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岐山縣傳統節日

簡介冬至節 冬至日,俗稱“鬼過年”,為民間家祭例日之一

古代客棧的夥計怎麼稱呼

春節 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日,雞鳴即起,祀拜家宅諸神,點燭上燈,焚香化表,鞭炮轟鳴,有“爆竹一聲辭舊歲”之說。大村莊亦有聚會祀神之習,儀杖蔽日,鑼鼓喧天,遊廟進獻,香菸廣大。

是日,為家祭例日之一。清晨,紛紛燒香祭祖,幼輩拜長者,亦拜族人中長輩,稱為“拜年”,各家備有茶點以餉拜客,小孩則受賜以錢、糖果等。

鄉民祭神至初三日撤祭,祀祖則多一日,俗稱“神三鬼四”。

大年早飯多為臊子面、餃子,意取吉祥、團圓不破之意。並有相互賽早之俗,黎明就開飯,意在新的一年裡,萬事爭先。初二、三、四諸日,互訪親友。

建國後,年前“掃舍”之風更濃。師生、師徒間多以年畫、賀年片相贈。春節期間祀神祭祖,磕頭禮拜舊習漸被革除,封建迷信活動日趨止息。大年清晨,鄉鄰間多相互登門拜望,互賀新春。駐軍和人民團體及當地群眾多在年節時舉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召開軍民聯歡會,開展文娛體育比賽,敲打傳統鑼鼓,收看電視節目,亦為備受歡迎的內容。

立春,俗稱“打春”。因多在春節前後,故有紙糊春牛圖聚眾遊街之俗。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興盡將春牛圖打爛,謂之“打春”。是日,知縣於東關外先農壇地裡親手扶犁開耕。此俗至民國時漸廢。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民間以發麵蒸制鼠形糕,又頗似奶頭,故名“奶奶”。糕中包糖、肉丁或油麵,頭部以黑豆、花椒子或高梁粒作鼠眼,供奉於祖宗及諸神堂前。

是日入夜,城鄉遍懸彩燈,輝煌如晝,兒童持燈為戲。廣放焰火,城鎮尤盛,鄉民稱之為放花。元宵夜,金石震盪,燈燭輝映,人聲鼎沸,爆竹連天。文娛活動有跑龍燈、旱船者,有演獅子、竹馬者,亦有耍地社火和燃放天燈者。於歡慶之餘,家人圍坐一起,共食“元宵”,或用以祀供神祖。

次日,老幼婦孺多樂於盪鞦韆,叫“遊百病”。意在經此一遊,即可百病蠲除。婦女多喜歡於此日沐浴和洗滌衣物。舊時亦有官家“與民同樂”之舉,即官衙開放,准許百姓漫遊,縣老爺、太太坐在高處,向人群投撒核桃、大棗等乾果,以示“愛民”。

建國後,鬧元宵之俗仍存,其規模更大,活動內容愈加豐富,社火、竹馬、燈會、燈展、焰火、文藝演出、電視、錄相投影等不一而足。“遊百病”,鄉民們多喜歡去五丈原諸葛武侯廟、周公廟等名勝處觀賞古蹟,飽覽自然景色。

龍頭節 二月初二日,俗呼二月二。傳為龍王生日,民間都要炒食各種豆子,多以玉米豆為主,意取“金豆開花,玉龍釋歸”之意,亦用發麵製作的棋豆等。女兒新嫁的人家,第一個“龍頭節”要給女兒送豆子。

是日,民間習慣於開展一種幽默滑稽的娛樂活動,稱“耍儀春”,俗名“抬懶婆娘”。表演者多為村裡輩份最高或最低性格活潑詼諧、愛說愛笑的男人。一般扮演一對夫婦,丈夫頭戴一頂脫邊草帽,眼睛上畫幅眼鏡,嘴唇上粘兩撇八字鬍,紙糊一隻大荷包,特製一杆又長又大的菸袋,用繩子系起來掛在脖項上,肩扛一把鋤頭,倒騎不備鞍韉的毛驢,頻頻招手點頜,示意招呼懶婆娘跟他上地;老婆頭戴一項破包頭,左右兩頰各畫一公雞頭,兩眼角用麵糊點上眼角眵,掛一幅蘿蔔、雕成的大耳環,穿一領舊大衫,胸部給扣上一對牛揞眼,罩在大布衫下,腕戴蔥白製作的鐲子,半躺在一隻大笸籃裡,裡面盛有核桃、大棗之類乾果,由五六個小夥抬著走在後邊,沿街嬉鬧,村裡男女老幼,無不湊興。碰上年輕婦女,懶婆娘就抓一把乾果扔給,隨之說些令人捧腹的趣話;碰見新媳婦尤甚。整個大街沉浸在笑的海洋之中。嬉鬧夠了,然後把懶婆娘抬到荒僻處倒掉。懶婆娘要賴著跟回,眾人嬉打不要,興盡方休。意取元宵節前,人們盡情歡樂,婦女幾無操持針工,碰上懶婆娘,正月已盡,但其餘興未消,仍眷戀過年光景,懶得動手。二月已值仲春,天暖地開,早是男耕女織的時節,若再怠惰下去,就會被人們唾棄,以便喚醒人們振作精神,勤奮勞作。此活動現已很少見,漸被遺忘。

