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12-22
簡介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字母B

序列堆條件什麼意思

原創 老喻的 孤獨大腦

本文原為《比較是萬惡之源》,有增改。

由於關於“比較”的話題極為發散,

本文偏向於“珍珠”而非“項鍊”。

“計算”別人,

往往變成“算計”別人

聽朋友說過一件有趣的事情:

她的客戶看中了套房子,報價620萬,市場價約為600萬。客戶委託她出價500萬。

朋友說:這出價說不過去呀。

客戶解釋道:我上網查了,現在的房主是三年前450萬買的這套房,我出500萬,讓他賺50萬,夠意思吧。

朋友:……

後來聊起這個故事,有位朋友說了句有點兒地域歧視的話:

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只算自己賺多少;

經濟欠發達的地方,人們總算別人賺多少。

在這裡,“只算自己賺多少”,一頭是指不在乎別人能賺更多,一頭是值給對方留有餘地。

我作為來自欠發達地區的人,對上述觀點中過於二元對立的部分保持批評態度。不過,這刺耳的觀點似乎也有所啟發:

很多時候,比較是萬惡之源。

“私利”成就“美德”

“正義”守護“比較”

聰明如你自然會想起董老師賣玉米的故事:

原本教書的老師為拯救公司助農賣農產品,贏來一片讚譽;

帶貨網紅批董老師的玉米太貴,董老師解釋貨源不同;

貨源方跳出來用低於董老師的價格賣玉米,滿地雞毛,全場皆輸;

某著名超市停售所有貨源方供貨的玉米,因為貨源方低價破壞了渠道。

這個故事在網路上變成了道德討伐,批評某些人只顧利益,這也許偏離了重點。

在亞當·斯密看來,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他說過:

“我們不能借著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的善行而獲得晚餐,而是源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看重。”

個體從私利出發,整個市場卻能在“無形之手”的作用下為了所有的福祉而運作,這種自發有序的現象,是亞當·斯密自發性分散經濟學的核心所在。

相反的是,揭批董老師的帶貨網紅,則是始於“道德高地”,顯形於“私利陷阱”。

最後,“無形之手”依然做出了裁決。

就個體之間的比較而言,亞當·斯密早就洞察到現代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一個人關注自己的收入,更關注與同事收入的比較。後者更令當事人開心或惱怒。

就宏觀視野的比較而言,《自下而上》一書認為:經濟演變是突變和選擇的過程,就跟生物演變一樣。

而選擇,離不開比較。

斯密主義和達爾文主義有著類似的演變機制。但亞當·斯密並不是一個主張弱肉強食的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他相信美德的力量:

不管某人如何自私,這個人總是存在著憐憫或同情的本性。他看到別人幸福時,哪怕他自己實際上一無所得,也會感到高興。這種本性使他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但亞當·斯密並不認為“仁慈”等美德可以強加於人。關鍵在於強制推行的正義,以及鼓勵每個人去創造財富的制度。這正是中國數十年經濟奇蹟的秘密所在。

人類離不開比較,而比較似乎又是萬惡之源。我們該如何做呢?

亞當·斯密的一段話倒是可以作為參考: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純粹的正義只是一種消極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們去傷害鄰居。一個人僅僅剋制自己,不去侵犯鄰居的人身、財產或名譽,確實只有一丁點可取之處。可是,他已經履行了稱為正義的全部規則。

小結如下:

1、作為凡人,我們無法不去比較,無法不嫉妒。但我們可以做到不去傷害別人;

2、只算自己賺多少,別管別人賺得多。這不止是美德,是正義,更是一種理性選擇;

3、即使只從私利出發,只算自己賺多少,個人的野心也能促進公共利益。

以下,是關於“比較”的更多探討。

以下三位男性的愛情,你更喜歡哪一個?

“成功男”,身家一個億,拿出資產的1%,為女友買了一輛價值100萬的保時捷;

“奮鬥男”,存款100萬,拿出資產的10%,為女友買了一個價值10萬的愛馬仕包包;

“白手男”,錢包裡一共有1萬塊錢,100%拿出來為女友買了一個價值1萬的蘋果筆記本。

姑且讓我們不正確地用禮物來評估三位男性的愛情,你一定看出來了,比例小的,絕對值大:

論絕對數值,“成功男”最為大方;

論相對比例,“白手男”最有誠意。

假如你是女性,你會選擇哪一位?

