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簡介鮑勃迪倫歌詞的批判性是其比普通詩歌更有鋒芒、更吸引人的地方,這種批判性是廣泛的,不只是批判政府、社會,最核心的還是批判人性和現代生活

若貝爾文學獎是什麼意思

作者:

黎荔

2016年10月13日下午1時,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獲獎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鮑勃迪倫獲獎時都75歲了,他紅得發紫的時候,是混亂的60年代,距今都已半個世紀了。最偉大的文化符號、民謠搖滾教父、反戰英雄、音樂界傳奇……對於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人們給予了很多標籤。但是,鮑勃迪倫說這些標籤“沒有一個是靠譜的”,他公然不屑。而對主流文化,他也很警惕,認為是“騙人的把戲”。他變化無常、特立獨行、複雜難解,自由奔放,然而,正是這個敏感的男人,抓到了那個時代空氣中微微顫動的集體思緒,溫柔又堅韌,倔強又軟弱地,說出了一代人面對冷戰時代的困惑,美國人從他的音樂中找到方向。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上個世紀60年代,是冷戰最嚴酷的時期,也是人類的各種觀念最緊張對峙的時期。60年代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它是集激情、瘋狂、糜爛、墮落、抗爭等諸多元素為一身的混合體。今日青年所標榜的個性、潮流等,在60年代的青年眼中不過是小兒科。半個世紀過去,60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而今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想象那個年代的瘋狂勁兒。透過幾部經典的影片,比如《阿甘正傳》、《挪威的森林》,還有那些經典的小說,如凱魯亞克《在路上》,還有鮑勃迪倫的歌曲,“要多久時間,某些人才能獲得自由”,“炮彈要在空中呼嘯而過多少次,他們才會被禁止?”我們還可以感受到60年代那種躁動的脈搏。60年代,有那麼多奔放的詩篇,有那麼多奔放的思想,有那麼多的傲骨錚錚。正是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促生了緊張對峙時代的奇妙的藝術動力。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到了高速公路通往的70年代後,嬉皮士們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生活以及生存的壓力,開始謀求生計,這時當初的理想已經漸行漸遠。在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歌詞裡,站在門廳的她,是人類追求物質的隱喻,她的出現,已把人帶上了對物質主義追求的道路。“歡迎光臨加州旅館”,“她的思想被珠光寶氣扭曲,因豪華轎車變形”,庭院中翩翩起舞,夏日香汗淋漓。過去的理想是再也回不去了。忘卻的又是什麼?“自從1969年之後我們再沒有烈性酒了”。 加州旅館,已經成為了一個透過慾望控制每一個人的資本體系。“我們都只不過是自己設下牢籠中的囚徒”。上帝給予了每一個人充分的自由,但人們選擇了自己現在的處境。體系中的每個人只有接受的命運,可以隨時結賬,卻永遠無法離開。因為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這個體系中,無處可逃。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所以,我認同樂評家張曉舟的觀點,“讀歌詞或者詩,仍然是‘迪倫小學’的必修課。”“迪倫的力量更多來自風馳電掣的公路,暴雨將至的街頭,燒焦的土地,腐爛的地下室。儘管我更願意強調迪倫搖滾的肉身而不是詩人的王冠,但必須承認,迪倫的現場並不是尖叫,雀躍,狂歡的絕佳去處,沒準他的歌會讓你變得更沉默。”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鮑勃迪倫,我們錯過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思維方式,一個時代。“我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喜歡做。如果別人能理解這點的話,那當然很好;但如果他們不能理解,那也沒什麼。我覺得我可能在一百年後才會被真正理解。我做過的和我正在做的,都是其他人都沒有做過的。”迪倫說。對於中國人而言,鮑勃迪倫是陌生的,同樣陌生的還有他所開啟的那種思維方式:我們都應該選擇讓自己開心或者甘願的事情,不然就會為雲遮擋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引發困惑和憂慮。一代青年想要什麼?他們想要自己自由的人生。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找回那個大寫的他或她。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過完整個夏天

