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簡介1分的紀錄片《回望梁啟超》說回到如何讀《孟子》,這時候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叫張定浩,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他寫了一本書叫《孟子讀法》,也講了《孟子》的三種讀法

金塊珠礫的礫怎麼讀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全網都在爭論到底哪個是正確的

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斯人”無疑

也有人說,從未學過“斯人”的版本

這是群體性的曼德拉效應?

還是平行世界的時空重疊?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元代 朱熹集註《孟子》

甚至有人藉著“斯/是”之爭,口出狂言

比如,“

學斯人的人都是學渣

”云云

幾千年來,上天降大任給了很多人

沒想到最後,竟然栽在了“斯”字上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在《孟子》中,「斯」、「是」、「此」的確有著極其相似的作用,但被比較的一直不是「斯」和「是」。

「是」

一共出現

255次

:作引用4次,作“正確”意思的形容詞9次,作代詞242次。

比如在孟子的

四端說

中: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

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第六章)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明初 朱熹集註《孟子節文》

「斯」

一共出現

50次

:作引用2次,作人名2次,作代詞18次,作連詞24次,作“斯須”1次。

比如孟子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得民矣。”(離婁上·第九章)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明初 朱熹集註《孟子節文》

「此」

一共出現

114次

:作引用2次,作代詞112次。

比如孟子的

五十步笑百步

中: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也。’曰:‘王如知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梁惠王上·第三章)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明初 朱熹集註《孟子節文》

「是」和「此」作代詞時,都有較強的指代作用,反倒是

「斯」看著更像是個連詞

,在句首或者句中的時候,其指示性較弱,指示意義虛化,起到的是連線作用。

在一份調查中,94%的人(7。6萬人)選擇了「斯人也」,只有5%的人(3700人)覺得是「是人也」,

其實我個人覺得「斯」更優美一些,但從歷代古籍來看,「是人也」應為正解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斯」或者「是」的爭論,竟然在今年成為全民的討論,我想

孔子看不懂、老子看不懂,孟子更看不懂了

不過,更好的一點是,作為一個被某些“文化人”當作精神雞湯來源的重要典籍,終於再次被大眾看到了。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孟子欣慰地笑了

《孟子》成書

2000年

有餘,全書

35000多字

,含

7篇14卷

,是

四書中篇幅最大、部頭最重的一本

,很多我們熟悉的熟語、故事,其實都是來自於這本書。

“五十步笑百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為富不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盡信書,不如無書”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天時地利人和”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西方知識的引入的確為生產生活提供了極高效率的解決方式,但也同時創造了一個急功近利的焦慮時代,翻一翻《孟子》可能會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清高宗弘曆撰並正書《孟子贊》

1923年,清華學子給梁啟超、胡適寫信說:“他們要出國,需要掌握一些國學,能不能請先生給他們開一個最低限度的書目”。

胡適率先寫出了這篇著名的國學推薦文章——

《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但其實要啃完其中的書本,也是極其不容易的。

胡適在文章開頭寫了:“(這個書單)

並不為國學有根柢的人設想,只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點系統的國學知識的人設想

”。

他建議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注本。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胡適紀念館授權出版的《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而後梁啟超也寫了書目,只有25種,分為4部。

這四部是:

經部(四書五經);

史部(《史記》《戰國策》《漢書》等);

子部(《老子》《莊子》《墨子》《荀子》等);

集部(《楚辭》/《文選》/《李太白集》等)。

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林洙(zhū])說過:“

梁啟超十分擔心孩子們在清華接受了西方文化,而丟了國學

。於是他每假期為子女講學,先講《國學源流》,後講《孟子》、《墨子》、《前清一代學術》等。”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啟超國學經典入門》

國學,在近些年某些人的“努力”下,逐漸變成斂財的工具,沒有起到為人生指引、解惑的作用,反倒為這個本就焦慮的時代多增更多的無用之功。

國學,值得啃,值得自己悟。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國學難,難就難在這是古文,從排版、可閱讀性、內容深度上,都遠遠讓人知難而退。

國學難,難就難在經過宋元明清的八股文洗禮,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國學的面目變得死板、單一,甚至成了舊社會的代表

其實,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讀國學的道路上來,糾正對國學的偏見,歷代大家都用著自己的努力教大家讀國學。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網路上的某些對國學的認知

比如,早在南宋時期,

朱熹認為《四書》應當按照《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次序來讀

。(朱熹本人是《四書》體系的建立者)

讀《大學》就是讀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為人生立住根本;再讀《論語》,就是體悟聖人的儒家精髓;再讀《孟子》,激發讀者前行越過難關的精神。

最後讀《中庸》,便是有了前三本的基礎,才能研究最為深奧精微的《中庸》。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明萬曆 《刻四書便蒙講述》 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而對我們最實用的還是梁啟超寫的兩本書《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比如對於

《詩經》,讀者最好能全部熟讀成誦

,比如對於

《論語》,你要先了解孔子的所處的時代背景,所以你要先讀《左傳》和《國語》

其他的就不繁舉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購買這兩本書去看看。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2008年豆瓣9。1分的紀錄片《回望梁啟超》

說回到如何讀《孟子》,這時候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叫

張定浩

,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專業,他寫了一本書叫

《孟子讀法》

,也講了《孟子》的三種讀法。

他說舊日家喻戶曉、立身行事之《孟子》,百年未到,已淪為佶屈聱牙、高頭講章之《孟子》。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張定浩《孟子讀法》

他說讀《孟子》,分為

文學的讀法

歷史的讀法

哲學的讀法

有人建議,《孟子》共7篇,前五篇重在辯論,可以獲得勝他人之力,第6、7篇則重在明理,可以為自己解惑,更重要。

其實非也,用文學的讀法來讀《孟子》,其說

理論辯的文辭一氣呵成

,後世的唐宋八大家、桐城學派都反覆浸淫其中,體會其高妙之處。

而《孟子》7篇,雖然很多都是在闡述哲理,但是書中的確蘊含了很多歷史資料,比如

井田制的最早記載

,便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這是歷史的讀法。

我們透過對《孟子》的文、辭、志進行推理,結合上下文和其他作品進行驗證,儘量接近作者的原意,從這個點出發,

以古鑑今,實現真正的古今碰撞交流

,為自己的人生解惑,這就是哲學的讀法。

全網熱議的“斯人也”和“是人也”,你支援哪一個?

此為乾隆石經裡的《孟子》 現存於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初讀《孟子》,你會覺得孟子這就是一個槓精,凡事都要懟上一嘴;

再讀《孟子》,你會覺得孟子與那個時代格格不入,感覺能被皇帝處死幾百遍;

再再讀《孟子》,孟子的那種高度的理想主義會如冬雨一般,慷慨凜然地擊打在你的臉上,再頹廢的人,也會覺得精神百倍。

所以,

《孟子》最適合在你最迷茫無助、處於人生低谷或者對風氣不滿、遭遇不公時去讀

《孟子》如冬雨般凜冽,讀時令人清醒,《孟子》如春風和睦,讀完讓人滿懷希望。

參考文獻:

1。《〈孟子〉中的“是”“此”“斯”之研究》

2。《_漢唐〈孟子〉學研究》

3。《_以心善言性善——孟子人性論研究》

撰文:古一翻

審稿:初戀、大力

圖片:除特殊備註圖片之外,圖片均來自攝圖網、視覺中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