假如你是男性,你又願意做哪一位呢?

類似關於“比例”的故事有不少,例如有人說王思聰花30萬買給女朋友的禮物未必比一個普通人花幾百塊更真誠。

有次巴菲特帶蓋茨去自家的珠寶店。蓋茨當時剛結婚,巴菲特慫恿他花3。7億美金給自己的老婆買個鑽戒。理由是:

巴菲特自己結婚時身家不到兩萬,給太太買了個1200美元的婚戒,佔資產的6%。

而當時蓋茨的資產是62億美金,若按照6%的比例算,就是3。7億美金。

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關於“比較”的話題,不僅是情感八卦,還與生物學、行為科學、幸福理論有關,甚至也與個人成長、創業、投資緊密關聯。

本文將圍繞“比較”展開一場有趣的大腦旅行。

人類喜歡比較。

比較,產生美。

比較,也是萬惡之源。

人天生就是一種“愛比較、但是又經常把自己比暈”的動物。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你會跑到另一個超市,去購買一個從10元降價到5元的商品;卻不願意跑同樣的路,去購買一個從300元降價到295元的商品?

人有時候會按照“差異的比例”去比較,有時候又會按照“差異的絕對值”去比較。

說一個我自己被“比較”捉弄的親身經歷吧。

上個星期,我去買戶外傢俱。去到一家店裡,看到商品不錯,就是價格略貴。

當時看中一套不錯的戶外組合沙發,折後價一萬二。心想,再去兩家店對比一下,轉回來就買下得了。

又去了傢俱店RH,類似的沙發要更貴一點兒,關鍵是訂貨需要四個月以上,那時候都要冬天了……

接下來,“驚喜”發生了:我們在手機上搜到一家戶外傢俱貨倉店,跑去一看,又有現貨,價格對比前兩家又便宜,還有額外折扣,於是一頓選(像是雙十一搶特價商品)。

這時,女兒打電話來要去接,於是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打算第二天早上再來搶購。

晚上在家,隨便上Costco的官網上轉了下,看到類似的戶外沙發組合正做特價,折後只要2700刀!

為什麼下午我們卻那麼“驚喜”呢?

原因就是之前逛的兩家店都有點兒貴,於是在“比較”之下,該貨倉店就顯得格外實惠了。

羅伯特 ·西奧迪尼在他的 《影響力 》裡將其稱為“對比效應”,他講了希德和哈利兩兄弟的故事 :

兩人在美國經營一家服裝店,希德負責銷售 ,哈利負責裁剪 。

每當希德發現站在鏡子前的顧客真的喜歡一套西服時,他就會假裝有點耳聾 。

當顧客詢問價格時 ,希德就對他的兄弟喊: “哈利 ,這套西服多少錢 ? ”

哈利就從他的裁剪臺上抬起頭 ,回答說 :“這套漂亮的棉質西服42美元 。 ”

希德聽完後向他的顧客轉過身來說 : “他說22美元。”

那位顧客聽到後就趕緊將22美元放到桌上,搶在可憐的希德發覺 “錯誤 ”之前 ,帶著昂貴的衣服匆匆離去 。

其實,類似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商店裡的打折,網路上的特價,莫不如是。

打折商品胡亂買買也就算了,人們對於打折的股票也會有撿便宜的心理。例如看到某曾經大牛的股票大跌,就去抄底,結果接到了飛刀。

生活中的“對比效應”比比皆是:

你去旅遊的時候,一路上都吃得很差,但最後一頓導遊基本上會安排一頓不錯的,充分利用“對比效應”和“峰終效應”;

中介可能先帶你看一堆差房子,最後再帶你看他真正想賣給你的房子;

你年底獎金比去年多了好幾萬,正高興呢,一看同事小明居然比你多500,你頓時心情沮喪;

你相親的時候,帶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卻忘了他又高又帥像個模特兒……

為什麼人類這麼容易被“比較”支配呢?

