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啟蟄”因何改為“驚蟄”?跟這位西漢皇帝有關

  • 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1-29
簡介有意思的是,在全書60種野菜中,跟雷相關的就有兩種,除了雷公菌之外,還有雷聲菌

電殛怎麼讀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啟蟄”因何改為“驚蟄”?跟這位西漢皇帝有關

(明)佚名《雷公圖》

“啟蟄”因何改為“驚蟄”?跟這位西漢皇帝有關

(清)惲壽平 《湖山春暖圖》取陸游《春晴泛舟》詩意。

驚蟄到了。在唐代詩人元稹展示的明媚春色中,驚蟄節氣的“三候”也妙不可言。

“一候桃始華”,桃花燦爛開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二候倉庚鳴”,黃鸝鳥開始殷殷鳴唱;“三候鷹化為鳩”,就更有味了。鳩,是布穀鳥。仲春之時,天空不見飛翔的雄鷹,只見鳴叫的布穀鳥。在古人看來,就好像是鷹變成了布穀鳥一般。

這也是古人對世間萬物消長變化的一種樸素認識。除了這些,驚蟄更是開奏了雷鳴之歌。那清脆明瞭的雷聲,宛若一曲昂揚奮發的交響樂,讓萬物更具蓬勃生機。

驚蟄時分春雷啟

驚蟄本來是叫“啟蟄”的,西漢禮學家戴德的《大戴禮記》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後來,因為漢景帝的名字叫劉啟,為了避諱,把“啟蟄”改為了“驚蟄”,沿用至今。

“蟄”指冬眠的蟲子,是“藏”的意思,元代理學家吳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時分,春雷開始響起,把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蟲子都驚醒了,真似“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雷,就是這樣威風凜凜地從天而降。在中國古代,懾於雷的巨大威力,人們一直對雷敬畏有加,將雷奉為神、公。雷崇拜浸潤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延續至今。在古人看來,雷是開天闢地的盤古之聲音所化,三國時吳國學者徐整的《三五曆紀》將這些內容進行了清楚的記載:“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

慢慢地,雷變得越來越生動,成為具象化的雷神雷公。漢代以前,雷公是“龍身而人頭”的神,這在先秦古籍《山海經》卷十五“海內東經”裡有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漢代時,雷神漸漸人格化,東漢哲學家王充的《論衡·雷虛篇》說:“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可見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雷公是一個大力士形象。當然,作為樸素唯物主義者,王充對此是批判的,他在這篇文章中駁斥了把打雷說成是上天發怒、有意懲罰犯有過錯的人的說法,認為這毫無依據,故篇名叫“雷虛”。在王充看來,雷是一種火,打雷是一種自然現象,是陰陽二氣互相碰撞、衝擊而形成的。他認為雷公的說法是“虛妄之象也”。但他的這些觀點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直到現代科技發展以後。

圍繞雷的想象力一直豐富著。唐代時,雷公被認為是一個遍身鱗甲的豬頭怪獸,“豕首鱗身”;明代的雷神則成了長了肉翅的雌雞。道教中的五雷元帥是由五尊神組成,全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包括坐於中間的鳥嘴人身、手執斧鑿的金面雷公,兩旁各有黃、綠、紅、粉四種臉的雷公。此外,相傳雷公還有諸多的部將、侍從,如鄧天君、辛天君、龐天君等。

雷,氣勢磅礴地傲嬌在流金歲月中。古人始終覺得雷是正義之神,能辨世間善惡,懲惡揚善,對暴殄五穀、忤逆不孝、罪大惡極之人,則由雷神“劈死”或“五雷殛死”。還有“雷殛蜈蚣”“狐遭雷殛”等傳說,說雷神把害人的大蜈蚣和狐妖劈死了。古人對雷神雷公的敬仰和信任,非同一般。

追求幸福的古人還覺得不能讓雷公太孤獨,便為他配了一位同樣威力十足的妻子,即“電母”。傳說中,雷公司雷,電母司閃電為其照亮,雷電默契於心,合拍於形。電母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宋史·儀衛志》中,說儀隊中有“雷公電母旗”。《元史》也說,電母旗上畫一位女神,穿繡花的上衣、朱裙和白褲,兩手運光。

於是,雷,有了情懷,也更走心。雷聲帶來變化,也帶來希望。“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南宋詩人陸游《春晴泛舟》裡的詩句,就展現了驚蟄日一到雷動風行、天開地闢、春意盎然的景象。

我們最喜愛的,就是雷作為正義之神的樣子。

人間至味雷公菌

雷降臨之時,大地也有歡騰的時刻。

最歡喜的,要數雷公菌了。作為真菌和藻類共生的複合體,雷公菌又稱地皮菌、地踏菜、地耳、地衣、地踏菰等,她是伴雷而生的,常常是一陣驚蟄雷聲過後、一場春雨止後,她就俏稜稜地冒了出來,在偏陰偏潮溼的地方,一片片、一叢叢,一路鋪陳而去,煞為奇特。

那麼,當春雷剛過,當春雨方停,讓我們把暗黑中透出綠黃、與泡軟的黑木耳相似的雷公菌一把一把地採起來吧。盈盈快樂,也從遠古輕輕飄來,蕩著詩意,唱著歌兒,似畫一般,熨帖著我們的心。

採集時,最好是選擇長在青石板上的,清潔乾淨。而且還要快快地採,因為待天空放晴、太陽一曬,地皮菌就會很快變得面目全非。兜著雷公菌回家,輕輕細細地洗淨,做湯、炒蛋,味道都是好極了。

