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簡介當時劉邦想要對付北方的韓王,而匈奴這邊,也想要試探進攻一下中原

清朝一兩銀子能買什麼

秦朝末年的時候,匈奴之所以沒有趁機南下,主要其實是沒來得及。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在那場秦末亂戰當中,中原這邊打成了一鍋粥,亂的不能再亂了。而北方草原上,其實同樣很熱鬧,甚至比中原更熱鬧。

再加上當時交通不變,資訊傳遞速度比較慢。而之前秦朝強大的時候,秦朝那位大將蒙恬,又徹底打疼了匈奴。導致匈奴解決了北方的問題之後,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中原這邊已經大亂了。

不過這個時候,匈奴整頓軍備,正式準備南下入侵,卻發現中原那邊,已經重新恢復平靜,劉邦已經重新統一天下了。到了這個時候,匈奴其實依然不死心,依然想要往中原方向擴張。然後,漢朝和匈奴就在今天山西大同地區,打了一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想要說清楚匈奴那邊的情況,我們其實還得從戰國時期開始說起。

在戰國後期之前,中原北方雖然有很多遊牧民族生活,但是並沒有形成太強大的政權。這主要和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關。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般自己的全部身家,都隨身帶著,然後又居無定所。茫茫草原上,想要找一個普通的遊牧家庭,其實難如登天。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草原上其實並不具備強大政權形成的基礎,因為統治成本太高了。至少在戰國時期之前,草原上其實並沒有太強大的遊牧政權。那些遊牧民族,也都是以部落形式生活。一個部落能有一千兩千人,已經算是大部落了,幾萬人就可以稱之為是政權了。至於後來那種佔地幾百萬平方公里的超大政權,不好意思,當時北方是真的沒有。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但是,到了戰國後期,中原這邊的北方國家,開始建造長城了。

長城的出現,對遊牧民族來說,其實一個噩夢。因為遊牧民族的社會結構太脆弱,很多東西是沒辦法自己生產的。而且,一旦趕上天災,遊牧家庭的牲畜死絕,這也是常有的事情。一旦遇上這種情況,以往的遊牧部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南下去搶那些中原諸侯國。

長城沒出現之前,一個上千人的部落,就足夠襲擊趙國或者燕國的邊境了。因為遊牧民族異動速度很快,等到趙國或者燕國的主力軍隊發現之後,人家已經逃走了。但是長城出現之後,邊境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敵人,然後遊牧民族翻牆也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中原諸侯國的主力已經過來了。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總之,長城出現之後,北方的那些遊牧部落,想要南下搶劫,就越來越困難了。而在這種困難面前,那些遊牧民族也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

既然小部落搶不了,那就直接組成部落聯盟,多湊點人唄!人多了,就算那些中原諸侯國,第一時間把主力軍隊調過來,也能打得過啊!

就這樣,在戰國後期,北方草原上,開始逐漸形成強大的部落聯盟了。因為當時在草原上,匈奴佔了絕大多數,所以這些部落聯盟,後世往往就稱之為匈奴部落聯盟。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然後,等他們組成了一個強大聯盟,可以直接無視正規軍,繼續搶劫的時候,匈奴又遇上了一個很可怕的人。

這個人叫李牧,戰國末期四大名將之一。

李牧年輕的時候,常年坐鎮趙國北方。當時已經是戰國末期了,長平之戰都打完了。此時的趙國,國力損耗極為嚴重,正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下。大概也正是看準了趙國這一點,當時的匈奴聯盟,幾乎是盯著趙國打,不斷襲擾趙國。

然後,李牧出手了。經過一番縝密的佈局,李牧直接一場大戰,消滅了匈奴十多萬主力精銳!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要知道,當年整個草原上,也沒多少人口。一下子被李牧打掉了十多萬,這對於匈奴來說,幾乎就是另一個版本的長平之戰了。

