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用毛巾摩擦過的橡膠棒帶什麼電電的現象我們現在已經熟悉了,能起電

簡介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我們叫它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物體相互摩擦,讓一種物體帶正電,給另一種物體帶負電的現象)

用毛巾摩擦過的橡膠棒帶什麼電

關於摩擦起電

電的現象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了,在宏觀狀態下能起電的現象有兩類:摩擦起電和電磁感應發電。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

透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透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原子是由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原子核所構成的,原子核帶的正電荷與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是相等的,所以物質普遍呈現電的中性狀態,原子構成的各類物體也就呈現為電的中性。各種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兩種物體在摩擦時,各種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亦不相同,所以有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外的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質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質因有多餘的電子而帶負電。

電子的這種轉移,因為不是電荷流動,所以會被稱之為“靜電”現象。人體靜電的電壓有時會高可達2萬伏左右,但是能量極低。在乾燥的空氣中人體會帶電,只要人一走動,空氣與衣服之間的摩擦會使人體儲存許多靜電,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能感覺到的自然現象。

關於摩擦起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我們叫它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物體相互摩擦,讓一種物體帶正電,給另一種物體帶負電的現象)。摩擦過的物體帶電了就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實質上摩擦起電是一種接觸又即刻分離的造成正負電荷不平衡的過程。摩擦是一個不斷接觸與分離的過程。因此摩擦起電實質上是接觸分離起電。

18世紀中期,美國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經過分析和研究,認為有兩種性質不同的電荷,叫做正電和負電。物體因摩擦而帶的電,不是正極電就是負極電。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極電荷。近代科學告訴我們:如用玻璃棒跟絲綢摩擦,玻璃棒的一些電子轉移到絲綢上,玻璃棒因失去電子而帶正電,絲綢因得到電子而帶著等量的負電。用橡膠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毛皮帶正電,橡膠棒帶著等量的負電。

摩擦生電實質上就是一種不斷接觸與分離的過程。有些情況不摩擦也能產生靜電,如感應靜電起電,熱電和壓電起電、亥姆霍茲層、噴射起電等。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再分離,即可產生靜電,而產生靜電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電。摩擦材料的絕緣性越好,越容易產生靜電。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靜電荷的不導電轉移。

十八世紀後,西方科學有了較快發展,對電的研究逐步深入。1734年,法國電學家杜菲仔細分析了電性質,發現把兩塊摩擦帶電的琥珀懸掛起來,它們會互相排斥。把兩根摩擦帶電的玻璃棒懸掛起來,同樣會出現這種現象。而帶電的琥珀和帶電的玻璃棒會互相吸引,當它們互相接觸後兩者的帶電現象就會消失。這都說明琥珀和玻璃棒所帶的電具有不同性質。杜菲分別稱它們為“琥珀電”(後來叫做負電或陰電)和“玻璃電”(後來叫做正電或陽電),這兩種電還能靜止停留在琥珀、玻璃物體上。之後還發現,當用金屬接觸帶電的物體時,電會透過金屬流逝。因此,我們把金屬叫做導電體,簡稱導體;琥珀、玻璃、毛皮、絲綢、紙、木頭、空氣等都不能使其通電的,我們把它叫做非導體或絕緣體。後來又發現硒、矽、鍺等物質也有導電性,但是比一般金屬都差,所以就把它們叫做半導體。

從吉爾柏特的年代到十九世紀末,經過了近三百年時間,在這期間儘管有許多科學家對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都說不清楚摩擦生電的真正道原理,直到二十世紀初發現電子和原子結構後,才揭開了其中摩擦起電的奧秘。

琥珀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玻璃是由鈉、矽、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它們都有其各自的性質。水是導電體,這是大家所公認的,由水生成的積雨雲也是導電體。積雨雲本身靠摩擦能生出電來?這用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它怎樣變化也是難以想像它能生電!現總結出以下幾條:

1、積雨雲是導體,它與其它雲和地面沒有過接觸摩擦,它怎麼會是摩擦產生出電來的呢?

2、積雨雲無論在高溫汽狀態和低溫冰晶狀態,它都是導電體,所以它們之間不可能摩擦起電。

3、積雨雲良導體中積聚著大量的電能,這些能量的來源不可能在積雨雲內產生,它必定來自其它方面,這點必須要注意。

總結:雷電現象,現在科學給出的摩擦起電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必須給予糾正。雷電現象的解釋只有另外一條路好走:電磁感應起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