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 由 談古論今說歷史 發表于 單機遊戲
  • 2022-01-03
簡介王導知道王敦的事之後,直接帶著自家的二十多人,前往晉元帝前哭訴,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賊子

不殺伯仁是什麼意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諺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列傳三十九》。這句諺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我怨恨伯仁,可是沒有殺他的意思,問題是因為我的怨恨,導致了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這句諺語的意思很簡單,也很明確。那麼問題來了,這裡面的伯仁指的是誰呢?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只聽說過這句諺語,對諺語中的伯仁根本不知道。這是很正常的,這裡說得伯仁,就是歷史上的周顗(yǐ)。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關於這句話,要從兩晉時期說起。周顗出生在門閥士族,在當時來說,周顗就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有了這樣的身份,周顗肯定是非常富貴的,同時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歷史上的周顗在司馬越之子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門閥士族在晉朝時期是非常厲害的存在,這一時期的門閥士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其中在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門閥士族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這時候的門閥士族,甚至已經開始威脅到了皇權,無論是哪一位皇帝,都無法忍受的。

東晉剛剛建立時,出現了一個門閥士族——王氏。這個門閥士族有兩個代表人物,分別是王導和王敦,兩人是堂兄弟的關係。王導和王敦的危險之處就在於,他們一個主導內政,另一個主導軍事,可以說兩人把持著東晉的命脈。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與王導屬於同事關係,兩人共同為晉元帝工作。與很多同事關係不同的是,王導與周顗沒有勾心鬥角,兩人的關係甚至是非常好的。當時的王敦屬於主管軍事的長官,在晉朝時期,實施的是九品中正制,就是說地方官員可以自行任命百官。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這個王敦手握大軍,對晉元帝甚至都不服。很多時候晉元帝的命令他都置若罔聞。甚至是與晉元帝對著幹,這可是一個皇帝無法忍受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晉元帝先是想了一個辦法,慢慢的疏遠王導和王敦,其次在收拾他們。

王敦自認為文韜武略無人能敵,不服朝廷管束,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牴觸。看到這樣的王敦之後,晉元帝非常惱火,不過晉元帝可是晉朝的開國皇帝,沒有衝動做事。還沒等到晉元帝做出反應,王敦不幹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王敦在從武漢直撲南京,這讓晉元帝可嚇壞了。此時一個出謀劃策的人站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劉槐,他向晉元帝建議將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員一律殺光。要知道,此時的王導還在晉元帝身邊。這件事可把王導嚇壞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指的是誰?

王導知道王敦的事之後,直接帶著自家的二十多人,前往晉元帝前哭訴,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賊子。不僅如此,王導每天帶著這些人在晉元帝的門口,以示清白。恰恰王導與周顗是好友,於是王導託付周顗在晉元帝身邊美言幾句。

可是這個周顗沒有按照王導的意思行事。面對這樣的情況,王導懷疑周顗在晉元帝前說了自己的壞話。於是心裡暗恨周顗。後來王敦打到南京城中,結果王導懷疑周顗,被王敦殺害。不過到了之後,王導發現錯怪周顗了。

叛亂平定,王導繼續主導東晉的朝政。周顗進宮見晉元帝,細述王導的忠君愛國,認為決不可錯殺忠良。面對這樣的奏章,王導痛哭流涕,就說出了“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就是之後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