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千名畫家聯合抵制AI繪畫劃不清的版權糾紛由誰買單

簡介律師:以AI作畫牟利導致侵權 商家需承擔責任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如今市面上多款AI繪畫軟體,在使用者協議中明確,作品著作權屬於使用者,一旦發生侵權糾紛由使用者承擔

什麼時候學畫畫最好

只需投放幾張圖片,輸入一串文字,現實生活的照片就轉變成了二次元世界或油畫風格,就是沒拿過畫筆的人也能“創作”,讓AI繪畫一時間成為各大網站的流量密碼。但在受到使用者熱捧的同時,AI繪畫遭到大批畫師抵制,不少畫師已將“禁止投放作品進入AI繪畫系統”加入個人簡介,全球知名視覺藝術網站ArtStation(以下簡稱“A站”)的上千名畫師發起聯合抵制,禁止使用者將其畫作投放AI繪畫系統,認為任由系統學習模仿畫作是在侵犯版權。如今,多家網際網路大廠加速入局,AI繪畫產業前景廣闊,但對於版權問題卻責任界定模糊,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市面上部分AI繪畫軟體在使用者協議中明確,一旦發生侵權糾紛由使用者承擔責任,但海量使用者與大量產出,讓畫師的維權難上加難。

千名畫家聯合抵制AI繪畫劃不清的版權糾紛由誰買單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爭議、論戰紛至沓來

受益於AI技術發展,AI繪畫產業發展迅速,近段時間更是屢次登上各大社交平臺話題熱榜,簡潔的操作和精緻的成品,讓AI繪畫迅速融入市場。資本也聞風而動,多家網際網路大廠加速入局,公開資料顯示,未來5年,AI繪畫在影象內容生成領域的滲透率將達到10%-30%,市場規模超600億元。

但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正當AI繪畫作為新生事物得到使用者和資本熱捧之際,大批畫師透過個人社交賬號明確表態,禁止將其畫作向AI繪畫軟體投放,供AI學習。上千名畫師透過全球知名視覺藝術網站A站發起抵制AI繪畫行動,標有“NO TO AI GENERATED IMAGES”(“對AI繪畫說不”)的圖片刷屏網站。12月15日,A站對此迴應,將推出特定功能限制AI繪畫系統採集資料,畫師可自行選擇是否被AI使用作品。

“AI繪畫和藝術創作不同,AI作畫的底層邏輯就是模仿,並沒有創作能力。”畫師徐涵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AI繪畫參考、拼接了大量作品,而這些作品往往是在無授權的情況下就被使用了。同時,繪畫風格的形成往往需要畫師多年的技術磨練,AI卻能瞬間學習,快速輸出,擠壓了普通畫師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AI畫師、AI藝術家開始作為網路紅人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中,AI繪畫也演變出諸多變現模式。AI畫作不僅本身成為商品,生成畫作的關鍵詞也被拿來售賣,某電商平臺顯示,2。8元即可購買上百組生成關鍵詞。更有AI繪畫的線上教學課程現身市場,以培訓“AI插畫師”為名,傳授“馴化AI”經驗,售價在39-100元間。此外,AI繪畫還被運用於元宇宙領域,出現了相關NFT產品。

律師:以AI作畫牟利導致侵權 商家需承擔責任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如今市面上多款AI繪畫軟體,在使用者協議中明確,作品著作權屬於使用者,一旦發生侵權糾紛由使用者承擔。不久前,著名軟體公司 Adobe 宣佈,正考慮在自家的付費相簿中加入由 AI 繪製的圖片,並提出如果出現版權糾紛,將完全承擔其相簿買方的損失。

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江本偉認為,目前實務中關於AI作品是否屬於著作權上的作品的問題,各地法院在不同案件中的認識並不一致。有的案件認為其不構成作品,但賦予軟體使用者對該成果享有一定的權利;有的案例認為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其作者是AI程式的使用者;目前國外有部分國家已經立法明確規定AI作品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在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虎看來,《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是由人來完成的作品,即使是法人作品,實際上也是由具體的人來完成的,AI顯然並不是具體的人,因此不應該被視為著作權所有人。對此業內也有爭議,認為AI由人創造,因此AI或AI的創作者享有著作權,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有影響力的判決出來佐證這一觀點。

“如果賦予了軟體使用者作者(或類似作者)的身份,其對生成的作品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對作品可能產生的侵權承擔責任。” 江本偉談到,AI作品雖然由程式生產,但仍然存在侵權的可能,涉及到侵權的問題。如果AI作品構成對他人作品的侵權,權利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相應責任。

而對於商家以代製作、代作畫為名,透過AI繪畫軟體產出畫作在網路中傳播並牟利,趙虎認為,如果被法院認定侵犯畫師的畫作著作權,商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韓昕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