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簡介孔子見老子(來源網路)要說漢代畫像石拓片中,關於“孔子見老子”為主題的拓片,頗有說頭,孔子持雉作為贄禮躬身向老子致意,在孔子身後恭立著手持簡冊的弟子似在準備記錄,而老子或手持曲杖或拱手以禮相迎孔子

拓石怎麼選

今日,青石為大家奉上因賈平凹《拓片閒記》所帶來的第二篇讀記,說一說拓片的故事。

在紙發明之前,古人記事屬文儲存下來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便是勒石(刻石),即便是在紙出現後,刻石、做畫像磚、做鐘鼎銘文也是一個很常見的方法。西方諺語中有The gratitude inscription on the stone, the hatred is written on the beach。其意為“把感恩刻在石頭上,把仇恨寫在沙灘上”。刻在石頭上,沒有風可以把它抹掉;寫在沙灘上,海水可以把它沖刷掉。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來源網路)

在古人眼中,刻石留印,自然可以得永壽,於是就有了摩崖石刻、碑、墓誌、石經、畫像石、畫像磚、塔銘、瓦當、硯銘、經幢等。這些文字(圖畫等)雖經過歲月洗禮,飽經風霜,字跡或有湮沒,但許多古老的故事因石、瓦、鐘鼎等得以儲存下來,成為一種古老的文獻形式。我們應該感謝古人此舉,它積澱了歲月,文脈得以延續,民族精神能夠追溯源頭。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來源網路)

為了研究方便,需要把石刻上的文字“複製”下來,因而有了一門古籍整理和儲存的特殊技藝——拓片。因而拓片也就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後人可以根據拓片內容,獲知刻石當時的社會經濟、民俗、文化、藝術、思想,甚至科技等發展和演化的資訊。所涉內容十分廣泛,因此拓片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拓片能夠儲存文獻,考證史傳,這就如同刻在龜甲、木牘、竹簡上的文字一樣,沒有郭店楚簡、銀雀山漢簡、敦煌簡等,我們無法得知史籍的流佈,史傳的真實性,更沒法增補遺聞,考證史事。從王國維二重證據法到饒宗頤五重證據法,均有提及出土文獻中帶刻文的如甲骨、金文、簡帛文獻、碑記文獻材料等的重要價值。賈平凹魏晉畫像磚拓片就顯示當時陝西秦嶺一帶是有老虎出現的,此拓片為中國古代野生動物的分佈變遷研究,增加了一份佐證材料。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來源網路)

拓片的藝術價值也極高,是繪畫史和書法史上極其珍貴的實物標本。譬如,《昇仙太子碑》是武則天存世的唯一書法真跡。青石小時候倒是見過一些碑刻,雖然去今不遠,但用手摸上去還是很有歷史感和厚重感的。有人研究漢畫像石拓片,認為“從影象上刻畫出‘漢代精神’的特殊品質,透過對漢代精神的影響,參與塑造了中國文化。”不無道理,漢代人多閎放,毫不拘忌,魄力雄大,確實是我們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一脈。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孔子見老子(來源網路)

要說漢代畫像石拓片中,關於“孔子見老子”為主題的拓片,頗有說頭,孔子持雉作為贄禮躬身向老子致意,在孔子身後恭立著手持簡冊的弟子似在準備記錄,而老子或手持曲杖或拱手以禮相迎孔子。這“素王”何以如此謙卑,老子何以如此彬彬有禮,其中隱含著時人對兩人為代表的兩家思想理解的資訊。為什麼提到這類拓片呢?青石覺得,孔子和老子所帶來的思想可是我國文化精神中兩大重要源頭啊!當然了,孔子問禮於老子,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還有《莊子》《禮記》《孔子家語》《呂氏春秋》《水經注》等典籍也有記載。雖然不能百分之百證明,孔子見老子之事確有發生,但是我們可以以其來研考孔子所起儒家思想的崛起,儒家思想與老子思想的交流等。至漢代,大江南北(黃河中下游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許多地方都做有“孔子見老子”畫像磚、碑等,可見儒家思想的發展至漢達到一個峰值。拓片加之歷史文獻典籍,互證儒道相互影響之軌跡,顯而易見,或可以解決一段孔夫子與老子之間的故事。

拓石留痕,積澱歲月 黑白分明,訴說故事

青石曾見過一幅唐代墓銘的拓片,能夠讓我們瞭解“四象觀念”演變的其中一環。根據陳久金先生等學者對圖騰等的研究,發現四象概念源於上古華夏族群的圖騰崇拜,東方蒼龍是龍崇拜,西方白虎是虎崇拜,南方朱雀是鳥崇拜,北方玄武是蛇崇拜。當然了我們自古至今,恆星分野的觀念也是源於此,齊魯大地分野是屬於奎、虛。在曾侯乙墓漆箱蓋北側裡面星象圖中北方是鹿,學者們也曾論證了為何由神鹿轉變為了龜蛇崇拜,不做多言。北方屬水,而龜蛇是水中生物,青石所見唐代墓銘拓片北方為龜蛇形象十分明顯,這說明在唐代四象觀念已經是北方玄武(龜蛇)了。看來古人的思想觀念也是在逐漸變化,日趨完備的。

石刻等拓片可以積澱歲月,文化、精神等因此獲得延續,甚至重生。然而青石也不得不說,那些企圖勒石記功之人,也要慎之又慎,否則那就不是垂範後世,而是遺臭千年了。待幡然醒悟,恨風雨不能銷蝕銘記,遺為天下笑柄。有朝一日,訪名山大川,意興盎然,慨嘆之餘,謹慎立石為記吧!

樗齋 青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