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新年習俗知多少?

簡介在山東的膠東地區,臘月二十九蒸饅頭就跟大年三十包餃子一樣重要,不管多忙,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幾鍋“花嬤嬤”,這是膠東人對新年的祝福

春節給客戶送什麼禮品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年肉;二十七,趕年集;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迎新年。”

春節歷史悠久,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各家各戶都開始為新年做準備了,充滿年味兒的紅色正在漸漸點亮我們的生活,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和溫暖將我們包裹。那麼,有哪些準備新年的傳統習俗是幼兒可以瞭解和學習的呢?快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臘月二十三——小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臘月二十三這天吃糖瓜的習俗。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稟報你家的情況,於是家家戶戶都用糖瓜來祭灶王爺,讓他嘴裡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說好話,以討來年越過越甜。

一般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會吃餃子,而南方更習慣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無論是包餃子還是做年糕,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準備食材,瞭解包餃子和製作年糕的食材和工具,提升幼兒對食材的認知,比如:製作年糕使用的大米粉,包餃子用的擀麵杖、麵粉、餃子餡裡的蔬菜和調味料等;還可以讓幼兒動手參與制作,比如:揉麵、擀麵皮、包餃子或搓年糕,瞭解餃子或年糕的製作過程,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掃塵是年前除舊佈新習俗之一,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在這一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玩具和衣櫃、擦桌子、掃地等,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原來,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老百姓在平日裡不是時時都能吃上豆腐的。於是,等到了臘月廿五這天,百姓們就紛紛做起豆腐,以備正月裡慢慢享用。“豆腐”與“頭富”諧音,承載著人們祈禱富貴、平安的心願。“腐”音同“福”,又有“接福”的意思。在凡事都要“討吉利”的農曆新年期間,吃豆腐也能討個好彩頭。

現在已經很少有家庭自己在家制作豆腐了,大多是買來的。在這一天,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上網查詢豆腐的烹飪方法,和幼兒一起用豆腐製作一道美味佳餚。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六——燉年肉

關於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故此稱為“年肉”。在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窩頭與野菜,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因此,臘月二十六燉豬肉也被稱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七——趕年集

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趕年集”幾乎是我們所有人小時候的回憶,也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在“年集”上各種年貨琳琅滿目,十分熱鬧。在“趕年集”時可以引導託小班的低齡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年貨,可以給中大班的幼兒一定的錢幣,引導幼兒嘗試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認識和學習使用錢幣。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把面發”。到了臘月二十八,就要準備把面發好了,這也有著很吉祥的寓意,“八”和“發”是同音,寓意著發財的意思。對孩子來說,麵粉的發酵過程是非常神奇的,家長在發麵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認識酵母粉,瞭解酵母粉在發麵時的發酵作用。

臘月二十八還有一個習俗是“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迎接新年。孩子們在幼兒園裡都已經學過剪窗花的方法了,和孩子動手一起剪一些漂亮的窗花貼在窗戶上吧,不僅給這個新年帶來一分喜氣,還可以鍛鍊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蒸饅頭,寓意著新的一年日子越過越好,蒸蒸日上,閤家團團圓圓,幸福滿滿。

在山東的膠東地區,臘月二十九蒸饅頭就跟大年三十包餃子一樣重要,不管多忙,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幾鍋“花嬤嬤”,這是膠東人對新年的祝福。膠東人蒸過年的大餑餑工序很有講究,要經過和麵、發酵、戧面、揉麵、造型、醒發、蒸、上色8道工序。在膠東當地,有一種“開口笑”大餑餑,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餑餑開口笑了,好日子也就到了。”

在蒸饅頭時和幼兒一起把饅頭做成各種不同的造型,既能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增加幼兒的食慾呢。

新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三十——除夕夜

“歲”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挨年近晚、歲窮月盡”,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此期間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祭祖、團圓飯、守歲等習俗,經久不息。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三牲指豬、牛、羊,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在中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也是整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漫天迎新春。

這些傳統習俗是我們的祖輩們傳承下來的,也希望這些新年的傳統文化能在孩子們身上代代傳承下去。

新年習俗知多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