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簡介聖母帖區域性(上石時間)宋元祐戊辰刻本碑有沒有安置於東陵聖母祠

殘碑能送拍賣會嗎

引言

揚州市江都區宜陵鎮,千年古鎮,曾有廟祠十三座半,其中最為古老的是東陵聖母祠了。東陵聖母祠始建於東漢,至民國年間於1947年被時任區長孔伯言拆毀時,僅留一碑一掛像流落民間。(

曹有懋,《宜陵風物拾遺》

筆者在

江都記憶|西王母成了東陵聖母?江都宜陵東陵聖母像考

中對東陵聖母像作了一番探究,本篇對遺留的一“碑”作一探討。

一、東陵聖母碑的由來

東陵聖母祠碑刻起於何時,據曹

有懋《宜陵風物拾遺》

考證:東陵聖母祠始建於東漢,其時無碑;及至晉康帝時,杜氏已得到官方認可,置仙宮觀,仍未建碑。

及隋煬帝東遷,聖母宮日漸衰敗,當然仍然無碑。

唐貞元九年(793)或更早,時淮南節度觀察使

禮部尚書

編注:節度使,時為杜佑,即編撰《通典》的那位大人物

)、監軍使太原郭公剛剛重修聖母宮,其侄輩(

編注:杜佑侄輩,即原帖文中的“從叔父”。但故博黃愛民認為是郭公侄輩

)特撰寫《重修東陵聖母宮碑》(

編注:後世稱《聖母帖》,《全唐文》亦收錄)

一文,以頌功德。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聖母帖(區域性)

時恰適

懷素大師遊歷淮南,途經東陵聖母祠,

遂請大師書之。

零陵)人,其時懷素成名已久,有“顛張狂素”之稱,受杜氏(亦或郭氏)邀請,懷素大師“如勁卒臨陣,氣銳而鋒鈷”,一氣呼成,書成碑文。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聖母帖題頭:唐釋懷素書

二、唐碑確曾有!但大和四年碑卻是子虛烏有的大烏龍!

懷素草書之《重修東陵聖母宮碑》文有沒有刻石成碑?答案是肯定的。

王壯弘

增補

,清碑帖鑑定大家方若原著

的《增補校碑隨筆》(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年)一書中記雲:“重修東陵聖母宮碑/貞元九年五月。僧懷素草書。宋元祐三年仲春上石,在陝西西安碑林。/嚴可均雲:‘

此刻俗稱聖母帖,餘讀其文,知是重修東陵聖母宮碑。前為敘,後為銘。其碑久毀,宋時得

殘石

拓本,摘其完者重勒橫石,取便臨仿,俗因謂之帖也

’”

宜陵本地學者曹

有懋

先生曾著《東陵聖母碑考》(《江蘇地方誌》, 1997年第2期)一文,雲:“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十月二十日成碑。碑上有鄉貢、進士等人同登的記載……

”此說也見於曹氏的

《宜陵風物拾遺》

一書。

路遠先生在《

西安碑林藏石研究三題

》(

碑林集刊

,2005年第12期)一文中更是提出一個“兩碑同存”的觀點,他認為唐時這

樣的紀事頌德之碑,用草書來刻,似乎不大可能。唐代有以行書入碑者,但用草書刻碑卻聞所未聞。合理的解釋是:當年在揚州的東陵聖母宮,

應該另有一塊記事碑存在

,而懷素或應杜氏之請,用草書將碑文重寫一遍,純粹以書法欣賞為目的。後來記事碑毀佚,懷素墨跡卻流傳下來,便有了“帖”的面目。此說亦不嚴謹,若碑毀墨存,何來“殘石拓本”之說,懷素草書之重修聖母宮碑文一定曾經刻石成碑!只是具體時間無考!

不管怎麼說,就是這塊廟碑,

經過歲月洗禮尤其唐末戰亂,到宋朝慶曆年間韓琦來東陵聖母祠祈雨時,聖母碑已久毀!

