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簡介好的東西,認為自己用了可惜,潛意識裡,是覺得自己不配使用高階的東西

豁口是什麼意思啊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困惑:

遇到心儀的物件,卻認為對方可能不會喜歡自己,還是算了吧;

遇到好的平臺,卻下意識地認為自己不行,還是再看看吧;

遇到前景很好但有挑戰性的事情,還沒有開始具體計劃,就因為各種理由放棄了……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潛意識中有一種“

不配得感

”。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1

應邀去蕭蕭家作客,蕭蕭準備了一桌好菜。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家盛菜的盤子,大多是超市的普通盤子,但是有一隻盤子卻與眾不同,顯得鶴立雞群。

它是細膩通透的骨瓷材質,潔白的盤底配了栩栩如生的杜鵑花,盤邊鍍了一圈金色,提升了盤子的貴氣感。用這樣的盤子盛放的菜餚,想必也更令人垂涎欲滴吧。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盤子有一個小小的豁口。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我不由地稱讚這隻盤子的精美。

蕭蕭告訴我,這隻盤子是一位親戚從景德鎮帶回來的精美禮品套裝,有一整套呢,好幾年了,都沒開啟用過,一直放在櫃子裡。

我問她這個豁口是怎麼回事,她說是有一次一位朋友過來串門,她打算拿給朋友欣賞的,結果取出的時候不小心磕在桌邊上,碰出了一個小口子,心疼死了。不過後來也想開了,正好可以把這隻缺了口的盤子拿出來過過癮。

我很好奇,問她為什麼不用好的,反而用這隻豁口的?

蕭蕭說:

那麼貴重的東西,用它幹嘛?這隻反正破了,所以就拿來用了,就算摔壞了也不可惜。

原來,一切都是“可惜”在作怪。

好的東西,認為自己用了可惜,潛意識裡,是覺得自己不配使用高階的東西。

在蕭蕭看來,這麼精美的瓷器,又這麼易碎,怎麼能輕易使用呢?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我們去餐廳吃飯,假如飯店讓我們使用帶有豁口的餐具,我們會抗議,會投訴,會給差評。

但是我們對待自身或家人,卻常常比較隨意。

盤子豁了個口,認為反正是自己用,沒什麼。卻不知道,這樣隨意地對待自己,也是在暗暗地貶低自我形象。

我們使用的物品,也是有氣場的,每天都在用的東西,會影響到自己的潛意識。

一直使用隨意的東西,會讓自己成為自己都不喜歡的人。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2

隨著兒子個子長高,他的童車有些小了。正好小區一位鄰居有一輛再也用不著的大一號的童車,於是送給了我兒子騎。

拿到車的時候發現,那輛車可能在車棚放久了,落了厚厚的灰,我用水和抹布去清洗積塵。

清洗的時候發現包裝車梁的包裝膜都沒撕掉,前前後後包裹得如同剛出廠時的樣子。

我問鄰居怎麼沒撕包裝紙,她說怕車架上的烤漆被磨損,沒捨得撕。

可憐這輛童車,從誕生到被廢棄,一直都躲在包裝紙內,從未以真面目示過人。

我撕掉包裝膜,用布擦乾淨,最終發現它就像一輛新車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知不覺間認為自己不配享受好東西,只有便宜的、破損的,才敢放心大膽地用。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3

你的筆筒裡是否塞了一大堆中性筆,要用的時候卻大都寫不出字?

你的衣櫃是否滿得櫃門都快關不上,要穿的時候卻一件像樣的也拿不出來?

你是否在“雙11”囤了一大堆打折商品,卻沒一樣是能讓自己神清氣爽的?

如果一直使用廉價物品才舒服,那麼說明你在貶低自己,認為自己只配得上這些廉價的東西。

某件物品你覺得使用的話會可惜,說明它超過了你的自我形像。這時你就要有意識地去突破。

行為會影響心靈,如果想提升自我形象,可以試著使用原先覺得“不配”或“捨不得”使用的東西。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一開始可能有些彆扭,生怕會磨損、弄壞高階的東西,但人的大腦有適應性,當你用習慣後,會發覺,原來使用精挑細選的東西感覺是這麼好!

買一支好用的鋼筆,代替大堆中性筆,寫字的時候彷彿字也變好看了。

把買一大堆打折衣服的錢省下來,淘幾件真正喜歡的、有品位的衣服,你的自信心都會提升幾個檔次。

忘記“雙11”,只在需要時買必需的東西,然後物盡其用,你的生活會變得簡單許多。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心理學上有一個“

配套效應

”,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收到朋友送他的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

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家裡尋找感覺,總覺得傢俱風格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將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

狄德羅的行為有些誇張,咱們不必為了一件物品就去購買新的物品與它配套。

但是大腦有個神奇的機制,為了讓自己配得上高階的東西,你也會不自覺地想要成為與之相“配套”的自己,然後付諸行動,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就好比在纖塵不染光滑如鏡的酒店大堂地板上,你也不好意思隨地扔廢紙,而在滿地紙屑果殼的大排檔,你可能會隨手丟下一些垃圾而心安理得。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4

不敢用好的東西,在心理學上叫“不配得感”。

之所以會有不配得感,往往是因為小時候被父母否定打擊得多,總拿“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來比你的缺點, “這個太貴了,別買”“小心,別碰那個,別弄碎它”“爸媽賺錢不容易,別浪費”……

漸漸地,這種“我不配用高階東西”的觀念就在潛意識中根深蒂固,搖都搖不動。

然而,你要知道,

你配得起的,因為你是世間獨一無二的你。

“這東西太好,我捨不得用”|別讓“不配得感”降低你的自我評價

父母對孩子的打擊,本意往往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但是孩子是極佳的“資訊接收器”,不管真的假的、開玩笑的還是認真的,統一都當真的。

孩子卻不是很好的資訊解釋者,不易理解父母背後的原意,對於父母的否定打擊,常常歸因為“我不夠好”“我不配得到父母的愛”,所以不知不覺中種下了“不配得”的種子,使自己的內在自我價值評估體系給自己較低的自我評價。

如果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的,就不可能真正擁有。

即便你已經得到,也會在內心認為不屬於自己,從而產生一種焦慮感。

我們不必抱怨原生家庭,因為父母也不是全能的,我們自己當了父母,也無法保證百分之百正確。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的行為選擇,來提升自己的“配得感”,從而更勇敢,更自信,面對困難時無所畏懼,逐漸成為理想中的那樣美好的自己。

____

關注我@雲姐講堅持 輕鬆堅持,找雲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