦云、聽鶯、小香山、蓬東、明新、可讀處、蟲二、風月。

這些饒有情趣的詩意書齋名,寄託文人的情懷,以表明志向,或自警自勉,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今年年初,二姐的東溪同學圓姐到我家茶敘,無意間談到《記住外砂》這本書,她說她很喜歡看裡面各個村的故事,整本書已看了三遍,特別是講東溪村的故事,更看了無數遍。我聽圓姐講得生動有趣,加入“聽古”的行列,聊著聊著,就和圓姐講到東溪的書齋。我問她:“東溪的書齋現存哪座最完整?”圓姐說:“梧園。”於是,我和圓姐相約去梧園參觀。

梧園坐落於東溪村宮前池西邊,是一座典型的潮汕“下山虎”建築,建於清代,距今100多年,是一座文人庭園。梧園佔地接近一畝,在有限的空間營造無限的生態環境,所謂瓦、簷、廊、柱、廳、亭、厝頭角,只要造化之精生,就無不惟妙惟肖地挈來落於其間。

初遇梧園,西化的外門上,依稀可見青綠色“梧園”兩個俊秀的字,兩邊門柱上寫著藏頭聯:“梧高百尺棲鸞鳳,園闊三弓養鹿麋。”詩意的對聯讓人產生無限的想象。穿過門廊的花窗,至正門處,門樓刻著正楷“儒林第”三個字,端莊平易,兩旁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壁畫。

進入正門,眼前是寬敞明亮的院子,左、右側各一廳兩房,左廳叫下廳,右廳叫正廳,一排木雕閃門,質樸古典,透出時光的味道。正廳兩邊房子的窗戶上,人物壁畫栩栩如生、眉目傳神,場景是雅集式的郊遊暢聚,陶然世外的別緻情景,反映出文人內心深處對親近自然、感悟天道、安享美善的畢生追求。

想象著昔時的才子佳人在月白風清下翻著那帶著幽香的書頁,如豆的燈火映照著書窗下的龍眼樹,樹影朦朧,書窗外的池水在月光下泛起粼粼銀光,池上的鴨子踏著清波,閒閒地在池上撥弄。時而一翅白鶴掠水而過,落在池邊的榕樹上,剔羽而眠,然後,讀書人便枕著詩意入睡。

庭院深處,西邊的房子叫尾間,是儲糧的糧倉,有一扇門可通後花園。後花園別有洞天,小立亭邊,小金魚在水塘裡無憂無慮地游來游去。憑欄遠眺,綠樹繁花簇擁著,倒影盡在池塘中……這時,清風撲面,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梧園佈局疏密精究,結構寬嚴相濟,簡而不陋,雅而不豪,具有藝術感染力。

“梧園”書齋也是東溪經濟繁榮的又一佐證。滄桑變幻,今園址倖存,王姓子孫居住期間,園景仍充滿書香氣息。

據東溪“七家內”先賢后裔金禮兄介紹,村裡24個書齋,已修繕18個,話語之中,無不露出驕傲的神色。這些書齋能得以維護,不讓其隨著歲月而荒毀,這對外砂來說,是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東溪書齋經過一百多年風雨的洗刷,今天依然影響我們的生活,這種鮮明的文化傳承絕非偶然,它代表著一種發展方向。商品經濟的繁榮,物質文明的進步,促成了書齋文化的興起、文化的興旺,也促成東溪經濟的發展。而這種探求無疑預示著東溪書齋文化無止境地傳承併發揚下去。

蘇州街,一抹江南的水墨和記憶

□許巧如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最美的江南在書卷中煥發它的幽香,詩人吟誦的江南是“芳草懷煙迷水曲,密雲銜雨暗城西”的水墨意境,是“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的風雅韻致。江南,在畫家筆下淡妝濃抹總相宜。江南是一杯清酒,總能醉倒那些文人墨客,他們一醉就再也無法自拔了。

江南,在海國之濱,如小家碧玉,擇水而居。它就是汕頭濠江的蘇州街,這條不足一百米的街巷,從清朝的興建至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見證人事變遷。蘇州街,顧名思義,與蘇杭有關。在清朝時期,因交通便利,濠江人的生意遠達三江,其中與浙江寧波的商業聯絡最為密切,蘇州街就是模仿蘇州水鄉的建築而建的。它凝聚著蘇杭一帶濃濃的人文氣息,又摻合著濠江人的民俗風情。蘇杭的江南有著木漆雕欄、烏篷小舟、青石板路、碧苔綠草,還有一彎水橋。在濠江的蘇州街,你可以捕捉到江南的氣息,街道兩旁的袖珍式閣樓,一扇扇雕花的柴扉,窄窄的木梯子伸向閣樓,樓上的小軒窗,素漆雕花,屋頂的瓦楞長著幾根狗尾草或開著嫩黃小花的仙人掌,在微風中輕輕冥思,還有幾條枯藤在屋簷下隨風飄搖。

現在,附近大街的熱鬧與它無關,它只是一條老街,如垂暮之人,只想靜靜地安享晚年。據說,蘇州街原來依傍著一條河流而築,每一戶人家的後門都可行水路,現在小河不見蹤影,只有街道兩排的木質鋪窗枋與廊棚商鋪對視無語,交流當年的眼神。這裡,留給詩人更多的想象,你可以想象雨巷詩人就是撐著油紙傘在這樣的街巷遇見一個結滿丁香愁緒的姑娘;或者想象,閣樓上,小軒窗,正梳妝,伊人對鏡帖花黃;或者想象,三兩知己靜沏一壺工夫茶,讀書,寫字,享受不可多得的悠然時光;或者想象,有人靜聽窗外雨打芭蕉,輕抿茶香,獨享不可言狀的惆悵……那些被蘇州街看著長大的人,路過此地,總能撿拾到丟失在這裡的零零碎碎的成長記憶。在這裡曾經蹣跚學步的人摔過、哭過、笑過;老街當年做買賣的吆喝聲可能會從腦海中奔湧而出;“油炸粿”、豆腐花的香味從心底慢慢升騰起來;剃頭鋪的燈光昏黃而又祥和,剃刀在腦門上涼颼颼的感覺一閃而過;第一次牽著女孩子的手到雅姐的百貨門鋪買胭脂水粉的羞澀與甜蜜開始蔓延全身……

站在濠江的蘇州街,就像面對一軸描繪江南的畫卷。江南的氣息撲面而來,你會發現詩情畫意就鋪展在面前。走在蘇州街上,數著那些小小的廊棚商鋪,還有街路的疙疙瘩瘩的石板,可以撿拾到記憶一朵朵,想象的羽翼也會飄舞起來。如今在蘇州街做生意的人少了,整條街很冷清,有些門戶已經緊閉柴扉。偶爾看到住一兩個老人,或聊天或靜思,或有人輕輕哼起濠江的歌冊,讓那些古老的童謠又跑回街上,如童年玩耍時丟落的七彩彈珠,跳動著,熟悉的聲音縈繞著那窗、那門、那人……

責編 | 朱光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