所以,這一戰之後,匈奴直接被打崩了。此後十多年的時間,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匈奴都不敢再南下了。因為此時的匈奴,已經連襲擾趙國的能力都沒有了。也正是趁著這個機會,接下來,李牧又趁勢修理了北方的東胡、林胡等小型遊牧政權,算是暫時讓北方消停下來了。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等到李牧解決了北方的問題之後,這個時候,秦國那邊,秦始皇也差不過該親政了。所以接下來的十多年裡,就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故事。這十多年裡,中原這邊雖然打得天翻地覆,但是匈奴也沒能力襲擾中原。

另外,在這十多年當中,匈奴那邊痛定思痛,其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匈奴部落明白,繼續單打獨鬥,以後再想南下,就很困難了,必須要學習中原那邊,組成一個特別強大的政權才行。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匈奴內部,出現了一個叫頭曼的人。這個頭曼,第一次把整個匈奴,都給聯絡到了一起。嚴格來說,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匈奴開國了。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十多年之後,等到匈奴那邊好不容易恢復過來,經過一代人的繁衍之後,人口數量又上來了。但是此時匈奴卻發現,中原已經被秦始皇統一了。面對強大的秦朝,就算是匈奴恢復過來,也討不到任何好處。

所以在這之後,匈奴只能繼續玩襲擾戰那一套。而秦始皇被襲擾煩了之後,直接讓大將蒙恬,帶著幾十萬精銳北上,然後常年駐守在北方。在蒙恬手裡,匈奴再次吃了大虧,被痛揍了一頓之後,連河套草原都丟了,被迫退往更北方的草原。更要命的是,接下來,秦始皇直接把以往幾個國家建造的長城,全都給連起來了,這就讓匈奴更頭疼了。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但是請注意,蒙恬雖然擊退了匈奴,也確實殺了匈奴不少人。不過從史料記載來看,蒙恬並沒有直接殲滅掉匈奴的主力,這和當年李牧那一戰,其實有著很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當時匈奴雖然被秦朝擊退了,但是實力並沒有被削弱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匈奴那邊又出了一個狠人,這個人叫冒頓,他是頭曼的兒子。

冒頓本來是頭曼的大兒子,算是匈奴的太子。但是後來,頭曼另有新歡,打算立自己的小兒子做繼承人。這個時候,冒頓就悄悄在匈奴內部,訓練了一支聽命於自己的軍隊,然後幹掉了他爹,自己做了匈奴的首領,也叫單于。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冒頓幹掉他爹之後,迅速整合了整個匈奴。但是此時中原那邊,秦始皇還活著。有著之前被蒙恬暴打的經驗,冒頓知道,此時再次南下,絕對不是什麼好想法,只會被秦朝再次暴打。

所以,這時候的冒頓,開始轉變了思路。

既然不能打秦朝,那我先去吞併其他政權,等我再壯大一些之後,再去對付秦朝,那不就得了?

當時在整個東亞乃至中亞地區,秦朝都算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帝國。但同時,除了秦朝和匈奴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政權。在東北地區,生活著強大的東胡;在匈奴更北方,生活著丁零等部落。在匈奴西邊,也就是中亞那邊,則是有著強大的月氏。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當然,這些政權,和秦朝比起來,那就要弱小太多了。所以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冒頓單于就帶著匈奴,去欺負這些政權了。

因為匈奴和東胡之類的民族,沒有系統記載歷史的習慣,所以我們對當時匈奴具體的作戰情況,並不是太瞭解。但有一點,我們很清楚: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冒頓單于帶著匈奴,在北方不斷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先後兼併了多個遊牧政權。後來,冒頓又向中亞那邊擴張,逼得月氏節節敗退。

經過這十多年的擴張之後,匈奴這才有了東到遼河,西到帕米爾高原,南到長城,北到貝加爾湖的超大地盤。到了這個時候,冒頓麾下已經坐擁三十萬精銳,實力達到了遊牧民族歷史上的巔峰!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冒頓單于才敢有底氣,再次進攻中原王朝。

如果從冒頓單于的角度來考慮,其實我們很容易理解他的這種觀念:三四十年以前,在冒頓單于還小或者還未出生的時候,匈奴曾經帶著十多萬精銳,進攻一箇中原諸侯國,結果被打得全軍覆沒。一箇中原諸侯國,尚且這麼能打。那麼對付統一之後的中原王朝,到底需要多少人呢?

