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簡介除了髮型服裝這種時尚潮流由我們說了算,土地財產還是你們的,漢人依然可以當官讀書,準國民待遇雖然比不上滿人和八旗子弟,但跟蒙古人比起來也不差,滿漢一家親的場面大家還是要維持下去的,蒙回藏滿漢的大差不差的民族政策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國家社會情

幾千萬在古代屬於

引子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兒童是人口增漲的動力

積貧積弱的南宋是我們的一個痛點,喪權辱國、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自娛自樂小時代格調讓我們怒其不爭而又哀其不幸。在北宋時期與契丹遼國戰事不斷,到了南宋又與西夏、金國打的不可開交的這樣一個朝代,人口竟然突破了一個億。 就連之前的大唐盛世,在人口最高峰時的開元年間官方統計也才五千多萬。南宋淪陷,北元入主中原後,也曾經過官方的多次人口戶籍統計,但總人口一直沒有突破五千萬。馬可波羅這位被西方戲謔的稱為“百萬先生”的大旅行家曾經這樣描述元朝時期的中原情形,在他的《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寰宇記》)中記載:“這個國度的幅員、人口和繁榮程度勝過歐洲的任何地方,她的統治者,無論是從臣民、領土還是財富的角度衡量‘都堪稱當今世界乃至從人類初祖亞當以來,最強大的人”。明朝最令人吃驚的無非是小商品經濟的崛起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端,那個時代的平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當時的糧食價格甚至遠遠低於宋代,但這個朝代的人口卻依然沒能突破六千萬。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人口統計數3。13億,道光二十年,全國總人口已經達到了4。3億。在以上這些數字中,我們很難把一些歷史規律與其加以印證。甚至我們要懷疑這些數字的準確性。難道一個王朝的強弱與人口沒有關聯甚至是相反的嗎?今天,我嘗試與大家一起探究箇中原因,希望能解開這個疑惑。

宋朝,內秀的小家碧玉

不是宋人沒骨氣,實在是被折騰累了。自唐末到宋初,普通老百姓幾乎沒過過幾年安生日子,軍閥混戰,胡人夾擊,幾乎把一個好端端的華夏文明給滅了。在此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是誰救了幾千年的文明傳承?讓塗炭的生靈得以安寧,讓農耕區的百姓得以喘息繁衍呢?我想,宋朝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當時宋沒有凝聚中原地區漢族所有力量來對抗胡人,那麼澶淵之盟不會有,強大的遼國或許只需要動用軍事力量就能完成對中原地區的佔領和統治了。

後人非議北宋的苟且與軟弱,卻忽視了幾代皇帝對北疆的收復所做的努力,也忽略了當時燕雲十六州這個戰略要地被石敬瑭拱手讓人後產生的巨大危機。在中國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自長城以南,華北華東平原開闊平坦,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戰略形勢完全無法抵擋草原騎兵的快速突襲。大片的莊稼地隨時會變成馬蹄下的牧場。而長城一帶的燕山山脈,太行山脈一段及陰山山脈所囊括的山區防守之地幾乎全被石敬瑭當做認乾爹的禮物送給了遼國。自此,宋的南北兩代需要拿自己的最柔軟的腹地與草原獠牙相對抗。這也是耗幹宋朝最後一滴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這一背景下,宋人只能精打細算,多生娃娃多幹活,多掙錢來買平安。這是最經濟實惠的一個方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朝卻創造了華夏文明的奇蹟,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經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我認為這個王朝無愧於此評價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宋代的繁華

在宋以前,戶籍按高低貴賤來分,有賤籍和良民之分。到了宋代則取消了這個制度。宋朝自上而下對民生的關注程度至今令人歎為觀止。宋朝施行了最早的廉租房政策,在一些荒年,官府甚至會將租金免除。宋徽宗時期,杭州城人口就達130萬,而當時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威尼斯總人口才10萬。宋代耕地最高峰時的面積為7。2億畝,到南宋時期,由於北地大面積失去則加強西南地區的開墾,耕地面積也維持在6億畝左右。大面積的耕地與大量人口是密切相關的。寬鬆優厚的福利政策保證了人口的穩步增長,增長的人口又進一步加大了對土地的使用效率和開荒面積。一億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元朝,改種莊稼的屠戶

