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天宮課堂”開講,精彩演示微重力神奇

簡介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如何讓一個物體懸浮空中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周倜

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做一個太空歡樂球;透過水膜,花朵摺紙緩慢地“開放”了;空間站的小冰箱裡有蘋果……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

“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透過影片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天宮課堂”開講,精彩演示微重力神奇

(12月9日,學生們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觀看航天員展示水球光學實驗。 新華社 圖)

全程現場直播

孩子們看到了太空家園真容

9日16時許,天地訊號接通,一個懸浮在空中勻速自轉的小小陀螺出現在同學們眼前。“歡迎來到‘天宮課堂’!”清脆清晰的聲音響起,化身“太空教師”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出現在畫面中,“天宮課堂”第一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

“飄”在核心艙裡的3位航天員相互配合,首先帶領大家參觀了航天員的太空家園。空間站里布置著家人的合影和可愛的毛絨公仔,讓王亞平休息區的小小角落顯得尤為溫馨。

王亞平仔細向同學們展示了“太空廚房”裡的微波爐、冰箱、飲水分配器和食物,還演示了航天員如何利用太空跑步機、太空腳踏車等裝置在軌鍛鍊。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4個地面分課堂,共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場活動。

“宇宙真的有邊界嗎”“航天員怎麼吃飯呢”“他們是怎樣在太空中行走的呢”……還沒等正式上課,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江灣小學的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端坐在教室裡,等著航天員們的出現。

當航天員出現在螢幕上時,教室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冰箱裡面有蘋果、淨水裝置能讓太空每一滴水都不浪費”……跟隨著王亞平的講解,孩子們看到了太空艙的真容。

8項太空授課專案

“是一次極好的科學教育”

失重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這堂課共有8項太空授課專案,利用角動量原理實現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運用的知識點是浮力與重力伴生、利用微重力環境才能實現泡騰片實驗,實驗與知識點共存,乾貨滿滿。

“我們以後也能做這種實驗嗎?”“這些知識我們以後能學到嗎”……孩子們眼神裡卻滿是求知與好奇。三(10)班學生簡應橙說:“原來宇宙有這麼多知識和奧秘!我要好好學習,未來,我也想去太空遨遊!”

太空中看到的風景有什麼不同嗎?在空間站中氧氣和水是如何迴圈的?在太空中睡覺會飄來飄去嗎?可以上網玩遊戲、看電視嗎?衝上太空、返回地球是不是像過山車一樣刺激?……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接二連三向航天員老師提問,並一一得到了解答。

“這種接地氣的授課方式,對孩子們是一次極好的科學教育。”該校科學教研組組長楊玉枝說,感覺自己更有動力了,接下來也將把此次課程內容融到日常教學裡,讓愛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

太空授課下一次再見

不用再等8年

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也是繼2013年神舟十號航天員首次太空授課後,我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從神舟十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天宮一號到中國空間站,兩次太空授課彰顯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也打開了孩子們認識太空的大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後續,“天宮課堂”將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將近1個小時的太空課到了尾聲,王亞平為同學們送上了和8年前首次太空授課同樣的祝福:“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同學們,期待下次再見!”

我們相信,下一次再見,不用再等8年。

精彩演示

“天宮課堂”開講,精彩演示微重力神奇

(浮力消失實驗)

知識點:浮力與重力伴生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鏡頭:一旦重力消失,浮力也就沒了,人們在游泳的時候都會變得更艱難。“太空教師”王亞平所開展的浮力消失實驗,展現的就是這一現象。

中國科技館科普講師團副團長陳徵告訴記者,這項實驗所展現的是浮力和重力伴生的現象。浮力來源於重力引起的液體在不同深度的壓強差。當重力消失時,液體內部壓強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

“天宮課堂”開講,精彩演示微重力神奇

(水球光學實驗)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原理

水膜和水球實驗是贏得同學們驚歎聲和掌聲最多的一個環節。王亞平用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拿出時水竟在金屬圈內形成了一層水膜,再往水膜上繼續加水,水膜越來越厚,最終變成一個大水球。“失重狀態下,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才能做出地面無法做出的水球。向水球注入一個氣泡,水球則倒映出一正一反兩個人像,這是氣泡將水球分割成了兩部分,分別成像的結果。”一邊做著實驗,王亞平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實驗原理。

陳徵介紹稱,這個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凸透鏡,如果你站在這個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外,看到的就是一個倒立的實像。

“天宮課堂”開講,精彩演示微重力神奇

(泡騰片實驗)

知識點:微重力環境

航天員所進行的泡騰片實驗,是本次太空授課中的一項趣味性實驗。

微重力環境下,許多物理現象和地面環境有所不同。陳徵介紹,在地面環境中,將泡騰片扔進水球裡,就能看到氣泡上浮,可在中國空間站的失重環境中,因為浮力的消失,泡騰片扔進水中產生的氣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擠壓,最後就會形成一個很有意思的樣子,這個水球也會被氣泡撐得更大,就能看到水球一點點膨脹的效果。

(綜合新華社、《環球時報》)

[責編:胡元媛]

[來源:三湘都市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