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3-01-08
簡介回看大航海之後幾個世紀的歷史,儘管歐洲文明席捲世界,給全球帶來了所謂“現代”

加勒比海盜為什麼刪減

原創 葛兆光 看理想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以下簡稱《全球史》)是看理想最引以為豪的節目之一,由歷史學家葛兆光以及梁文道擔任總策劃,數位優秀的歷史學者撰稿,播出近三年,上週終於到了尾聲。

在全球化的當下,不同身份間的撕扯又愈演愈烈,《全球史》旨在用中國的視角,去觀察全球的變化與交流,將中國歷史編織進更大的圖景裡。

也正因為中國視角在國際歷史學界中的稀少,《全球史》是一檔具有開創性的節目。

在告別之時,《全球史》的發起人葛兆光老師想和大家再談談,大航海時代之後出現的全球化,全球怎樣成為一個彼此依賴的共同體,以及全球成為一個“歷史世界”之後,我們對這段歷史的一些看法。

葛兆光:全球終於成為一個歷史世界

講述 | 葛兆光

01。

大航海後,全球化開始

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之交的大航海,是此後“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契機,讓全球捲進一個歷史之中。

十四世紀之後,海洋的往來超越了陸地交通。此後,歐洲的傳教士、商人、殖民者,大多是透過海洋,來到美洲,來到非洲,來到亞洲,到了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和英國人又先後來到大洋洲。

傳教士帶來歐洲宗教信仰,商人來進行商品貿易,殖民者則到處建立據點,藉由控制港口獲取異域的財富,把它送回歐洲。有時候,你也分不清他們是傳教士、商人還是殖民者,他們既服務於上帝,又想方設法賺取利益,還用槍炮進行殖民和掠奪。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在這幾個世紀裡,海路越來越重要。由於海洋,美洲的辣椒、紅薯、玉米之外,白銀也流入亞洲,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也流入歐洲。日本的銅、硫磺輸入中國,而中國的白糖也流入日本。

再往後,大量的奴隸貿易,給歐洲帶來了成本低廉的產品,加勒比海的甘蔗種植和白糖生產,使得歐洲工人有了便宜的熱量補充,從美洲、非洲、東南亞掠奪的各種物質,為歐洲換回來亞洲的產品,這個時候,全球才成為不可分割,彼此依存的一體化世界。

但是,先後崛起的帝國們,在廣袤的大海上也會有衝突,於是就有了節目中提及的《海洋自由論》,作者格勞秀斯說,在海洋上“任何國家之間的交流與貿易都是合法的”。

從此,一個新時代開始了。和蒙古時代依賴陸地上的騎兵不同,這時,誰控制了海洋,誰就可以稱霸世界。

02。

制度、技術與文明的競賽

十六世紀以來,大海上往來穿梭的歐洲克拉克帆船,武裝了厚厚的甲板,往往既裝載貨物又裝有火炮,在商品交換之外,也實行武裝侵略。

在漫長的幾個世紀中,歐洲殖民者以槍炮掠奪了殖民地的大量財富,透過販賣奴隸、強迫勞動、驅趕原住民、武力佔有資源,幾乎可以說空手套白狼般生產出大量產品。這些產品又經由航海貿易,換取了異域的豐富商品運回歐洲。

武力征服、殖民化與基督教化,加上這種可以叫作“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使得歐洲在大航海之後迅速崛起。任何全球史學家都承認,在歐洲崛起的歷史中,並不都是溫良恭儉讓的文明行為,也是手持槍與劍,充滿血與火的掠奪過程。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也要看到在全球爭霸過程中,歐洲的各個新老帝國,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後是英、荷、法、德的崛起,也有在政治制度、科學技術與精神文明方面的競賽中勝出的一面。

我們也看到,從英國大憲章對國王權力的限制,到文藝復興之後的文化繁榮,宗教革命帶來的政教分離,以及新教對於資本主義精神的刺激,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出現後的主權國家和國際準則,法國革命促成的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觀念……

這些歷史,逐漸型塑了雅克·巴贊(Jacques Barzun)在《從黎明到衰落》中談到的歐洲文化,它既是“東拼西湊和互相沖突”的雜拌兒,又是完整的“一套前所未有的思想和制度”。

