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簡介君臣觀的第三階段:君王給臣子隊伍換血,用科舉制度這把雙刃劍,取締了門閥制度在上文中就說過先秦時期平等君臣觀的形成,是被分裂的亂世造就,君王不得不倚重臣子

朱元璋廢丞相誰反對

公元1380年春正月初六,明朝左丞相胡惟庸因為謀反,和他的同黨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一起被殺。十一日,朱元璋在南郊大祀天地,罷中書省,廢黜丞相之職。

提到胡惟庸,可能並沒有那麼耳熟能詳。但提到丞相之職,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在古代,丞相不僅是擁有最高權勢的人臣,甚至還代表著可以制衡皇權的力量。對於一個政權來說,他的地位舉足輕重。

彼時朱元璋的大明帝國還正處於開端,而丞相一職早已經過千年傳承。要知道先時已有相國之名,到秦始皇大一統之後仍保留左右丞相之職。可從胡惟庸倒臺被殺,到丞相之職被廢才僅五天而已,傳承了千餘年的丞相之職便廢棄在歷史的塵埃中,這只是因為朱元璋對胡惟庸深惡痛絕所致嗎?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其實並不是根本原因。因為廢丞相之路看似走了五天,實則在歷代統治者身上已經進行了千餘年,只是被朱元璋徹底做完了而已。

廢的也不僅是丞相之職,而是它所代表的人臣之權。

君臣博弈的第一階段:先秦之前平等的君臣觀,被大一統的時代終結

君與臣是一個政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千百年來他們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既是相輔相成,又是相愛相殺。打天下、治天下都需要臣子的效力,所以君王敬重臣子。可是臣子地位過高,又會影響政治穩定,所以君王提防臣子。

因此君臣關係或是相對平等,或是君重臣輕,一直在隨著歷史的演變在變化。君臣之間那場沒有硝煙的博弈,也一直都沒停止過。

先秦時期因為國家處在分裂的背景下,臣子成為君王爭奪疆土,爭奪霸權的利劍,因此臣子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跟君主達到對等的級別。

但自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後,五霸爭雄、七國林立的亂世被終結,中華大地至此進入了大一統的階段。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臣子的地位也隨之江河日下,淪為了君王的附庸。昔日平等的地位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君重臣卑的絕對上下級關係。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臣子的輝煌時刻似乎只能在過往中追憶了,但臣子的地位真的就一蹶不振了嗎?其實並沒有。門閥制度的產生,再次將臣子的地位拉上了原本的臺階。

君臣博弈的第二階段:門閥的崛起,幫臣子打了一場翻身仗

(1)治世中依附皇權之下的門閥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這段話出自《史記》功臣侯者年表中,意思是說,古時人臣的功績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國家的稱“勳”;依靠出謀劃策的稱“勞”;藉助武力的稱“功”;明確功勞等級的稱“伐”;憑藉資歷長短的稱“閱”。我朝的封爵誓詞上講:“即使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們的封國也會永遠安寧,還要把對你們的恩澤延及給後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穩固這些功臣們的根本,但那些枝枝葉葉卻漸漸的衰微了。

這就是西漢時門閥制度最初的雛形。像這類擁有高地位的功臣,其後世子孫可以享受到他們權勢的庇佑,透過各種途徑身兼要職,因而形成了家族勢力。這是門閥產生的方式之一。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另一方面是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政府以儒家的經籍、德行取士,經籍便成為了有些人世代研究的學問,德行成了有些人百年不變的家法。因此也可以累世為官,同樣成為門閥地主。

但西漢初期,剛剛成形的門閥還沒有幫臣子翻身。因為當時政局穩定,皇權無可撼動。門閥也只能完全依附在君權之下,以此來獲取自己的利益。這種局面直到到東漢末年才發生了改變。

(2)亂世中大顯身手的門閥

漢末亂世不用多做介紹了。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自董卓造逆以來,跨州聯郡者不計其數。

漢朝已經岌岌可危,皇權自然成了可有可無的虛設。而這時,世代經營已經形成根基的門閥才能真正發力。

當時的門閥有兩種選擇:

一是割據與天下諸侯逐鹿。

最典型就是袁紹,出身汝南袁氏,是一個標準的門閥出身。倚仗四世三公的出身,天下豪傑士子競相來投。遂以渤海郡起家,鯨吞河北,成為漢末初期最強勢的諸侯,視朝堂天子如無物。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二是扶持諸侯獲取利益。

