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簡介康熙(1662-1722)在位的前四十年中,米價低廉,一石米值銅錢五六百文,按當時的比價,約合半兩銀子,清代一石米的重量約為今天的143斤,也就是說,二十兩銀子可以買5000多斤米,按照現在的米價,二十兩銀子相當於一萬多塊錢呢

二十兩黃金等於多少克

首先,小姐們的月錢是二兩,黛玉的黛玉和她們一樣。襲人開始的月錢是一兩,晴雯等七個是一吊,小丫頭是五百錢。

先說銅錢

以前銀子的計量是兩、錢、分、釐、毫、絲、忽……各以十除,這其實是重量單位。

銅錢單位其實是文,但有時也叫 多少錢,一般來講,十以下的銅錢叫文,大數稱錢,比如五百錢,這說的肯定是銅錢,因為如果是銀子應該叫五十兩。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銅錢在《紅樓夢》裡出現的次數很多,是最常用的貨幣之一。賈府內丫鬟們發的月錢,除了賈母和王夫人身邊的幾個大丫頭,其他地位比較低的丫鬟們的發的月錢都是銅錢。銅錢的計算單位是“文”和“貫”。一文即一枚,一貫即一千枚。不過“貫”的提法在《紅樓夢》中並不多見,常見的說法是“一吊”或“一串”。

在寶玉的幾個丫鬟中,襲人的月錢是一兩銀子,晴雯的地位要比襲人低一級,月錢只有一吊,那一兩銀子跟一吊錢是個什麼比價呢?明朝初年規定,一兩銀子與一貫銅錢等值,這是官方的硬性規定,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一兩銀子只能換幾百文銅錢,有時候又能換超過一千文的銅錢。到了清代,一貫銅錢的價值往往高於一兩白銀。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康熙年間,一兩銀子只能換800-900文銅錢。康熙駕崩那年,一兩銀子只能換780文銅錢。在乾隆年間,這個數字基本上都在700-800之間浮動。這樣說來,一吊錢的價值應該高過一兩銀子,那麼襲人的月錢反而比晴雯低了?當然不是這樣的,問題出在銅錢的質地上。

中國曆代所鑄的銅錢的重量和材料,並不統一,而且還有官鑄和私鑄之分。私鑄的銅錢質量當然不如官鑄的,常常會偷工減料,這種貨幣流入市場,沒人願意收,價值當然也低於官鑄的貨幣。即使是官鑄銅錢,也有偷工減料的現象。康熙初年的官鑄銅錢每枚重一錢四分,後來鑄的銅錢漸漸減為一錢。再後來鑄的銅錢每枚只有七分,用料僅有原來的一半。這樣的銅錢放在一起,價值當然不可能劃等號。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除了官鑄和私鑄的銅錢,市面上還流通著大量的“舊錢”,也就是歷朝歷代鑄造的銅錢,比如唐朝的、宋朝的,明朝的,都有。歷代銅錢品種更雜,如明代晚期私鑄之風盛行,私錢質次價低,有的兩、三千枚才能換一兩銀子;最低劣的,五、六千文才能換一兩銀子。

清朝中、前期市場上流通的銅錢,除了官鑄和私鑄的,還有前朝流通下來的各種品質不一的銅錢,晴雯他們拿到手裡的一吊錢,當然不可能是官鑄的銅錢,而是這種厚薄不一、魚龍混雜的“毛錢”。這樣的錢,一兩銀子能換一吊多甚至兩吊,襲人和晴雯的等級也從月錢上區別開來了。

一兩銀子並不恆等於1000文銅錢,雖然1000錢確實是一吊,但這中間的換算要看市場行情,還要看你的銅錢是什麼錢。如果是制錢,即官方鑄造的當代錢,比如崇禎通寶一類的,它有官方的定價,是650文兌一兩。當然這只是發工資的時候給你這麼算,實際上你拿650文到衙門要換一兩銀子肯定給你打出來。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過去街面上有一種買賣叫錢桌,明中就有了,清末民國時都存在的,就是流動換錢的小車,上面有今日牌價,換些小錢、碎銀,很方便。但匯率肯定高於官價。如果你手裡的是私錢,或歷代舊錢,那又要高很多。