幾個世紀來,原本只在歐洲通行的這一套被推向全世界,在堅船利炮的支援下,成為全球不得不遵循的規則。加上工業革命之後的經濟大發展,給這種文明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叫作“現代”的新文明,支撐著咄咄逼人的新帝國,對全球每個地方都虎視眈眈。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這個叫作“現代”的東西,那些政教合一而轉身困難的西亞南亞中亞老帝國,或是停滯在歷史傳統中故步自封的東亞老帝國都很難應付,本來國家體系就不夠成熟的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國更無法抵抗,這就影響甚至決定了帝國爭霸中勝負天平的傾斜。

如果不是在大航海之後,這種文明差異也許問題不大,但在全球越來越緊密而一體化的時代,這就成了制度、技術與文明的全面競賽。

儘管我們不必把它統統算在亨廷頓所謂文明衝突的賬上,但也不要完全否認不同文明不會發生衝突。我們並不簡單地認定某種制度就比某種制度優越,但是不同制度確實會導致不同結果。我們也相信不同的知識和技術傳統會有不同的發展路向,可是在越來越擁擠的世界搶先一步就是勝者。

現在有個流行的概念,叫做“現代性”。什麼是現代性?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大航海之後歐洲形成的價值、文明和制度,包括自由貿易和全球市場,主權國家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政教分離、法治原則和選舉制政府,和自由、民主、平等的價值觀念。

這些來自近代歐洲的事物漸漸“迫使世界成為一個同質的統一體”,並使得現代世界逐漸和傳統世界發生斷裂。也許,這種“現代性”傷害了不同文化,也導致了弱肉強食,加劇了不平等,有很多弊病,但麻煩的是歷史無法退回去再來一遍,我們只能從結果去反思原因。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如果我們討論大航海以來的全球史,就不得不思考,究竟莫臥兒、奧斯曼、薩法維、大清,以及美洲、非洲、東南亞,為什麼在近世的競賽中漸漸敗下陣來?為什麼不得不接受這種原本只是歐洲規則的“現代性”?

這裡的原因,是值得再三深思的。

03。

現代性是“未完成的事業”

大航海之後開始的全球一體化,把世界連在一起。

有人說,如今是“地球村”,所有人就像隔壁家似的,原來是天涯,現在是比鄰;也有人說,現在“地球變小了”,就是說交通發達了,過去《水滸》裡豹子頭林沖從開封被髮配滄州,一路得走上好多天,能讓童超、薛霸有機會害他,可現在從開封到滄州,開車不過就幾小時,連從東半球的上海到西半球的邁阿密,轉個兩三趟飛機,也不過就一天時間。

更有人說,現在世界是平的,這不止是托馬斯·弗裡德曼在(Thomas L。 Friedman)《世界是平的》裡說的,現代科技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改變,人們講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地球已經沒有未開墾、未發現的陌生角落,換了哪兒,都有7-11、星巴克、沃爾瑪、耐克鞋和可口可樂。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其實也不盡然。回看大航海之後幾個世紀的歷史,儘管歐洲文明席捲世界,給全球帶來了所謂“現代”。但這種看上去強大的歐洲文明,還是沒能徹底改造不同族群、不同國家的特殊文化。

許多國家在現代的衝擊下,表現出相當驚人的傳統韌性;看上去充滿優越性的歐洲式民主制度,還是沒能徹底改造其他的制度;所謂普世的價值觀念,還是沒能扭轉各自的價值偏向。

從各國傳統裡頑強生髮出來的制度選擇和觀念偏向,不同區域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加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屈辱歷史帶來的反感,還有過去被掠奪、被壓迫、被侮辱的悲情,就像日本學者丸山真男所說的“執拗低音”一樣,始終在頑強地修飾、改造甚至抵抗著這個叫做“現代”的主旋律。

儘管現在全世界都承認來自歐洲和美洲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學說,接受他們發明的蒸汽機、機器船、火車、飛機,享用那裡來的電燈、電報、電話,儘管人們也都明白現代、富強或者發達的意義。

但是,在國家制度、思想文化和生活傳統上,仍然不是“一二一,齊步走”。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進入“主義”的時代,全球仍然沒能真的走到一塊。歐洲尤其是西歐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現代道路,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瓦解後進行現代世俗化改革,曾引入了現代的一些理念與制度,結果還是走上了一條曲折特殊的道路;日本呢?則從明治時代的“尊王攘夷”、“撤藩置縣”和“神佛分離”,走上了集中帝國權力搞現代化,甚至邁向現代軍國主義的道路。

而中國則在反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道路上,經由自改革、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一方面從專制皇權國家走向共和,一方面卻又因為各種原因始終徘徊在如何走向現代的猶豫之中。

