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簡介馬謖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馬謖的確是這個時候被殺的,但是也就是同在《三國志》的記載上,還有著其他版本的結局

三國馬良和馬謖是什麼關係

歷史,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情。理論上來說,經歷過的就是事實,只有一種真相。但是實際上,對於發生過的事情,我們畢竟沒有過親身經歷,只能靠著以前的史書來推測瞭解。於是就會發生這樣的一種現象,不同的史書上對於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件事的記載是不一樣的。這樣的事情比較常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記載自己看到的事情,難免有所偏差。但是如果是同一個人同一本史書,對同一個歷史人物的記載都不一樣呢?這可以說是一種“靈異事件”了,而我們今天來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靈異事件”。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裴松之

今天我們的“靈異事件”主人公是馬謖。故事背景是這樣的,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收拾收拾準備北伐攻打曹魏,當時馬謖受到丞相重用,作為參軍馬謖被派去駐守在戰略要地,街亭。而馬謖有自己的想法,在街亭不聽丞相的安排,也不聽手下小弟王平的勸告,自作主張的在遠離水源的山上安營紮寨,結果曹魏大軍打過來了,被圍在山上了,打了敗仗,最後慘兮兮的回到大本營,街亭失守。而後便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這麼一個故事,同時問題也就出在這了。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馬謖

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馬謖的確是這個時候被殺的,但是也就是同在《三國志》的記載上,還有著其他版本的結局。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三國志諸葛亮傳》

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三國志王平傳》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諸葛亮

首先我們來看《諸葛亮傳》的記載,就是說因為馬謖不聽從指揮,打了敗仗。諸葛亮作為北伐的總負責人,任命馬謖這麼一個重任但是失敗了,所以決定斬殺馬謖,向大家謝罪。除此之外,諸葛亮自己也申請自降職位。除此之外還有個見證人,是馬謖當時的副將,張平。這是第一種結局。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諸葛亮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三國志馬良傳》

馬良是馬謖的哥哥,根據《馬良傳》的記載來看,馬謖打仗打輸了,被關進了監獄之中,隨後死掉了,諸葛亮還為馬謖的死痛哭。這是以馬謖的哥哥馬良的視角看的第二種結局。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馬良

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三國志向朗傳》

這也就是馬謖的第三種結局。說的是,向朗和馬謖一直玩的比較好。於是自己好朋友打了敗仗之後想要逃跑,向朗包庇自己的朋友,沒有把他逃跑的事情說出去。

馬謖失街亭後死了?逃了?《三國志》為什麼會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向朗

同一本史書,同一個作者,三種結局。諸葛亮是馬謖的上司,王平是馬謖的下屬,這是同事的視角;馬良是馬謖的哥哥,這是親人的視角;向朗一直和馬謖關係比較好,這是朋友的視角。三種視角的記載可以說都非常的可信,但是三種結局又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馬謖最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呢?真可以算得上是歷史上的“奇異事件”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