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讓城市“煥新”讓幸福“升級”!貴陽烏當區強力推動“一圈兩場三改”建設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3-01-31
簡介壓實責任高質量推進目標任務去年以來,烏當區委、區政府始終將“一圈兩場三改”作為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幹部作風工程來推動落實,緊盯“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配置要素,編制印發了《烏當區“一圈兩場三改”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要按照什麼原則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一座活力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烏當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為根本,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精準規劃,按照老百姓需要什麼補什麼原則,圍繞“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抓細抓實“一圈兩場三改”建設,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讓群眾的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壓實責任

高質量推進目標任務

去年以來,烏當區委、區政府始終將“一圈兩場三改”作為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幹部作風工程來推動落實,緊盯“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配置要素,編制印發了《烏當區“一圈兩場三改”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按照“缺項補項”的基本原則,科學制定15分鐘生活圈專案配建“一圖一表”,高標準開展了城市更新、停車場建設、農貿市場建設等專項規劃工作。根據規劃,擬定專案、責任、資金和群眾意見“四張清單”,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在此基礎上,烏當區“一圈兩場三改”專班及各責任單位圍繞“四張清單”,細化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定期排程,形成了領導到位、措施到位、機制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的工作體系,強力推動“一圈兩場三改”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為切實保障“一圈兩場三改”工作順利推進,建設過程中,烏當區創新資金籌措方式,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法,以社會資本為主,基金、專債為輔,財政資金為補的原則籌集專案資金——

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探索以平臺公司入股等多種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市場化推進棚戶區改造、商業服務類、日常出行類等專案建設;向上爭取資金,透過謀劃一批“三改”、健康管理、市政設施類專案,積極向上爭取新型城鎮化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省級補助資金等資金支援;做好財政預算安排,每年計劃專項資金用於開展“一圈兩場三改”工作,將文化活動、體育健身、行政管理、公共安全類專案納入年度預算安排,推進各生活圈配建專案落實落地。

目前,烏當區2021年、2022年7個15分鐘生活圈配建專案總投資16。26億元,已完成投資11。96億元,投資完成率74%,資金到位率100%。由區委、區政府主導建設的城市更新專案“區醫院、獅巖路城市更新改造專案”,採用“銀行專案貸款+新型城鎮化基金增資擴股”融資模式,爭取新型城鎮化基金5。3億元,撬動銀行資金28。8億元創新解決棚改專案資金來源問題。

在烏當區委、區政府的強力統籌推進下,全區各級各部門以“起跑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壓實責任、科學謀劃,高質量推進各項既定目標任務,“一圈兩場三改”建設成效顯著。截至目前,烏當區2021年、2022年7個15分鐘生活圈配建專案(包含一圈配置要素、兩場建設)總數量112個,現已啟動111個,已完成專案101個,正在施工專案10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1個,專案啟動率99%、開工率99%、完工率90%。

問需於民

讓成效惠及更多群眾

“‘一圈兩場三改’就是為了讓大家的生活更幸福。這場壩壩會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解決大家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群眾家門口,一場場問需問計的壩壩會開到了群眾心坎上。今年以來,這樣的場景頻頻出現在烏當區各社群和小區。

“一圈兩場三改”啟動以來,烏當區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效於民。為充分掌握社情民意,解決群眾訴求,烏當區“一圈兩場三改”專案的規劃設計方案經過多輪徵求意見、公示修改後實施,同時邀請群眾代表參與專案建設的質量監督,讓老百姓既是規劃者、參與者、建設者,又是受益者,還是宣傳者,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知曉度、參與率。截至目前,烏當區已釋出線上調查問卷6次,發放各類問卷14萬餘份,召開壩壩會200餘次,走訪居民3萬餘戶,線上線下收集意見建議8000餘條。

在專案選址、專案設計、組織施工、建成管護等工作中,烏當區透過入戶走訪、問卷調查、蹲點調研、壩壩會等多種形式,採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手段,結合各種宣傳載體,大力宣傳“一圈兩場三改”工作,發動群眾主動參與“一圈兩場三改”專案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同時,採取多種形式和宣傳載體,大力宣傳報道“一圈兩場三改”建設,調動市民參與積極性。透過在重點位置設定戶外公益廣告牌、宣傳海報等,形成了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支援的良好氛圍。

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群眾“三感”的關鍵環節,是打造“一圈兩場三改”這項民生工程的重要引擎。如何實現老舊小區的常態長效管理,也是群眾對“一圈兩場三改”工作反映較多的問題。

此外,為讓群眾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烏當區堅持老舊小區改造長效運營管理,在小區改造環節結束後,將繼續透過創新居委會、物業、業委會、群眾等聯動基層治理模式,引導基層組織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從服務我轉變到我服務。同時,不斷開創黨建引領、全面參與、共治共享的格局,用1+3+N(建設一個以居民為中心的區級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構建區-街-居三級聯動的服務體系,構建N個場景化應用,向居民提供定製化服務)的機制,打造基層黨建的創新模式,持續保障老舊小區後續管理維護。

一個個生活圈舒適便捷,一個個集貿市場提檔升級,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一條條背街小巷整潔靚麗……如今,烏當區將“一圈兩場三改”的“任務清單”一項項正在變成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

久久為功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參與垃圾分類 共創美好家園”……走進位於觀溪路街道的千禧苑小區,垃圾分類標語、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營造出“垃圾分類全民齊參與”的濃厚氛圍。

為積極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鼓勵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觀溪路街道各社群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瞭解,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讓社群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

“連日來,社群工作人員逐個小區、逐個樓棟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切實做到不漏一棟樓、不漏一個人。在宣傳過程中發放《垃圾分類明白卡》《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宣傳冊,耐心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透過與居民面對面溝通,讓居民瞭解分類投放的重要性,也幫助居民掌握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環溪社群黨支部書記葉開英說。

垃圾分類,宣傳先行。烏當區從“小切口”入手,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進社群、進小區、進機關、進企業等活動,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宣傳網路,充分利用各類宣傳載體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宣傳,大力培育市民的垃圾分類文明習慣。同時,全社會廣泛動員,充分發動各行業主管部門、基層黨組織、小區物業、機關企事業幹部職工、網格員、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全面開展宣傳動員,引導群眾自覺分類投放,形成“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10月28日以來,烏當區成立宣傳隊伍29支,開展培訓會115次,舉行壩壩會59次。目前,烏當區已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覆蓋率100%,群眾知曉率100%,高樓層居民參與率達90%以上,老舊小區居民參與率達50%以上。

“接下來,我們將著力破解垃圾分類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堵點,加快補齊短板,最佳化垃圾分類設施的操作流程,不斷提升垃圾分類成效,真正把垃圾治理好,為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高質量建設‘活力烏當’貢獻力量。”烏當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未說。

編輯 | 趙子灩

統籌丨幹江沄

【來源:貴陽釋出】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