以中原王朝那邊,動輒幾十萬人混戰的戰爭規模。匈奴要是湊不出這三十萬精銳,還真不敢對中原王朝發起總攻。如果是十幾萬人的話,估計就又會重蹈當年被蒙恬擊敗的命運了。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當然,在這期間,匈奴那邊,其實也聽到了一些風聲。冒頓單于應該也知道,中原這邊徹底亂了,然後秦朝亡了,中原又變成了很多諸侯國並立的局面。

但如果從冒頓單于的角度出發,此時其實依然不是進攻的好時機。

因為之前李牧和蒙恬,給匈奴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猛了!這讓冒頓單于習慣性認為:哪怕此時中原分裂了,又成了之前那種多國林立的局面,自己僅憑十幾萬人,依然不可能佔據整個中原。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先橫掃北方,讓自己變得更強一點。等到自己更強大之後,再南下進攻中原,這才更有把握。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所以,在秦末中原混戰的時候,匈奴其實一直忙著在北方擴張,沒來得及襲擾中原。

等到冒頓單于那邊忙完了,統一了草原,並且迫使其他遊牧民族臣服之後,這時候中原這邊,劉邦已經擊敗了項羽,漢朝已經開國了。而漢朝開國之後,劉邦的首要的任務,其實也不是對付匈奴,而是對付那幾個殘存的異姓王。因為他們的存在,才是漢朝無法統一中原最大的障礙。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也就是在劉邦清理異姓王的過程當中,漢朝和匈奴之間,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碰撞。

當時劉邦想要對付北方的韓王,而匈奴這邊,也想要試探進攻一下中原。所以,這個時候,冒頓單于就帶著軍隊,進攻韓王的封地。韓王當時自然要向劉邦求救,但是劉邦此時巴不得借刀殺人,借匈奴的刀解決這個韓王。所以當時的劉邦,雖然出兵救援,但是走的卻異常緩慢。

這樣一來,韓王自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知道自己被劉邦擋槍使了。所以接下來,韓王直接轉投了匈奴。得知韓王叛變之後,這時候劉邦終於急了,火速帶著麾下精銳,馳援北方,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地區。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接下來的戰爭當中,最開始,匈奴因為武器裝備不如漢軍,被漢軍打得節節敗退。這種勝利,讓劉邦也有點被衝昏頭腦了。所以後來,劉邦就脫離了大部隊,只帶著一些精銳輕騎,追了上去,打算拖住匈奴主力,拖到漢軍主力到來之後,再全殲匈奴。

結果劉邦沒想到的是,匈奴這邊的冒頓單于,也是個狠人。等到劉邦帶著輕騎過來之後,冒頓單于直接指揮匈奴大軍,把劉邦徹底圍了起來,圍在了大同周圍的白登山上。這就是白登之圍。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此後,劉邦被匈奴圍了七天七夜,差點被圍死。但匈奴這邊,卻也發現情況不對了。當時的漢軍主力,隨時都可能抵達。而且,就算匈奴幹掉了劉邦,也不可能吞併整個漢朝,甚至有可能全部主力被漢軍殲滅。

所以最終,在劉邦那邊又用了各種計策勸說之後,匈奴終於決定放了劉邦,雙方又簽訂了和平協議,約定以和親的形式,維持了一個暫時的友好關係。

秦朝末年,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為什麼當時匈奴沒有趁機南下入侵?

不得不說,匈奴的冒頓單于,確實是一位雄主,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統一草原,建立一個超大的匈奴帝國。但同時,秦末中原亂戰的時候,他也確實沒來得及插手中原的亂戰。一是因為當時在匈奴人看來,中原人太猛,他們的實力不夠。

二是因為劉邦的動作實在太快。從劉邦和項羽撕破臉,到劉邦幹翻項羽,這期間只過了四年而已。而在這四年當中,匈奴又忙著針對北方的其他敵人,自然也就來不及插手中原這邊的事情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