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耋耄老人眼神好!他在蛋殼上細畫京劇臉譜

簡介記者臨走前,費永泉突然從箱子裡找出一盒製作精美的、畫著《西遊記》師徒四人京劇臉譜的蛋殼畫,熱情地塞到了記者手中,“我看你也喜歡這個,就送你了

怎麼用紙盒做帽子

在上海有這樣一位耄耋老人,他日復一日地在蛋殼上作畫,畫《西遊記大鬧天宮》、《封神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他畫盡了京劇臉譜裡的各種人物形象。

十餘年間,近3000枚蛋殼在他的手中變成了栩栩如生的臉譜畫。2008年,他的京劇臉譜作品曾被央視戲曲頻道展示。2016年,他更入選成為上海市市民文化節百名手工達人之一。

耋耄老人眼神好!他在蛋殼上細畫京劇臉譜

費永泉老先生與他的蛋殼作品。

老有所樂的費永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用一口不怎麼標準的普通話道出了自己的心願:“我在這蛋殼上作畫就是想能借此弘揚我們傳統戲曲文化,只要身體可行,我就會一直畫下去。”

熱愛京劇,退休後自學蛋殼畫

推門走入費永泉的家,入目第一眼便是牆上掛著的各種傳統藝術作品:剪紙、香囊,當然還有費永泉自己的作品——蛋殼畫。據說早前家裡院子沒被拆除的時候,院子裡都堆滿了費永泉的作品,如今這些蛋殼畫被他小心翼翼地藏於紙盒中,一摞又一摞地堆積在櫥櫃上。

耋耄老人眼神好!他在蛋殼上細畫京劇臉譜

費永泉老先生的蛋殼畫。

為方便記者的採訪,費永泉將自己的作品攤滿了桌子,每一件作品上都貼著一個標籤,註明了臉譜的身份。

老伴在一旁一邊笑一邊直搖頭:“這些全是他的寶貝,他把別人不要的紙盒子收集回來,二次利用於藏蛋殼畫,又用那些廢棄的紙板做蛋殼畫的帽子與鬍鬚。我們這個家都快被他整成垃圾廠了。”費永泉的老伴雖抱怨著,卻也還是呵呵笑道:“這是他的精神寄託,還是得支援。”

費永泉的這項愛好最初源於他對京劇的熱愛。

1939年生於浙江的費永泉從小喜歡跟著父親一起看戲,京劇是他的最愛,家中電視常年放著戲曲節目。

2000年退休後,得以空閒的費永泉或拉著同樣熱愛戲曲的老伴去劇院看戲,或與票友們相聚一堂,唱戲解饞。可惜因費永泉咬字發音不準,唱戲的念頭日漸消散,然而他對京劇的熱愛卻從未消除,“退休後,時間變得特別充裕,我就總想著能不能用什麼方式將我最喜愛的京劇呈現出來。”

一日,費永泉吃著雞蛋,他看著手中完整的雞蛋殼,突然靈光一閃:“這雞蛋殼不正像是人的面部輪廓?”2005年,從未有任何繪畫經驗的費永泉開始琢磨起在雞蛋殼上作畫一事。然而雞蛋殼易碎,表面光滑,在雞蛋殼上作畫並非如費永泉最初想象中那般容易。那段時間,費永泉每日早上起床打一套太極拳後,便埋首於床邊的書桌上——那張小小的書桌上堆滿了作畫所用的材料、素材,抽屜裡也放置了各種顏料及工具。

彼時,費永泉總是不得要領,畫壞了一枚又一枚雞蛋殼,家裡只得頓頓吃雞蛋——荷包蛋、雞蛋番茄湯、炒雞蛋,吃得費永泉老伴直呼受不了。可是誰能料想,這位說話輕聲細語的老爺爺卻是個極為執拗的人,他不願輕易放棄。回憶起最初的時光,費永泉表現得輕描淡寫,“就自己多研究研究,向專業人士討教經驗,買點相關的書籍回來學習。”後來,費永泉硬是靠自學學會了這門“手藝”,也成功畫出了一件件蛋殼藝術品。

只送不賣,義務教授蛋殼畫

費永泉這一畫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間,數千枚雞蛋殼在費永泉的筆下搖身成為了一張張形象各異的京劇臉譜畫。通常,費永泉的蛋殼畫總是以成套出現,少則4枚,多則幾十枚。每一套蛋殼畫在費永泉的心裡就是一齣戲、一份傳承、一件珍品。

日子久了,費永泉的蛋殼畫出了名,一些慕名而來的人想向他買,費永泉卻只願送給有心人,堅持不賣。

“畫蛋殼畫對於我這樣一位老人而言,是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傳播交流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我們家也不缺錢,只要對方真心喜歡、欣賞我的作品,我很樂意送給他們做紀念。”

2012年起,費永泉不僅自己作畫,還在社群文化中心開設了“蛋殼畫”課程——由他開辦的“莘莊蛋殼畫”與“顓橋剪紙”、“龍柏香囊”等民間藝術被同時列入了上海市閔行區五年級學生體驗型課程的內容,費永泉亦成為了一名專門教授五年級學生在蛋殼上畫京劇臉譜的志願者老師。

