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簡介漢代益州刺史部在高祖剛建國時期,巴蜀和漢中地處偏遠,道路艱澀難行

古巴蜀棧道是誰修建的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統一了中國的大秦王朝在極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項羽大封天下諸侯,首先攻入咸陽的劉邦被封為漢王,都南鄭,掌控巴蜀和漢中之地。這樣的分封方式實際上並不符合義帝在戰爭前“先入咸陽者王之”的承諾,但由於項羽擔心劉邦坐大,就僅僅將秦國之地的漢中部分封給了劉邦。巴蜀和漢中之地也就成為了劉邦的龍興之地,興基之所。從此開始,巴蜀和漢中彷彿就結下了歷史上的不解之緣。從高祖建國開始,這兩塊土地為漢朝帶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四百年後,劉備於東漢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在西南巴蜀、漢中之地先為王、後稱帝,帶來了漢室江山的最後一抹落日餘暉。這片土地見證了漢朝劉姓天下的建立與衰竭,而巴蜀和漢中也因為漢朝歷史結下了不解之緣,那麼它們在這四百年中的淵源如何,有待筆者慢慢道來。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西漢政區圖

漢代巴蜀與漢中的分分合合

巴蜀之地與漢中之地最早的一次合體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辯士蘇秦對秦惠王說:“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段話中重點著眼於關中的強盛,將漢中、巴蜀視為側翼。天府之國在這裡雖然指代的是關中三秦之地,可是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到了東漢末年,這個詞彙就開始用於形容益州之地。《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可見,在漢朝四百年的統治過程中,益州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自漢武帝設立十三州刺史以來,漢中、巴蜀同歸益州刺史部,所以東漢末年的益州已經是巴蜀和漢中的結合體。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漢代益州刺史部

在高祖剛建國時期,巴蜀和漢中地處偏遠,道路艱澀難行。據考證劉邦獲封漢王之後很有可能都沒有到過巴蜀之地,而是一直留在了位於漢中的都城南鄭。不久劉邦韓信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取關中。巴蜀之地在秦末漢初雖然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道路太過於難行。以至於到了唐代,李白還發出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慨。從戰略上來講,高祖留在漢中可以很快地對關中大地展開突襲。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實際上就是一場針對三秦的突然襲擊,所以劉邦不能遠赴巴蜀,要坐鎮南鄭指揮。而當漢朝建立後,巴蜀、漢中等地也一直受到中央的照拂。這一地區成為了天子自領地,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大致就是以函谷關為界,函谷關以西全部為漢朝統治地域,函谷關以東大部分被分封給諸侯。漢中、巴蜀等地也就成為了漢朝中央的後花園,為漢朝提供糧食和資源。可以說從戰國到漢初,這地區一直都被同時提及,共享尊榮。從地理上看,漢中是巴蜀的橋頭堡,巴蜀是漢中的後勤庫。但是隨著漢朝疆域隨著削弱諸侯國而不斷壯大,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這一地區也開始進行了分化。到了武帝時期,雖然漢中、巴蜀這兩地三郡同屬於益州刺史部,但是內部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項羽分封圖

巴蜀之地在漢武帝開拓西南屬地時,因為靠近西南地區的原因,物產的優勢也被凸顯出來。據《漢書》記載:“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於是這裡成為了漢武帝征討西南的屏障與跳板,為戰爭的順利進行出力不少。在人口數字上看來也是如此,據《漢書·地理志》記載:

漢中郡,戶十萬一千五百七十,口三十萬六百一十四。

巴郡,戶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十八。

蜀郡,戶二十六萬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萬五千九百二十九。

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

漢中郡,戶五萬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萬七千四百二。

巴郡,戶三十一萬六百九十一,口百八萬六千四十九。

蜀郡,戶三十萬四百五十二,口百三十五萬四百七十六。

這兩次人口統計是發生在西漢平帝元始年間到東漢桓帝永壽年間的情況。也就是說在東漢時期該地區的人口,漢中郡呈下降趨勢,但是巴蜀卻上升了許多。這說明在武帝以後,漢朝對於巴蜀的重點經營是一貫的,但是漢中的地位卻在逐漸下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漢中郡在西漢時期下轄十二縣,到了東漢就只剩下九縣,實力自然大減。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漢中是進出巴蜀的門戶

到了東漢末年,漢中和巴蜀由於政治問題甚至一度成為了仇敵。漢獻帝初平二年,益州牧劉焉派遣手下的督義司馬張魯攻打漢中,張魯於是就在漢中打下了根基。三年後,劉焉病逝,其子劉璋繼位,藉口張魯不聽調遣屠殺了張魯全家,而後劉璋“而遣其將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魯部曲多在巴土,故以羲為巴郡太守。魯因襲取之,遂雄於巴漢。”從此之後,漢中和益州勢如水火,淪為仇敵。最後,劉備入川取代劉璋,張魯投降曹操,曹劉兩家漢中大戰。最後益州和漢中重新聚合在劉備手中,劉備以此基業稱漢中王,後來自立為帝。

