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紅樹林:綠色海岸衛士

簡介實則不然,紅樹林是自然分佈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帶的植物群落,以紅樹植物為主,大都是綠色的

紅樹林長的果實叫什麼

紅樹林:綠色海岸衛士

紅樹林是多種海洋生物的天堂。(圖片來自wikimedia,Nabanita Sinha)

“紅樹林”這個名字對於北方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我們大概會聯想到秋天的楓林,火紅一片。實則不然,紅樹林是自然分佈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帶的植物群落,以紅樹植物為主,大都是綠色的。

相傳紅樹林名字的由來與一種紅樹植物——木欖(Bruguiera gymnorhiza)有關。馬來西亞人砍伐木欖時發現砍斷的樹幹顯示出紅色,加之木欖花朵及幼枝都是紅色的,便給這蔥鬱的樹林冠上一個“紅”字。紅樹樹皮中含有大量單寧酸,單寧酸遇空氣被氧化後便呈現為紅色。

全球範圍內的紅樹植物有24科30屬83種(含變種),可分為真紅樹植物、半紅樹植物兩類。真紅樹植物是指專一生長在潮間帶的木本植物;半紅樹植物則是既能生長在潮間帶,又能生長在陸地非鹽漬土的兩棲植物。

為了在鹽度、溫度、溼度變化巨大的潮間帶環境中生存,紅樹植物演化出了一些奇妙的形態結構與生理特性。例如,秋茄、紅海欖等掌握了“胎生”本領。這類植物的果實成熟以後不像絕大多數植物那樣“離家出走”“自立門戶”,而是繼續留在母體上,萌發嫩芽並吸收母體營養,長成一棵小苗。待落到地上時,這棵小苗便能迅速在灘塗上站穩腳步,避免被潮水捲走。另有一些植物對自己的果實採取了不同的保護措施,如銀葉樹的果實外殼堅硬,既能防止海水腐蝕,又能避免被捕食者啃食;果實內有充足的營養物質和大量空氣,能夠經受住長時間海上漂流的考驗。

那麼,紅樹林有什麼生態意義?

首先,防風消浪。紅樹植物根系發達,支柱根、呼吸根、氣生根等縱橫交錯,不僅使植物本身屹立於灘塗,還像一道堅實的屏障,阻擋巨浪,減緩水流。紅樹林不僅保衛了熱帶、亞熱帶海岸,還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避風港。

其次,淨化環境。紅樹林可透過化學作用、物理作用及生物作用對富營養水體中的氮、磷以及有害金屬(汞、鎘、銅、鋅等)進行吸收,從而淨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赤潮災害。

再次,保護生物多樣性。紅樹林生態系統是初級生產力最高、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覓食、繁衍的家園。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紅樹林之父”林鵬的研究指出,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中至少包含55種大型藻類、96種浮游植物、26種浮游動物、300種底棲動物、142種昆蟲、10種哺乳動物、7種爬行動物和上百種已鑑定的真菌。紅樹林也是候鳥重要的越冬地、遷徙地。據統計,廣西沿海紅樹林為115種水鳥提供了繁殖、越冬和遷徙的“服務區”,其中包括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

最後,生態旅遊。紅樹林海岸是熱帶、亞熱帶海濱獨特的自然景觀,有著很高的生態旅遊價值。遊客在觀賞海鳥、欣賞紅樹林美景的同時,也能提高紅樹林溼地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目前,我國紅樹林保護情況如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汙染、圍墾、城市建設、過度捕撈和採集、外來物種入侵等因素的作用下,全世界的紅樹林生態系統遭受了巨大破壞,約35%的紅樹林已經消失。我國紅樹林從20世紀50年代的4。2萬公頃下降至2000年的2。2萬公頃,約50%的紅樹林從我國海岸線上消失了。

近年來,我國紅樹林溼地保護政策落地,紅樹林保護、恢復效果顯著。自1980年我國首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在海南省東寨港成立至今,我國已建立了超過32個紅樹林保護區,面積超過975平方千米。經過嚴格保護和人工造林,2013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已增長至3。2萬公頃。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長的國家之一,每年增長率約為1%。

紅樹林溼地保護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科普專業委員會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