時至今日,年近80歲的費永泉依然每週兩次,風雨無阻得穿梭在課堂與家之中。

儘管家人極力勸阻,認為他年事已高,不便再來回奔波,長時間授課——事實上,費永泉是所有老師中年級最大的,且每次出行需要花費他半個多小時路程,4個小時授課時間。

有時候,一天下來,費永泉的嗓子都是乾啞的。但費永泉卻笑著告訴記者:“我現在還教得動,等我找到替代的老師,再說唄。況且言傳身教給小朋友是傳播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我也有做一些創新作品,比如年畫、生肖、迪士尼系列的蛋殼畫,但京劇臉譜是我的最愛。”

如今,最困擾費永泉的便是找不到傳承人。

“收徒弟太難了,那些年輕人即便對蛋殼畫有興趣,但他們對傳統戲曲沒有一點概念,更何況是臉譜畫,這造成他們很難堅持下去。”而讓費永泉堅持下去的大概無外乎就是對京劇的這份摯愛了吧。

耋耄老人眼神好!他在蛋殼上細畫京劇臉譜

費永泉老先生向記者展示“市民文化節”的紀念品。

潛心畫蛋,醉心自己的桃花源

採訪結束後,記者向費永泉詢問能否現場製作一枚蛋殼畫,用以拍攝影片。費永泉點點頭,就從冰箱裡拿出了一枚雞蛋。老伴在邊上嚷著:“你又要用新雞蛋啊。”費永泉說:“我得從頭開始做,她才看得明白,拍得清楚。”

後來,記者才知道,費永泉在自己的床底下藏了整整兩箱的蛋殼,一箱是雞蛋殼,另一箱是鵝蛋殼。費永泉怕記者不信,還特意彎下半個身體鑽進床底,如同翻出兩箱珍寶般給記者介紹道:“這些都是我平時積累下來的乾淨的蛋殼。這箱是鵝蛋,鵝蛋比雞蛋少見,更大更白,製作蛋殼畫更好看,我都藏了起來。”他說這些話時,老伴就在客廳裡望著我們,笑著搖頭。

其實,記者拍攝的影片礙於時長,並不能完全展現蛋殼畫的完整步驟,但費永泉還是堅持從挑選雞蛋開始。

這個說話輕聲細語、慢悠悠卻思維敏捷的老人,只有在一邊製作蛋殼畫一邊回答記者提問時才會出現反應“慢一拍”的情形,有時他甚至專注得幾乎無視了外界的聲音。

蛋殼畫做完一步,他會放下手中的活,然後抬起頭面向記者介紹下一步;又或者在製作非常重要的步驟時,開口耐心講解。其餘時間,費永泉都專心伏在書桌前製作蛋殼畫,即便這個蛋殼畫只是一個樣品。

一會兒功夫,一枚普普通通的雞蛋殼便在費永泉的手裡幻化成一張有模有樣的孫悟空的京劇臉譜,逼真的很。畫完,費永泉將這枚蛋殼畫擱置在廢棄的紙筒上晾乾——果然如費永泉的老伴所言,費永泉製作蛋殼畫使用的材料、工具幾乎都是二次利用,格外環保。

記者臨走前,費永泉突然從箱子裡找出一盒製作精美的、畫著《西遊記》師徒四人京劇臉譜的蛋殼畫,熱情地塞到了記者手中,“我看你也喜歡這個,就送你了。”(這幅作品的蛋殼用的是雞蛋殼,紙盒和包裝用的是紅色喜餅盒子與包裝,手巧的費永泉還在盒子頂端製作了一根掛繩,以便他人能將這幅作品掛於牆上。)

採訪時,費永泉曾多少這樣說道:“我在這蛋殼上作畫就是想能借此弘揚我們傳統戲曲文化,只要身體可行,我就會一直畫下去。”他是真心喜愛京劇,痴迷蛋殼畫,視作品為無價寶。老人雖老矣,但在他的身上卻真正體現著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對話:憑藉一本《京劇臉譜藝術》起步

廣州日報:

畫蛋殼畫有哪些步驟?

費永泉:

首先因為我的蛋殼畫多是成套的,所以在選擇蛋殼時,我會選擇大小、顏色相似的蛋殼。選擇完後,在雞蛋殼的兩端戳一個小洞,去除蛋清和蛋黃,洗幹晾乾後備用。洗乾淨的雞蛋殼必須先用砂皮紙打磨,以便後續操作。接著用鉛筆勾勒臉譜輪廓後就可以上色了。同時,上色有一定規律,得從淺至深,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如果想要更美觀,可以在紙板上畫蛋殼畫的鬍鬚和帽子,用雙面膠粘上。

廣州日報:

在蛋殼上作畫的難點是什麼?

費永泉:

因為蛋殼光滑、立體、易碎,所以拿捏蛋殼時,力度要格外注意。第二個難點是在上手勾畫時,要特別注意臉譜的比例。同時由於蛋殼材質的特殊性,我在蛋殼上作畫時都是採用繪畫專用的丙烯顏料,顏色持久光亮。

廣州日報:

您畫了那麼多京劇臉譜,靈感從何而來?

費永泉:

最初是憑藉一本《京劇臉譜藝術》,參考書中的臉譜畫法。後來,我發現京劇臉譜應該還配有鬍鬚和帽子等,所以就開始琢磨用紙板製作鬍鬚、帽子。我筆下的京劇臉譜多數是參考了京劇演出中演員的形象或是京劇書本中的人物形象後,再設計而來。

因為平時喜愛京劇,所以看的戲、書不少,家裡的電影片道更是常年調至戲曲頻道,所以每次作畫之前,我的腦海中都會有一個大致的臉譜形象,心中有畫,筆下自然有神。

文、圖、影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