銀和銅錢在賬面上是通用的,比如這裡面講的小丫頭月例500錢,到手的可能是六錢銀子外加十幾文制錢,畢竟真正的500文很重,給小丫頭髮這麼重的錢,總數嚇人,不方便。

到清朝末年的時候,受西方幣制的影響,朝廷改鑄無孔的銅元,一個銅元可以換十枚方孔制錢。此時“吊”的計算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北京民間把十個銅元算作一吊,此時的一吊,僅相當於原來的十分之一。另有一種大銅元,民間又叫“一大枚”或“一個大子兒”,一枚頂兩枚小銅元,可換二十文制錢,五個“大子兒”即為一吊。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清錢和青錢

《漢語大詞典》中對於“清錢”的解釋是這樣的:

即青錢。《紅樓夢》第十八回:“外表禮二十四端,清錢一百串,是賜與 賈母 、 王夫人 及諸姊妹房中奶孃丫鬟的。”參見“青錢”。

在詞典中,對於“青錢”的解釋有三種: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1)。 青銅錢。用青銅鑄的錢幣,為銅錢中的上品。也泛指一般銅錢。青銅為銅錫合金,色呈青灰,硬度大,耐磨抗腐,因此被古人視為“美金”。

(2)。 喻優秀人才。在唐代,人們視青銅錢為錢中上品,如果一堆銅錢裡摻著“青錢”,肯定會頭一個被揀出來,所以青錢也就成了“優秀人才”的代稱。

(3)。 喻色綠而形圓之物。如榆葉、萍葉、苔點等。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到了清代,“青錢”的含義又有了變化。據貨幣專家考證,乾隆五年(1740)以前,鑄錢不加錫,鑄出的銅錢顏色金黃,稱“黃錢”。乾隆五年以後,鑄錢的配方發生了變化,內中加了百分之二的錫,鑄出的銅錢顏色發青,故稱“青錢”。據說加錫的原因是防止民間熔化銅錢改鑄銅器,加了錫的銅若熔化重鑄,就很容易碎裂。

關於“清錢”,文學史專家還有另外的解釋。由啟功先生主持、張俊先生等校注的中華書局版《紅樓夢》(1998)對“清錢”作如下解釋: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明清兩代,按其本朝定製由官局所鑄之錢,叫“制錢”,以別於前朝舊錢和本朝私鑄錢。這種錢體 大 而重,成色好,人們喜歡收用。民間私鑄錢,小而薄,雜質多,人們不喜歡收用。一串錢裡,如夾有少量私鑄錢,統稱“毛錢”;如全部為制錢,就叫“清錢”。元妃賞賜眾人清錢,顯示了皇家的尊嚴、體面。

這樣看來,漢語詞典裡將“清錢”和“青錢”混為一談,是不準確的。乾隆年間所鑄的青錢,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其原料中降低了銅的用料,增加了鉛、鋅、錫的比重,其時是一種降低成本的行為,意味著貨幣的貶值。這種青錢的價值要低於“黃錢”。貴妃用這種錢賞賜給家人,並不能給家人掙面子,更沒必要在賞單上特意註明。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黃金和白銀的比價

