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簡介3緣來緣去緣滅成年後的李季蘭,在觀中並不寂寞,其間,李季蘭先後與當時的名士朱放、皎然、崔煥、肖叔子、陸羽、閻士和等人也交往甚好,互相視為知己,果然成為紅塵之外的“交際花”

花昔少女什麼意思

與薛濤齊名的女詩人,少年失言成年失行晚年失節,被皇帝柺杖斃。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農村有句老話,叫“三歲知大,六歲看老”,從一個人小時候的行為表現中,就可以大概預測這個人的將來。唐朝有個叫李冶的女詩人,從小就非常聰慧,六歲時寫了首《詠薔薇》,她的父親看後,心中一驚,女兒小小年紀就寫出如此豔詩,長大成人後,一定會是個不守婦道的失行之人。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父親為了斬斷女兒誤入紅塵的孽緣,便將女兒送入觀中出家,成為一名女道士,並改名李季蘭,希望女兒成人後能像蘭花一樣高潔。但是,父親的防範措施並沒能湊效,即使是身處女道觀,成人後李季蘭,並無蘭花性,而多紅杏情,終於應驗了父親的預感。

1/一首《薔薇》誤終生

李冶,字季蘭,生於唐玄宗開元初年,浙江湖州人。第一眼看到李冶的名字,差點誤讀成李治了。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皇上,雖然文治武功比不上他的父皇李世民,但是,前半生也是勤懇敬業,開創了“永徽之治”。後來,由於武則天的強勢登臺,才讓這個本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被一點點地逼到幕後,可以說,他的感情生活,是不完美的。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而作為女詩人的李冶,感情生活感情生活同李治一樣,也有缺憾,看來這樣的“誤讀”,是有種冥冥中的力量在的。

李冶的“墮落”之旅,從她很小的時候就被人斷言了。據《唐才子傳》記載,李季蘭幼時“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六歲時作《薔薇》詩曰: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架卻”諧音“嫁卻”,她父親認為此詩不祥——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後恐為失行婦人(其父見曰:“此女聰黠非常,恐為失行婦人。”)。

為了防患於末然,不讓女兒在紅塵中被汙染,父親將她送入剡中玉真觀出家,成為一個女道士,遂改名李季蘭。

2/女道士的風花雪月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道觀中的生活是清苦而寂寞的,這正好留給了李季蘭認真讀書與寫作的大把時間,每日做詩、彈琴倒也清淨自在。寂寞的道觀,卻鎖不住一個年輕少女的芬心。 轉眼間她已經十六歲了,對觀中生活漸漸覺得寡淡無味,嚮往外面的世界。一首《相思怨》,正是她心情的流露: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好在,受唐代思想開放之風的影響,道觀中也並非清靜之地,當時有許多文人雅士來觀中游覽。剡中就是今日的浙江嵊縣一帶,水木清華,物產豐饒,氣候宜人。自東晉以來,這裡就文風鼎盛,騷人名士輩出。玉真觀雖地處偏遠,但因景色幽謐,因而也不時地有一些文人雅士來觀遊覽。當見到觀中有一個清秀的小道姑,就常與她逗笑,李季蘭每每以秋波暗送,故人稱“風情女子”。

加之,李季蘭的詩名越傳越廣,有她引發的詩友會集活動也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直至廣陵(今江蘇揚州)。廣陵是文人薈萃的地方,李季蘭的名氣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與薛濤齊名的女詩人。

3/緣來緣去緣滅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成年後的李季蘭,在觀中並不寂寞,其間,李季蘭先後與當時的名士朱放、皎然、崔煥、肖叔子、陸羽、閻士和等人也交往甚好,互相視為知己,果然成為紅塵之外的“交際花”。李父不會想到,即使將女兒送入道觀,也難斬斷她的塵世孽緣。

她先是與名士朱放曖昧,兩人以詩傳情,互訴衷腸。但是,這樣的邂逅註定不會長久,朱放很快就要離開,臨別時,以詩相贈:

古岸新花開一枝,岸傍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腸斷時。

離而不捨的情緒一下子也感染了李季蘭,她當即回贈一詩,曰: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當她久等朱放而不至時,又一位飽學之士走進了她的生活,那就是著有《茶經》的青年才俊陸羽。兩人相識後,陸羽經常到李季蘭處探望,兩人對坐清談,煮雪烹茶,這可是陸羽的強項。