就如江東四大家。孫策以外來戶身份入主江東,憑著鐵腕一時壓制住了門閥。但孫權繼位後,缺少乃兄手段,不得不跟門閥做融合。一時間江東文武幾乎盡出於士門閥。

雖然同樣輔助君權,可這時與西漢時期已截然不同。他們的利益核心並不是真正擁護誰了,而是藉著軍閥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至於這蒼茫大地到底由誰做主,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所以在曹操邀孫權會獵江東時,江東士家紛紛背棄孫吳,勸孫權向曹操稱臣。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在這一階段的門閥,已經不再像漢初時忠心效力在皇權之下了,而是扶搖直上成為亂世的掌舵人。君權也好諸侯也罷,或者被他們視如無物,或者只是合作關係。

君臣觀的第三階段:君王給臣子隊伍換血,用科舉制度這把雙刃劍,取締了門閥制度

在上文中就說過先秦時期平等君臣觀的形成,是被分裂的亂世造就,君王不得不倚重臣子。但秦始皇稱帝后,天下一統,讓臣子失去了原本的重要性,這才造成了君重臣卑。但隨著漢末亂世再起,臣子成功藉助門閥制度再次持平了跟君王的關係。

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一次大一統之後,漢武帝用儒家思想束縛士子,宣傳忠君之道。那麼隨著隋唐時代的來臨,幾百年的亂世再度終結時,君王又該如何抑制臣權,去打壓坐大的門閥呢?

要知道自曹丕確認九品中正制後,以品行、家世選取官吏,已將兩漢的察舉制完全取代。到兩晉時期,九品中正制已幾乎淪為門閥士族的工具,以至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今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到南北朝時,重要官吏大員幾乎盡出自門閥。如此一來,這天下究竟是皇權在操縱,還是門閥在操縱?還有一點就是,門閥本有不少真才實學之輩,如謝安、王導等人。但九品中正制賦予了門閥入仕的特權後,他們不用努力便能壟斷政治資源,因此反導致門閥中人才凋零,已經不滿足君王的需要了。

這無疑都是君王的心病。為了打壓門閥所代表的臣權,或是為了政治需要重新取仕,君王都必須抑制門閥。當時君王為了打破這一局面,便選擇完善了在南北朝期間已經萌芽的科舉制度,到唐朝時,科舉制度已經完全成熟。

(1)科舉制度的益處

那麼君王為什麼會選擇,並大力推行科舉制度呢?因為科舉制度不但是幫君王打壓門閥的武器,更能夠幫助統治者消除許多社會不安因素:

古代時常會爆發起義,雖然能鬧出動靜,但並不是真正可怕,可怕的是有讀書人加入。而科舉制度的誕生,正好給讀書人提供了一個有前途的出路。

科舉制度的誕生,更加激起了許多平民的讀書求學之心,使得門閥喪失了多博學之士的優勢。

平民透過科舉制度雖然能入仕為官,可由於在官場沒有背景跟根基,所以只能完全依附於皇權之下。而那些高階文官更是要皇上親自殿試,自然就成了天子門生。

最重要一點就是,科舉制度打通了社會階層上升的階梯,起到了極大的穩定社會的作用,更促進了古代文化的盛行。

就這樣,君王運用科舉制度取代了門閥制度,成功給臣子隊伍換血,使得他們再次成為官僚體系的主人。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2)科舉制度的弊端

科舉制度雖然成功淘汰了門閥制度,但是隨著世代發展,他們也形成了新的臣權主體。

憑藉龐大的數量和影響力,結為朋黨,在朝堂上下叱吒風雲,竟又反過來壓制皇權。

就比如公元1179年,宋孝宗寫了一張批條吩咐審官東院特事特辦,給一個叫陳聞禮的青年安排工作。這陳聞禮乃是太上皇后的侄女婿,故而宋孝宗才給他走了後門。但對於堂堂皇帝來說,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是輕而易舉。

可就因為宋孝宗沒有走正常程式辦事,卻在朝堂上竟惹起來軒然大波。一眾學士諫官先是彈劾審官東院處理得不合法,而後右丞相趙雄竟直接稱孝宗此舉“於法令有礙。”

太宗以來,百官差除,皆從中書、門下同共進擬。加官進祿外戚,亦不例外。

眾臣紛紛附和其言,孝宗迫於無奈只得妥協,收回來內批。

君王向來是一言九鼎,可是迫於百官反對的壓力,孝宗竟然只能收回成命。這不知是宋孝宗對百官的妥協,更是皇權再一次妥協臣權。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但由此也可見到宋朝時,由科舉制度選拔到成形的新進臣權,又開始逼著皇權退讓了。

