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簡介為彈壓諸王,明帝任命劉蒼為驃騎將軍,主持軍國大政

驕矜是什麼意思

談到中國古代賢王,就不得不提東漢東平王劉蒼。他生於東漢開國之初,先後輔佐自己的父、兄、侄,開創盛世。他是皇族至親,但始終謹守臣職,其後才談骨肉之情。他仁慈、親善,愛民如子,無愧於“千古賢王”之稱!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是父子也是君臣

東漢光武帝劉秀有兩任皇后,與前任郭聖通之間是政治婚姻,與後任陰麗華之間才是真正的愛情。郭後被廢,太子劉強也被廢為東海王,陰後之子劉莊被立為新太子,劉莊即後來的漢明帝。

光武帝共有十一子,其中五個皇子為陰後所生,包括劉蒼。劉蒼自幼體貌壯美,既聰明伶俐,讀書又很刻苦,因此深得父母喜愛。建武十年,劉蒼受封東平公。建武十七年晉封為東平王,到這時,劉蒼已是博文多能,對諸子百家之精義無所不通。

西漢武帝時,在鎮壓淮南王劉安與衡山王劉賜謀反後,曾制訂《阿附藩王法》,規定藩王如有不法行為,屬吏不加以阻止將從重治罪。光武帝也擔心諸皇子重蹈覆轍,便於建武二十四年重申該法。然而,還是發生了他不願看到的事。

建武二十八年,郭聖通病死,其子沛王劉輔怨恨父親廢了母親的皇后之位,便勾結了一群被光武帝所殺之人的後裔,蓄謀作亂。很快有人告發此事,光武帝逮捕劉輔,同時下令成年諸王離京就藩並嚴禁他們結交朋黨。唯有東平王劉蒼,因謹守本分,又頗具才幹,特准留京輔政。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是兄弟還是君臣

建武中元二年,光武帝病逝,太子劉莊即帝位,是為漢明帝。劉莊是以第四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因此兄弟中大多不服氣,心存非分之想。諸王前來奔喪,在大殿中竟與明帝並肩而坐,絲毫不把新皇帝放在眼裡。只有劉蒼一人遵循禮法。

當時的形勢頗有些緊張。為樹立威信,明帝一方面令太尉趙熹執劍入朝,將諸王請下殿階;同時又規定喪葬期間,諸王不得聚會;還加強了皇宮警衛,禁止諸王屬吏出入宮禁。負責禁衛的梁松甚至對衛士們交代,若有非常情況發生,可便宜行事。

諸兄弟中,明帝唯獨信任劉蒼,不僅因為他是自己的同母弟弟,更因為他謹守臣職。為彈壓諸王,明帝任命劉蒼為驃騎將軍,主持軍國大政。當時,首相實職為“錄尚書事”,但尚書官秩低,任職者往往加將軍銜,除衛將軍位同三公外,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皆位在三公之上。授劉蒼驃騎將軍,等於給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足見明帝對他的信任。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野心勃勃的諸王就開始按捺不住了。

最先跳出來的是明帝另一同母弟山陰王劉荊,他偽造郭後的弟弟、大鴻臚郭況的手筆寫信給東海王劉強,勸劉強以故太子的身份舉兵起事。劉強膽小,反將信件和送信人押解京城,交給明帝查辦。山陰王隨即遭群臣彈劾,畏罪自殺。

緊接著,濟南王劉康違抗光武帝遺命結黨營私,圖謀不軌,六縣封土被削去五縣;阜陵王劉延被人告發在祭祀時詛咒朝廷和皇帝,封土被削去兩縣;楚王劉英借佛教之名捏造圖讖,圖謀反叛,廢為庶人,後忍受不了屈辱在丹陽自殺。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就在諸王屢遭貶抑的同時,劉蒼卻聖眷日隆。他的東平國封土原為七縣,明帝即位後,又從東郡和山陽郡分別劃出壽張、須昌和南平、陽高、湖陵五縣賜給他,使東平國封土達十二縣。明帝甚至在離京時敢於命他留守。劉蒼也總是不負重託,殫精竭慮,盡心輔佐明帝。他們是相互信任的君臣,也是肝膽相照的好兄弟。

