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簡介與此同時,沃爾沃已經開始向美國加州提供無人監督的自動駕駛服務,未來還會將L4技術賦能至量產車型

美金有幾個版本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該告別自動駕駛的燒錢時代了。

前兩年的自動駕駛行業,可謂遍地資本泡沫。註冊一家自動駕駛公司,邀請幾位有經驗和背景的聯合創始人,再借鑑開源的演算法,接著採購一批感測器裝置,最後就能組裝出幾臺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把它們放在封閉場地裡跑上個十天半個月,公司就能拿到好幾個億融資。

時過境遷,如今的「快錢」不再好拿。甚至還有一些自動駕駛行業的公司,因為「錢」的問題引發了「雪崩」。比如曾經風光無限、堅持L4級別的美國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因為商業化程序緩慢而無奈宣佈解散;還有德國鐳射雷達鼻祖Ibeo向漢堡破產法院申請破產,給出原因是「無法獲得進一步的增長融資」。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本質上,

自動駕駛行業已從早期的技術競爭階段,進入到商業化落地階段。持續燒錢的研發和測試,並不能支撐公司市值的穩定上漲,相反還會加重其對資本的依賴。

一旦外部資本輸入枯竭,公司就將面臨「斷糧」的絕境。

道阻且長,自動駕駛行業的長跑無疑是一場馬拉松。它考驗的並非只有速度這一項能力,而是體能、路線以及耐力的綜合能力。如果用短跑衝刺的方式進入自動駕駛賽道,那大機率連半程都跑不完,就會被淘汰出局。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自動駕駛,走出戰國時期

用「群雄割據」來形容當下的自動駕駛行業毫不為過。

目前熱門公司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第二類是跨界科技公司;第三類是汽車公司。

這股浪潮中有一位「領軍人」——谷歌母公司旗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開拓了四大業務場景: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卡車貨運、物流配送、軟體授權服務。Waymo的估值在2018年也暴漲到1770億美元,背後代表著資本對其商業化前景的認可。

在「高估值」的誘惑下,大批初創公司進入自動駕駛的創業浪潮。但絕大多數的先行者,都會聚焦於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賽道上。因為在Waymo的商業模式中,Robotaxi的估值是最高的,而初創企業將其作為對標之後,能夠更容易從一級市場拿到融資。

Waymo的估值背後,並非單純的商業模式創新,而是技術閉環與商業閉環的結果。

比如,Waymo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Waymo Driver,包含了其一系列的自研感測器。超前的硬體感知基礎,再結合Waymo在軟體和計算領域的深厚積累,最終才構建起一個足夠強的技術壁壘。此外,Waymo也正在透過硬體和軟體技術的輸出方式,來增強自我造血的能力。

然而,

大部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尚未形成軟硬體一體的技術閉環,更尚未推出領先性的產品作為技術輸出,來實現商業閉環。

它們更傾向於網際網路企業的增長邏輯,靠不斷融資來擴大規模。然而代價卻是,需要不斷向資本市場講述新的故事。

科技企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也是一個新故事。以前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手機時代誕生的科技企業,試圖透過自動駕駛這一突破口,進入未來智慧出行的產業。這一類企業中,有的是以軟體服務為主,比如提供自動駕駛研發所需要的雲端計算平臺等等。但更多的企業,則是擔任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角色,為車企提供自動駕駛的相關產品。針對自動駕駛的四要素——感知、決策、規劃、執行,採取「全家桶」式的產品服務。

短期內,「全家桶」能夠幫助傳統車企快速補足產品力。但長期來看,會面臨一個「靈魂拷問」,那就是車企的產品定義能力、迭代能力、資料閉環能力等等都歸供應商來決定,車企猶如沒有靈魂的「傀儡」。

另外,供應商投入大量的成本來研發新產品,如果車企沒有足夠強的設計、整合、製造和品牌宣傳能力,一款車的科技配置再高也很難大賣。這就造成了商業閉環的缺失。所以,

科技企業佈局自動駕駛,探索得越深,越是有理由和動機自己下場造車。

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車企,最有必要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因為初創公司需要找車企採購車輛,科技企業需要把技術方案賣給車企,所以每一條路徑上都離不開汽車公司這一重要角色。然而,有的車企會選擇「躺平」,等著技術成熟之後靠採購方案來解決問題。

