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簡介這就需要營造出較為寬鬆的治理環境,而黃老學說的無為而治,恰恰是最適合當時情況的治國理念

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於什麼

歷史王朝各個時期,採用何種思想治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決定於當時的國情和統治階層想要達到的目的。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大秦帝國》有這麼個橋段,商鞅初會秦孝公,曾以王道治國理念試探,結果遭到孝公鄙夷和冷遇,那是周朝用的方略,如今周朝都衰微成這樣了,即將覆滅,你還炒冷飯,不是坑我是什麼?幾次三番試探後,再次相見商鞅才亮出自己的本錢,講富國強兵,講鼓勵耕戰,講治國法制,令秦孝公眼前一亮:“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治國之策啊!”,兩人不眠不休連談三日三夜。

王朝統治者們對於採用何種治國方式,也是煞費苦心啊!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春秋戰國是先秦時期思想最活躍的階段,相對於學術氣氛也很寬鬆,是一個百家爭鳴論戰的時代。光法家就衍生出三大分支:如法治派的商鞅,術治的申不害,提倡勢治的慎到。而道家流派也有兩大分支:講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黃老學派,和主張清靜無為的老莊學派,更側重於自身修養。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漢初時所用的是道家的黃老學說治國。經過秦末亂世和楚漢相爭,連年戰爭導致土地荒蕪,人口大量減少,國家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當時窮到什麼地步呢?皇帝的車乘找不到幾匹毛色一樣的馬,而將相們更是乘坐牛車上朝。

外有強敵匈奴,內部民生凋敝,此時國家最急迫的就是休養生息,使得人口增加,國力恢復。這就需要營造出較為寬鬆的治理環境,而黃老學說的無為而治,恰恰是最適合當時情況的治國理念。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到了漢武帝時代,經過漢初特別是文景兩代的治世,國家富足,人口增加,國家糧庫的存糧吃不完開始變質,錢太多用不完,以至於串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時機已成熟,漢武帝準備著手對付漢朝的大患——匈奴。

黃老之學對於恢復國家元氣是很有助益,但過於寬鬆的政治氣氛不利於君主集權,皇帝不能把國家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景帝時期就曾發生過“七王之亂”,這也是因為國家的權力、資源過於分散導致。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對於急欲對匈奴發起戰爭的漢武帝來講,黃老之學治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了。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恰巧這時,一名叫董仲舒的人引起了他的關注。董仲舒這個人很厲害,開創性的把儒家、法家、陰陽家等學說糅合為一體,研究出不同以往的“新儒學”。用儒學控制和統一全國的思想,用法家律法約束臣民的行為,具體應用上還融合了道家的權術,再用陰陽五行把這套理論加上一層近似“神學”的色彩,總之把各家學說中有用的元素都集中起來。目的就是鞏固皇權,加強中央集權,讓皇帝能牢牢掌握住國家。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這真是“口渴了有人遞茶壺”,極為合用。於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這套極具實用性的學說,將國家的力量整合到一處,專心致志的展開了針對匈奴的戰爭。

為何西漢初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漢武帝時又改為儒家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