一次李季蘭身染重病,陸羽聞訊後,急忙趕往她的病榻邊殷勤相伴,日日為她煎藥煮飯,護理得悉心周到。作為一個女道士,李季蘭能得到陸羽如此熱情的關愛,心中自是感激欣慰不已。病癒後的李季蘭,特地賦詩一首《湖上臥病喜陸羽至》作謝: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因為陸羽,李季蘭又結識了詩僧皎然。皎然俗家姓謝,是大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出家到梯山寺為僧,善寫文章,詩畫尤為出色。皎然本與陸羽是好友,常到龍蓋寺找陸羽談詩,有段時間卻總找不到陸羽,於是寫下了《尋陸羽不遇》一詩:

移家雖帶郭,野經入桑麻;

遷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叩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訪陸羽不遇,原來這傢伙是跑山中會情人去了。後經陸羽介紹,皎然也成了李季蘭的詩友,常常是三人圍坐,相互詩詞酬答。不知不覺中,李季蘭又被皎然出色的才華、閒定的氣度所深深吸引,常常拿眼神與詩歌試探、勾引。

不過,同為出家人,皎然的定力遠超李季蘭,他來此,只是談詩論茶,並無法世俗情,但以一首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瀟灑地回絕了這份從天而降的豔情。

4/被皇帝柺杖斃的女詩人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李季蘭的詩才極高,她能與薛濤、魚玄機、劉採春併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且能在詩壇上有“女中詩豪”之稱,足見其功底之深,悟性之高。李季蘭的詩名不僅給她帶來了“豔遇”,還為她創造了對外交往的無限空間,成名後,許多當時的大咖都與她有交際。比如劉長卿,就曾被她惡搞過。

劉長卿是宣城(今屬安徽)人,曾任隨州刺史,五言詩寫爐火純青,被譽為“五言長城”。其中《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為現代讀者所熟悉: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只是,劉長卿詩雖然寫得好,但是有疝氣,這一點個人身體上的小缺陷,卻被李季蘭抓了個正著。據《中興間氣集》載:“(李季蘭)嘗與諸賢集烏程縣開元寺,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季蘭)乃誚之曰:‘

山氣日夕佳。’

長卿對曰:‘

眾鳥欣有託。’

舉座大笑,論者兩美之。”兩人所引皆陶淵明詩,雖然用語巧妙,但是,劉長卿得了疝氣本是難以啟齒之隱私,而李季蘭卻以“山氣”戲之,實在是過分了。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不僅是普通文人,就連唐玄宗聽到了李季蘭的才名,下詔命她赴京都一見。此時李季蘭已過不惑之年,昔日如花的美貌已衰落大半;接到皇帝的詔命,她既為這種難得的殊榮而驚喜,又為自己衰容對皇上而傷感,大有“美人遲暮”之感。其實唐玄宗要召見的,並非看在她的容貌上,而在於欣賞她的詩才;可多情的李季蘭自己並不這麼想,她更看重的是自己隨流年而飄逝的芳容。就在李季蘭心懷忐忑地趕往長安時,震驚一時的“安史之亂”爆發了,長安一片混亂,唐玄宗倉惶西逃。李季蘭不但沒能見到皇帝,還給自己的人生結局留下一抹悽慘。

因居長安的李季蘭,又遭遇涇原之變。叛軍攻佔長安後,涇原軍故主朱泚被擁立為皇帝,朱泚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聽說李季蘭才情高,詩寫得好,朱泚即位之初,需要有人歌功頌德,便找到了李季蘭。身陷賊手,儘管不擅長寫政治題材的詩文,但李季蘭不得不為,寫下了首應景詩:

故朝何事謝承朝,木德□天火□消。

九有徒□歸夏禹,八方神氣助神堯。

紫雲捧入團霄漢,赤雀銜書渡雁橋。

聞道乾坤再含育,生靈何處不逍遙。

全詩儘管有三個字缺失,但詩意是很清晰的,即朱泚歌頌新朝,說什麼天下歸心,祥瑞頻現,天地含育,生民逍遙,總之,讚美朱泚是順應天意,一代聖君。

此女六歲能詩,父親斷言女兒日後必為失德婦,果然應驗

興元元年(784年)五月,德宗收復長安,李季蘭因為附逆之罪,被德宗下令撲殺。一代才女,落得如此下場,其實是非常可悲的。

“時有風情女子李季蘭上詩,言多悖逆,故闕而不錄。皇帝再克京師,召季蘭而責之,曰:‘汝何不學嚴巨川?’有詩云:‘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遂令撲殺之。(唐 趙元一《奉天錄》)”

(圖片來自網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