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簡介王維的這首詩就是在說“我想你”,可悲就悲在一個“思”字,相守的人不必相思,唯有分離的戀人才會受盡苦楚,“初戀的滋味那麼甜,叫人怎能相忘

玉真散與牽正散組方原理有何不同

總想寫一個人,無數次停筆猶豫,不敢,

總想寫一個人,無數次研究琢磨,不解,

總想寫一個人,萬千語言,難敵“感動”二字,

總想寫一個人,千絲萬縷,不抵淚流兩行。

王維,跟著他的故事,透過他的眼睛,

體會生命中的千迴百轉,

閱過人世間的繁華危安。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01 王維科舉仕途的敲門磚——干謁

17歲的青蔥年紀,他背起行囊來到了長安,找到了一家不大有名的客棧落腳,迎接即將到來的科舉考試。繁華熙攘的長安,擾亂了無數學子單純的心境,讓他們流連駐足,不記得來路。

王維在這一眾學子中顯得與眾不同,他木訥呆板,對熙熙攘攘、酒樓歌姬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正在他意氣風發,胸有成竹之時,卻聽聞狀元之位早已內定,他和一眾學子只能陪跑。心中不解,開始琢磨,原來科考之外,還有行卷干謁之說。行卷就是在考試之前,學子們把自己平時裡所做的佳作想方設法投獻給達官貴人、文壇領袖,讓他們瞭解自己在詩詞、議論、史學方面的才華。

在行卷之後還有溫卷,顧名思義,就是幾天後再給這些貴人們投獻自己的作品,用以提醒和爭取關注,這叫“溫卷”。從此處可以看出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們小心、爭取、擔憂和卑微,但是干謁之事在當時是符合法律的,因為科舉制度從隋朝發展到唐朝仍不完備,託關係找門路是非常普遍的事。因為王維也有此舉動,後人曾經質疑王維的狀元頭銜是不是暗箱操作的後果,其實,我倒是感謝這種因緣際會的巧合,讓我有機會領略王維傳奇而精彩的一生。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王維的干謁之路從何開始呢?岐王府

。呆呆地敲門,對著眼神不屑的門吏,他恭敬地呈上詩作,如此往返數次,結果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半分波瀾。這“傻”書生經過同學點撥,終於知道了門道,塞些碎銀子給門吏,再恭敬地呈上詩作,定要呈現矮人一分狀,以滿足門吏“怒目看人低”的高姿態。不久,王維成了岐王府的座上賓,多年薰陶下的各項才華,不是白菜蘿蔔,經得起蒸煮揉捏,

岐王只要給他一個小劇場,他就有能力把它變成“悉尼歌劇院”。

多麼感激當時的王公貴族,他們不甘落後,奮發圖強,懂詩懂歌,懂丹青懂絲竹,得以有能力欣賞王維的才華。

02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邂逅,夾雜著政治因素

岐王勢小,當時內定的狀元找的是權勢更大的玉真公主引薦。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岐王真心想要舉薦王維,不得已,拉著王維去玉真公主那裡表演早就準備好的琵琶曲《鬱輪袍》,悽美哀婉,情真意切,聽得玉真公主也開始正襟危坐,細問之下,看到王維從懷裡拿出來的詩句,頓感相見恨晚,原來玉真公主以為古人所做的詩,日日吟誦,卻想不到是面前的年輕人所寫,瞬間撼動了玉真公主內心的某一根琴絃,在外人看不見的地方咚咚亂顫。聽得痴了,想得醉了,高貴率直的玉真公主竟然款款走下,緩步上前盈盈一拜,想要拜王維為師。皇家師父可不是隨便定的,此事後人不講,淡而化之。

