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簡介總之,滅掉秦朝,使自己成為諸侯中的一員,並稱霸諸侯項羽基本的參照點,以此框架所面臨的政治和軍事問題,沒有達到此即為損失,超過此即為收益

諸侯之戰是什麼意思

最早出現的證據是,秦始皇巡遊時,項羽與其叔父項梁觀看,項羽見後說:“彼可取而代也。”他的理想是取代秦始皇,也就是說滅掉秦朝,但是滅掉秦朝之後要做什麼?這時由於並未起兵,尚未清楚。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叔父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樣的想法會導致家族的誅滅。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最初起兵時,項羽附屬於他的叔父項梁。項梁聽從了范增的建議,立楚懷王的孫子為王,自己仍舊做一楚將。也就是說,項梁的抱負無非是滅掉秦朝,回到秦朝統一前的狀態,恢復項家世代為楚將的地位。項羽的抱負遠在叔父之上,並不滿足於做楚將。隨著他與秦兵作戰屢戰屢勝,他的目標逐漸清晰起來。在鉅鹿之戰勝利之後,“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可以說,至此項羽確定了他的參照點,即讓諸侯聽命於他,但是並不否認諸侯的存在,各路諸侯可以保有自己的名分和地位,只要承認他是諸侯中的霸主即可,而滅掉秦朝是必要的一步。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這點在他佔領咸陽,進行全國分封之時,體現得特別明顯。他的理想是回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紛爭的局面中,有一個天子,於是尊奉楚懷王為義帝,然後下面是眾多諸侯,項羽是眾多諸侯中的一個,唯一不同的是諸侯的霸主,有類於春秋時候的五霸,自立為西楚霸王。但是這種迴歸又不是簡單的迴歸:義帝的虛飾作用更加明顯。義帝並沒有實際權力,而且統治的地方是位於湖南南部的蠻荒之地。直到最後,這層虛飾也棄之不用,義帝被項羽派人殺死。最終形成了如下的局面:霸王的權力明顯強於春秋五霸,從而出現了有霸主無共主的局面。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立楚懷王為義帝,反映了項羽的矛盾心態。稱之為“帝”,而自己僅僅是“王”,由稱謂的區別可以看出兩者地位的差異。“帝”和“王”的稱謂有何區別?據《禮記·諡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德合天地者稱帝”,而一般人因無法與天地感應,自然也就無法稱帝。“帝”在君的諸種稱謂中顯示的功能最高,體現著天意,而“王”所顯示的僅是“仁義合”,顯然已經落入凡間。因此,“帝”與“王”稱謂相比優勢明顯。進一步言之,“帝”“王”的區別不僅在於此,而且體現在政治權力的大小上:“帝”顯示著一統,而“王”則未必。“王”在西周時期是天子獨有的稱號,但隨著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至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國君也開始稱“王”,但卻不敢稱“帝”,“帝”仍然為天子所有。戰國末年,齊、秦二國的國王紛紛摘去“王”冠,相繼稱“帝”,但當時他們誰都沒有實力統一六國,名不正、言不順,另外樹敵也太多,故稱帝不久就作罷。秦始皇在一統六國之後,下詔議定帝號時,其理由是:“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秦始皇稱帝在於他統一了六國,同時表明對他的稱謂要依“帝”為基礎,於是有了“皇帝”之稱。劉邦成為皇帝時的理由也基本類似。在統一全國,下屬尊奉他為皇帝時,他推辭的理由即是“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而諸大臣也是從天下一統的角度說服他的:“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總之,稱“帝”要有不世之功,也就是以軍事為基礎,同時表明“帝”要比王侯的地位高。因此項羽尊稱楚懷王為義帝,說明了楚懷王高於自己的地位。如《史記·高祖本紀》中劉邦所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但是稱之為“義”,義帝如同義父、義子之義,首先是假的,和真的有類似之處,義父像父親一樣,但不是真正的父親;義帝像皇帝一樣,但不是真正的皇帝。不是真正的皇帝的理由也很明顯,懷王在滅秦過程中並無軍事之功,這和前面所講稱“帝”要有不世之功的條件不符。當然也有另一潛在的原因:懷王定下了誰先入關誰為王之約,然後又讓劉邦率兵入關,這種偏袒的做法使項羽一直耿耿於懷,當義帝虛飾的作用弱化時,死於非命就不可避免。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總之,滅掉秦朝,使自己成為諸侯中的一員,並稱霸諸侯項羽基本的參照點,以此框架所面臨的政治和軍事問題,沒有達到此即為損失,超過此即為收益。沒有達到此,在損失的領域做出的決策就會出現冒險的傾向。而達到或超過此,在收益的領域做出的決策就會出現規避風險的行為。

諸侯之中的霸王——項羽參與戰爭想達到什麼目標?

在此可以解釋項羽的一些行為。具體來說,鉅鹿之戰勝利使其完成了稱霸的目標,但滅秦的理想還沒有實現,因此仍處於損失的領域,直到攻佔咸陽為止,可以說他的目標完全實現。在此之前,項羽對待戰爭的態度是積極的,每次的戰爭都是主動出擊,甚至在面臨極大的危險情況下。但是在此之後,他的決策處於收益的領域,不願意做出冒險之舉,鴻門宴事件即是如此。

Top