但有些車企選擇率先出擊,透過自研、投資與合作的方式,率先邁入到自動駕駛行業。

2012年,沃爾沃汽車就推出了歷史首輛自動駕駛概念車,開啟了全棧自研之路。2015年,L2級別的PilotAssist領航輔助系統率先量產上車,比行業平均水平提前兩年。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在掌握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後,沃爾沃再次先人一步開啟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2016年,沃爾沃汽車公司就與優步Uber合作,投入3億美元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讓沃爾沃XC90擁有了自動駕駛量產版本,邁出從技術到落地的關鍵一步。

在被稱為自動駕駛元年的2018年,沃爾沃啟動對智慧駕駛賽道密集佈局,投資包括Aurora、Foretellix、Apex。ai及Luminar在內的四家初創公司,涉及從軟體演算法到硬體研發等全棧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直到2020年,沃爾沃整合旗下技術開發團隊,成立了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公司——Zenseact,在自研的路上不斷按下加速鍵。

從整體格局上來看,自動駕駛這條馬拉松比賽,車企擁有充足的資金,以及豐富的落地場景經驗。更簡單地說,車企作為關鍵一環,能夠將技術創新轉化為體驗創新,形成商業閉環,為自動駕駛前行提供充沛的「體能」。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少走彎路,更考驗戰略定力

光有充沛的體能,還不足以跑到終點,對路線的選擇和堅持同樣重要。自動駕駛的技術路線可謂是「百花齊放」,目前絕大多數車企和供應商都在採用「漸進式」的發展路徑,但大家面臨的選擇是,要麼嘗試先拓展到L3級自動駕駛,要麼直接邁向更高的L4級自動駕駛。

首先,

L3級自動駕駛面臨一個現實且殘酷的難題:

假如系統遇到了無法處理的情況,提醒司機接管,但司機卻沒有及時接管,這時的責任歸屬很難清晰界定。L3是人機共存的駕駛狀態,從責任認定的角度,L3是人類駕駛員和系統在發生事故後責任歸屬的分水嶺。在系統接管後,責任歸屬一般在系統一方。但對於L3級的責任事故,從國家立法的層面,各國表述也不盡相同。

然而,為了實現技術的領先性,還是有很多車企樂忠於嘗試L3級自動駕駛。

比如在德國,就已經有企業拿到了全球首個L3級自動駕駛系統認證。該系統具備可量產的能力,也支援在公開道路使用,然而實際體驗仍然需要打上一個問號。這套被認證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而且只能在0-60km/h的車速範圍內啟用。這屬於非常低頻的一個使用場景。

此外,當車速超過60km/h之後,車輛將退回為L2級輔助駕駛。一旦L3級自動駕駛無法繼續執行時,車輛將提前預警並提示駕駛員接管。顯然,L3還存在著功能邊界劃分的問題,系統在L2和L3之間切換,很可能讓使用者無法對車輛實際的能力做出精準判斷,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而L4級所面臨的難題是商業化。

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實現L4的產品是無人計程車Robotaxi。但它們需要搭載大量的感知和計算裝置,才能完成複雜的自主行駛任務。比如,一輛Robotaxi上通常有近20個感測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鐳射雷達、2個16線鐳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一輛車的造價在100萬元以上。

對於佈局Robotaxi的公司來說,要實現盈虧平衡,只能期盼降低硬體成本。

所以,有些扛不住的公司會選擇把L4的能力「降維」到L2上,比如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城市輔助駕駛等功能。雖然「L4降維」可以加強自我造血能力,但並不是每一家企業都具備工程化能力與量產經驗。

相較於模稜兩可的試探和反覆橫跳的轉型,沃爾沃在自動駕駛路線圖上,堅定地規劃出了三個重要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DRIVE」,由駕駛員佔據主導地位,接近於L1級;第二階段是「CRUISE」,是系統監測下的高階輔助駕駛,已經大規模量產交付的產品,對應的則是L2級輔助駕駛;第三階段是「RIDE」,未來將實現無須駕駛員監督的自動駕駛,對應的是L4級自動駕駛。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簡單的技術路線劃分。從沃爾沃的佈局來看,L2+L4的雙輪驅動模式,將會成為其獨特的技術演進路線。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例如,擁有智慧駕駛能力積累,且具備造車底蘊的沃爾沃,先後與Waymo、百度與滴滴等公司取得合作,共同打造L4級別的車隊。與此同時,沃爾沃已經開始向美國加州提供無人監督的自動駕駛服務,未來還會將L4技術賦能至量產車型。