重彩濃墨即將登場,有了玉真公主的全力舉薦,王維滿心希望而又心懷忐忑地去赴考,結果高中狀元,塵埃落定,這一年他21歲。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堂堂狀元之才,卻被委任為太樂丞,就是管理皇家樂隊的官,不算光彩。“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這在當時是被君子不齒,地位十分低下的職業,據傳,這是玉真公主為了方便時常見到王維特意運作的結果。其實,還有一重因素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那就是為何王維第一次考進士會失敗。王維出身於從南北朝開始就聲勢顯赫的五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唐太宗曾經十分氣憤地說“現在有些大臣竟然認為崔王等望族比李家王族地位還高,更不把我大唐的官位放在眼裡!”於是,天上一片雲,地上一片雨,各種限制崔王家族勢力的皇家決策紛至沓來。王維此次為任命為皇家樂隊“高階指揮官”,是否也是唐王有意為之的想法?千年之前的一剎那,可能僅是一閃而過的念頭,就定下了王維初入仕途的角色。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著眼處,溫潤如玉的男子走下神壇,在人間聲情並茂地演奏著琵琶曲,在他熟悉和習以為常的世界裡流淌出片片音符,他人卻讚歎不已,驚為天人。

觥籌交錯之間,他虛懷若谷,風流蘊藉,進退得宜,

舉手投足之間,他閒庭信步,雅緻風趣,如詩如畫,

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03 王維和寧王的恩怨情仇

一朝登科,境遇天翻地覆。王公貴族爭相結識,王維出入岐王府、寧王府、薛王府,如入尋常百姓之家。岐王李範把王維介紹給寧王李憲,他本是個嚴苛挑剔的主,聽琴觀詩,基本都是冷臉一張,罕有表情。但是卻對王維的指下功夫敬佩不已,和玉真公主兩人,時常在王維的表演中呈現“小迷妹”的神情。加上王維又在唐玄宗面前為岐王掙了臉,寫了一首一流的詩《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寧王怎麼放過深度結交王維的機會。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一顆種子種下了,也就開在那片土裡,

結了果實,最終也是落在了原處。

是緣是孽,有因有果。

寧王府裡有一個女人,金釵銀飾妝點,婀娜裙飾配身,可她不像其他女人那樣歡喜期盼,俯首弄姿,她眉間總是夾著一份愁緒,不得舒展。王維臨窗吹洞簫,遠遠地望見這個女子在湖邊垂淚。這個又會彈琵琶又會吹洞簫的男人,也不細想,直奔而去。詢問之下才知,那女子甄氏原是寧王府裡下人的妻子,丈夫名喚周幹,負責府裡管理廚具器皿。有一次前來府中探望丈夫,走過長廊之時被寧王看到,即使寧王掠美無數,可還是被甄氏的香豔襲人,婀娜風韻所吸引,低頭品茗,頓時覺得索然無味。身邊主管更是眯眼細瞧,揣摩主子心思。主管恩威並施,外加安撫壓制,周幹只能眼巴巴看著妻子走進府中深宅,變成寧王李憲的女人,“侍茶,侍宴,侍寢”。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講完遭遇,甄氏已經淚流滿面。

中秋佳節,良辰美景,寧王府中觥籌交錯。賓客請了寧王的題目,紛紛作詩以附,輪到王維,才子神情冷清,做了一首《息夫人》“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以春秋時期的息夫人為題,以古喻今,矛頭不言而喻。王爺憤而離席,拂袖而去,不改初衷。

此事鬧大,王維來勸,寧王摔壞了名貴的茶碗,不聽,

玉真公主來勸,替王維說情,王維好人緣,也可憐情深義重的甄氏,寧王繼續不聽,

薛王李業勸和來了,不等說話,直接送來兩個絕色丫頭,寧王痛快放手,

順便送玉真公主和王維一個大人情,順水推舟。

也虧得甄氏,和息夫人一樣,在寧王面前一言不發,氣節可敬,才有機會換回夫妻緣分,攜手回家,從此兩人離開寧王府,做起小生意。

清貴公子不屑曲意逢迎,不願明哲保身,不會曲線迂迴,不做縮頭烏龜。

用最直接的單刀直入,幫助一個與己無關的弱女子,權威不畏,生死不顧。

從此,他和寧王府和樑子算是結下了,若干年後,這段孽緣卻讓他永失吾愛。

一步步踏,鏡中花,

一步步下,局中棋,

究竟是人踩進已經布好的局?

還是自己踏出人生的路?

04王維和小甄氏——情竇初開,原定婚娶的緣分,為何不得不放手?

