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 由 松風閣書法日講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06-16
簡介雖然北宋蘇軾等人有少量正書作品,如《赤壁賦》、《醉翁亭記》等,但由於融入更多的行書意趣,在筆法、結體等方面自然有別於晉唐楷書的基本法則,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楷字型,因而研究和學習楷書的人通常不去借鑑和取法北宋人的楷書

春花秋水分別是多少筆

唐代以後,由於宋人向尚意書風的轉變和唐楷的走向極致,對楷書的研習者越來越少。雖然北宋蘇軾等人有少量正書作品,如《赤壁賦》、《醉翁亭記》等,但由於融入更多的行書意趣,在筆法、結體等方面自然有別於晉唐楷書的基本法則,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楷字型,因而研究和學習楷書的人通常不去借鑑和取法北宋人的楷書。唯有南宋張即之的楷書,因筆法峻落跌宕,結體端雅勁健,氣格在顏真卿、褚遂良之間,而被認為有宋一代於楷書方面之卓有成就者。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張即之(1186-1263),字溫夫,號樗寮。祖籍地四川簡州(今四川簡陽),其祖上於北宋末從四川簡陽遷和州烏江(今屬於安徽省和縣),後遷居於明州鄲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他是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南宋書法大家張孝祥之侄。張即之以父蔭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他年近80而卒,贈正奉大夫。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他生性率真,寶祐四年(1256),其同鄉閬中守王惟中因讒被劾處死,張即之上書權相賈似道,請恤其遺孤,又使從孫娶王惟中孤女。張即之是南宋後期最有影響的書法家,是南宋書史上首屈一指的開拓者,是南宋後期書法史中的代表人物和名聲顯赫的著名書法家,有“宋書殿軍”之譽,稱雄一時。他的書法名列當世四絕之一,飲譽一時,“端(平)、淳(枯)間,薦紳四絕:楊嗣翁琴,趙中父棋,張溫夫書,趙子固畫”。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他的書法清勁絕人,有唐人風韻。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因此連遠在北方的金國人,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對於張即之的作品,也慕名不惜用重金求購。《墨林快事》雲:“樗寮書昔人斥為惡札,今評其筆意,亦非有心為怪;惟象其胸懷,元與俗情相違逆,不知有勻之可喜,峭挺之可駭耳”。王文治《快雨堂題跋》雲:“人知張師海嶽,而不知其出入歐褚”。豐坊《二恬訣》雲其書學米元章,而變以奇勁,有春花秋水之勢。他有“南宋四傑”之一的美譽:“淳熙書家,就所見者而論,自當以範、陸與朱子為大宗。皆有宗法,有變化,可以繼往開來者,樗寮益入,可稱南宋四家。朱子以道學掩,範、陸以詩名掩,而樗寮以筆法授受有傳,名乃獨著”。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張即之擅長行書與楷書,存世書跡中,尤以中楷書寫的佛經作品,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他的書法有一個特點:“作大字如小楷”,其字無論大小,結體平穩內斂,筆法峭拔勁健,喜用禿筆,大字中時見飛白,一字之中的筆劃粗細懸殊。總體看來,骨格強硬,字型調熟。張氏以大字知名,然而從現存作品來看,其水平不如冷雋逋峭的尺牘書如《臺慈帖》。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從《從者來歸帖》《臺慈帖》《上問帖》等作品來看,張即之這類作品主要以尺牘為代表,除師承張孝祥外,還取法黃庭堅的小行書和米芾的行草書。《汪氏報本庵記》在這類作品中顯得別具一格,書風書貌與其中楷書極其相似,只是連筆更多,字勢更為欹側,屬於行楷一路。其餘作品點畫上雖與張氏楷書有一致之處,但書法風貌上已大不同於張氏楷書,代表了張即之書法的另一種形式和麵貌:點畫峭利,勁健多姿,行筆流暢;結體崎側,左低右高,瀟灑飛動;佈局多樣,行氣貫通,錯落有致。行楷與行草又有不同:前者以《臺慈帖》為代表,墨色凝重,字字分立,猶可想象作者謹慎行筆的姿態,點畫、結構、分行、佈局等都逼似於黃庭堅小行書作品;後者以《與殿元學士書》為代表,墨色秀潤,筆勢飛動,沉著痛快,米芾書法奇縱之姿依稀可見。

他是南宋書法家,用藝術征服了金國人

總體看來,張即之的行草書點畫精到,風流妍美,較之他的楷書,自家面貌不太突出,卻也不失為歷代行草中的佳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