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合理使用中成藥中的注意事項

  • 由 正能量的執業藥師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1-09-08
簡介中成藥舒肝丸與西藥胃復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芍藥甙,有解痙、鎮痛作用,而胃復安則能加強胃的收縮,二者合用作用相反,會互相減低藥效,西藥優降糖等降糖藥在使用期間忌與含有人參、甘草、鹿茸的中成藥合用,因能產生拮抗作用,減弱降糖藥的效果

小敗毒膏有什麼功效

中成藥是中醫藥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療效確切、使用方便,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但如果盲目濫用,可導致療效降低、無效或嚴重不良反應。因此,合理使用中成藥,對於發揮其良好的療效,避免意外有害反應,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辯證選擇中成藥

中成藥是根據中醫藥理論組方而生產的,中醫藥理論的精髓在於辨證論治;應用中成藥需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辨證施治用藥,不經辨證,盲目用藥,會導致療效降低、無效或嚴重不良反應。

辨證是合理應用中成藥的首要條件,它是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按照中成藥處方中藥物組成“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每一味藥物有性味之不同,功效之差異,從而使每一味藥物都有其特定的療效和適用範圍。

以感冒為例,從中醫角度診斷就有就有風寒、風熱、氣虛等多種:

風寒感冒 證見惡寒重,發熱輕(或不發熱),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多稀白痰;宜用發散風寒的辛溫解表藥,如九味羌活丸。其方中,君:羌活味辛溫,發散風寒,祛風勝溼,宣痺止痛。臣:防風、蒼朮助羌活以散風寒,勝溼止痛。細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風,並能行氣活血,宣痺以止頭身之痛。佐:生地、黃芩清洩裡熱,並防諸藥辛溫香燥之藥傷津,二藥相合苦寒化燥又不助溼。使:甘草調和諸藥。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誤用會加重病情,或遷延不愈。

風熱感冒 證見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宜脹,咽喉紅作痛(或脹痛),或口乾欲飲,咳嗽,咯痰黃稠,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

。其方中,君:桑葉甘苦性涼,疏散風熱,宣肺止咳。臣:菊花散風熱,清利頭目而肅肺。杏仁、桔梗宣肺利氣而止咳。佐:連翹清熱解毒、薄荷疏散風熱、蘆根清熱生津而止咳。使:甘草調和諸藥,與桔梗相合而利咽喉。

也可選擇銀翹解毒丸。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痛加重。

表裡雙感 證見壯熱憎寒,頭痛目眩,口苦口乾,咽喉腫痛,或咳嗽喘滿,大便秘結,小便赤澀。應選用表裡雙解,解表清裡藥,如防風通聖丸。

氣虛感冒 證見身倦乏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鼻流清涕,常纏綿日久不愈,或反覆感冒。可用補中益氣丸治之。

二、注意用藥劑量

有些疾病儘管辯證和選藥準確,但由於用量不當也難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有相當一部分中藥方劑做成成藥時與湯劑比較起來其有些成分用量相差懸殊。如銀翹解毒丸其丸劑1~2丸含量僅相當於湯劑每劑藥量的2%~4%,按常用量服用效果較差,而適當增加用量,效果較好。很多中成藥用量都有利弊,因此,適當加大一些中成藥的用量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果不瞭解藥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的或不良反應較大的成分,隨意加大劑量,不但無法達到治療目的,反而可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所以,中成藥的用量應以藥物的性質、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綜合分析而定。

三、注意飲食搭配

服用中成藥時要注意食物對其作用的影響,即中醫所謂之“忌口”。患哮喘病、支氣管炎、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服藥時不宜吃雞、鴨、魚、蝦、羊肉、韭菜等,因為這些食物含異體蛋白或組胺,以致過敏反應;病屬“寒證”時,服“溫中”藥物,要禁吃“生、冷、涼”的食物;病屬“熱證”時,服“清熱”藥物,要禁吃“辛、辣”食物;服用含人參、黨參的中成藥

(人參健脾丸、人參養榮丸等)