成吉思汗與其子孫馳騁歐亞的輝煌戰績令我們現代人也不自禁的讚歎,他們的馬鞭所及之處無不天崩地裂,舊貌換新顏。亞歐歷史因他們而改寫,人類發展的程序也受到他們的影響。然而,被他們鐵蹄踩踏下的中原華夏文明,在此之後經歷了漫長的寒冬與萎靡,那個內秀的小家碧玉被粗鄙不堪的屠戶羞辱輕薄,她緊咬著牙關,默默等待時機的到來。

忽必烈統治下的中原地區施行了嚴苛的民族政策,許多南方漢人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晉升空間,大量的漢人被從他們的土地上剝離,充為蒙古人的奴隸。

普通的百姓甚至連取名字的權力都沒有,朱元璋的原名叫朱重八,父親祖輩也是朱五四朱六九之類的名字。普通人只能以數字作為他們的代號,就像現在港片裡的那些特警一樣,只有一串數字作為他們的身份代號。但港片裡的數字代號只是說明了他的職業特性,而在元朝,這個數字就是此人的全部人生。也有傳說漢人新娘在新婚前夜需要先交由蒙古人的地方領主先行享用,漢人十戶人家合用一把菜刀而且用鐵鏈子拴住。這個野蠻的民族完全不重視所謂的禮教倫常,他們認為武力與強權才是征服其他民族的唯一方法。而遊牧民天性對牲畜的重視而導致了他們在對待農耕生產上的輕視態度,這使得中原地區漢人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可參見脫脫與黃河治理的前世今生,本文不再贅述),人口增漲緩慢也是必然的。因為遊牧民的生產方式我們縱觀幾千年乃至到了今天,他們的人口增長還是慢,人口總量還是還低。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掠奪者是不會安心與生產的

而給予人口銳減致命傷害的除了大規模的戰爭導致的損失外,

元朝把原本先進的生產關係社會制度往回推了一千多年。成為了一個半奴隸半封建的國家。

漢人除了生活及上升的空間被壓到最低之外,他們還喪失了最基本的生命尊嚴和保障,他們時時都會有被蒙古人當做奴隸抓捕起來的威脅,或許一個剛剛開墾了幾畝薄地的平民正在憧憬未來生活的時候就被蒙古人抓走了。農耕區的平民失去了基本財產的所有權和生命保障的時候,很難想象他們還能有多少熱情和資源來繁衍人口。另外,因為這樣的民族政策和經濟政策,當時的漢人可能會盡力去隱瞞真實的人口統計數字來保全自己的利益和生命。這也是當時人口統計數字低的重要原因。

明朝,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好好先生

明朝,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朝代。愛他的氣節,恨他的高冷。他一手改善民生懲治不平,一手又拒人千里之外。皇帝宦官與文官之爭,文官內部黨派之爭,軍閥文官之爭,地主平民之爭、地方與中央之爭沒有一日平息。一方面百姓可以專注生產,休養生息繁衍。但另一方面又被各種爭鬥折騰的雞犬不寧惶惶不安。有區別於其他朝代的戶籍統計,在明朝甚至把剛剛出生的嬰兒也算在了人口統計之中,因為古代嬰兒的夭亡率十分大,所以歷代不作為統計。但即使如此,明朝的人口數在紙面上依然不好看,對比當時平民的生活水平,民眾的生活空間及被重視的程度來分析,似乎這樣的數字遠遠達不到理想的預期。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統計正確嗎?問題出在哪了?一個已經進入資本主義萌芽的封建時代,經濟繁榮堪與南北宋時期比肩的大明王朝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明萬曆二十八年“大造”統計的人口為5600萬,此時的明朝經張居正的革新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而人口卻與元朝時期大致相等。根源還是出在了明朝多種鬥爭的問題上,在明朝的稅收制度影響下地方官員為了避免上繳更多的稅款,勢必會對人口數量做大幅度的削減。而當時的內閣為了減少對皇室財政的支出,則向皇帝儘量少報戶籍以避免皇帝下屬十二監對稅款的覬覦。在這種形勢下,人口的實際數是大打折扣了,在Timothy·Brook的文章中,他把明朝人口統計有爭論的三方學者的數字拿出來供我們參考,即懷疑派、極端懷疑派與基要派的人口數字:1。5億、2。3億和6600萬。我認為1。5億的數字還是大致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因為在張居正在實施“一條鞭”的土地改革法案時,統計的全國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8。5億畝。超出宋代的7。2億畝。那麼維持這些耕地的人口怎麼反而變少了呢?難道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已經投入了當時的農業生產之中?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明代的繁華

