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曾經“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如今為何讓委員們感慨連連?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05-23
簡介涇源縣所在的“西海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因其歷史上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而得名,也因“苦甲天下”而廣為人知,該地區因生態惡劣,1972年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灘羊多少錢一隻

5月的寧夏涇源縣,山花爛漫,綠意蔥蔥,一路風景一路歌,引得由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許寧帶隊前來調研的委員們不禁駐足觀賞,感慨萬千。

委員們感慨什麼呢?是這些年寧夏南部山區自然生態的極大改觀和百姓的安居樂業觸動了委員們的心絃。調研的路上,有太多太多值得記錄的畫面——脫胎換骨後的容顏,鳳凰涅槃後的重生,都在五月的鳥語花香中,深深印刻在委員們的記憶裡。

曾經“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如今為何讓委員們感慨連連?

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美麗的梯田

歷史上的西海固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

涇源縣所在的“西海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因其歷史上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而得名,也因“苦甲天下”而廣為人知,該地區因生態惡劣,1972年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但是,歷史上的西海固卻並非“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歷史上,這裡曾經氣候溼潤,水草豐美。東漢班彪登固原城有感而著《北征賦》,描寫的景象依然是山勢巍峨、草木深邃。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屯兵開墾、毀林開荒,到晚清林則徐發配伊犁途經六盤山時,所見已是“其沙土皆紫色,一木不生,但有細草”。

“人口的過快增長和對大自然無休止的掠奪,是西海固生態退化的重要因素。這種狀況在100多年前就開始了,此後愈演愈烈。”此行參與調研的自治區政協委員彭生選曾擔任固原市宣傳部長,他以固原市海原縣為例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海原縣人口不到6萬,70年後就達到了47萬,翻了近8倍。據專家測算,西海固的自然條件,雖然每平方千米最多隻能養活22人,但實際上每平方千米生活著140多人。

乾旱少雨也是影響西海固地區生態脆弱的一個主要原因。

寧夏固原市政協主席餘劍雄告訴記者,過去,西海固南部的原州區、西吉、彭陽縣等地年均降雨只有400多毫米,大旱之年有的地方則不足400毫米,西海固北部的同心、鹽池、海原等地降雨則更為稀少,一般年景只有二三百毫米,西海固的北部也被劃入乾旱和半乾旱地區。

“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是當時西海固地區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溫飽無法解決,就連燒柴、取暖都成了難題。人們一次次上山剷草皮、挖樹根,結果,生態愈加脆弱,直至惡劣的自然條件將這裡的群眾與貧困緊緊捆綁。

生長於斯的季棟樑是寧夏的著名作家,最近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以文字詳細記錄了發生在西海固的變化,對他來說,缺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多年前,走在西海固,經過人家門口,不一定有人問你‘吃了嗎’,但肯定會問你‘喝水嗎’。因為這片土地上,水貴如油。乾旱的年景,窖裡收不上水,吃水得去幾十裡外馱。”來自生活經歷的切身體會,讓季棟樑更多地思考西海固人長期掙扎在生存線邊緣的原因。

西海固脫胎換骨

時間回到1982年,隨著國家啟動實施“三西”農業建設扶貧工程,西海固開始“脫胎換骨”。

汲取生態惡化的歷史教訓,啟動開發式扶貧以來,西海固始終遵守“山綠才能民富”的生態邏輯。天然林保護工程、水源涵養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等,一批批生態建設工程在此實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等,一項項生態修復政策在此落地。

2003年,又一重大生態工程——封山禁牧在寧夏全境實施。禁牧初期,因為放牧村民玩“躲貓貓”,護林員馬維虎不知和村民發生多少次衝突,有時上山巡邏一趟,衣服就被拽扯成爛布條。即便自己的大哥上山放牧,馬維虎也毫不留情把羊扣下。

植被的恢復、環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局地氣候,也讓西海固步入了良性迴圈的軌道。生態環境改善了,雨水也漸漸多了起來。據瞭解,貧困人口較多、一直被幹旱束縛住手腳的固原市西吉縣,在最近10年間降雨量增加了100多毫米,與之相鄰的彭陽、隆德、原州區等地降雨量的增加則比西吉還要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西海固持續數十年的生態修復和區域小氣候形成良性迴圈。餘劍雄說,固原市的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1。4%提高到2021年的27。2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更是超過80%。2021年,寧夏依託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入選全國首批5個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入選省區。

山綠民富水到渠成

雨水多了,山綠民富水到渠成。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馬慧娟深有感觸。2000年,馬慧娟從寧夏固原市涇源縣黃花鄉一個叫黑眼灣的村子,搬遷到紅寺堡區玉池村。馬慧娟每天除了幹活,就是操持家務,只有在休息的時候,拿出手機寫上一段文字,10多年間發表了數量眾多的散文、隨筆,被稱為“拇指作家”。她的《走出黑眼灣》一書以身邊人為原型,講述10多個小人物從故土難離到喬遷驚喜,再到脫貧致富的奮鬥故事,展現了西海固人們直面困苦、積極向上的精神。

“幾棵楊樹還是那麼挺拔,努力不讓樹枝隨風起舞,大有波瀾不驚的高傲。只有經歷了無數遍風的肆虐才能鍛煉出楊樹這樣的氣節。”這是馬慧娟的散文《行走在春天的風裡》的一段話。

辛勤耕耘換來累累碩果。和馬慧娟文字裡表述的一樣,20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將南部山區生活在最乾旱、偏遠區域的極貧群眾搬遷至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引黃灌區。近40年來,先後組織多次大規模移民搬遷,徹底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標籤,實現了100多萬人期盼千年的小康夢。

在西海固的歷史上有一條著名的路,人稱蕭關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描寫的就是這條道路。

委員們看到,今天的蕭關道乃至整個西海固地區正經歷著時代的偉大變遷,西海固人在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援下,正用智慧和汗水讓這塊曾經貧瘠的黃土地變成綠色明珠。

記者:範文傑

版面編輯:李將輝 王碩

新媒體編輯:莫愁

【來源:人民政協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