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大樹底下聽古仔⑨|千年古荔 一樹佳果兩種味

簡介“小時候大家都在這裡玩耍,對這棵樹很有感情,”蘿崗鍾氏文化協會秘書長鍾民憲說,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蘿峰村村民,想起古荔枝樹下的童年時光,嘴角不由得上揚

山上的大樹怎麼盤下山

02:07

廣州黃埔玉巖書院文昌廟西側有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古荔枝樹,據估測迄今有1021歲了。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

這棵古樹生命力非常頑強。在明代,它曾被嚴重凍傷過,以致今天只能靠半邊樹幹支撐著。然而,儘管歷經滄桑,它依舊繁盛遒勁、騰挪而上。在去年,它甚至罕見地迎來了一場豐盛的掛果。而且,由於新枝與主幹的品種不同,一樹上竟結出了兩種不同果子。一新一舊,傳遞著奇妙的時光之感。

大樹底下聽古仔⑨|千年古荔 一樹佳果兩種味

古樹名片

荔枝:一級古樹,樹齡1021年,樹高5。1米,平均冠幅10。5米。

位於黃埔玉巖書院

常年少結果 去年迎豐收

千年古荔的來歷,具體已不可考。如今,樹下屹立一塊現代立下的石碑,上面講述了一個神話故事:“昔年,呂純陽雲遊四方,見蘿峰怪石嶙峋,然紫氣隱透,遂投金丹於石縫,須臾成樹,次年林繁葉茂,花馥果甜,名曰荔枝,數年果木成林,仙人種果福廕後世。”

神仙傳說只當閒談。如果按照現代技術測量的樹齡倒推,古樹種下的年份是公元1001年,即宋真宗鹹平四年。這一年,著名的河北定縣開元寺塔剛獲下詔開建,川陝路分為四路始有“四川”之名。歷史的大開大合正待書寫傳奇,而黃埔的這棵荔枝樹就開始生根發芽了。當時,這一帶或許還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連其現在的棲息地——廣州現存最早的書院玉巖書院,還要在200多年後才始興土木。

古荔樹生長的環境水源豐沛。樹根下方是斜斜的巨石坡,上面紋路縱橫,任由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刷洗石面——這便是蘿峰四景之一“漱玉聽泉”,處處流淌著“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有水,有樹,自然有了孩童的歡聲笑語。

“小時候大家都在這裡玩耍,對這棵樹很有感情,”蘿崗鍾氏文化協會秘書長鍾民憲說,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蘿峰村村民,想起古荔枝樹下的童年時光,嘴角不由得上揚。他所讀的小學離玉巖書院很近,每逢學校組織野炊,地點就是這裡,由於有水源,大家都搶著在樹下“霸”個好位置。

村中上了年紀的人都有著共同的回憶。蘿峰社群竹松社社長鍾桂田說,小時候的他經常跟著一群小夥伴跑到古荔枝樹下,書包往地上一扔就上樹,還跑到山上掏鳥窩、抓田鼠。夏天來了,古荔枝樹是消暑的好地方,旁邊的大石頭縫裡形成一個小瀑布,他們經常玩著玩著就在大石頭上睡著了。

不過,在他們興致勃勃的講述中,不難發現獨漏了一個詞:味道。古荔枝樹雖然枝繁葉茂,但甚少結果,所以在村民成長過程中都幾乎沒嘗過果實的滋味。直到2021年一場歷史罕見的大豐收,才讓大家得以滿足長久的好奇心。

大樹底下聽古仔⑨|千年古荔 一樹佳果兩種味

老樹產“山枝” 新枝掛“甜巖”

初來玉巖書院,很難一眼發現千年古荔。它雖然很大,樹高5。1米、平均冠幅10。5米,但隱身於旁邊一棵百年木棉下,後者的參天樹冠幾乎完全擋住了它的身姿。

走近一看,千年古荔又極具個性。前面樹幹老而彌堅,但後面竟然空空如也,只留下半圈樹皮頑強撐起了整個主幹,內裡滿是滄桑的傷痕。

據民間傳說,這株千年古荔枝樹是一棵“山枝”,即山上自然生長的荔枝,在明代已高達數丈,粗需兩人合抱。但沒想到,意外突然來臨——據楊寶霖《廣州地區下雪考略》,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冬,番禺、南海大雪,“樹皆枯挺”,滿山樹木大部分被凍死。這株古荔枝樹也被嚴重凍傷,到了第二年,老樹枝丫漸腐,人們都認為它絕無生機了。

沒想到在第三年春天,古荔枝樹居然劫後重生,從樹莖底部和往上0。6米和1。2米處,呈不同方向長出了三枝嫩芽。如今數百年過去,千年古荔仍留有那場大雪凍傷的痕跡,但老樹新枝已經無比粗壯,並厚積薄發,一度結出了碩果累累。

鍾民憲在這裡生活近60年,只看到大樹偶有結果。於是,他一度懷疑它實在太老,“沒有力氣去繁衍後代了。”但2021年的一場大豐收,徹底扭轉了人們的印象:一顆顆火紅的荔枝掛滿樹身,紅果綠葉甚是喜人。更為奇特的是,老樹幹和新生枝上結出了兩個不同品種,一個是山枝,果小核大、口感偏酸;一個是甜巖,果大肉多、核小偏甜。鍾民憲推測,新枝可能被嫁接過,所以品種不同。