,應忌食蘿蔔、綠豆;服用珍珠母、棗仁、貝母、半夏時和

服用含鐵的中成藥(磁朱丸、腦立清、紫雪等)不宜喝茶,吃柿子。

肝陽上亢者忌食蔥蒜葷菜、膏粱厚味等辛熱助陽之品;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膩不易消化之物;冠心病、高血脂或肝炎患者忌食動物油脂;水腫患者忌鹽;消渴病人忌糖;痰溼患者忌食酸斂之品;瘡瘍膿腫等病忌食魚、蝦、蟹等腥羶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另外,為了避免食物影響中成藥的療效,服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如牛黃解毒片〈丸〉、清瘟解毒丸)、清熱瀉火類中成藥(如牛黃上清丸、涼膈散)應避免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如辣椒、姜、蔥、韭菜、油條、焦溜肉等);服用祛寒類中成藥(如附子理中等)不宜吃寒涼的食物(如西瓜、冷飲等),即不宜吃與中成藥性質相反的食物。當然,若吃與所用中成藥性質相順應的食物(如服清熱解毒藥的同時又吃西瓜),對藥性的發揮和疾病的治療有利,但也不宜吃得過多,以免矯枉過正,損傷正氣。

四、合理配伍應用化學藥品

中西藥配伍合用是中西醫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醫學研究中的一個正在探索和發展的重要課題。聯用合理,往往會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與西藥配伍中西成藥配伍可相互協同,增強療效。如抗病毒口服液與利巴韋林合用,對病毒性感冒有顯著的療效。如百令膠囊配依那普利使用,緩解低蛋白血癥作用增強,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中西成藥合用減輕副作用,增強療效。抗腫瘤藥物氟尿嘧啶、環磷醯胺與中成藥強力升白片配伍可減輕抗腫瘤藥物降低血細胞的副作用。肝蘇顆粒與甘草酸苷配伍使用,對慢性肝炎患者的轉氨酶升高及黃膽的治療作用增強。

而聯用不當則可出現相互削弱藥物效能乃至損害人體健康的不良後果等。如含硃砂(含Hg2+)的中成藥,如硃砂安神丸、健腦丸、梅花點舌丸、人丹、七珍丹、七釐散、紫雪丹、蘇合香丸,冠心蘇合丸等不宜與具有還原性西藥,如溴化鉀、溴化鈉、碘化鉀、碘化鈉、硫酸亞鐵、亞硝酸鹽等同服;因為它們在胃腸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澱物,引起赤痢樣大便,導致藥源性腸炎。含有乙醇的中成藥如風溼骨痛藥、國公酒等藥酒,不宜與西藥苯巴比妥、苯妥英鈉、降糖靈、胰島素、華法令等同用;因為乙醇是一種藥酶誘導劑,能使肝臟藥酶活性增強,使上述西藥代謝加速,半衰期縮短,藥性下降。含激素成分的中藥主要有甘草、鹿茸、人參,以及鹿茸片、參茸丸、甘草浸膏片、腦靈素等均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人參作用較弱),減弱降血糖藥的療效;故不宜與降血糖藥合用。含烏梅、山萸肉、五味子等成份的中成藥山楂丸、烏梅安蛔丸、五味子丸等含有機酸,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同用;因磺胺類抗菌素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結晶,可引起結晶尿、血尿或尿閉等不良反應。含麻黃(包括含麻黃鹼)的中成藥如半夏露、氣管炎片、定喘丸、哮喘沖劑等,麻黃鹼的藥理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故這類藥不宜與抗腎上腺素能神經藥,如利血平、胍乙啶、氯丙嗪等合用,因二者有拮抗作用;麻黃和氨茶鹼均為平喘藥,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作用,但兩者合用效果不如單一使用,而且毒性增加1~3倍,可引起噁心、嘔吐、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麻黃及其製劑也不宜與洋地黃、地高辛等強心藥配伍,因麻黃鹼能興奮心肌而致心律加快,故可增加心藥對心臟的毒性。甘草製劑長期服用可使機體鉀排出量增加而致缺鉀,如果與強心苷藥合用,可誘發強心苷中毒;如果與噻嗪類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噻)合用,可發生嚴重低血鉀症。土黴素與牛黃解毒丸合用,與牛黃解毒丸的主要成分硫酸鈣結合生成難以吸收的結合物,從而降低了清熱解毒功效。中成藥舒肝丸與西藥胃復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芍藥甙,有解痙、鎮痛作用,而胃復安則能加強胃的收縮,二者合用作用相反,會互相減低藥效,西藥優降糖等降糖藥在使用期間忌與含有人參、甘草、鹿茸的中成藥合用,因能產生拮抗作用,減弱降糖藥的效果。如降壓片、優降寧等降壓藥,不宜與含麻黃的中成藥如麻杏正咳糖漿、止咳定喘丸、防風通聖丸、先聲咳喘寧等合用,因中藥麻黃中含的麻黃鹼可使血管收縮,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山楂丸、保和丸、烏梅丸、五味子丸等中成藥含有酸性成分,不能與碳酸氫鈉,氫氧化鋁、胃舒平、氨茶鹼等鹼性藥物同服,否則,藥物療效就會降低。強心甙類藥不宜與含鈣離子的中成藥合用,因為大量的鈣離子對心臟的作用類似強心甙類藥物,如合用毒性會增強,而導致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藥不能與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為它們的合用可使心跳驟停而出現危險。骨刺消痛液等含乙醇的中成藥藥酒、若與西藥阿司匹林同服會加大對消化道的刺激,嚴重時可導致消化道出血。含中藥貝母的中成藥不能與氨茶鹼同用,以免造成中毒。中藥冠心蘇和丸不能與亞硝酸異戊酯同用,因為兩者能生成含汞離子的有毒沉澱物使人中毒。綜上所述可見,中成藥切莫盲目與西藥配伍應用,只有在明確中、西藥藥性的前提下合理配伍應用,才能使其更好地發揮藥效並避免毒副作用的發生。