漢中與巴蜀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從歷史上看來,漢中與巴蜀都是蠻夷聚集的地方。在還沒有完全開化的時代可以說的上是遍地煙瘴,荒蠻未開,道路崎嶇,民風彪悍。但是,在中國秦漢時期,這裡卻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出現了兩代帝王。其原因主要在於中原雖然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但是一旦遇到戰爭也必然是最先遭受戰火洗禮。秦代末年,中原大地上群雄並起,項羽分封時便有十八位諸侯。加上楚霸王項羽自身和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義帝連帶著霸佔南越的趙佗,天下幾乎被分割成了二十餘塊,互相戰爭不斷。而巴蜀漢中一帶卻因為地理環境並未受到過分的波及,當然開發的程度也不算高。但是,憑藉地利的優勢,漢王屯兵漢中可以隨時西進關中奪取三秦之地。從戰略上來說,巴蜀漢中之地退可以偏安一隅,進可以爭奪中原,是天下難得的攻守兼備的地區。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巴蜀地形圖

第二,巴蜀、漢中有當時全國重要的鐵官。漢中郡:“沔陽,有鐵官”。蜀郡:“臨邛,僕千水東至武陽入江,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有鐵官、鹽官。”巴郡:“朐忍,容毋水所出,南入江。有橘官、鹽官。”這些專門的官署在當時負責特殊資源的轉化與運輸。這就使得當地完全可以自行保障武器裝備的製作和使用。在秦漢時期,冶鐵工藝尚不算髮達,擁有成熟的金屬冶煉體系自然可以為戰爭增加獲勝的籌碼。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如今富饒美麗的巴蜀大地

第三,自秦代開始,漢中、巴蜀地區的長官多由賢能充任,郡中人才從漢代開始不斷增加。戰國時期有李冰興修水利,為巴蜀的農業發展打下了千秋萬世的基礎,至今他建造的都江堰工程仍然在發揮著效用。在西漢景帝在位時,文翁入蜀大興文教,一改蜀地荒蠻之風。史書記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之後的揚雄、司馬相如都是蜀郡人士,可以說的上是人才濟濟。

第四,巴蜀、漢中之地處於亂世群雄的視野盲區,容易被忽視。秦代末年,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本來按照懷王的承諾應該佔據秦地稱王,但是項羽擔心劉邦做大,最開始只肯封他巴蜀之地。還是張良從中斡旋,項羽才將地處偏僻的漢中之地封給劉邦。這一招棋錯,滿盤皆輸,留下了漢中這個重要的進出通道,為漢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下了基礎。此外,東漢末年,曹操很早就佔據了關中長安之地。建安四年,漢朝中央就派遣了鍾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長安及其周邊各地都表示了臣服。但是由於視覺上的盲點,曹操忽略了漢中巴蜀之地,僅僅是採用了半羈縻的性質,讓張魯和劉璋偏安一方,各自為戰。他自己反而進兵經略江南,致使錯過了收復漢中巴蜀的最佳時期。最後,該地區被劉備所佔據,即使經過了漢中大戰,曹操依舊無法奪回漢中、巴蜀之地,這也是曹操的一大政治失誤。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三國鼎立圖

漢中、巴蜀對於後世的影響

漢中巴蜀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與軍事位置在秦漢時期的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國進入中古社會後,該地區也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漢代後期,益州的巴氐部落開始不斷髮展,

《後漢書·西南夷傳》雲:“土地險阻,有麻田,出名馬、牛、羊、漆、蜜。”

《魏略》亦云:氐“俗能織布,善田種,畜養豕、牛、馬、驢、騾”。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清水氐楊氏曾建立仇池政權,臨渭氐苻堅建立前秦,略陽氐呂氏建立後涼、略陽氐李雄建立成漢政權。這些政權有的縱橫天下,有的偏安一方,在混亂複雜的五胡十六國時期書寫歷史。到了南北朝時期,益州被東晉吞併,成為了南朝的一部分,為南朝輸送資源和養分。不過,隨著南梁侯景之亂時,南部政權動搖。西魏趁機奪取益州擴大勢力,這一地區也被後來的北周和隋朝所繼承。可以說南朝自從失去了益州之後,實力大衰,已經再也沒有北伐的能力。失去益州短短40年後,隋朝就統一了全國。從歷史的大背景看來,益州是能夠決定整個天下走向的砝碼,獲得了益州之地能夠為奪得天下爭取到先機。在之後的歷史上,漢中、巴蜀之地也為整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從高祖龍興到劉備稱王,淺談漢代巴蜀與漢中的數百年曆史淵源

五胡十六國政區圖

綜上所述,漢中、巴蜀之地在先秦時期就是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僅有充足的資源還有天險以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這片土地是漢高祖崛起的龍興之地,也為漢昭烈帝劉備帶來了中興漢室的希望。它憑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和發達的冶金業設定為戰爭提供了重要的補給。漢代之後,這片土地成為了改變天下走勢的砝碼,這片土地上孕育的氐族勢力在五胡十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南北朝時代,任何勢力獲得漢中巴蜀之地都可以為爭奪天下贏得主動。東晉獲此地而得以偏安南方;南梁失此地不足四十年,南北即告一統。所以,這片大地對於中華歷史的走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中華文明的演進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漢書》,《後漢書》,《魏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