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簡介傳說,當年的乾隆皇帝,早聞揚州包子盛名,也早聞揚州人的聰慧、揚州工的精美,南巡時到了揚州,一心想當場測試測試,究竟是不是如傳聞中所說,於是讓身邊人傳話下去,要吃“滋養而不過補,味美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的包子,

揚州宴福春包子怎麼樣

【“拾味揚州 世界美食之都的100個細節”徵文選刊】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安民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但凡來過揚州的人,沒有不知道揚州包子的。

甚至就是沒有來過揚州的人,也少有不知道揚州包子的。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做到這個份上,也是醉了。

曾有外地朋友問我,你們揚州的包子,什麼餡的最好吃,我還真的有點抓頭皮。如果我說,揚州包子吃的是文化,那你可能說我矯情,你們揚州人,什麼都會往文化上扯。如果我告訴你,揚州包子吃的是體驗,吃的是感悟,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不一樣。這樣說,你能首肯麼?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你問什麼餡好吃,那要看你是什麼時候來,春有薺菜、夏有馬齒、秋有乾菜、冬有冬筍,上市鮮的包子,一年四季都不一樣,考究的是當令,講究的是與自然的和諧,前後兩撥客人吃得不一樣,那是因為他們來的時令不一樣。就是同樣一款青菜包子,在揚州人的口中,四季也有略微的差異——春季柔和鮮嫩,夏季水分充足,秋季清脆爽口,冬季尤為特別,如果是霜打之後,或是雪肚裡扒出來的青菜,那會自帶一絲甜尾,醇厚如貽。當然,就如有些招牌菜,餐館裡天天都做;有些品種包子,也是可以一年做到頭的,比如鮮肉包、三丁包、豆沙包。不過要嘗新嚐鮮,那你就得應時應節地來,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果真還想吃的話,那得明年這個時候,恭候你再來揚州。這麼個說話的方式,是不是又有了,在為旅遊部門做推廣的味道。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一次在席間,有朋友問,包子起於什麼時候,這又讓我抓了頭皮,只好東拉西扯地掰扯: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包子這個食品,雖然現在東西南北都有,但究竟起於什麼時候,恐怕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考證。倒是民間傳說裡,有些頗有傳奇色彩的說法。好多菜品都喜歡傍名人,包子也一樣。相傳,它是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算起來,距今應該有1800多年了。