雷公菌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據記載,人稱“葛仙公”的東晉醫藥學家葛洪(公元284-364)隱居時,因缺糧曾採雷公菌為食。葛洪後應召入朝,將該品獻給皇上。當時正好太子體弱多病,食用後,身體迅速康復。皇上以為他進貢的是靈丹,就賜名“葛仙米”。清朝醫藥學家趙學敏(約1719-1805)的《本草綱目拾遺》有“葛仙米”記載:“葛仙米,生湖、廣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衝開穴口,此米隨流而出,初取時如小鮮木耳,紫綠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幹則以水浸之,與肉同煮,作木真味。”《梧州府志》也記曰:“葛仙米,出勾漏草澤間。採得曝幹,仍漬以水,可作羹入饌,味甚鮮。原非谷屬,而以象形,故稱米爾。”

雷公菌的美味深得人心,南朝宋時期文學家劉義慶(403-444)等編撰的《世說新語》裡就有類似故事:“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羮、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菰菜羮、鱸魚膾”,是吳中的兩道名菜,因為想念家鄉的兩道菜,連官都不做了,張季鷹堪稱魏晉風度之典型。那麼,菰菜羹到底是什麼做的呢?

一般都認為,菰菜是茭白。但茭白更適合炒肉而不是做羹,而且,茭白的食用始於唐宋,在張季鷹的時代不太可能出現。再退一步講,以現代人的口感,茭白做羹味道也好不到哪兒去。所以,當今學者考證認為,菰菜羹其實就是地皮菌羹。依據之一是南北朝梁時期學者宗懍(約501-565)撰寫的筆記體文集《荊楚歲時記》,其中“九月九日事”載:“菰菜,地菌之流,作羮甚美;鱸魚作膾,白如玉,一時之珍。”如此誘人美食,難怪張季鷹想辭官。不過,雷公菌性味偏寒,趙學敏說她“性寒不宜多食”。

除了是美食,雷公菌還有藥用價值。中國曆代醫家陸續彙集而成的醫藥學著作《名醫別錄》說她“明目益氣,令人有子”,宋代《太平聖惠方》也說她“養血、止血、養胃、清心”。清代醫家龍柏的《脈藥聯珠藥性考》贊她:“久食色美,益精悅神,至老不毀。”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雷公菌含有一種可以抑制人大腦中乙醯膽鹼酯酶活性的成分,能夠防治阿爾茲海默症。

人們對雷的敬重裡,也包含了對健康與美味的熱愛。

王磐和《野菜譜》

雷公菌還被明代散曲家、畫家、醫家王磐的《野菜譜》娓娓道來。

“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採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凶。東家懶婦睡正濃。”地踏菜即雷公菌。

王磐(約1470-1530),字鴻漸,號西樓,江蘇高郵人,被譽為“南曲之冠”。王磐少時薄科舉,不應試,終生不願入仕途。他寄情于山水詩畫之間,築樓於城西,終日與雅士歌詠詩吟,自號“西樓”。所作散曲,題材廣泛,雖也多閒適之作,但有部分作品比較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改變現實的願望。例如,正德年間,宦官當權,船到高郵,必吹喇叭,騷擾民間,王磐便作《朝天子·詠喇叭》諷之:“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王磐嗟嘆百姓疾苦,當時,江淮之間連年水旱,災民經常採摘野菜充飢,王磐擔心百姓誤食傷身,便深入田間地頭調查,廣泛採訪有經驗的農民,經過目測、親嘗、驗證等,以文字、歌謠和手繪簡筆畫等相結合的形式說明野菜的形態、採集時間、食用方法、性味效用等,寫成《野菜譜》,並木刻印刷,廣為散發,以幫助災民度過饑荒。《野菜譜》成書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分為序言和內容兩部分,全書3000多字,收集了能度荒年饑饉的60種野菜的有關資料,是明代流傳很廣的一部救荒類書籍,在植物學史中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最初的木刻本題名為《王西樓野菜譜》,在原著205字的序言中,王磐以樸實無華的語言道出良苦用心:饑荒之年,民不聊生,編撰此書,救民於水火之中。

王磐所接觸的大多是江浙地區的植物,其他地方並不太多見,《野菜譜》所載的也大多是當時歷史時期所生的植物,由於環境、氣候等地理因素的改變,有一些植物至今可能已經滅跡。現代常見的蒲公英、馬齒莧、野荸薺等還是列於其中。有意思的是,在全書60種野菜中,跟雷相關的就有兩種,除了雷公菌之外,還有雷聲菌。王磐為其配的歌訣是:“夏秋雷雨後,生茂草中,如麻菇,味亦相似。雷聲菌,如卷耳;恐是蟄龍兒,雷聲呼輒起。休誇瑞草生,莫嘆靈芝死。如此凶年谷不登,縱有禎祥安足倚?”

雷聲菌是怎樣的呢?我查閱了各類古籍資料,均未發現有記載。後來,我在今人一些敘述中發現一種號稱“雷打菌”的蘑菇,細長的模樣,常於雷雨過後叢生。雷打菌可能就是雷聲菌。

當然,促生“雷聲菌”的雷,是夏秋之雷,不是驚蟄之雷。而這是無妨的。無論何時何地的雷,都令我們深懷敬意。

(原標題:雷動風行 春意盎然)

流程編輯 劉偉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