當時的皇帝,官員及地主可能都知道這樣的事實,但怎麼說呢?死要面子活受罪吧!大量人口的增長卻礙於朱元璋的祖宗家法而迫使後繼者無法撕開面皮與民爭利,導致開支與收入嚴重失調,晚期正是因為如此大的財政漏洞而激起了民變以及國防力量上的削弱,才讓清朝乘虛而入,入主了中原。

清朝,自我感覺良好的投機主義者

滿人是幸運的,就算明朝最虛弱的崇禎時期,這個號稱東亞最厲害的草原鐵騎也曾被遼東國防軍打的屁滾尿流,努爾哈赤魂歸九泉。要不是內憂禍及邊防,李自成與吳三桂的匹夫行徑,明朝怎麼可能瞬間亡國。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描寫過“揚州十日”相關的歷史事件,八十萬人寧可赴死也不屈的精神做不來假,沒有明朝體恤平民的國策,哪來這些為保住國家氣節而慷慨赴死的血性子民呢?

滿人比蒙古人聰明瞭很多,雖然有著“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歧視政策,但他並沒有動搖宋明時期的基本國家政策,你們種你們的地,交好稅就行了。我們滿人的自留地在關外,山海關外你們別撒種子,大清國土上的其他地方你們可勁造。除了髮型服裝這種時尚潮流由我們說了算,土地財產還是你們的,漢人依然可以當官讀書,準國民待遇雖然比不上滿人和八旗子弟,但跟蒙古人比起來也不差,滿漢一家親的場面大家還是要維持下去的,蒙回藏滿漢的大差不差的民族政策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國家社會情勢,而在根本的財產製度上滿人並沒有像蒙古人那樣野蠻,他們更像一個投機倒把的商人,用見不得光的手段獲取了一間商鋪的所有權,並把他租給了漢人。他們希望漢人的生意越做越好,他們的房租也可以水漲船高。但他絕對不會動漢人的貨,他們只要蛋不要雞。

南宋人口1億,清代人口4億,而元明時期只有6千萬,為什麼?

清代人的安逸

所以,很多制度還是沿用了明朝時期的政策,滿人由於軍事力量已經遠涉關外,中原腹地的軍事威脅已經不存在了。這些農業耕作者的負擔減輕了很多,他們可以花大力氣去開墾荒地,發展經濟。滿人出力打仗,漢人出力產糧的和諧氛圍有序且良性的發展著直到西方人的到來。由此可見,失去了外患的清朝,延續著明朝的大部分政策的農耕王朝有理由促使人口的激增。道光二十年的4。2億人口數字也是有他的合理性和基本依據的。但爆發的人口與相對沒有太多增長的耕地之間的矛盾也在嘉靖朝後逐漸顯現。本文不再詳加討論。

結語

古代人口的增長可以反映一個王朝的興衰,而人口實際數字與統計數字之間的差距又與當時的一系列政策息息相關

。今天的我們很難再去了解當時的實際人口數字了,但其中顯現的一些規則我認為耐心讀完本篇文章的讀者都有了大致的瞭解。

國泰民安四個字是關鍵,國如何泰?民如何得以安?宋元明清已明明白白的向我們做出了詮釋!

謝謝您的閱讀,向讀者致敬!如果對本文有任何意見真誠邀請您在下文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如果您認為本文質量尚可,請幫助作者分享給更多的人閱讀,關注談藝中國史,認真寫中國史的自媒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