劉蒼主政期間,時常勸諫明帝效仿光武帝的勤儉節約,賜民爵,撫流民,減刑罰,恤孤寡,以百姓之心為出發點考量政策。君臣二人還討論制定出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本服規章,從而完善了東漢的禮樂制度。於是,社會矛盾得以緩和,統治秩序得以穩固。

雖然謹守臣職,聲望與日俱增,但劉蒼心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何況大漢建國以來從沒宗室子弟擔任公卿的先例。深感不安的劉蒼很快便上了一份辭職的奏章。最初明帝不準,劉蒼便又接連上表,三番五次後明帝終於接受了他的請求,但仍保留他驃騎將軍的官銜。

按照東漢的制度,藩王乃是虛銜,享食邑而不治事。劉蒼回國後,為避嫌,很少過問封國內的行政事務。不僅如此,他還拿出租賦盡心做善事,教育人們樂善好施,遵守禮法。

明帝聽說後十分嘉許,也越發想念弟弟,第二年冬天,便借巡幸魯國之機,徵召劉蒼隨從車架返回京城洛陽,一方面帶弟弟朝見陰太后,更為留弟弟敘手足情。永平十一年,劉蒼赴京朝賀,兄弟倆再次盡情暢談。永平十五年,明帝東巡,祭孔後幸東平,得以再執弟弟之手。

明帝寵愛劉蒼,對群臣卻督查極嚴,即使三公犯錯,也常當面指斥。也正因他如此重視吏治,方能開“明章之治”之端。可這位明君卻未得長壽。永平十八年秋,明帝病逝,劉炟繼位,是為漢章帝。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是叔侄更是君臣

章帝對東平王劉蒼的恩遇也十分優渥,再加上章帝是晚輩,是以恩遇之外更多了一份禮尊。

建初初年,黃淮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赤地千里,饑民遍地。不久,又發生了地震。一時間人心浮動,朝野上下謠言四起、議論紛紛,這使得年僅十九歲的章帝無所適從。這時,劉蒼送來奏章,就重視農業、減輕刑罰、選舉人才等方面,系統地提出了利國利民的建議。章帝根據劉蒼的建議,一方面調糧賑災,同時大赦天下,只過了兩年,果然度過了難關。

光武帝一生節儉,死後遺詔喪事要從簡,明帝遵從父訓,是以光武帝的原陵和明帝的顯節陵規模都很小。章帝時,朝中有大臣建議擴建原陵和顯節陵。劉蒼知道後,又上書勸阻,說光武帝躬行勤儉節約,明帝大孝,故謹承父訓,現在災情剛過,若擴建二陵,無疑上違二帝聖心,下逆百姓之意。章帝這才收回成命。

此後,章帝每遇到難辦的事,總是派人向劉蒼諮詢,信函中多尊稱劉蒼為“王爺”、“王叔”。劉蒼也必不辭辛勞,加以指點。叔侄倆精誠共治,光武帝和章帝時的盛世才得以延續。

建初七年,劉蒼入京朝覲。章帝念叔父年事已高,怕他千里迢迢感染風寒,特派使者趕到東平國,將自己的貂裘賜給了他。劉蒼臨近洛陽,章帝又命大鴻臚持節,代表自己迎到了郊外。章帝還親自巡視東平王在京府邸,為他預設帷帳床蓆。此等恩遇和禮敬,早已超過法度了。

這也是劉蒼最後一次入京。由於事必躬親,積勞成疾,他回到東平後就一病不起。章帝得知後又派太醫前往診視。建初八年,劉蒼病故,享年五十四歲。

章帝悲痛之餘,命人將東平王自建武以來的奏章和詩、歌、賦、頌、書等諸樣文學作品彙編成集,呈獻朝廷,其中包括明帝大為讚賞的《光武受命中興頌》。然後為劉蒼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諡其號曰“憲”,而這個字,也是通達國體、行為可法的劉蒼一生的寫照。

千古賢王東漢劉蒼謹守臣職,受寵而不驕矜,明章之治的締造者

劉蒼天資聰穎,幼時的博聞強記讓他長大後一身才能,寫得一手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他不以個人進退為念,時時為國家著想,事事為君主分憂,常常為百姓執言,在功高位顯之時,不貪戀權勢,急流勇退,足見其事君之誠和道德之高。正因如此,他才能歷三帝而始終備受信任,身居高位而得善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