總有一個人,會敲開你情感的大門,讓你知道情為何物,

總有一個人,會跳入你內心的深處,讓你知道情定終身。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甄氏和周乾的店鋪,生意興隆,拜王維的《息夫人》所賜,詩句傳遍京城,很多顧客慕名而來。過年過節,周幹大包小裹地帶著禮物來拜見王維,千恩萬謝,盛情難卻,王維欣然赴周幹家宴。不想,不到“長安十二時辰”,只是短短几個時辰之內,無意間“惹發”了一段苦戀。

席間,甄氏的妹妹小甄氏殷勤捧盤,侍奉周到,卻澀澀低頭,害羞無語。王維時常感到一種打量探尋、好奇炙熱的目光,幾次之後,王維終於“嗅”出情味,定眼看去,小甄氏比她姐姐更加亮眼清麗,心口為之一震。

回到簡陋的客棧,他嚐到了失眠的滋味,日落熬日出,參禪打坐都不能讓他靜下心來,無解!

第二日,頂著鵝毛大雪,敲開周幹家的門,第一句便是問“小甄氏可曾婚配?”

顧慮著門第差距,狀元之軀怎麼屈尊婚配平民之女?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情種已落,生根發芽,破土而出之時,就算巨石又怎麼壓得住?

兩人看過冬季長安漫天飛舞的雪花,在大雁塔上登高望遠,終南山脈延綿不絕,如同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上元節賞燈賞月,人山人海之間,雅緻出塵的男子護著嫵媚女子,人潮洶湧,卻更顯兩人親密無間。

氤氳情絲,如煙似霧,源源不斷,四散開來。

綁住了你,邁不開步,

牽住了我,鬆不開手。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王維情竇初開,真情坦蕩,不日就寫信告訴母親,請老人家首肯。小甄氏滿心歡喜,待嫁閨中,姐姐大甄氏已經為她置辦好嫁妝,首飾頭面一應俱全,傾盡所能,還定製了一隻紫檀木匣子做陪嫁。

不料,信未發出,就收到母親親筆來信,已經為他定好親事,姑娘崔氏,家室高貴,“品貌俱佳,能文能琴”。古代通訊滯遲,信中日期已是一個月前,想必此間兩家必然來往頻繁,爭相奔告,狀元郎配崔家女,“滿城皆知”。

苦了王維,父親早逝,他絕不忍心忤逆那個體弱多病的老母親。身為長子,年小的弟弟妹妹們還需要他的幫助提攜,而孤母撫育六子順利長大,各中辛苦怎是一個“苦”字了得?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拿著重有千斤的家信給甄氏姐妹看,無言以對,傷心傷肺。

小甄氏走了,被姐姐送回老家解“情傷”,恨也好,怨也罷,愛不得,留不下。

我就是門戶太低的小家碧玉,比不得大戶人家的才情女子。小甄氏的哀怨和醋意讓王維苦悶難解,徹夜無眠。送別之時,一首《相思子》塞到小甄氏的手中,“三尺絹帛,五言絕句”: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進京趕考的王維:邂逅了玉真公主,與小甄氏擦肩而過

從此訣別,天各一方,各自嫁娶,永未再見。

有些人,一天中相見無數次,

有些人,一轉身就永遠消失在生命中。

王維的這首詩就是在說“我想你”,可悲就悲在一個“思”字,相守的人不必相思,唯有分離的戀人才會受盡苦楚,“初戀的滋味那麼甜,叫人怎能相忘?”。

元宵佳節,燈火闌珊處,有個小甄氏眸光清亮,匆匆數十年,白髮老嫗撫摸著褪色的紫檀木匣子,抬手拿出一首絹詩,讀著讀著,淚珠滴落,散落在塵土間,不見。

清淡雅緻,不疾不徐,溫潤如玉的王維帶著生命中“靜”,欣然接受生命的饋贈,迎來他一生的摯愛,獨愛妻子十年,三十年誓言不改,開啟了人生中最為情深璀璨的篇章。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路,如有異議請聯絡本人刪除。)#月薪萬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

參考書籍:

1。 《品中國文人3》,劉小川著

2。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夏昆著

3。 《蔣勳說唐詩》,蔣勳著

4。 《給孩子讀唐詩》,夏昆著

5。 《最好的方法讀唐詩》,王芳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