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簡介李白決定北上幽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遠赴邊塞不僅是為國立功,也是為己謀求出路,同時這背後折射出初盛唐時代背景,所孕育出來的時代精神,對唐時文人的影響

北風其涼 雨雪其霧怎麼讀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之路。

這一路,他徘徊於趙國古都的滄桑古韻,感慨於燕國之地的雄偉壯闊,寄情於幽州邊塞的羈旅行役,在唐王朝即將走向衰落之時,彈奏出一首首真摯而又憤慨的時代之音。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透過對李白北上動機,以及北上之行所留下的詩歌作品的分析,也可以映照出當時其他文人赴邊塞的目的,有助於我們對初盛唐時期的社會背景有全面的瞭解。

01

李白北上之行動機

開元元年(713)至天寶末年,唐朝邊境戰亂不斷,尤其是天寶以來,邊境戰爭十分頻繁,北有契丹、南有南詔、西有吐蕃,邊境戰事十分複雜。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李白身處於國家危亡之中,這種戰火四起的社會背景,無不激發著他的愛國情懷,他懷著“濟蒼生、安黎元”的報國情懷,開始了他的北上之路。

李白決定北上幽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遠赴邊塞不僅是為國立功,也是為己謀求出路,同時這背後折射出初盛唐時代背景,所孕育出來的時代精神,對唐時文人的影響。

首先,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賦予詩人建功立業的寬廣胸懷。

中國封建社會行至唐朝達到鼎盛時期,遼闊的疆域、發達的經濟、欣欣向榮的政治和文化,加上李唐王朝所行的開放政策,這都賦予了唐朝人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在這種社會背景的影響下,唐朝人具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蓬勃的朝氣和開放的心態。

唐朝科舉制的實行,為唐人實現一腔壯志開闢了道路,更加激勵了唐人為國建功立業的精神。

但是科舉考中進士的還是少數人,因此實現抱負就不僅僅只有科舉這一條道路,唐朝文人漫遊蔚然成風,就是透過各地漫遊的方式來結交同道中人,或者獲取干謁從政的機會。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李白一生四處漫遊,他將“大丈夫應有四方之志”的理想寄託在一次次的漫遊中,希望能夠得到報效祖國的機會。

不只是李白,其他詩人比如高適、王昌齡、杜甫等都有漫遊的經歷,或尋求入邊幕,或被派遣到邊塞,詩人們懷著的都是一顆為國立功的心。

面對戰火紛飛的邊塞,詩人們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們紛紛去往邊塞,希望早日平定胡虜,讓廣大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因此,李白在這樣“赴薊門,覓封侯”的時代精神的感召下踏上了北上幽州之路。

其次,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唐朝邊塞戰爭頻繁,邊塞幕府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邊塞幕府需要一些文筆好的文人,來幫他們寫章表,一些邊將有入相的動機。

他們希望贏得朝廷的青睞,這些邊將除了干謁朝中高官和自己建立軍功之外,也設法藉助幕府文士之筆來宣傳自己,提高自己的身價和聲望。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對於文人來講,邊塞幕府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邊塞比在內地能獲得更多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有些多年不進第的文人就會選擇入邊幕實現自己的抱負。

同時,有些文人雖然進士及第,但是官位卑微,長期不調,發展前途渺茫,自己又立功心切,所以他們紛紛投向幕府。

因此,邊幕招募人才和人才主動入幕都是各取所需,文人透過入邊幕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才幹,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報效國家。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李白北上幽州的雄心壯志,在《贈何七判官昌浩》中體現出來: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李白深夜獨坐為國擔憂,不肯像九十歲還在啃書本的老書生一樣蹉跎歲月,不肯老死在阡陌之間,於是他懷著“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的壯志踏上幽州之行。