五、注意中成藥的不良反應

人們通常易忽略中成藥不良反應問題,其實

中成藥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特別在用時間過長,服用劑量過大時,副作用就更明顯。如雲南白藥、牛黃解毒丸、羚翹解毒丸、六神丸等,易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面板瘙癢、固定性紅斑等,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內臟損害。又如含有硃砂的中成藥活絡丸、冰硼散、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冠心蘇合丸等,長期服用可出現慢性汞中毒症狀: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蛋白尿、甲狀腺腫大等,嚴重者可出現心、肝、腎及腦中毒。

對中成藥過敏反應要有充分認識,凡是對藥物有過敏的,以及家族中有變態反應史者,服用上述中成藥時應提高警惕,一旦發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可給予抗過敏治療,嚴重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六、劑型的選擇

在應用中成藥時,還應合理選擇劑型。丸、片劑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適用於輕、慢性病者;沖劑、散劑、膠囊劑吸收較快,適用於急性病者;浸膏劑通常以滋補為主;注射劑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適用於重症、急救。

七、特殊人群的禁忌用藥

以妊娠婦女為例,某些藥物因可能損害胎元或對孕婦有不良作用,屬妊娠用藥禁忌的範圍,根據中成藥對孕婦不良反應的程度不同,有禁用、忌用和慎用之別。這些中成藥大多具有通經祛瘀、行氣破滯、瀉下逐水等作用,為數很多,必須引起重視。

妊娠禁用的中成藥有:牛黃解毒片(丸)、木瓜丸、丁公藤風溼藥酒(禁內服,可外擦患處,但忌擦腹部)、小金丸、小活絡丸、開胸順氣丸、木香檳榔丸、木瓜丸、玉真散、失笑散、七釐散、九氣拈痛丸、九分散、大黃蟅蟲丸、再造丸、當歸龍薈丸、紅靈散、蘇合香丸、阿魏化痞膏、純陽正氣丸、冠心蘇合丸、紫雪、活血止痛散、益母草膏、跌打丸、跌打活血散、痛經丸、暖臍膏、醒消丸、鱉甲煎丸、暑症丸、痧藥等。

妊娠忌用的中成藥有:婦寶金丸、婦女痛經丸、舒肝和胃丸、周氏回生丸、金匱腎氣丸、三黃片、牛黃清宮丸、京制解毒片、牛黃清胃丸、久芝清心丸、牛黃清火丸、人參再造丸、疏風定痛丸、調中四消丸、西黃丸、小敗毒膏、散結靈膠囊、連翹敗毒丸、活絡丸、清心滾痰丸、健步強身丸、地榆槐角丸、當歸龍薈丸、雲南白藥、梅花點舌丹、控涎丸、清寧丸、紫金錠、礞石滾痰丸等。

妊娠慎用的中成藥有:冠心安口服液、活血通脈片、安宮牛黃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複方川貝精片、附子理中丸、舒肝止痛丸、活血消炎丸、清肺抑火丸、女金丸、涼膈散、祛風舒筋丸、三妙丸、萬氏牛黃清心丸、萬應錠、天麻丸、五虎散、分清五淋丸、龍膽瀉肝丸、傷溼止痛膏、防風通聖丸、婦科分清丸、沉香化氣丸、雞血藤膏、桅子金花丸、通關散、清胃黃連丸、舒肝丸、舒筋活絡酒等。

合理使用中成藥中的注意事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