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簡介狄仁傑面不改色地說道:“張公率數十萬大軍對付一個亂臣時,百姓爭相出城迎接,可官兵入城之後卻大肆屠殺,令許多無辜的人枉死,這難道不是一萬個李貞活了

密疏裡州在美國哪裡

身為臣子,在他身前,能讓數地百姓立碑齋戒祈福:在他身後,能讓一代女皇武則天悲泣痛哭,並時常追思。

狄仁傑的一生,完全可以用儒家的理想人格“三達德”來概括,那就是——智、仁、勇。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何謂智?

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氏,長於官宦之家。從童年時代起,在狄仁傑的身上,就有一種異乎常人的氣質,這種氣質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不畏權貴、特立獨行。

據史料記載,有一次,狄仁傑家的門人遇害。當時,衙門派出的官吏前來調查案情,府裡的老老少少都被叫去問話,輪到狄仁傑時,只見他拿著一本書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直到縣吏上前催促,狄仁傑才生氣地一聲合上書本,大聲地說道:

“我跟書本中的聖賢對話都來不及,哪有心情理你們這些俗吏!你們憑什麼說我?”

仁杰誦書不置,吏嚷之,答曰:“黃卷中方與聖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新唐書·狄仁傑傳》

從小便如此語出驚人,長大後的狄仁傑更是了不得!

高宗鳳儀年間,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在這個職位上,狄仁傑充分詮釋了什麼叫作神探!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在大理寺丞任上,狄仁傑處處為百姓著想,他曾在一年之內,處理的案件所涉及的

人犯就有一萬七千多人

,而且這些人在事後沒有一個喊冤的。

“週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舊唐書·狄仁傑傳》

長壽元年(692年),身為宰相的狄仁傑被酷吏來俊臣誣陷入獄。

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人犯

如果再

被審問時承認謀反,就可以免於死刑。因此,當來俊臣審問狄仁傑時,狄仁傑沒有一點猶豫,當機立斷地說道:

“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意思就是,大周已經代唐而興,我身為唐朝舊臣,必然只有死路一條,你說我謀反就謀反吧!

來俊臣一看,沒想到狄仁傑這麼快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也就對他放鬆了警惕,在判決下來前,就再也沒有找過狄仁傑的麻煩。

可來俊臣不會想到,這只是狄仁傑為了拖延時間,故意承認自己謀反而已。

在獄中的狄仁傑利用判決下來之前的這段真空期,跟獄吏要了

一幅

筆硯,然後撕下被單的一角,在上面寫明瞭自己的冤情。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寫完之後,為了防止被獄吏發現,他又拆開自己身上的棉衣,將這片寫有冤情的一角被單藏在了衣服中的棉絮內,並交給獄吏說:

“天氣太熱了,麻煩將這件衣服交給我的家人,讓他們拆掉裡面的棉絮,再拿回來給我穿。”

獄吏拿著狄仁傑的棉衣,並沒有多想,而是按照狄仁傑所說,交給了他的兒子狄光遠。作為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繼承了他老爹的智慧, 他覺得他父親不會無緣無故地交給自己一件棉衣,肯定是想用這件棉衣傳達什麼資訊。

於是,他立即拆開棉衣仔細檢查,果不其然,他在棉衣裡面發現了一角被單,上面寫著他父親的冤情。然後,他以告密為由,求見武則天。

武則天看過這角寫有狄仁傑冤情的被單後,立刻召見了狄仁傑,並問道:

“你既然沒有謀反,又何必承認?”

狄仁傑回答道:

“我要是不承認,早被他們打死了。”

武則天聽完,深以為是,於是就赦免了狄仁傑,將其貶為了彭澤縣令。

從身陷牢獄之災到被赦免,狄仁傑用他那超於常人的智慧挽救了自己。

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晚年,曾對立儲一事猶豫不決。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個怪夢,在夢裡,她夢見一隻巨大的鸚鵡在空中飛翔,後來卻兩翅皆斷,再也飛不起來了。

第二天,她召來了狄仁傑,將自己所夢說給了狄仁傑聽,狄仁傑聽完,一本正經地對武則天說道:

“鵡(武)者,陛下之姓;兩翼,陛下的兩個兒子,這裡指廬陵王李顯和相王李旦。只要陛下起用您的兩個兒子,則折斷的兩翼就可以重新振作起來。

因為武則天曾一度想立侄子武承嗣為儲君,狄仁傑說這話的意思是勸武則天放棄立武承嗣的想法,改立李顯或者李旦。

對於狄仁傑為他解的這個夢,迷信的武則天深以為然。於是,從這一刻開始,武則天就完全打消了立武承嗣為儲君的念頭。

狄仁傑再次用自己的智慧,為李唐江山的迴歸奠定了基礎。

“週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面對酷吏的陷害,能夠沉著處理:面對李唐江山,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智”。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何為勇?

狄仁傑的一生,仕途浮沉,輾轉四方,曾在很多地方擔任過縣令、刺史、都督等職。他每到一地,都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在擔任寧州刺史期間,老百姓為了感激他的仁政,為他豎起了一塊德政碑。當時朝廷派的御史巡視地方,當御史到達狄仁傑所在的寧州時,走在路上,誇讚狄仁傑的人比比皆是——“

歌刺史德美者盈路“。

以至於刺史感嘆道:

“入其境,其政可知也!”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貞叛亂,狄仁傑奉命隨宰相張光輔討伐叛亂。叛亂被平定後,狄仁傑擔任豫州刺史。

張光輔進入豫州後,大肆屠殺投降計程車兵,並逼迫狄仁傑將繳獲的財物賞賜給將士。張光輔的這一要求,遭到了狄仁傑的嚴詞拒絕。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張光輔見狄仁傑如此不知上道,大怒說道:

“你一個小小的刺史,居然敢不聽元帥的命令?”