據說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七擒孟獲,班師回朝途中,在瀘水遭遇狂風,部隊無法渡江,說是因為交戰中的陣亡將士之靈,無法返回故里,便在江上興風作浪,阻撓部隊回程,若要渡江,須用南兵的人頭作祭。先生寬厚仁慈,不忍殺戮俘虜,便讓廚師以米麵為皮,內包牛羊肉,捏塑出人頭形狀,陳設香案,灑酒祭江,部隊得以順利渡江。三百六十行,每個行業都有個傳說中的祖師爺。由此,諸葛亮被尊奉為麵點行業的祖師爺,一直流傳到今。如果進到哪家麵食店,看到店堂裡供著諸葛先生的塑像或是牌位,不要覺得奇怪哦。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目前可以查到的文字記載,始於北宋陶谷的《清異錄》,其中談到當時的“食肆”,已有賣“綠荷包子”的;在後來王栐的《燕翼詒謀錄》中,記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能作為宴賜群臣的食品,包子當時的品階,不會低到哪裡去;到了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紀勝》中說,臨安的酒店,分茶飯酒店、包子酒店、花園酒店三種,由此看來,彼時的包子,已成為一種大眾食品,市面上已經很普遍了。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在我們國家,麵食本是北方人或是西北人的特長,可到了揚州,卻做出了聲名遠揚的包子,一如揚州的古建築,兼具“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一樣,在這麼一塊土地上,能夠成就包子的名聲,是不是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揚州飲食文化的創新與相容。同樣都是麵點,北方人做的就粗曠豪放,而到了揚州,偏偏要捏出三十二道褶,裡面還要包進精挑細切的餡,出籠端上桌的,那就是一件件藝術品,惹得首次到揚州來的外地朋友,每一樣端上來,非得先拍照,然後才捨得動筷子。“妙手纖纖和麵勻,搓酥參拌擅奇珍。自從香到江南日,世上名傳肖美人。”可喜的是,不僅僅在揚州城區,儀徵、高郵、寶應等周邊縣市的百年老店,如今都有了新的傳承。當年從揚州分出去的泰州,如今做得也很不錯。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包子屬於發酵食品,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經過發酵的麵點,有利於消化吸收,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揚州是淮揚菜之鄉,維揚點心作為淮揚飲食的一個重要分支,已有逾千年的歷史。揚州包子餡心多變,花式精巧,清鮮香酵,配方講究,製作精湛,兼有北方點心濃郁實惠,南方點心細膩多姿的特點。它以其精美靈巧的造型、清香柔和的口感、天南海北食客的推介,而聞名遐邇,享譽中外。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傳說,當年的乾隆皇帝,早聞揚州包子盛名,也早聞揚州人的聰慧、揚州工的精美,南巡時到了揚州,一心想當場測試測試,究竟是不是如傳聞中所說,於是讓身邊人傳話下去,要吃“滋養而不過補,味美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的包子,給接待的官員和鹽商們出了道難題。你要曉得,這是在揚州哎!有出題的,就有解題的,馬上就有一位姓丁的廚師,用海參、雞肉、豬肉、竹筍、蝦仁五味,迴應了皇上“五不過”的要求——滋補莫過於海參,味美莫過於雞肉,油香莫過於肥肉,鬆脆莫過於冬筍,細嫩莫過於蝦仁,將它們切成細丁,加上作料做成餡,五味調和,補、鮮、香、脆、嫩皆俱。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當乾隆爺嚐到味美滋補的五丁包子,非常爽口,心中一陣竊喜:揚州廚師,果然了得!高手在民間,果然不假!這是在用包子作借喻,拐著彎來提醒朕,以“和”治天下呀!高,實在是高!於是吩咐筆墨侍候,欣然起身,題下了“天下一品”四個大字。從此,揚州的“五丁包子”身價倍增,天下揚名。也有的店家,受高人點撥,從 “五丁”中去掉海參和蝦仁,簡化成“三丁”,暗釦“上中下”、“左中右”、“日月星”、“天地人”之“和”,哲學意趣頓生,文化品位油然而增。且這樣的食材搭配,使之更加平民化,也更為普通百姓所接受。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如今去富春、冶春等百年老店吃早點,基本都要等客人到齊以後,按照桌上的人數,現包現蒸,因為坊間有句俗話:“出籠的包子,回籠的燒麥”,現做現吃,口味最佳。為了填補客人等候的時間空檔,桌上會先上幾道開胃的小菜,比如香菇、餚肉、蝦仁、什錦菜之類,再燙個乾絲、煮個乾絲,客人先喝上兩口茶,品嚐幾口菜餚,須臾後廚包好蒸熟,包子、蒸餃、燒麥便依序上桌。前些年,陪一個來揚考察的美籍華人,這位仁兄個頭估計要有兩米,長得身大力不虧的,開頭餚肉便吃了好幾塊,邊吃邊豎大拇指,待到包子上來,筷子更是停不下來,每樣幾乎都吃了雙份,口感特別好的,甚至吃了三四個,這麼個大胃王,真的讓我羨慕不已。當天下午四點鐘左右,接到這位老兄從浦東機場打來的電話,說早上離揚以後,到現在除了喝水,其它什麼都沒吃,估計飛到美國,途中也不需要再吃東西了。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如今的揚州包子,恰好呼應了“光碟行動”、節約每一粒糧食的要求。如果點多了一些,直接打包帶回去,放入冰箱,第二天蒸一蒸再吃,味道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只不過不要偷懶,用微波爐加熱,因為這樣熱的話,包子皮會發幹發硬,一定要隔水蒸。從超市買回去的速凍包子也是如此,蒸出來的口味,要好得多。其實好多市民都有這樣的習慣,吃過了再帶些回去,省得第二天再出來買。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不少老揚州都還有印象,過去的包子,做得要比現在大得多,一籠也就蒸個六到八個。包子大,麵皮展開的面積就大,包進去的餡就多,餡多了,就可以含著許多汁水,上籠一蒸,麵皮起孔的時候,汁水全部滲到皮子裡面,出籠的時候,包子皮都是黃黃的,亮晶晶的。一如袁枚先生《隨園食話》中所記:“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寸,放鬆隆然而高。”不要說吃了,看上去就很誘人。一口下去,即使沒咬到餡,汁水浸潤的麵皮也非常好吃。等第二口吃到餡的時候,由於餡多味重,吃起來油而不膩,滿口留香。因為做得大,通常吃上兩三個就飽了,女士胃口小一點,可能吃一兩個就夠了,看著還有許多其它餡的沒能夠嚐到,一定惦記著,下次來補上。可現在的一些店裡,包子都做得小小的,看起來,是為了照顧客人,一次能多嘗幾個品種,殊不知包子小了餡就少,餡少了就含不住汁水,包子蒸出來就幹渣渣的。如果有的店家圖省事,用自發面來做,味道就更差了一層。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一道普通的麵點,為何能做到這個份上?

對於那些,之前沒有來過揚州的人,因為沒有比較,以為揚州包子就是如此,於是吃過了有些失望,覺得不過了了,沒有了再來品嚐的期盼;也更不會為了尋回那幾個,還沒有吃過的品種,心存再來一次的念想。揚州本地人,如果不是為了找個體面些的地方待客,基本上也不會六角錚錚地坐下來,吃這樣的包子,情願到街邊不起眼的小餐館,也不會做這個冤大頭。你看看市民百姓追捧的那些賣包子的店面,每天早晨排的那個長隊,就可以知道一二。

許多事,都需要正本清源,做包子大抵也是如此。真心希望,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做些比較、做些梳理、做些深究,究竟該如何融入更多的創新元素,如何定位新的發展方向,如何適應快慢兩種節奏的餐飲文化,滿足人們對“美食之都”更高品質的追求,做出新的千年傳承,將“包打天下”的聲音,叫得更有底氣,叫得更加響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