當然,這裡順便捋一捋“同登/大和四年”的問題。曹

有懋

先生

關於唐大和四年(830)成碑之說,實屬誤讀!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聖母帖碑尾之“同登”文

事實一:

陝刻聖母碑尾“大和題文“,淳熙帖刻無之,

而淳熙秘閣續帖亦以真本上石,說明“

則碑本之本無是文可知矣!文在元祐刻款之後,則非元祜刻可知矣!

”,也就說拿著刻石對照的文字原本是沒有這些文字的!這些文字只能是元祐刻款之後。

事實二:

“大和題文”五行,屬於“

無是文

”重摹本跋篇之末附識。清中期金石學家翁方綱在《復初齋文集》卷二十四《雁塔題名重摹本跋》篇之末附識雲:“今陝西碑林有懷素書聖母帖一石,其石尾有‘大和四年裴、柳同登”楷題,是即唐《雁塔題名》殘刻之尚僅存者。而宋元祐時借用其前半空石刻懷素草書耳。”

故博黃愛民先生不認同翁氏“元祐碑刻借用雁塔題名殘刻”之說。他認為,從時間上看,元祐戊辰刻本《聖母帖》刻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而柳

雁塔題名

所刻《慈恩寺雁塔唐賢題名》刻於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所以理當是先有《聖母帖》而後才有《慈恩寺雁塔唐賢題名》,不存在借用《慈恩寺雁塔唐賢題名》前半空石刻懷素草書的情祝。事實恰恰相反:宋宣和時曾借用《聖母帖》刻石後半之空石刻《慈恩寺雁塔唐賢題名》,在椎拓《聖母帖》時,同在一石上的“同登”五行被一併拓印下來,與《聖母帖》裝為一冊,由此得以存世。

事實三:

而“同登/大和四年十月十二日/……”中的“同登”是指“

鄉貢進士柳槃/試大理評事柳乘/左拾遺裴休

”同於“

大和四年

,按時俗“唐人登科,燕集曲江,題名雁塔。”唐代高宗神龍年間始有

雁塔題名之風

,中宗以後成為定例。新科進土在杏園宴後,來到慈恩寺大雁塔下,同年中選一善書之人將大家的姓名、及第時間等墨書於壁上。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雁塔題名

所以“大和四年”不是《聖母帖》成碑的時間,而是一幫學子登科時間。後來的拓印者不明所以,故一併被椎拓下來,使人誤以為是同一碑帖內容。

三、宋元佑三年碑文,是唐碑之殘文。

慶曆六年(1046)間,江淮大旱,

境內不雨,穡人狼顧,以田為憂。

時揚州

太守韓琦為民生計到東陵聖母祠祈雨,

乞靈於神。禱聖母能“廣敷陰施,惠此一方,使時澤霈然,年穀大獲”。說也靈驗,韓太守祈雨後,果然“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江淮大旱得解,聖母靈驗更是衝上頭條!

於是在官方加持後,宋人將久毀的原聖母宮碑

登科

找出來,

殘石拓本

重勒橫石,也就是說今宋《聖母帖》為唐《重修東陵聖母宮碑》之殘文,其勒石時間為宋“元祐戊辰仲春”,也就是公元1088年。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清陝刻原石拓巜懷素聖母帖》

元祐戊辰刻本

,石高70釐米,寬139釐米,分上下兩截,刻懷素草書52行,419字。篇首刻“唐釋懷素書”楷書一行5字,篇末刻“元祐戊辰仲春模勒上石”篆書一行10字。另外下截空餘處刻裴休等題名5行,行字不等,楷書。全文無題跋之類說明文字。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聖母帖區域性(上石時間)

宋元祐戊辰刻本

碑有沒有安置於東陵聖母祠?沒有記錄。

宋人黃伯思(1079-1118)所著《東觀餘論》一書,最早記錄了聖母帖的宋刻碑的情況:元祐戊辰刻本其石在西安府學(即今西安碑林),“高二尺一寸,廣四尺五分。二截,共五十三行,草書;上石年月一行篆書;又題名五行,正書”。(

故宮博物院 黃愛民《吳湖帆舊藏本〈聖母帖〉》)。元人駱天驤《類編長安志·石刻卷》著錄有《唐懷素律師聖母帖》,亦稱“今在府廨”。故

西安碑林聖母帖確為宋刻原石。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這可能也與北宋風氣有關:

因為自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詔王著刻成《淳化閣帖》後,刻帖之風漸興,效仿者眾。其時,宮庭內府、地方官署和私人也都收集晉唐名家法書,紛紛摹刻。這是一場書法“教科書”性質的刻帖,已經脫離了刻碑而記人敘事頌德之功能,故宋

元祐戊辰刻本

可能根本就不是為重修東陵聖母祠(宮)而刻!

