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簡介但當兩支軍隊的實力差距過大,可能導致防禦方的傷亡超過進攻方,而槍械損傷率跟傷亡率相差無幾的情況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鮮戰爭時期的上甘嶺戰役

黃金萬兩花怎麼養圖片

在經濟學家眼中,科學研究,超級工程,自然災害這是讓人類社會花錢最多三大地方,前兩者是人類的主動行為,第三個則是被逼無奈的自救行為。

但是在這三大行為之外,有一種“吞金獸”是可以徹底擊垮社會經濟穩定性的存在,那就是戰爭。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開始,戰爭對人類的破壞性就慢慢趕超了天災,在進入工業時代後,它的經濟消耗遠超“科學研究”和“超級工程”,“槍炮一響,黃金萬兩”絕不是說說而已。打仗不僅需要人,還要大量武器去武裝人,士兵打出的每一發子彈,每一發炮彈都是花錢的。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以全世界裝備量最大的AK47為例子,一把最便宜的阿富汗生產AK47需要500美金,摺合人民幣3000多塊,而一發AK子彈是1元人民幣左右。1把AK47約等於阿富汗人的年平均收入,看來在那些游擊隊眼中,槍是家裡的“大件”,稍有損傷都會讓普通人破產。

在軍隊裡,大到飛機坦克,小到步槍、機槍都有“戰損率”,這些武器的價格肯定比AK47貴,損傷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損傷率”是浮動的,根據戰場局勢隨時變化,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軍隊人員和武器的“損傷率”更低。那麼假設發生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軍隊的槍械戰損率是多少呢?這個比例的浮動有無規律?現代戰爭裡,“槍械損傷率”是否重要?

一、槍是怎樣“戰損”的?

大多數人的常識裡,槍械是鐵造的,又精密又結實,在戰場上都能擋子彈,怎麼會戰損呢?

其實任何武器在戰場上都會損傷,損傷程度取決於戰事的激烈程度。軍隊說的“損傷”並不一定是壞了,而是指失去戰鬥力。

一支軍隊統計戰役的“戰損”包括士兵和武器裝備。士兵的戰損有受傷,陣亡,失蹤,被俘四種,一部分輕傷可能不會被統計進去。而武器和物資的戰損有毀壞,遺失,被俘三種,無論是武器被擊毀,或者自毀,丟失,抑或被敵人搶佔都算損失。

這樣來看,武器的損失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以槍支為例,重傷員和陣亡者遺失槍支是有可能的,畢竟命都不保,誰能去管武器。戰死或者重傷計程車兵可能丟槍,被俘人員可能丟槍,炮彈、炸彈轟炸可能毀壞槍支,完好無缺計程車兵才能保持武器完好。

所以戰場的槍支的損傷率一般是接近人員損傷率,而且比它更低。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二、槍械損傷率的界限:15%

如果是一個連級單位在正面作戰,它的槍械戰損率應該以連隊人數來綜合計算。

現代軍隊的一個連有100人上下,除開少量文職和指揮人員,一線攜帶步槍計程車兵在90人。連隊一般由3個排組成,每個排有3個班,這90多人分在9個班,使用的的武器包括步槍,手槍,機槍,迫擊炮還有肩扛火箭炮。手槍是指揮和文職人員配備,剩下的步槍人手一把,機槍每個班一挺,也就是近100支槍。

如果是普通正面作戰,戰場上肯定分為進攻和防禦,在戰鬥力相近的情況下,進攻方的傷亡是遠遠大於防禦方的,比值超過1:3。按照美國陸軍研究的最大傷亡比例,一支步兵連傷亡20%,其戰鬥力就已經縮水了一半,傷亡超過30%,也就是30多人時,部隊就會徹底失去戰鬥力。

軍隊打仗時的傷亡比接近1:3,出現1個陣亡往往伴隨著3個受傷。

一支在前線血戰的連隊在失去戰鬥力時,傷亡30多人內有接近15人陣亡或者重傷,以此推斷,進攻方的槍械損傷率低於15%,而防禦方的槍械損傷率是其三分之一,低於5%。

防守方佔據陣地,他們的傷亡能立即得到補充,在沒有丟失陣地的情況下,槍械的損傷率是極低的。只有一種情況會導致槍械損傷率超過士兵傷亡率,那就是“不對稱戰鬥”。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三、軍隊的地獄:不對稱戰鬥

最大15%的槍械損傷率,是基於兩部隊戰鬥力相同時分析的。但當兩支軍隊的實力差距過大,可能導致防禦方的傷亡超過進攻方,而槍械損傷率跟傷亡率相差無幾的情況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鮮戰爭時期的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時,美軍用猛烈炮擊和轟炸做前奏,用坦克和噴火器開路,後面才跟著步兵收尾。這樣的打法給我志願軍了巨大的傷亡,早期防守上甘嶺的部隊全部被打殘,傷亡率在8-9成。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點,上甘嶺戰役開始,聯軍進攻上甘嶺上的兩個志願軍加強連,共600名士兵。

戰役進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7點鐘,聯軍的進攻宣告失敗,但這兩個堅守陣地的志願軍加強連,共傷亡500多人,彈藥被全部打光,基層軍官全部犧牲。在“反斜面作戰”開始之前,上甘嶺戰役的傷亡率高得嚇人,大部分傷亡來自敵方的轟炸,地面陣地全毀。這種打法讓志願軍槍械損失率接近人員傷亡率,可能在80%左右。

這個槍械損傷率是戰場的極限,僅次於全軍被俘或者被圍殲。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四、今天談“槍械損傷率”,是否還有意義?

隨著資訊化戰爭的出現,人類戰爭形態徹底變化,優勢方對劣勢方出現“代差”。優勢方的傷亡率極低,槍械的損傷率也降到了忽略不計的水平,用“槍械損傷率”評價戰鬥已經失去意義。

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例,此時步兵在戰場的身份已經不是“衝鋒隊”,而是“掃地機”。

美軍在開戰前有空軍轟炸,遠端導彈轟炸,將敵方的重要目標癱瘓,然後用裝甲部隊穿插,驅趕並消滅敵軍大部隊,最後才是步兵登場。 在這種戰爭形態下,美國步兵的傷亡率大大降低,一次戰役的犧牲人數低至兩位數。

整個海灣戰爭裡,以美國為代表的聯軍多達66萬,結果只陣亡300多人,受傷600多人,傷亡率小於500分之一,而槍械損失幾乎忽略不計,66萬人損失了幾把槍,這個比例無限趨近於0。

伊拉克軍隊就比較慘了,海灣戰爭時它有70多萬軍隊,最後付出10萬人的傷亡,傷亡率接近15%。伊軍大量士兵潰逃,武器裝備被遺棄或毀壞,其槍械損傷率肯定遠超傷亡率可能達到20%甚至30%以上。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場連級規模的戰鬥,槍械的戰損率是多少?

美伊軍隊這種巨大的“代差”前所未有,“槍械損傷率”對比也極為誇張。

在工業生產已經過剩的今天,槍已經不是稀罕東西,俄羅斯和美國工廠能造的槍,阿富汗的作坊也能造。除非是沒有補給的游擊隊,否則軍隊損失的槍械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現代軍隊最值錢的東西是飛機、坦克、導彈,槍支作為輕武器,其地位已經退居二線。但是作為“士兵的生命”,槍械損傷率依然能精準反應一線戰鬥的慘烈程度,能體現戰場的具體傷亡情況,在小規模的軍事計量和特種作戰中有一定價值,所以依然被各國軍隊保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