並且,人世間的許多惡,都是源自非理性的“比較”。

人愛比較,有生理基礎上的原因。

人類進化的目的是為了“生存”而適應,而非真實和精確。

博·洛託在《錯覺心理學》裡說:

進化的“目標”是獲得適應性、穩健性和可發展性。人類物種是這個過程發揮作用的一個絕佳案例。這意味著當你觀察周圍的世界時,你在使用數百萬年的歷史。

他由此得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

你的進化不是為了看到現實……而是為了生存。

為什麼呢? 博·洛託解釋道:

準確看到現實並不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實際上,它甚至是生存的阻礙。如果沒有這個關於感知的基本前提,你就會停留在古老的觀察方式之中,因為如果你用錯誤的假設解決問題,那麼不管你是否更加接近真理,你都會更加相信這種假設。

例如下圖,左右兩圖中間的圓,哪個更大?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其實是一樣大的。

再比如,一包一公斤重的棉花,和一塊一公斤重的鐵,不考慮浮力,你會覺得鐵更重。

為什麼會這樣?

19世紀的時候,德國生物物理學家赫爾曼·馮·赫姆霍茲曾說:

大腦不過是一臺預測機器,我們的所見、所聽、所感不過是它對輸入訊號的最佳猜測罷了。

一大包東西,大腦會預測“較重”,但是因為棉花比“預期”輕,大腦就會感知到“輕”,而一小塊同樣重量的鐵卻顯得很重。

輕和重,是一種基於相對比較的感知,而非精確的度量。

再看一個例子:我們將看到同一個圖案,在四張圖裡的“變化”。

第1張圖

如下這張圖中的圖案,你看到的是什麼?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看上去,既可以是13,也可以是字母B。

第2張圖

同樣的圖案,把它放在下面的序列中,你看到的是什麼?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是字母B。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多了一個相關資訊:A和C。

我們的腦袋裡馬上浮現出ABC的順序。

第3張圖

再把該圖案放在下面的序列裡,你看到的又是什麼呢?

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是13吧。

第4張圖

接下來,我們再把該圖案放入下面這個交叉序列,你看到的又是什麼?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透過增加一個維度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圖案既可以是13,也可以是字母B。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多元思維模型”的意義所在:

我們無法“看到”現實,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多摸幾次。

博·洛託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

我們的五種感官就像計算機的鍵盤一樣,它們提供了外部資訊進入大腦的途徑,但它們與我們所感知到的事物幾乎沒有關係。它們本質上只是機械媒介,因此對我們的感知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人類的錯覺,不止因為“瞎子摸象”的侷限性,更因為我們擅長“腦補”。

即使只說視覺系統,就神經連線的絕對數量而言,形成視覺的資訊只有10%來自眼睛,90%來自大腦的其他部位。

達爾文不是說過眼睛的神奇和強大差一點兒讓他懷疑自己的進化論嗎?

那為什麼人的視覺有這麼大的侷限性呢?

麻省理工學院的視覺專家泰德·阿戴爾森談及人類的錯覺時說:

這表明了視覺系統的成功之處而非失敗之處,我們的視覺系統並不能作為物理學的測光表,這也不是它存在的目的。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比較帶給我們智慧,也令我們愚蠢,

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我們的大腦形成了某些自動機制,例如,會把樹叢後的一個黑色石頭“處理”成老虎。

科學家認為:

我們的大腦可能是把自己的預測與感知到的資訊結合到一起,形成了感知意識。

而且,這種預測,經常是自動發生的,我們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這就是預測和感知之間的選擇性比較。

就像上面的例子,到底是數字13,還是字母B,取決於我們此前的預測。

而我們的預測,又被順序和模式之間的比較所支配。

並且,大腦十分熱衷於“發現”模式。

聰明人容易幹蠢事,就是因為大腦的這種先入為主的“預測”能力太強大了,以至於影響並削弱了對感知資訊的觀察。

當然,說回來,這又是進化的代價——人類不就是靠想象力走出叢林的嗎?

似乎這類代價,不少都與“自動駕駛”有關。

不僅有如上所說的意識上的自動駕駛,還有時間的自動駕駛。

迄今我們都沒搞懂時間的機制,覺得“時間勻速向前”天經地義,前因後果,先來後到。

於是,我們僅僅因為時間的先後,而做一些虛幻的比較。

例如,有次你到超市買了種飲料,喝了以後感覺不錯,心想這家公司應該挺有前途。第二天,你發現該公司的股票漲停了。

你懊惱不已。

為什麼會懊惱?你的潛意識裡覺得有另外一個自己喝了飲料之後立即就去買了股票,結果抓了個漲停板。

事實上,該“另外一個自己”並不存在。

你的懊惱源於讓自己和那個虛幻的自己做比較。

這類“很近”,其實很遠。

假如你買了張彩票,號碼和頭獎只差了一位數,也沒什麼可懊惱的,這個只差一位數字的號碼,和所有數字都不對的號碼在機率上是一樣的。

八杆子打不著的比較,有時候是因為無知。

就像兩個人下棋,即使兩人水平差距巨大,水平低的人也會覺得和水平高的人很接近。

此外,假如有人說你很像她的初戀男友,你最好不要知道那個人長啥樣。

威廉·布萊克說:

如果感知之門得以清淨,世間萬物就會以其原本無盡的姿態呈現在你面前。但人們自己關上了這扇門,直到他透過狹窄的裂縫看到所有一切。

我們也因此得到上天的賜予,用雙眼,用一團肉乎乎的大腦,就能感知到無盡的宇宙。

只是,我們也該隨時謹記亥姆霍茲的觀點:

大腦從外界得到的訊號,不過是大腦預期與實際狀態之間的誤差。

知曉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認知的本質,並且可以籠統地將人分為兩類:

第一類:透過比較去發現“大腦預期與實際狀態之間”的相同之處;

第二類:透過比較去發現“大腦預期與實際狀態之間”的不同之處。

如果說“大腦預期”是思考,那麼上述行為則是“思考的思考”。

我們不應該把人類因為“比較”而付出的代價視為臨時的錯誤,也不要試圖去清除這類錯誤,而應將其視為長期共處的常態。

“比較”的科學原理,除了進化理論和生理結構,以及目前我們尚未搞明白的大腦機制,還有(也許稱得上科學的)行為經濟學。

在這個領域,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倆一個人是心理學家,一個人是數學家,可謂雙劍合璧。

行為經濟學的主要關鍵詞,幾乎都與“比較”有關。

從期望值,到期望效用,再到展望理論,行為經濟學家們發現人是非理性的,而且這種非理性成群結隊,是可以被整體觀察和“計算”出來的。

在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看來,傳統經濟學中,沒有考慮心理座標系問題。

但是,如前所述,人類感知事物,理解世界,需要依靠參照物來做比較,也就是參考依賴(Reference Dependent)。

丹尼爾·卡尼曼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人們把手長時間浸泡在冷水當中,再把手放到20℃的水中會感到溫暖;而把手長時間浸泡在熱水當中,再把手放到20℃的水中會感到涼快。

說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一個曾經被評論為世界上最好的耳機,但是也有幾個普通的耳機,為什麼呢?

原來,聽一陣子“最好的耳機”,就會習以為常。這時候換相對差的耳機聽一陣子,再聽回最好的耳機,就會再次找到“哇”的感覺。

這說明,人們的認知是基於參考依賴的,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在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研究中,經常可以看見基礎機率和貝葉斯定律。

這裡面有個好玩兒的矛盾之處:

一方面,人們會透過財富的變化(也就是比較)而非等級去感知生活,變化可能是與現狀不同的變化,或是與預期不同的變化;

另一方面,人們對比較的感知和計算並不高明,尤其是涉及兩層的比較(例如貝葉斯定律的某些應用場合),絕大多數人更是繞不過彎兒。

此外,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還發現了因為比較而帶來的開心和痛苦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你有奶茶而別人沒有時的快樂,小於別人有奶茶而你沒有時的痛苦。

行為經濟學讓我們重新看待人的理性。

按照卡尼曼和塞勒們的風格,對於“比較”,我們沒必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刀槍不入的聖人,而是應該用行為和框架去實現讓個體滿意的效用。

比較是萬惡之源,而萬惡之首,也許是嫉妒。

庫爾特·格雷提了一個有趣的概念:相對剝奪。

“相對剝奪指人們在缺乏他人或社會群體的資源或機會時,感到處於不利地位的現象。”

事實上,現代社會的你我比以前的國王生活得更好。假如真讓你穿越回清宮,光是去蹲個茅坑就能讓你絕望。要是再來場小小的感冒,沒準兒會要了小命。更別說現在還有空調手機高鐵飛機等等。

那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越來越不幸福呢?因為人們的“幸福感覺”並非來自所有人都變得更富有,而是比別人更富有。