這首詩體現了詩人強烈的進取精神,他力爭做出一番為世人排解世紛的大事業,彰顯了李白的遠大志向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最後,李白北上赴幽州與安祿山有關。安祿山本為粟特人,後因其母改嫁突厥安延偃,而改姓為安,後投奔范陽節度使張守珪,成為其義子。

張守珪一路舉薦他,加上安祿山本人聰明機靈,滿嘴讒言佞語,時任御史中丞的張利貞行至平盧見到安祿山。

安祿山之後平步青雲,最終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還成為了唐玄宗的義子,權力隻手遮天。

因為安祿山的名聲在外,他又屢屢擊敗契丹等外族的入侵,立下戰功,而且玄宗對安祿山深信不疑寵愛有加,因此北上幽州入安祿山幕府,成為當時文人的共同追求。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李白最初也是懷著對於安祿山的欣賞和敬佩之情北上幽州的,渴望在其麾下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但是關於安祿山會造反的傳聞在朝廷內外也很多。

所以李白也想一探,究竟安祿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邊塞現在到底是什麼樣子,因此他在《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中說“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恥作易水別,臨岐淚滂沱。”

李白借用姜太公、李斯安邦濟世的典故,表達自己不把小魚狡兔放在眼裡而追求大的功名事業的樂觀心態,同時說明他這次北上是去“虎穴”探路,“虎穴”指的就是安祿山的幕府。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他用老虎來比喻安祿山,說明他對安祿山流傳在外的功名事蹟,是存在一定的質疑的,所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揚起馬鞭跨過黃河,毅然北上。

由此可見,他對這次北上之行是充滿期待與希望的,他一路北上的行程中流露出來的也都是這種心態,直到他到幽州,親眼見到邊地現實狀況之後,他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李白一路北上,終於在天寶十一載十月(752)到達幽州。

他初到北方邊塞,感慨於邊塞風光的壯麗,唏噓於邊塞將領的艱苦,驚訝於外族人民的彪悍,最終痛心於安祿山的反叛。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他剛到幽州之時,習騎射,觀遊獵,對於邊塞胡人十分憎恨,“胡為雜凡禽,雛鶩輕賤君?舉手捧爾足,疾心若火焚。”氣勢磅礴的想要趕緊做出一番偉業。

但是在他看清安祿山的真面目之後,他感到痛心疾首,寫下《北風行》一詩來表達他的擔憂,詩歌開頭幾句寫出了幽州的惡劣天氣:“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此詩跟李白剛到幽州時創作的詩歌風格大相徑庭,之前的詩歌大都以積極昂揚的、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態創作的,但是此詩明顯帶有一種認清現實之後的無奈和失望的思想感情。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此詩借用一位思婦的形象,來抒發李白在幽州的所見所聞,因為安祿山權力滔天,而且玄宗盛寵有加,所以李白並不敢直接說出他所看到的現實。

他在幽州看到安祿山己有反心,而且認識到他為了一己私慾而不顧百姓安危,頻繁挑起對契丹、奚的戰爭,讓廣大百姓流離失所,讓國家飽受損失。

他悲痛於幽州的此種現實,又無奈於自己的無能為力。在幽州這片陽光都照不到的地方,到底有多少秘密而不被朝廷知道?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北風”作為一種意象來源於《詩經·

邶風

·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霧”“北風其

,雨雪其霏”,詩中描繪的大雪紛飛、北風呼嘯的景象,不僅是人們出逃時的天氣狀況,也影射了當時的政治氣氛。

所以之後的詩歌都借用“北風”意象,來象徵黑暗的政治局勢。

此詩中的北風,不僅僅指邊塞之地的寒冷,更是指安祿山的謀反之意。安祿山無端挑起邊塞戰爭,使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因此此詩遂用思婦的形象,來表達戰爭的殘酷。

天寶十載秋(751年),時年五十一歲的李白,開始了北上邊塞之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李白親眼見到邊塞的情景之後大失所望,再回首當時的長安城,還是一片歌舞昇平、車水馬龍,全然不知黑夜即將來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