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手握三百萬軍隊卻只抵抗了44天,曾經的強國竟把自己打成了笑話

簡介只要有馬奇諾防線的威懾力在,希特勒大機率會選擇一戰時期德軍的進攻路線,從比利時和荷蘭方向進逼法國,只要英法聯軍在這裡做好防禦,到時候德軍打不下來就會陷入持久的消耗戰中,結果將不過是重蹈一戰的覆轍而已

閃擊波蘭用了多少兵力

手握三百萬軍隊卻只抵抗了44天,曾經的強國竟把自己打成了笑話

法棍麵包、法式軍禮、法式白旗,各式各樣的“乳法”梗成了今天網際網路上津津樂道的話題,當提到二戰、法國等關鍵詞時,總是難免要被拿出來調侃一番。

很多人都不理解一戰時還能跟德國血拼到底的高盧雄雞,為何到了二戰卻只能淪為史料的笑柄,擁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又是如何在納粹德國面前丟掉底氣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法國東部貢比涅森林的一節火車車廂中,陸軍元帥斐迪南·福煦代表協約國接受了德國簽署的投降書。

德國的戰敗,意味著後續將陷入割地賠款等一系列待宰的境地,這在一些具有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人看來,無異於是國家的恥辱。

希特勒就是抱有這種看法的人,作為一名一戰老兵,其他的退伍戰友在經歷過世界大戰絞肉般的殘酷之後,大多數都選擇了歸隱人間,而希特勒卻對這一國仇家恨有著異常的狂熱。

作為針對德國打壓得最狠的國家,法國自然也就成了希特勒復仇名單中的頭號目標。

僅在22年之後,希特勒的願望就得以實現,在貢比涅森林的同一節車廂中,已經成為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為法國代表舉行了隆重的投降儀式。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二年,法德邊境線上,百萬的法軍嚴陣以待,在軍容肅穆的威嚴陣勢中,士兵們的心裡卻是愁雲密佈:難道法國又要迎來戰爭了嗎?

一戰結束後,同德國一樣,法國雖然打贏了戰爭,但舉國上下並沒有一絲歡騰氣息,慘烈的犧牲讓反戰厭戰的情緒在法國國內甚囂塵上。

為避免本土再次遭到入侵,在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的建議下,法國開始以阿爾薩斯和洛林堡壘群為基礎擴建一條抵禦德軍的防線,最終把這條防線硬生生地覆蓋到了整條東部邊境線上。

這就是二戰前期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陣地戰思想的產物,也是法國人專注於守家、不再崇尚武力進攻的縮影。

在1939年希特勒閃擊波蘭時,波蘭就希望法國能從德國西線出兵,緩解波蘭的抵抗壓力,但百萬法軍始終堅守在馬奇諾防線上巋然不動,任由波蘭被德軍肆意地蹂躪。

法國人認為憑藉著強大的陸軍和這條堅不可摧的防線,只管等希特勒來攻就好了,沒必要再跑出去跟德軍火拼。

只要有馬奇諾防線的威懾力在,希特勒大機率會選擇一戰時期德軍的進攻路線,從比利時和荷蘭方向進逼法國,只要英法聯軍在這裡做好防禦,到時候德軍打不下來就會陷入持久的消耗戰中,結果將不過是重蹈一戰的覆轍而已。

法國的考慮的確很周到,與德軍統帥部給出的入侵法國“黃色方案”基本上大同小異,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國人做夢都沒有想到,希特勒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這第三條路是由A集團軍參謀長曼施坦因探索出來的,但剛一出爐就被德軍的高階將領給斃掉了,直到被希特勒看見,這份大膽的方案才最終得以採用。

在曼施坦因的設想中,法國、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交界處的阿登森林將是德軍出奇制勝的突破點,一旦德軍能順利地穿越森林,突進法國境內,就能直奔英吉利海峽,從背後把英法聯軍團團包圍。

對於這一致命的破綻,法國人卻自始至終都未曾放在心上,一方面,由於比利時的堅決反對,法國並沒有將馬奇諾防線修到比利時境內,阿登森林自然也就成了防守的真空地帶。

另一方面,法國人一直堅信德軍壓根就不會走阿登森林,因為那裡地勢崎嶇,而且遍佈沼澤,稍不注意就要翻車,坦克根本開不過來,這也是曼施坦因的計劃得不到贊同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當英法聯軍看到德軍的坦克從阿登森林竄出來的時候,著實是被這一神兵天降的舉動嚇了一大跳,心理上的防線迅速崩潰。

1940年5月,德軍A、B、C三路集團軍按照作戰計劃開始行動,A集團軍穿越阿登森林,從背後配合正面進攻比利時、荷蘭的B集團軍,夾擊英法聯軍,而C集團軍則負責進攻馬奇諾防線以牽制法軍。

在正面B集團軍的佯攻下,盧森堡不戰而降,荷蘭在抵抗了5天后就宣佈投降,比利時在英法聯軍的支援下才勉強撐住。

但還沒堅持多少天,英法聯軍就不得不考慮撤退了,因為擔任主攻的德軍A集團軍群已經包到了後路,再不撤走隨時都有被殲滅的危險。

德A集團軍群的兵貴神速也是英法所始料未及的,德軍的裝甲師剛一衝出阿登森林,就迅速攻陷了色當,強渡馬斯河之後便開始追趕著英法聯軍撤退的腳步。

在這場追逐戰中,德軍本來有望在英吉利海峽全殲數十萬的英法聯軍,卻突然被希特勒叫停了攻勢,調頭南下去進攻法國本土。

當時法國境內尚有大量的部隊可供調派,面對德軍的閃電戰打法,被安排救火的馬克西姆·魏剛在法國北部松姆河和埃納河一帶構築起一道“魏剛防線”,短暫拖延了德軍進攻的腳步。

在魏剛的指揮下,法軍的防禦陣地不以德軍的坦克為打擊目標,而專打後面跟進的步兵,試圖割裂德軍步坦間的協同配合。

這一做法的確起到了作用,德軍B集團軍群在法軍的頑強抵抗下,在一天之內僅前進了7千米,但單純靠拖總歸是不能解決危機的。

一來法軍缺乏足夠的預備隊,魏剛接手部隊時,已經有一部分的法軍被堵在了比利時,憑藉魏剛手底下的這些兵力,要覆蓋一整條接近一千公里的戰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二來法國缺少大縱深防禦的地理條件,關鍵的交通樞紐一旦落入德軍手中,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整條防線將瞬間崩潰。

德軍也是看到了這點,A集團軍群在找到法軍防線的薄弱點並順利突破之後,便直取法國最大的交通樞紐巴黎。

當巴黎淪陷的訊息一傳開,還在前線堅守的法軍士兵頓時失去了鬥志,1940年6月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法國宣佈投降,法軍被俘200萬人。

從5月10日開戰到法國投降,希特勒僅用了44天的時間就佔領了荷、比、盧、法四國,橫掃了整個西歐戰場,但德軍的瘋狂進攻仍然還未停止,在海的對面還有一個日不落帝國在負隅頑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