被張光輔這麼一說,狄仁傑乾脆跟他槓上了,憤怒地說道:

“亂河南著,李貞也。如今一個李貞死了,沒想到卻有一萬個李貞活了!

張光輔大聲質問狄仁傑什麼意思。

狄仁傑面不改色地說道:

“張公率數十萬大軍對付一個亂臣時,百姓爭相出城迎接,可官兵入城之後卻大肆屠殺,令許多無辜的人枉死,這難道不是一萬個李貞活了?你為了邀功,誅殺投降士兵,我擔心民怨沸騰,上徹於天

。要是我手裡有一把尚方寶劍,我現在就砍斷你的脖子,我雖死如歸!”

對於狄仁傑的話,張光輔氣

暴跳如雷,可也無可奈何,因為狄仁傑佔著一個“理”字。他雖然作為元帥,但也被狄仁傑這番義憤填膺的話說得無地自容。

面對自己的頂頭上司,為了百姓的利益,狄仁傑都敢公開頂撞,什麼叫

?這就叫勇!

何謂仁?

儘管狄仁傑對張光輔的行為據理力爭,可在事後還是有將近兩千餘人被作為同黨要處死。儘管狄仁傑一再拖延刑期,可朝廷還是經常催促狄仁傑儘快將這些人正法,以儆效尤。

可這麼拖來拖去也不是辦法,還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鑑於此,狄仁傑就給武則天上了一道密奏,密奏中說道:“

這些人都是被牽連的,並無大罪。臣本打算公開上奏,卻有替罪人求情之嫌,可要是不奏,又擔心不能貫徹陛下體恤百姓之意。因此這道奏疏寫了撕,撕了又寫,他們皆非本惡,還是懇請陛下赦免了他們。

密疏曰:‘臣欲有所陳,似為逆人申理,不言,且累陛下欽恤意。表成復毀,自不能定,然此皆非本惡,被誤至此。“——《新唐書·狄仁傑傳》

好傢伙,這一道奏疏,有進有退,進則直接以“體恤百姓“之意堵住了武則天的嘴,退則以密奏的形式上奏,若不成功,也不至於讓武則天難堪。如此兩全其美的辦法,也就狄仁傑能想得到了。

後來,武則天果然採納了狄仁傑的建議,赦免了這些人的死罪,改為流放。當押著這些人的囚車經過寧州時,當地百姓紛紛跑了出來,對他們說道:

“狄使君活汝耶

!”意思是你們能夠活下來,全靠了狄公救了你們。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寧州百姓感念狄仁傑當初的恩情,紛紛為齋戒三日,為狄仁傑祈福。而這些被狄仁傑所救的犯人,到達流放地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狄仁傑立了一塊感恩碑。

通天二年(697年),契丹叛軍攻陷冀州,河北震動。朝廷命狄仁傑出任魏州刺史,抵禦契丹南下。狄仁傑赴任後,發現前魏州刺史居然把百姓都趕出了城外,並讓他們修築防禦工事。

對此,狄仁傑很是不滿,他立即把百姓全都

放回

了田裡,對前任刺史說道:“賊人還很遠,何必這麼緊張。就算賊人來了,我也自有辦法應付,沒百姓什麼事。“

曰:“賊在遠,何自疲民?萬一虜來,吾自辦之,何預若輩?悉從就田。”

當叛軍退走後,當地百姓為了感念他的恩德,在當地又為他立了一塊碑。

“以百姓之興為己心”,

狄仁傑做到了。何謂仁,這就叫仁。

狄仁傑:為國薦賢,大公無私,他用一生踐行了做一名好官的標準

結語

狄仁傑的一生,曾為李唐皇室推薦了數位人才,這些人幾乎都成了一代名臣。如玄宗一朝的名相姚崇,以及在狄仁傑去世後,發動政變光復李唐皇室的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人,都是狄仁傑舉薦的。

有人曾對狄仁傑感嘆說:

“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狄仁傑的回答則是:

”薦賢為國,非為私也

。“

如此大公無私,如此推心置腹,放眼歷史長河,屈指可數!

對於狄仁傑舉薦的人才,武則天都能予以重用。並且出於對狄仁傑的尊重,武則天常常稱呼狄仁傑為“國老“而不稱呼其名,甚至當狄仁傑在重大問題上和她意見相左時,她也能放下身份,聽從狄仁傑的意見。

出於對狄仁傑的倚重,當狄仁傑在年老時多次請求致士,武則天始終不許。當狄仁傑上朝時,武則天也總是不讓其行跪拜之禮,並說道:

“每見公拜,朕亦身痛“。

如此待遇,在武週一朝中,絕無僅有!

狄仁傑去世時,武則天知道後,忍不住潸然淚下,悲泣不止,過了好長時間,他才痛苦地說道:

“朝堂空了,朝堂空了……

“至此,每當武則天遇到不能決斷的事,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狄仁傑,並嘆息道:

“老天為何這麼早就奪走我的狄國老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