特別是,二十世紀經歷的兩次大戰,二戰後社會主義陣營的崛起,各地區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對於大航海之後歐洲文明引導的現代性,就帶來了很多爭議,對於日漸全球緊密聯絡的趨向,也有許多質疑。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現代性自西方普照全球,迫使世界成為一個同質的統一體”。這是兩位西方學者斯蒂芬·貝斯特(Steven Best)和道格拉斯·科爾奈(Douglas Kellner)於1991年在《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裡談論的。

所以有人就追問,歷史真的必須走上歐洲引導的這條路嗎?從傳統到現代是不是一定要經歷這種歐洲式的變革?現代性只有一種嗎?因此,這幾十年有人提出“多元現代性”的說法,簡單地說,就是要承認各有各的現代道路。

這當然很有道理,給各個國家各個地區找到自身發展走不同道路的理由。可是話說回來,無論如何多元,那些沒有“現代”標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要素,怎麼多元好像也不是“現代”。

同時,也有人追問:“現代”是必須的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承認所謂“理性”,追求所謂“進步”,必須進入所謂“現代”,從而犧牲各自的文化與傳統?

近幾十年來,一些聰明的人看到現代的種種問題,他們站在現代反思現代,甚至站在後現代批評現代,提出要“超越現代性”,或者進行“現代性批判”,這當然很了不起。

可是,從現實看,全世界真的都過度現代了嗎?如果還有好多地方沒有充分現代,就寅吃卯糧提前“預支”去蔑視現代,這能行嗎?從歷史看,破易立難,批判現代性並不難,可以對它反思並且修正,但拿出一個另起爐灶,而且行之有效的替代性方案,又談何容易?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也許,正如哈貝馬斯說的,現代性雖然有它的弊病,但它還是一個“未完成事業”。

十四、十五世紀大航海之後的幾個世紀,全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不談制度,不講政治,不說文化,就說說看得到的。

在這幾個世紀中,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多少年?對抗災害和疾病的能力比傳統時代強了多少?起碼的物質生活條件像食物、住房、交通,比過去好了多少倍?人類對世界的知識,也爆炸性地增長了多少?

在這個叫做“現代”的歷史階段,人類可以上九天攬月,也可以下深海探險,我們置身於這種歷史形成的“現代”,安享現代的福利,難道我們都被近代歐洲帶上了一條錯誤道路嗎?

我沒有結論,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有所思考。

04。

二千年未有之鉅變中:中國認識了世界

說得太遠了。還是讓我們從15到19世紀全球史,回到中國人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時代,重溫中國不得不進入全球史時的心情。

大航海時代把全球連在一起,五大洲四大洋開始像科學史上的“板塊漂移說”講的那樣,互相擠壓和碰撞,新老帝國縱橫卑闔,弱肉強食,因此帶來了各地區、各民族的不同命運。古老的中華帝國被捲入這個大變動中,就如李鴻章說的那句話,遭遇了“二千年未有之鉅變”。

那時候中國不得不轉身,面對全球尤其是西方。從林則徐、徐繼畲、魏源以來,睜開眼睛的中國人逐漸走出了天朝上國的心態,開始觀察世界。剛好那個時候,傳教士也在不斷撰寫、翻譯和出版各種關於世界歷史的書。

二十世紀之交,廣學會出版了《萬國通史》。一本並不算出色的《十九世紀史》被翻譯成中文,改了個名字叫《泰西新史攬要》,居然大賣幾萬本,而且差點成了大清的官方必讀書。人們開始接受這樣的觀念,就是讀書人要“視萬國當一家”,因為“諸國之體如身之存四肢,血脈相通,而痾癢相關”。

把萬國當一家,全球就像一個人,人有四肢,血脈相通,痛癢相關。一百多年前的這段話說得多好。

儘管如此,我們要反思,現在的人類能夠把“萬國當一家”,並且讓全球的喜怒哀樂都和自己一脈相通嗎?能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唱的那樣,“你和我,心連心,都是一家人”嗎?

最後,再次謝謝三年來你們收聽《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從左到右:段志強(《全球史》最強聲優)、葛兆光、梁文道

因篇幅有限,本文有刪減,完整內容請至看理想App,搜尋《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收聽。

音訊編輯:Dany

微信內容編輯:林藍、蘇小七

監製:貓爺

封面圖:《荒野生存》

配圖:《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莫娣》《荒野生存》

《加勒比海盜》《2001太空漫遊》

轉載:請微信後臺回覆“轉載”

商業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原標題:《我們最捨不得的節目完結了,謝謝你的陪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