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冷戰人物覓蹤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3-01-31
簡介時過境遷,當年的蘇聯早已不復存在,肯尼迪、赫魯曉夫等在歷史上名噪一時的弄潮兒也早已如過眼煙雲,淹沒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書卷裡

石字旁表示與什麼有關

作者介紹:龐森

冷戰人物覓蹤

(向上滑動檢視更多)

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外文系,後考入聯合國譯員培訓班,學習同聲傳譯;畢業後進入外交部,此後一直從事多邊外交工作,先後在外交部國際司、軍控司和政策研究室工作,曾兩度赴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常駐,歷任隨員、三秘、二秘、一秘、參贊、副司長;曾多次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聯合國大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和人權委員會的會議,親歷過不少重大國際事件;在主管APEC工作期間,曾參與APEC領導人會議的籌備工作;在主管裁軍工作期間,出席過一系列與裁軍、軍控、促進和平與安全相關的國際會議;2000年7月,進入聯合國監督、視察和核查委員會(簡稱監核會),擔任高階活動評議官,參與核查與銷燬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工作。

主要著作有《當代人權ABC》《人權百題問答》《我與布利克斯共事》,譯著有《火車大劫案》《情夢溫涼》和《黑色的遺產》等。

音訊

正文

2002年,美國、俄羅斯和古巴方面一些仍然健在的古巴導彈危機的見證人在哈瓦那聚會,討論當年的導彈危機。

會議由古巴部長會議副主席費爾南德斯主持,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親臨開幕式並聽取發言。費爾南德斯在歡迎詞中表示,希望透過本次研討會認真分析這個事件的背景和原因,還歷史一個真實的面目。

當年在肯尼迪政府任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在發言中表示,研討會對澄清事實真相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避免將來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時過境遷,當年的蘇聯早已不復存在,肯尼迪、赫魯曉夫等在歷史上名噪一時的弄潮兒也早已如過眼煙雲,淹沒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書卷裡。

01

杜魯門

開創了冷戰時代的杜魯門是美國曆史上最為痴情的總統,他一生給妻子寫了數以千計的情書,保留下來的有1300多封。

冷戰人物覓蹤

杜魯門和他的妻子(1969年)

這位兒女情長的總統對別國人民卻未必多情。他曾下令向日本投下原子彈,二戰結束後又赦免了日本731部隊司令石井四郎等人,以便換取他們提供研究細菌戰人體實驗的資料。

冷戰人物覓蹤

杜魯門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一起

他曾挾聯合國以令諸侯,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出兵朝鮮,在朝鮮留下了幾萬名美國士兵的性命,也使眾多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長眠於三千里錦繡河山之間。

在任後期,杜魯門威信急劇下降,未爭取連任。1972年中美之間打破堅冰之際,杜魯門去世,終年88歲。

02

肯尼迪

1963年11月2日,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他被葬在華盛頓的阿靈頓陣亡將士墓中,其陵墓位於墓區的制高點上。站在他的陵墓前,可以眺望蜿蜒曲折的波托馬克河,俯瞰華盛頓全城。

冷戰人物覓蹤

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是美國等級最高的公墓。

陵墓前的一道短牆上刻著肯尼迪在總統就職講演中的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且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冷戰人物覓蹤

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帶領全家,在白宮向肯尼迪的遺體告別。

刺死肯尼迪的兇手究竟是誰?為什麼要向他射出仇恨的子彈?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小說的作者們和電影的導演們,只能憑藉想象為人們營造一些遐想的空間。

03

赫魯曉夫

1964年,在歷史舞臺上叱吒風雲的赫魯曉夫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歡呼聲中下臺。

冷戰人物覓蹤

由於反對斯大林,赫魯曉夫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1957年的風雲人物。

退休後的赫魯曉夫感到憤懣不已,他每每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眼中噙著淚水,一動不動。他想寫回憶錄,要求中央委員會給他配一名速記員,但遭到拒絕。赫魯曉夫只好用一臺錄音機把自己模模糊糊、前後不連貫的思想錄下來,打算以後再列印整理。

冷戰人物覓蹤

赫魯曉夫出席聯大時的情景

赫魯曉夫並不喜歡中國,也不喜歡中國的領導人,但他還是希望中蘇關係緩和。他關心中國的國內形勢,為中蘇邊境的武裝衝突而深感不安。

1971年9月9日,赫魯曉夫因心臟病發作住進醫院,之後病情不斷惡化。臨去世前,他撫摸著妻子的臉頰,不能開口講話,只是點頭或搖頭。如果此時能說話,他可能會說些什麼呢?

赫魯曉夫去世後,蘇聯《真理報》刊登了四行字的報道,宣佈赫魯曉夫於1971年9月11日去世,享年77歲。

冷戰人物覓蹤

俄羅斯新聖女公墓

在一個淒雨綿綿的日子,赫魯曉夫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聖母公墓。參加葬禮的沒有普通公民,也沒有蘇聯領導人。他的靈前擺放著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以及他的親友送的花圈,花圈緞帶上的字跡已被雨水沖刷掉,似乎直到最後一刻,上天都不願對他的一生作出明確的評價。

赫魯曉夫的兒子站在父親的棺材前說:“我不會說他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我不想評價我父親所作出的貢獻,我也無權這麼做,歷史將會證明一切。我唯一想說的是,凡遇見過他的人都不會把他淡忘掉。一些人喜歡他,而另一些人憎恨他,但任何人從他身旁走過時,都會回頭看看他……”

1996年我途經莫斯科時,曾到新聖母公墓參觀。埋葬在這裡的有蘇聯女英雄卓婭,有許多著名的俄羅斯大文學家,包括果戈理、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等,還有中國的王明。

冷戰人物覓蹤

赫魯曉夫的墓碑

我專門參觀了赫魯曉夫的靈寢。墓前冷冷清清,看不到有人前來祭拜的痕跡。他的墓碑由7塊黑白大理石相向銜接堆砌而成,一半黑一半白。帶我來參觀的人說,這代表了赫魯曉夫譭譽參半的一生。據說,赫魯曉夫生前曾經辱罵過一位雕塑家,但是,他在臨終前卻囑咐家人一定要請這位雕塑家為他建造墓碑。

04

葛羅米柯

1909年,葛羅米柯出生在明斯克一個小鄉村的農民家庭。他上的是農業技術學校,學的是經濟,30歲時進入蘇聯外交部,隨後被派往蘇聯駐美國使館出任參贊。

二戰時,這位農民的兒子在協調美蘇關係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4歲時被任命為蘇聯駐美大使。在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會議上,他展露出傑出的外交才華,被譽為談判專家。

冷戰人物覓蹤

1962年10月,肯尼迪(右)在白宮會見蘇聯外長葛羅米柯(中)和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左)。葛羅米柯堅稱蘇聯運到古巴的軍火純粹是防禦性的。

聯合國成立後,葛羅米柯被任命為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他堅決維護蘇聯的大國地位,態度強硬,從不妥協,否決西方提案時也毫不心慈手軟,被稱為“不先生”。

在處理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葛羅米柯亦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的主導下,美蘇兩國達成了一系列裁軍協議。

冷戰人物覓蹤

肯尼迪會見蘇聯外長葛羅米柯

葛羅米柯48歲起出任蘇聯外長,雖然蘇聯領導人多次變更,對外政策也多次調整,但他一直擔任外長一職,一干就是28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外長之一。

戈爾巴喬夫上任後,葛羅米柯逐漸失寵,1985年改任最高蘇維埃主席,3年後退休,1989年7月21日,在80歲生日的4天前病逝於莫斯科。

原標題:《冷戰人物覓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