中國人用金的歷史很久遠,可以上推到殷商時期。在先秦的文獻中,也常能見到“金”字,不過據學者考證,春秋時間的“金”多半是指銅。不過那時的文獻中的“金”也有指黃金的。戰國文獻中提到的“一金”,往往是指一斤黃金,或一斤黃金所代表的價值——一萬錢,直到漢代也依然如此。在漢代,“一金”可買一百多石米,只是那時的一石只相當於現在的五、六十斤重,算下來,漢代的“一斤”黃金可買五、六千斤大米。當時一斤只相當於現在的248克。按現在一斤大米2。5元計算,當時一克黃金的價格是每克50-60元之間,還是比較便宜的。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金的價格在東漢以後開始上漲,到了西晉時,文獻中“一金”的含義,已經由“黃金一斤”降為“黃金一兩”,價值在六千錢到一萬錢之間。唐、宋、元、明諸代,黃金作為貴金屬,常常用於賞賜、饋贈,有時也用來納稅、捐獻、行賄以及軍政開支,此外的用途就是儲藏保值,只是黃金始終不曾作為正式貨幣在民間流通。

由唐至明的一千多年裡,黃金的價格大體穩定,金銀比值多半為一比五或一比六,稱作“五換”、“六換”。這跟印度、阿拉伯的金銀比值大致相等。歐洲的情況則不同,五世紀時,羅馬的金銀比值為十五換。中國的金銀比值大趨勢雖然穩定,也有變化較大的時刻。如北宋末年,由於金人以武力脅迫北宋納貢,大量黃金被金人壟斷,導致金價上漲,金銀比達到十三換、十四換。不過這個比價到南宋時又有所回落。元朝統一後,金銀比價一度降為八換,後來又漲至十換。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明代初年,官方規定一兩黃金抵四兩白銀。不過這個比價很快就升到六換、七換。清朝時金銀的比價是多少呢?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烏進孝送年貨的那一回裡,賈蓉曾說“……縱賞銀子,不過一百兩金子,才值了一千兩銀子,夠一年的什麼?……”這裡說的很清楚,當時的金銀比為十換,即一兩黃金可換十兩白銀。事實也是如此。據貨幣史專家考證,從明末到清初的一百多年中,金銀比一直穩定在十換左右。這個比值,一直維持到雍正初年。賈蓉說的這段話在後來刊出的程高本《紅樓夢》中將“一千兩銀子”改為了“一千多兩銀子”,這是因為,原來維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十換金銀比價,恰好是在雍正中葉發生了變化。廣州是中國最早的對外貿易視窗,而歐洲當時的金價高達十五換,造成了黃金的外流,推高了金價,從雍正十年(1732)起,廣州的金價開始浮動,帶動了全國金價的上漲。據學者統計,1741-1750年,金銀比價由1:10升到1:11。8;而在接下來的十年,一下子漲到1:14。9。

從紅樓夢看古代錢幣換算,林黛玉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曹雪芹的青少年時期大約是在康熙末年到雍正年間,此時的金價基本上還是十換,雖然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金價已經開始上漲了,不過他寫的應該是小時候家裡尚未敗落時的生活,那時金銀比還是十換。曹雪芹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離世。又過了三十年,程高本刊出,此時金銀比價已漲至1:15。4。估計高鶚在整理《紅樓夢》時,對於先前的金銀比並不清楚,只知道當時黃金的比價已漲到一百兩黃金可以換一千五百多兩銀子,所以才在賈蓉說的“一千”之後加了一個“多”字。

劉姥姥的二十兩銀子能買多少米?

曹雪芹生活在康熙末年至乾隆前期,那時的糧價起伏不定,銀價也時高時低。康熙(1662-1722)在位的前四十年中,米價低廉,一石米值銅錢五六百文,按當時的比價,約合半兩銀子,清代一石米的重量約為今天的143斤,也就是說,二十兩銀子可以買5000多斤米,按照現在的米價,二十兩銀子相當於一萬多塊錢呢。康熙在位的後二十年,米價暴漲至八九百文一石,摺合銀價也升為一兩,那二十兩銀子也能買近三千斤米,足夠一戶莊稼人過一年了。到了乾隆九年(1744)年前後,米價更漲至每石1。2兩白銀,幾年後又升至每石1。7兩,至曹雪芹去世的那幾年中,米價更飆升到一石米要1。9兩白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