朱元璋殺胡惟庸廢相,徹底分化了臣子權利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幾千年來,君臣關係始終在變化。儘管朝代更迭不停,可無論誰坐了做皇帝之位,都有個共性。就是為了加強君權,勢必會打壓臣權。

門閥制度雖然被科舉制度打敗了,可因此入仕的平民們慢慢成了官場上的中堅力量,慢慢反制君權。尤其坐到人臣之巔,也就是丞相位置的時候,他們更成了君王的威脅,就像胡惟庸。我們先來看兩條丞相的專屬特權:

負責軍機大事處理要務,輔佐皇帝理政。而一般事務,丞相決定後便能施行。

可以任用官吏,向皇帝舉薦人才,對地方官員有罷免和封賞的權利。

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就是丞相。對皇帝而言的確有益處,因為遇上忠誠實幹的丞相,他們不會因為偌大的職權而有半點不臣之心,並且能夠盡心盡力幫君王分憂,減少君王的工作量。這也是千百年來奸相環出,丞相制度卻始終沒有被廢的原因之一。

但胡惟庸卻是個典型的負面教材,他帶給朱元璋的全是不堪的一面。

飛揚跋扈,排除異己。更重要的是他心懷不軌。

因為濫殺惹怒了朱元璋,不想著檢討請罪,反而因為畏懼生出異心,聯合黨羽意圖謀反。

人臣做到這三點,必然是君王不可不殺之人。可將這三點齊備,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當其衝就是手裡得有權。沒有權利,如何替君王行生殺大權。沒有權利,別人為什麼要討好你。沒有權利,如何能聚集黨羽成為謀反的資本。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謀反雖然出自《明史》記載,可後世學者普遍認為胡惟庸並沒有真正值得造反的動機。所謂的胡惟庸謀反,只是史書為了給朱元璋廢相找的一個藉口罷了。

當然這點就不必深究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胡惟庸有沒有謀反,朱元璋勢必都會殺他。因為朱元璋針對的不僅是胡惟庸,還有他身後所代表的相權。

在歷史上臣權過高而影響皇權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前朝蒙元時期。朱元璋深以為戒,所以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也好,為了後人鋪路也好,他必須要屠殺掌權之人,更要廢黜大權之位。因為掌權之位還在,即便殺了個胡惟庸還會後來人替上。因此必須從根源上解決,也就是直接廢黜丞相之職。

廢的不僅是相權,也是幾千年來與皇權相對此消彼長的臣權。為的是樹立皇權的絕對性,為的是確定不可逾越的君重臣卑的地位。而之後改都督七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臣權徹底被瓦解分化。

由此可見,朱元璋廢相是趨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因為為了皇權的穩定,必須得這麼做。但朱元璋短短几天,便能將幾千年來困擾君王的難題徹底解決,僅僅全是因為必然性嗎?其實不然,還有偶然。

這份偶然就來源於朱元璋與歷代君王的不同。

明朝廢除丞相:幾千年君權與臣權的鬥爭,被朱元璋完成了致命一擊

要知道僅胡藍黨案受株連者,便高達一萬餘人。開國功臣幾乎被屠殺乾淨,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以致於當時人人自危,京官上朝都會跟家人訣別,交代好後事。

他為了鞏固皇權,為了維護統治,而去消除一切隱患的那份決心和狠心,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法比擬的。

結語

幾千年來,君臣關係始終都在較量。亂世中的君王為了爭霸,才刻意讓渡權利。治世中的君王為了統治,又都會打壓臣權。從本質上講,他們都將過高的臣權視為威脅,只是隨著時代的不同才選擇隱忍和爆發。直到朱元璋手裡,君權終於對臣權完成了最後一擊,以絕對的君重臣輕將二者關係蓋棺定論。

而後明朝又實行廷杖制度,再次有力打壓臣子地位,使得臣權再無翻身之力。到清朝時,臣子乾脆淪為奴才,徹底臣服在皇權之下。

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臣子雖也時有壓制皇權的現象出現。但縱觀歷史發展的大方向,中央集權的逐漸發展無疑導致了皇權的逐漸坐大,而臣權必然逐漸萎縮。君重臣輕,這也成了無法可擋的歷史大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