憂傷並沒有好一些

開車行駛在公路無際無邊

有離開自己的感覺

唱不完一首歌

疲倦還剩下黑眼圈

這是那種60年代的生活,自由馳騁於縱貫美國的61號高速公路,一代晃晃蕩蕩的青年,丟掉沉重的骯髒的美好的糾纏的所有的理智和累贅,燒掉。去求一種生活或者一段自己也無法定義的旅行,好似《搏擊會》裡說的“It’s only after we’ve lost everyting that we’re free to do anyting。 ”。讀凱魯亞克《在路上》時,我感受到的就是這種叛逆、狂放和自由,那是“渴求燃燒、燃燒、燃燒”者發自內心的敘事,所以他才能用3個星期在一卷30米長的打字紙上將作品一氣呵成,宣洩那種一意孤行的真實和自由。

多數身在青春期的年輕人都有反叛的衝動,他們在生命的終極上思索活著的意義,追尋幸福的本義。思索和追尋給他們爆發的衝動和力量,他們想衝破既有規範和生存模式的束縛,撒一次野、耍一次歡,在放蕩不羈中體驗生命的極致。這種撒野耍歡非常重要,會讓他們受用一生,因為他們體驗到了生命的極致狀態是什麼,在體驗中領悟到生存的真諦。所以說,戰後60年代的鮑勃迪倫那一代人,只是用一種垮掉的姿態站起來而已。克林頓、布萊爾,他們都曾是垮掉的一代,美國卻未見衰敗。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在當代惟有哲學家和青年人才會追問生命的終極意義,這種自由奔放,是發自內心需要,所以放肆的方式、對生命極致的體味都是異質的、獨特的、不可複製的,體現了個體生命的自由和獨立。今晚,再次在夜深如海中聽鮑勃迪倫,這個特立獨行、善於讓自己不斷變成陌生人的特殊傢伙。他來了,就在眼前彈著,唱著,滄桑的聲音裡有酒,帶刀,背景常常是霹靂和閃電,這樣的用力讓人精神錯亂。可這正是鮑勃最本質的原型。一首首詭辯的歌,強大的語言力量,許多歌詞所引起的混亂和困惑只是為了引匯出一個高潮,那種迷魂湯般的感受力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而無以言表的情感卻深深地隱藏在那些緊密相連的詩句中。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

要問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首次頒予一位音樂人?我想,音樂是軀體,歌詞是靈魂。詩歌在當代的重要發展,有一部分是在搖滾樂或民謠中發生的。因為這些搖滾樂或民謠歌詞關注當代,關注我們生存的現實,它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切入生活,而且反響熱烈。歌詞是現代詩歌中一塊被忽視的地方,這些詩全部是唱出來的。許多優秀的歌詞都具有詩的意境和力量。鮑勃迪倫那首被一代青年引為“戰歌”的《像一塊滾石》,是這樣寫的:“這感覺如何,這感覺如何,獨自一人感覺如何,沒有家的方向感覺如何,像一個徹底的無名氏,像一塊滾石……”這樣的問句,使得在動盪和時代變化中掙扎的每個人都會感到心臟被攥緊,這種感覺當代中國人一樣會有。在鮑勃迪倫所有關於世界末日的警告中,《暴雨將至》這首歌的隱喻是最尖銳的:先驅者跌跌撞撞的穿過悲傷的樹林,路過死亡的海洋,他看見新生兒被狼群所包圍,一直黑色的樹枝在滴血,一架血色的梯子被打水淹沒。儘管發生了這些,這個人最後還是固執的留了下來,“然後站在海面上知道我開始下沉,在我開始歌唱之前我要記住我的歌”。鮑勃迪倫歌詞的批判性是其比普通詩歌更有鋒芒、更吸引人的地方,這種批判性是廣泛的,不只是批判政府、社會,最核心的還是批判人性和現代生活。

在人人把他樹為偶像的時代,他一再宣稱:“我不想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那幅集體圖景中。”他彷彿自由自在的靈魂,從不為他人改變方向。“為了得到青春,我付出了很長的時間,而現在我認為自己很年輕。”這位個性堅硬如頑石的酷老頭說。我真的喜歡他骨子裡這股子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我真的害怕自己終究也會被淹沒在晦黯枯涸的制式生活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