清明節 多在三月,為民間家祭例日之一。人們多在日前祭掃先祖墳塋,或家長謁墳,或傾家拜墓。若墳有數處,則先長後卑。惟有新喪者,兒女則於前一月掃拜。俗稱祭墳為“上墳”。舊日祭掃墳墓,多攜冥鏹燒紙香燭酒饌等祭品。每冢上壓紙一張,以示此墳有主,且經子孫祭掃。若因事不及祭墳或墓地太遠而不能前往者,即在門前十字路口焚化紙錢,並於紙錢上書定亡人名諱,以示專指。建國後,職工幹部、學校師生作為年例攜帶花圈或花束,前往革命烈士陵園祭掃,寄託哀思。

端陽節 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民間各家多食油餅、油糕、麻花、粽子等。新婦孃家於婚後第一個端午節,須給女兒送食節饋,謂之送節禮。

是日,民間門窗皆插艾條,謂能避邪除病。飲雄黃酒,並以雄黃塗擦眼、鼻、耳等竅,蓋取避瘴氣遠毒蟲之意。還於拂曉去田野地埂採集遠志、防風、柴胡、菊花、公英等中草藥,並採摘桑、槐、楸等樹葉,混合一起煎湯薰洗眼、手、臉,意亦求避瘴邪之氣。兒童著新衣如過年,戴五色線合成的花花繩,身佩香囊。香囊俗稱“香包”或“搐搐”,是以綢布制囊,中實棉絮,摻以香料粉末,製成各種型體,如獅、虎、魚、鳥、螞蚱或辣、茄、荷花之類,小巧玲瓏,維妙維肖,體小不過兩釐米,精製異常。

乞巧節 俗稱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日。女孩子於是夜虔祀織女,呼為七姐。多以紙糊成七仙女形像,製作佳者,望之宛如生人。供物除瓜果、點心外,還有用面製成的刀、尺、剪、頂針等。禮祀已畢,群拜送神。未送之前,要掐“巧”。所謂“巧”,又名巧芽芽,是用清水浸生的豌豆芽,佳者長至過尺,雪白如銀絲。掐巧時,即將豆芽掐成小節,漂於水碗,看其影象何物,以卜巧拙。或刀或尺,或筆或墨,均尚可喜;若不成形,則感不歡。

乞巧祀神,事前由一家倡導,其他有女之家相和。事前若無預生之“巧”,即以綠豆芽或麥芽充代。女子乞巧時口誦《乞巧歌》,尚須給神焚化紙鞋。建國後,此俗漸漸消失。

中秋節 八月十五,民間多以月餅、西瓜、梨、核桃,大棗、蘋果、石榴之類,於入夜獻供月亮。閤家團聚,圍坐一起聊天賞月,待燭熄香盡,由長者將果品散給家人。是日,亦送節禮,多為水果、月餅。

重陽節 九月初九,俗稱九月九。古以九代表陽數,九月初九即九九相逢,故稱“重陽”,意取長久吉祥。深秋季節,秋高氣爽,舊時雅士例有登高遠眺之舉。是日清早,餐點用罷,文人、鄉紳多帶上乾糧,整好行裝,各自選擇遊地,去名山高丘、古剎道觀踏遊,登高遠眺,極目錦繡河山,寄思親友。此俗現已不被人們所沿襲。

鬼節 俗稱十月一,家祭例日之一。民間多於是日換穿棉衣,謂之換季,故亦不忘先祖。舊俗是日祭祖,除奠水酒菜餚飯食外,並焚燒紙錢、冥鏹、冥衣,俗呼“送寒衣”。

冬至節 冬至日,俗稱“鬼過年”,為民間家祭例日之一。民國時,民間多在是日禮拜先生,送暖鞋等,以示敬意。現已不被人們所重視,更不鋪排設祭。

臘八節 臘月初八,早飯各家普遍食極稠的豆子小米粥,入以調料,佐以豆腐、肉丁、蔬菜等,俱名臘八,亦稱“臘八粥”。

此日,民間多將臘八粥塗在果樹上、牆壁上、門楣上,並特意讓雞、狗飽食一頓臘八粥,意取祝願來年事事吉祥如意,五穀豐收。

人們多於前日晚,在院子中央放一碗水,內浸一隻辣把(即辣蒂,取“臘八”之諧音),來日清早觀看冰凸起的方位,以卜何方豐收。現在,此俗仍在農村廣泛流傳。

灶王節 臘月二十三,俗稱“祭灶”。傳說為灶君昇天日,民家於是夜祀之。祭品為乾糧、灶糖等,還要給灶君的馬奉獻草料,同時陳設香案。俗以灶君為一家之主,每年此日,灶君必昇天向玉帝面奏一家人之善惡。唯恐背舌指責,故先以灶糖膠糊其口。

舊時民間多有稀男欠女者,為使孩子平安成長,常祈求灶君保佑,多許以豬、羊、雞酬惠神恩,謂之“寄保”。待孩子長至12歲,便要贖身,於此日或殺豬,或宰羊,或獻雞,以酬前諾。意為酬謝神靈已畢,願心已了,將孩子領回來自管。此日,親友鄉鄰多來相賀,以衣、帽、鞋、襪為賀禮,兼為被贖身孩子搭紅、鳴放鞭炮,主家須置酒餚款待賀客。此俗今漸少。

除夕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是日,置香案,祀神主,貼對聯,請門神。薄暮祭祖上墳,全家化紙叩拜。晚上,長者給小孩分賜年歲錢,俗稱“墜命錢”;少輩為長者把盞敬酒,共同操箸享餚。全家圍坐至深夜,有的通宵不息,謂之“守歲”。鄉親間多好聚集暢飲,婦女忙於來晨飯食。當晚起,各村鑼鼓喧天。現在祀神祭祖已廢,然“守歲”之俗仍存,給孩子賜散年歲錢之舉益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