由於Robotaxi的執行積累了大量的演算法能力、資料閉環能力,因此將Robotaxi的L4能力降維到L2,能夠帶來一定的技術領先性。比如資料閉環中,包含了底層資料的儲存、視覺化、管理、測試、驗證、訓練、模擬等一整套能力。

這樣的能力,將對L2級輔助駕駛的持續迭代、演進提供技術支撐。同時,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大規模上車,能夠為功能迭代提供源源不斷的真實資料和場景,從而反哺L4級自動駕駛的深入探索。由此形成一個「雙輪驅動」的高效推進模式,為奔向終點,提供源源不斷的「燃料」。

相較於很多折戟的初創企業,構築起長坡厚雪自研能力的車企,擁有更靈活的商業模式與更快的落地速度。

這場技術長跑中,L2與L4的雙線並舉已成為當下最為穩妥的演進方式之一。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量產上車,當前的最優解

自動駕駛過去的商業模式是畸形的,尤其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前期需要不斷地資本輸入來擴大交付規模,導致後期需要更長的時間實現盈虧平衡。所以短期內,技術軟硬體以及配套等“基建成本”決定了,Robotaxi難以實現比人類駕駛員更高的「價效比」。

但在針對大眾消費者的乘用車市場,自動駕駛擁有更好的商業化落地條件。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智慧化需求的與日俱增,目前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是消費者對系統的信賴度。

有資料顯示,目前超過92。77%的中國汽車使用者擔心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使用者最擔心的是自動駕駛易發生故障/系統錯誤。

對於將安全放在首位的傳統車企沃爾沃而言,自動駕駛技術並非商業閉環中的炫技,而是作為每一個車主使用者的安全保障。比如沃爾沃EX90標配的DUS駕駛員感知系統,可以獲取車主狀態資訊並與自動駕駛演算法相融合,它能實現最極端的場景是:當駕駛員出現分心、睏倦等情況時,車機將介入完成安全駕駛決策,比如降低車速、車道保持甚至剎停車輛。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乘用車市場具備天然的規模化優勢,也推動著造車成本下降與效能提升。

早期在Robotaxi上使用的機械鐳射雷達,售價高達數萬美金,難以進行規模化量產。相比之下,半固態雷達目前的價格則在1000美元左右,遠低於機械式鐳射雷達,這也使得主機廠的半固態鐳射雷達量產車型相繼投放乘用車市場。

比如,沃爾沃EX90採用了Luminar鐳射雷達技術。其最遠探測距離為250米,屬目前市售量產中最遠。其超出人眼視力範圍的探測範圍,為車主帶來全天候守護,而超遠距離探測的背後,是因為Luminar採用了1550nm點光源+二維掃描的組合,在技術性能上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跑贏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

本質上,鐳射雷達進入量產階段後,比拼的是成本優勢、規模優勢。

一方面,對於工藝的進一步提升,包括材料最佳化甚至結構最佳化,有助於快速降低整機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前景,可能會吸引更強的上游供應商進入,更完善的本地化供應鏈體系,也解決了車企的後顧之憂。總之,

成本的優勢帶來規模優勢,規模效應會進一步促進技術成熟,技術成熟推動成本降低

,產業得以良性迴圈。

馬拉松圈有一句話:一千個跑者,就有一千個「馬拉松」。在自動駕駛這場馬拉松賽跑上,通往終點的路徑很多,但挑戰總是顯而易見的。它既考驗車企的資源體量,又考驗其對路線和戰略的定力,之後才是持續不斷地往前跑,最終才能到達「無人監管的高度自動駕駛功能」的終點。

在看過倒在寒冬的初創企業,折戟自動駕駛賽道的科技巨頭後,選擇全棧自研的沃爾沃所呈現出的踏實與穩定,更能夠讓行業安心。在大環境不振的今天,具備頭部硬體水準,且在軟體層面領跑行業的EX90,正是沃爾沃面對這場馬拉松給出的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