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高瓴系私募低倉位“躲過”大跌,依舊看重消費醫藥資訊製造

簡介來自業界的一份運作報告顯示,高瓴旗下機構管理的“瓴仁智信一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截至1月末的權益倉位只有43

高瓴私募怎麼樣

作者 | 鄭孝傑 編輯 | 袁暢

真正的“聰明資金”,不僅能趨利,而且可以避險。

橫跨內地一二、級市場的“高瓴系”,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著高調且操作凌厲的角色。

2022年初,它們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資事堂發現,高瓴集團旗下的私募平臺瓴仁基金,其有一類策略產品在過去數月保持“半倉以下運作”,躲過了近期的股市衝擊。

這家低調的私募投資平臺,為何能提前“嗅”到了風險?

它們的投資組合又重倉了哪些標的?

01

倉位不足半倉!

今年開春的股市普跌,讓內地私募機構齊刷刷淨值下跌。

那麼有沒有機構的產品一定程度避過“下跌”?

有的!

來自業界的一份運作報告顯示,高瓴旗下機構管理的“瓴仁智信一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截至1月末的權益倉位只有43。90%。

高瓴系私募低倉位“躲過”大跌,依舊看重消費醫藥資訊製造

通常來講,一線的股票多頭機構多數採取高倉位運作,旗下私募產品很少低於七成權益倉位。

除非這私募產品倉位還處於建倉期。

但瓴仁智信一期不是,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4月,早就過了“建倉期”。

02

大幅跑贏同期指數

瓴仁智信的管理人是瓴仁基金,後者是高瓴系負責內地證券市場投資的機構。

簡單的說,就是高瓴的內地私募運作平臺。

產品資料顯示,在瓴仁智信一期成立的近一年裡,該基金的淨值明顯跑贏了滬深300指數和MSCI中國股票指數(見下圖)。

初步統計,瓴仁智信一期跑贏了滬深300指數近6個百分點,跑贏MSCI中國16個百分點。

高瓴系私募低倉位“躲過”大跌,依舊看重消費醫藥資訊製造

而且在今年1月初市場大跌之前,瓴仁智信一期的淨值還保持在1元以上。

這是和它同期成立的權益類私募產品,很少能做到的。

03

早有嗅覺?

瓴仁智信一期權益倉位比例,是截至1月末的投資組合情況。

這裡產生一個疑問:這家“高瓴系”平臺是否因市場風險而降低倉位?

非也非也。

這家機構自產品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著“謹慎”的佈局,這或許意味著,這段時間相對較低倉位符合它的策略。

資事堂獲得的2021年四季度運作報告顯示:去年底這隻產品權益倉位為46。6%。再往前推,三季度末的權益倉位更低,只有23。90%。

而該產品在去年4月成立,二季度末成立時權益倉位為10%,處於建倉期的低比例配置,符合業內傳統操作方法,主要是保證成立初期淨值曲線的平穩。

此外,標的基金組合配置明細中,截至今年1月末,除權益以外的資產,主要有兩個投向:現金管理(44。80%)和現金(11。30%)。

04

四大行業配置“撐場”

瓴仁智信一期運作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股票持倉覆蓋四大行業,即工業(23。40%)、資訊科技(12。60%)、可選消費(4。70%)、醫療(3。20%)。

上述配置延續了去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末的持倉策略。

可以看出,該基金的行業配置“少而精”,而不是業內通常看到的動輒覆蓋七八個行業的均衡配置。

另據上市公司定期公告,也沒有這隻基金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的痕跡,這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相關投資團隊的謹慎。

瓴仁智信一期的介紹材料顯示:(產品)管理人秉持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理念,透過系統性研究來深刻理解行業長期內在的發展規律和業務邏輯,準確把握行業與市場的變革要素和時間,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幫助企業提升戰略以及運營水平。

管理人還指出:透過全光譜研究遴選出真正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垂直行業,精選行業好生意,且投資團隊垂直化分工,確保投研團隊在對應的行業有足夠深度和行業局內人身份。

05

高瓴重塑二級投資架構

公開資訊顯示:瓴仁基金成立於2021年7月,並於8月20日完成管理人備案。

實際上,高瓴的二級投資平臺此前是禮仁投資,但去年8月開始逐步把團隊和產品轉移至新品牌 “瓴仁基金”旗下。這意味瓴仁基金成為高瓴二級業務的新“代言人”。

2021年前,高瓴主要的二級市場投資平臺是成立於2018年的禮仁投資。據招商證券研究團隊的調研,截至去年5月末,禮仁投資管理規模一度超過1000億元。在一些重要的私募代銷渠道比如平安銀行等大機構,禮仁投資部分產品的購買門檻有時也高達500萬元起。

協會官網資訊顯示,瓴仁基金備案的員工人數為12人,備案的關聯方機構為珠海高瓴股權投資、以及禮仁投資。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看聰明資金怎麼玩

高瓴系私募低倉位“躲過”大跌,依舊看重消費醫藥資訊製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