羅素說:除了擔心,嫉妒也許是不幸福的最大原因之一。

人為什麼會擔心?其實就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人為什麼會嫉妒?也是因為人喜歡比較,而比較也是人們試圖擺脫不確定性的一種方法。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裡寫道:

“人類生活痛苦和混亂的一個主要的根源,似乎是人們過分看重一種永久狀況與另一種永久狀況之間的差異。

貪慾的根源是過分看重貧困與富有之間的差異,野心的根源是過分看重私人身份和社會地位之間的差異,虛榮的根源是過分看重默默無聞和聲名遠播之間的差異。

受到這些過度的激情影響的人,不僅在個人的實際處境中是悲慘的,而且還經常為了達到他愚蠢的目的而擾亂社會的秩序。”

所謂嫉妒,就是一種“關你屁事”的比較。

富豪們如何生活,如何買飛機買船,關你屁事呢?

去買一套二手房,以及任何商品,只要你覺得值,只要對方不違法不欺詐,你就買。別老去算計別人成本多少能賺多少。多累啊。

並且,因為“他賺太多了”而不買一件對你有利的商品,其實是用嫉妒來懲罰自己。

反之,我等普通人也有“關我屁事”的權利:你有錢你好看你聰明,關我屁事呢?

只算自己的賬。給別人留有餘地。

比較是萬惡之源,而惡會受到懲罰。

下圍棋時,容不得別人有半點兒地盤,這不是道德品質的問題,而是智力水平的問題。

偏向於嫉妒的比較,會讓一個人的思考走偏,動作變形。

沒錯,嫉妒也許能激發一個人的鬥志,例如那句內涵令人髮指的“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然而,要透過別人的眼光、別人的嘴巴來驗證的幸福,要建立在“我高你低”的比較基礎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你過得好,又關別人屁事呢?

《當下的啟蒙》裡有個笑話,主角是伊戈爾和鮑里斯,兩個家徒四壁的農民。

他們兩家都靠著自己芝麻綠豆大的土地裡那一點兒可憐巴巴的收成勉強度日。鮑里斯家有一頭皮包骨頭的山羊,這是兩人之間唯一的區別。

有一天,一名仙子出現在伊戈爾面前,承諾兌現他的一個願望。

結果伊戈爾說:“我希望鮑里斯的山羊死翹翹。”

這個故事荒誕嗎?

一點兒也不。

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希望別人家山羊死翹翹的農民。

讓我們做個大腦實驗:

有一天,外星人飛到地球,隨機抓了些人,其中有你,還有比爾·蓋茨。

也許你會感慨自己和比爾·蓋茨之間的差距,為“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而惆悵。

可是,在外星人眼裡,你倆就是兩個窮得要命的農民,比爾·蓋茨最多比你多隻山羊而已。

你們都生活在地球這個破星球上,都可憐巴巴地靠太陽的能量生存,你們可能都活不到100歲,你的智商100與比爾·蓋茨的智商160在外星人看來都是昆蟲……

在外星人看來,你和比爾·蓋茨99。9%都是相同的。

可是,我們在現實中,卻把那0。1%的差異,當作100%來比較。

並因此忽略那更為寶貴的99。9%,原因居然僅僅因為大家都一樣……

我們既要對糟糕的“比較”免疫,也要善於運用“比較”。

李嘉圖的源自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概念,解釋了“為何在一方擁有較另一方低的機會成本的優勢下生產,貿易對雙方都有利”。

集中優勢兵力,其實就是在區域性形成比較優勢。

所以,以後談起優勢時,最好說“比較優勢”,這是一句非常有用的廢話。

黑石創始人在談及人生經驗時,說自己學到的第1堂課是:

發揮你的比較優勢。

千萬不要被一份工作牽著鼻子走,如果僅僅是因為它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給你大辦公室等諸如此類的理由;你需要集中關注的是:能否在工作中發揮你的優勢,尤其是你的比較優勢。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零售業,利用的正是我的相對劣勢,所以以慘敗結束。在那之後,我真正學會了拒絕那些不適合我的工作機會,不管它看上去多麼誘人。最後,我發現我事業的好壞,確實取決於我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也就是說是否充分發揮了我的優勢。

聰明人擅長比較,是因為他們的類比能力很強。

類比,是大腦的腳手架,用完要拆除。

我們沒有必要重新發明輪子,但是要記得從頭推理一次。

愛因斯坦的秘訣之一,就是會親自將要用的公式從頭推一遍。

類比+第一性原理,拿來主義+獨立思考,是馬斯克的秘密武器。

再有,關於比較的絕對值和相對值,我的經驗是:

對於大數字,看比例;對於小數字,看絕對值。

例如買套500萬的房子,假如你真的很喜歡,房價差個10萬 ,其實只有2%,不必在意;

假如你要買瓶飲料,近處賣6塊錢,遠處賣3塊錢,貌似差100%,但其實絕對差值只有3塊錢,不值得省。

再說個我自己經歷過的事兒吧。

假如你打算買騰訊股票,突然看到一個新聞:

突發!騰訊總裁又賣股票了,接近2個億!近5年累計變現超20億,時機太精準!

套現兩個億,看起來很嚇人。你會想,什麼情況,難道對自己的公司沒信心?

於是你嚇得不敢買騰訊股票了。

再細看,騰訊總裁有5000多萬股股票,他賣的50萬股只佔1%都不到。人家只是想改善一下生活而已。

要是根據這個得出總裁對公司的態度,那就陷入了“絕對值迷惑相對值”的陷阱。

對於教育孩子,更別掉入比較的陷阱。

單一維度的競爭,不會有真正的贏家。教育更是如此。

教育部最近打算禁止各地搞分數排名,絕對英明。

就像《星際穿越》裡說的,買條褲子還需要兩個數字,為什麼一個孩子的未來可以用一個數字決定?

人生有太多維度,孩子有太多可能,簡單粗暴的比較,是對未來的傷害。

一個厲害的人,往往是因為有一個成功的比較系統。

概括而言,厲害的比較系統由下面的三個模組構成:

只算自己賺多少,讓你獲得內心平靜

Think big。大處著眼;

Start small。小處著手;

Learn fast。快速進化。

假如我們將“比較”的概念引入到上面這個看起來有點兒雞湯的框架裡,就會非常有趣:

大處著眼:是指長期來看,你應該選擇一個大一點兒的“比較物件”;

小處著手:是指短期來看,你應該不要太頻繁地去做微觀比較;

快速進化:自我比較的目的是為了進化,而不是為了學習。

1、大處著眼

不管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意上,我都有過“低估自己”的切膚之痛。

就長遠而言,你應該高看自己一點兒。

也就是指長期來看,你應該選擇一個大一點兒的“比較物件”。

例如網際網路的“百團大戰”,大家起初都是以團購鼻祖Groupon為“比較物件”。

最後跑出來的美團,早早切換了比較物件,如今市值也高達Groupon的一百多倍。

又如特斯拉,如果以傳統廠商為“比較物件”,就算把全行業的利潤都拿來,也撐不住這麼高的估值。

但如果瞄準的是出行市場和能源領域,特斯拉則充滿了想象空間。

所謂的格局,以及想象力,都是建立在你的“比較物件”的選擇基礎之上的。

比較的尺度,和時間的尺度,二者之間是正相關、並且(比較的尺度隨著時間的尺度)加速向上的。

2、小處著手

在比賽中頻繁地去看比分牌,不是高手所為。

多麼平坦的地面,拿放大鏡去看都是溝溝坎坎的。

多麼坎坷的路途,時間拉長了看也不過是來去匆匆的一條直線。

過於頻繁地比較,只會收穫一堆噪音。

如果天天都去比較,過於悲觀的人會成為驚弓之鳥,過於樂觀的人會成為掰苞谷的猴子。

假如你有幾十個自選股,每天都能看到有幾個漲得很好,於是你每天都很不舒服。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一些幸運兒,在不同的時期因為不同的投機大賺一筆。

如果總做這樣的比較,既傷害情感,又破壞智力。

波動是人生的常態,有人隨之衝浪,而有些人則被波動的“鋸齒”割得頭破血流。

《聰明的投資者》裡說:

從根本上講,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意義,即當價格大幅下跌後,給投資者買入的機會,反之亦然。

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裡,投資者最好忘記股市的存在,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股息回報和企業的經營結果。

3、快速進化

之所以說快速進化,而不是說快速學習,是因為不以進化為目的的學習並無太大意義。

快速學習,快速失敗,都是圍繞個體的“自我比較”而展開的一種進化機制。

這樣一來,就會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

小尺度上的自我比較,會視波動為反饋,所以,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是成功還是失敗,就反饋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是等價的。