四、傳說中被盜賣的聖母碑是什麼東西?

曹氏《宜陵文物拾遺》中曾記一件“道聽途說”之事:

據宜陵健在老人回憶,曾聽祖輩談過,東陵聖母碑早在清朝被鎮人XX X偷買給上海商務印書館,淨得紋銀3000兩。自此《聖母碑》在宜陵永不復見。清末佴天明先生吟《晉祠紫竹》詩嘆雲:“青鸞檄士幾時回,空憶唐碑無處讀”。

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年,那盜賣時間肯定不會早於1897年。此時,如果東陵聖母祠若還有唐碑或宋碑存世,相信明、清兩代揚州府志或江都地方誌都會有相應記載,可惜都沒有。包括曾經“家滯東陵聖母祠”的費錫潢,其詩文中也從未涉及。

我的理解是盜賣可能有,但不一定是什麼東陵聖母碑,因為唐碑早已不存,宋碑在西安碑林,盜賣只能是其它聖母祠的文物罷了。

當然也有一種極端可能,就是聖母祠真藏有一塊某朝某代私刻的聖母碑。因為自北宋淳化三年後,刻帖之風漸興後,《聖母帖》(也就是聖母碑刻)就有淳熙秘閣續帖(

摘其完者

)、明寶賢堂刻(

)、湖南綠天庵刻(

)等摹刻本,這些刻本水平參差不齊,但無一不是以書法欣賞為目的的。

故明後,地處私刻興盛的江南地區的揚州,有沒有好者摹刻上一帖被聖母祠藏之若寶呢?當然,這只是個猜測,或許某個時日,這個商務印書館的《

聖母帖

》送到了拍賣行才能真正解開這個謎。

五、乾隆年間“東陵聖母祠”門額還存世

錢國耿先生

,曾在宜陵長期生活與工作,對宜陵飽含深情,從其《逝去的繁華——追憶宜陵老街》一文中,我們得知鎮人戴方奎先生收藏有原“東陵聖母祠”門額一方。

唐碑久毀,宋碑尤存,被盜賣是什麼碑?東陵聖母祠碑考

東陵聖母祠門額

門額尺寸未知,惜已斷為兩截。從右向左陰刻漢隸“東陵聖母祠”五字,右上題“乾隆甲戌年立”,左下題“薛蔚敬書”。

據此,我們知道立此門額的時間為公元1754年,距今大約268年。題寫人“

薛蔚

”,此人為誰,沒查到線索,我猜測或是舊時宜陵五大家之一薛瑩後人吧,這需要薛氏家譜來驗證此推理。

歡迎大家提供線索,在評論區留言!

不過,此門額的存在,倒是與鄉人回憶吻合“從東嶽廟西側進門樓(一開間上下兩層),過一深長蒼達聖母祠,大門上方仍有‘東陵聖母祠’石額。兩側分裂石鼓……”

這個門額,當是1947年聖母祠拆毀時流落民間為戴氏祖輩或父輩收藏的吧。

六、結論

關於“東陵聖母碑”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唐碑久毀

2、宋碑原石存陝西西安碑林。

3、宋刻碑文,為唐碑之殘文。

4、東陵聖母祠民國拆毀後,目前僅存乾隆年間題寫的門額一方。

5、東陵聖母碑,不僅記錄了東陵聖母成仙飛昇及東陵聖母祠的興衰,更重要的是其書法價值,此為懷素晚年之作,其草書趨於平和凝練,筆法圓融人矩,乃上佳之作。

作品原創:

歡迎關注!

紀樹青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