“說實在,都不是很好吃。這些古老的品種,沒有經過現代改良,平時也沒有人特地為了讓它好好結果而去修剪,果子都是酸酸的。”鍾民憲說。當時嘗過古荔枝果實的還有村民鍾海鋒。他說,回憶起來,舌頭都泛酸了。因此很多果子無人採摘,任由掉落,化為沃土。

荔枝普遍都存在大小年的現象。古樹在經歷大年以後,消耗了大量養分,今年很難再結果了。然而村民相信,古荔枝樹能存活至今,其綿延千年的生命力是不可低估的。等它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以後,枝頭累累掛果的那一天定會重新到來。

大樹底下聽古仔⑨|千年古荔 一樹佳果兩種味

八百年書院 隱千年古荔

千年古荔長在玉巖書院內,在長達800年的文脈薰陶浸潤下,也染上了一絲文氣。

玉巖書院始建於南宋,又稱蘿峰寺,為廣州歷史上12間著名書院之一,是廣州現存最早的古書院,將書院、祠堂、寺廟、園林融為一體。自南宋至清數百年來,文人墨客、官僚名流慕名而來者數不勝數,留下許多石刻和墨寶。其中著名的有朱熹、文天祥的詩詞,海瑞的聯句,鄭板橋的字畫和拓本,甚至還有唐朝韓愈的“鳶飛魚躍”匾額等珍貴歷史文物。

拾級而上,古荔枝樹旁有一涼亭,內有匾額,上書“山高水長”,內建石凳石桌。坐在亭內,只覺涼風陣陣,吹來無盡的愜意。樹的另一旁就是“漱玉聽泉”,在能形成小瀑布的巨石上,還有一石刻有“漱玉”二字,潺潺流水帶來無比的舒爽。

望山、觀樹、聽水,千年古荔和周遭景色已融為一體,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近年來,隨著千年古荔漸漸聞名,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到訪玉巖書院,並特地來尋覓其身姿。

無論是古樹名木還是名勝古蹟,都是城市發展歷程中的珍貴記憶,應該被好好珍視。如今,千年古荔和玉巖書院都進入了嚴密的被保護狀態。黃埔區相關職能部門會邀請專家團隊定期檢查古荔枝樹的健康情況,對它進行維護和保養。此外,攝像頭及振動位移感測器等高科技裝備也被應用到古樹名木的保護中,對古樹的生長環境、生長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我們一天巡邏古樹三次,看看有沒有紅火蟻等蟲害;如果發現有損害古樹的行為,我們還會及時勸阻並上報。”來自玉巖書院管理處的歐雪冰說。

●記者手記

黃埔,古荔群落聚集地

黃埔出了千年古荔,其實並非偶然。在採訪中,記者看到,在古荔所在的一帶山頭,荔枝林立,鬱鬱蔥蔥,勾勒出一幅“美荔黃埔”的圖譜。

嶺南荔枝有“三傑”,黃埔獨佔其二,筆崗糯米餈、蘿崗桂味均出在這裡。以前的老蘿崗區尤為出色,故有“天下荔枝在廣東,荔枝珍品在蘿崗”的美譽。每逢荔熟季節,不少人都會慕名前來採摘。

目前,黃埔區荔枝的種植面積約為2萬畝,主要分佈在水西、蘿峰、賢江、筆崗等社群。樹齡100年以上的古荔枝樹近1萬畝,還有多片300年以上的荔枝林,是廣東省最大的古荔枝群落聚集地之一,完好地儲存了嶺南百年荔枝的文化圖譜。

荔枝文化濃厚的賢江公園有著近千棵樹齡100年以上的古荔枝樹。其中最有名的雙肩紅糯米餈,果肉厚而嫩,核小,入口是滿滿的濃郁蜜香。這些老荔枝樹多年來有人持續打理,年年結果,別有風味。

村民“靠山吃山”,千年古荔附近的村民大多擁有自己的一片荔枝林。就如村民鍾民憲,祖祖輩輩都種荔枝,現在家裡還有六七十棵樹。種植荔枝相對費工夫,因為病蟲害多,需要經常打理,為了增加產量,還要及時修剪枝條。現在家家戶戶經濟條件好了,種荔枝不再是為了養家餬口,更多是延續祖輩對農耕的情結。

“反正樹就在那裡,想吃就去摘,吃不完就由著它。”他笑呵呵說道。

歲月縱變遷,文脈永流傳。站在玉巖書院千年古荔下,想起兒時由父輩領進書院學習翫樂的場景,鍾民憲說:“爺爺在這裡種下很多荔枝樹,我小時候常在這裡玩耍,也常聽父輩講起古荔枝樹的故事。”而今,他年過半百,從“聽古人”變成“講古人”,而古荔枝的故事仍在被一代代講述,續寫,傳承著。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瑞琪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影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文宇、楊耀燁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