生物的進化並非追求最優,而是在比較中選出那個稍微好的。

所以別總拿身邊最好的人和事兒去折磨自己,專注於自我比較,小步快跑地進化。

如上所述,你要建立一個長線的比較系統:

短線和自己比,長線和牛人比。

如此一來,一個完整的“比較系統”,就形成了飛輪般運轉的閉環。

關於“比較”,有太多有趣的話題,請允許我將一些火花羅列於此而無需細說:

人的大多體驗是基於比值的

1、小孩子的時光過得慢,是因為年齡基數小,過一年相當於過往此生的幾分之一;

2、邊際效用遞減,部分原因也是與基數的比值關係。從這一點來看,男性那種因為繁衍任務而被賦予的對異性孜孜不倦的興趣很特別(邊際效用不遞減);

3、另一種邊際效用遞增是知識依賴型經濟;

4、劃定某一邊界,並在其中取得絕對優勢確實能增大收益(a、這是“寧作雞頭”的好處;b、巴菲特的所謂待在能力圈內);

5、人活到1000歲會更加幸福嗎?除非別人都100而你1000,因為人們對年齡的體驗主要來自壽命的百分比;

6、財富體驗也是一樣的。很多富豪說錢多了只是一個數字,純屬胡扯。錢是海水,越喝越渴。錢和前面所說的性一樣,有著某種與眾不同的特性;

7、比較產生美。有時這種比較可在自身內部完成。例如芭比娃娃(靠自身的比例),例如一個人的命運與抗爭;

8、比較是萬惡之源。貪婪,嫉妒,慾望,莫不如此。

9、在“無”的世界裡,只有透過用比較的差值,除以人為界定的基數,才能營造一個陸離光怪的人間幻想。

很多事都取決於完成度而非完成量

1、損失厭惡放大了未完成比例的不爽感;

2、追求完成度,能把人關在能力圈內;

3、用增大完成量去掩蓋完成度是極有效的自欺;

4、完成度高,便有了滾雪球的核心,進而令完成量加速倍增;

5、量很小但閉環程度高的完成度,常常決定了燒烤攤老闆比跨國公司副總更適合創業。

為何時光過得越來越快?

1、相對密度。我們用時光消耗比例,來體驗生命密度,即:時光感受密度=當下的消逝/已消逝歲月。歲數越大,密度越小,時光滿足感越小,時間便很快;

2、相對速度。運動時參照物越大越遠(如太陽),行進速度越慢。歲月的參照物是未知世界。

3、想時光慢?1、縮小過往;2、擴大未知。

最後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皆火。除了變化這一實在,沒有其他實在,永恆只是幻覺。

既然“不停變化的火”是宇宙的本源,我們只有透過“比較”去感知變化。

“手很美,但只有觸碰才有意義。”

時間的流逝令人不安,可時間是變化和比較的標尺。

黑塞說:幸福是一種方法,不是一樣東西。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

不是每個人都非要駛入所謂快車道,也不是每個擠入了所謂“上升賽道”的人最後都真的上升了。

打好手上的牌,別老想著要抓王炸。

可以有一個野心,但最好是自己的真愛,並且循序漸進,堅持到底。

不要總和別人比較財富和幸福的絕對值。

有些人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幸運的絕對值,卻不能改變自己命運中“幸運和不幸的比例”。

而我們對幸福的感知,如同我們對冷熱的感受,恰恰是來自於比較和比例的。

比較是萬惡之源。

比較也是我們生存和進化的基礎。

但我們並不是叢林裡的野獸。鼓吹弱肉強食的“社達”,將卷死所有人,不會有贏家。因為絕對的比較沒有止境,再有錢的人上面也會有更有錢的人。

有一句流行語令我深感恐懼:“昨天的我你愛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這種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成功哲學將別人和自己都歸為了叢林動物。

所以,還是做個“只算自己賺多少”的人吧。

明白了關於“比較”的科學原理和人生道理,海明威的那句話就顯得沒那麼雞湯了: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上面的句子似乎有點兒累,我倒是想用亞當·斯密的一段話來自我安慰一下,也送給你:

要獲得內心平靜就必須做到“身體健康、沒有負債、問心無愧”。如果這些條件能夠達到,那麼財富的增加會是多餘。

原標題:《只算自己賺多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