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簡介反面教材莫不過印度與美國,印度人就是民用造船沒發展呢就先去造中型航母,結果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船塢,被迫三次下水來回輾轉

中國第一艘萬噸輪船造於哪裡

如果問我軍的軍迷,過去10年我軍發展速度最快的軍種是哪個,那回答火箭軍的與回答海軍的,應該能各佔一半的位置。確實過去10年我軍的盾艦數量從4艘增長到40艘,新服役各種作戰艦艇上百艘,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艇數量翻了數倍之多,說發展最快那是毫無問題的;而這跨越式發展的背後,全靠著我國快速進步的造船業來作為支撐。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這兩天11月世界各國造船工業的相關統計資料也出爐了,按照各船級社的統計,剛過去的一個月我國造船工業總計接到了46艘合計156萬修正總噸的訂單,已經佔到了世界造船業總訂單的55%之多。將過去幾年的競爭對手韓國,以48萬噸的優勢甩在了身後,也是宣告世界造船業的格局從10年前的中日韓三足鼎立發展到5年前的中韓兩家爭雄,進一步發展到我國獨領風騷,一國造船規模超過世界剩餘部分之和的時候了。

從數字上來說,這個一月156萬修正總噸的數字還是相當可觀的,福建號差不多8萬噸,四捨五入那就是一個月接了19艘大型航母規模的訂單了。當然民用船舶噸位的衡量標準不能直接與軍艦等同,軍艦用的排水量噸與民用船舶的載重噸、總噸、修正總噸都是不能等同的,總噸本身是個容積單位,修正總噸是個加上了修正係數的統計值,說156萬修正總噸是19艘航母當然不準確,但也很能體現出我國造船工業強大的產能了。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畢竟航母雖然是個複雜巨系統,但這種複雜主要還是體現在各種子系統的研發與相容上,難於設計難於整合;而從造船本身的角度說他不比LNG船或者高速滾裝船/集裝箱船更難造更需要造船業基礎設施,但凡是個能造大型高速集裝箱船或者天然氣船的船塢都至少能造好航母的艦體,說我國能利用現有造船設施,一個月內開19艘福建號規模的航母的建造,那確實是沒啥問題,就是沒這個軍費也沒這個需求罷了。

但毫無疑問,這種造船業基礎設施和工業產能對海軍的建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國家海上力量的組成都不光包括海軍本身,英國當年作為世界第一海洋強國不光是因為他們有著全世界最強的海軍還有著世界最大的商船隊和勞動生產率最高的造船能力;二戰後美國能統治海洋,那是因為有整個西方世界來充當他的商船隊,為他的海上利益提供造船能力。這放在今天也一樣,海軍是為了維護海洋利益而存在的,爭奪制海權是為了讓自己的商船隊使用海洋並阻止敵國來使用他。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有了民用造船業的強需求和高利潤,造船工業就能有自我造血能力去更新裝置去培訓工人去擴大產能去提升勞動生產率;這樣才能維持我國軍備採購體系‘保本低利免稅‘這一原則正常的維持和運轉下去。人民海軍之所以能這麼快速,這麼一艘接一艘的建設新航母,那是因為江南與大連兩廠透過民用造船早早就建設好了船塢等基礎設施,培訓好了熟練的工人。我國的大型兩棲艦艇之所以能這麼便宜,能一口氣造3艘075與8艘071,那是因為造船業有現成的供應鏈有足夠強的能力。

反面教材莫不過印度與美國,印度人就是民用造船沒發展呢就先去造中型航母,結果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船塢,被迫三次下水來回輾轉。美國海軍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也是因為美國造船業的潰退所導致的,整個造船工業完全依靠造軍艦來運轉來養活,結果就是原本不該美軍承擔的成本也要美軍自己來出錢。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要一年造更多的驅逐艦,好啊那要另外加錢給造船企業建設生產線招聘工人,等廠房建好了工人培訓完了,幾年時間都過去了。想要再建設一個大型船塢,來解決美國現在只有一個船塢能造航母,3個船塢能勉強修航母的窘境,那也可以,但得美軍自己出錢。一個能建新航母的船塢放在美國造價得比航母本身還貴,這種成本全都分攤在艦艇採購成本里,結果就是聖安東尼奧這種和我國071差不多的大塢登,我國出口價不到2億美元,美軍自用價要22億。

同樣的還有勞動生產率,我國造船工業能透過造民船的利潤不斷進行裝置更新,提高技術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造船效率,而美國造船工業因為缺乏投資,其造艦速度也是緩慢的。同樣是大驅,我們能開工第二年下水,下水第二年試航,試航第二年交付,美國海軍那現在就是開工等5年。福建號的開工比企業號還要晚了1年,現在福建號都下水半年了,企業號才剛到入塢總組的階段,還處在一堆鋼結構件看不出艦體外形的狀態。

1個月承接156萬噸!中國造船再獲全球第一,相當於19艘福建號航母

當美國人造同樣規模的船殼成本是我國的10倍的時候,當美國造一艘主戰艦艇耗時是我軍2-3倍的時候,當美國的年服役艦艇規模上限只能達到我國三分之一乃至更小的時候,再去討論什麼存量上的差距,就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說句難聽的,在總體戰體制之下,我們能接受一艘航母被重創乃至被擊沉的代價,反正修好了也就幾個月,造艘新的也就兩三年,這個損失不難補充。但全國只有3個船塢能修航母,被擊傷就等於未來兩三年沒有戰鬥力,建一艘新航母要12年時間的美國能夠接受嗎?

這實際上才是造船業一天比一天更發達,我們的造船業規模,能力都在世界領先的最大意義。造船業與航運業是海軍的根基,沒有強大的造船業與龐大的航運業,海軍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